查看原文
其他

评委声音 | 走近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专业评审

2020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专业评审已圆满落幕,在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对本届赛事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对于竞赛主题有何解读?对于参赛作品,又有哪些精彩点评?本辑让我们一起走近评委,分享幕后声音。


01


‖ 主题解读 ‖

关注现实 服务于人




王建国

评委会主席/学生组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全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暴露出城乡环境建设存在的短板。我们最初在酝酿赛题的时候,考虑只针对疫情是比较狭义的,“健康”的概念其实是广义的,比如更加注重睦邻友好的关系、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注重场地社区的记忆等,这些都囊括在美好人居环境的内涵之中。国家已经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行动纲领,今后,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健康家园营造这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韩冬青

职业组·公众组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总建筑师
  紫金奖大赛之所以有活力,跟每年的主题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是密不可分的,特别应该坚持这种办赛的基本取向。“健康”这个主题不仅仅是建筑师的,更是属于全人类的。从作品的表现来看,每一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特殊的理解和感受,对于大家共同来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特别有意义。





张鹏举

职业组·公众组副主任委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健康家园,就当下的环境是很切题的,但实际上这是本应该持续关注的一件事。很多参赛选手正是因为看到了日常生活当中,跟健康环境相关联的那些细微的空间环境,或者说是那些不利于健康的消极空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比较好的一点,更应该是建筑师关注的事情。







马晓东

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健康家园是非常宽泛的一个主题,规划、建筑、景观以及室内设计都提供了很多创意。直接聚焦疫情的作品有,但不是特别多,更多的是关注城市、建筑等人居环境的空间品质塑造。紫金奖到今天第七届,从江苏省实际上已经走向全国,无论在职业还是学生群体,都有非常广泛的影响,祝大赛越办越好。






张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世界建筑》主编



  这次题目定义的学术性和时效性很强,找到了很多很有意义的答案,从考虑问题的切入点,到采用的方法论,还有导致结果的多样性来说,关注得更具体更深入、更贴近到生活的细节,确实让人很惊喜。这一届我觉得比上一届好的程度增加得更大,是一个很陡的、在上升的曲线,非常棒。






支文军

《时代建筑》杂志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主题“健康家园”与人密切相关,非常贴合我们当下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聚焦于“健康”来看待我们的物质空间的建造、规划、设计,非常有价值,可以从中看到很多交集的地方。它可以涉及到城市的、社区的、公共空间的,也可能是非常微小的空间,会生发出很多创造性的设计。




杨明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今年的题目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性内容,通过设计介入生活的意愿和主动思考的动机在加强,会有一批比较接地气、有想法的小型设计呈现出来。在今后的选题上,紫金奖可以尝试指向更具体的城市问题、生活问题,对参赛选手有更集中的引导,希望看到更多更聚焦的内容。






刘剀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从“宜居”到“健康”,是一个新的飞跃,要给选题一个大大的赞。疫情之后,我们意识到健康并不仅仅是医学和公共卫生的问题,设计对于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关闭在狭小空间里,我们希望呼吸新鲜空气、看到绿色,我们需要交往共享、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对于空间的健康品质的体会比任何时候都要深。







王晓东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深圳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
  大赛的主题越来越深入社会需求的本体,这个感觉非常好。对职业参赛者来说,希望能够在今后,多关心一些社会问题,多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希望大赛的触须能够生长到南方,今年我们深圳大学有些三四年级的同学也参与进来了,希望大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关心社会、关心人文发展的重要奖项。






陈卫新

南京筑内空间设计总设计师作家



  “健康家园”是一个非常有感受性的题目,启发我们思考,在后疫情时代,建筑及环境设计往什么方向去。紫金奖是很有文化性、广泛度的奖项,今年学生组有一千多项作品,来自三百多所高校,非常具有代表性。衷心希望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越办越好,代表我们国家一个建筑发展的方向。






查金荣

启迪设计集团总裁、总建筑师


  大赛办了第七届,越办越好,每年题目都契合当前的一些形势。今年大部分作品紧扣两个主题,一个是健康,特别是在疫情下怎么让人更加健康地生活;第二个是创意。我感觉大赛将来会是江苏走向全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意大省的很好的载体,在全国和全球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02


‖ 作品评析 ‖

真题实作 精彩纷呈




李兴钢

职业组·公众组主任委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紫金奖大赛我觉得非常有特色,特别强调一种创意,对城市和人们未来生活的发展提出有预见性的、有创新性的设计。方案绝大多数都着眼于真实的场地,真实的生活环境,真实的城市问题。有的从城市、乡村、社会等大的格局考虑;有的从街道、公交车站等非常细小的着眼点入手,呈现出非常精彩的创意。






王子牛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真题实做的出发点非常好,建筑设计行业当前的任务,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项目落实,大赛选出的优秀作品,在这方面能够起到正向引导作用。今年的参赛作品超过半数来自江苏省外,说明大赛的品牌影响力正在扩大,希望大赛今后能够面向全国、全行业,起到更突出的影响作用。






刘克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一千多份来稿,在国际国内的学生大赛中,属于数量很多的,让我印象深刻。江苏省的认真态度也让我感动,请了这么多国内知名的建筑师教授,非常认真地评选。题目很好,要求对当下的事情做出反应,这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学人、学子应该具备的素质,不是活在空中,不是在乌托邦中,就是要关怀我们自己的生活。





丁沃沃

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今年大赛的阵势,我觉得特别好,作品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省外的,也有国外的,学生们有很多的想法,专业水准也在逐年提升。可以说,紫金奖是一项社会竞赛里具有专业属性的,专业竞赛里最有社会影响力的赛事。我希望随着竞赛的开展,能让全社会了解和关注建成环境的创意和品质对生活的积极作用。






张雷

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作品质量总体来说比较高,大部分作品能够契合“健康家园”主题,很多作品非常有启发性。疫情以来,大家对健康更加关注,但健康的概念应该更加广泛。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的公共空间,都要变得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健康、更加具有公共开放性。从这样一个题目开始,去思考更多的公共空间营造问题。






冯金龙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这是非常好的一次学习机会,从作品里看到不同的思想火花,有很高的定位,从设计概念的推演到落地,到图片的表达,都反映了一定的针对性。绿色健康是当代关注的热门话题,不仅仅是物理空间。健康家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当代生活的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张应鹏

江苏省设计大师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一转眼,大赛已经是第七届了,一年比一年参加人数多,一年比一年作品质量好。无论是在职业组还是在学生组,每年的评审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无论是思考得相对成熟的,还是创意刚刚萌动的作品,都可以从中发现很多亮点。祝愿大赛越办越好,也希望能有很好的作品继续落地。






贺风春

江苏省设计大师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



  今年的作品,有突飞猛进的量的增长,也有质量的提升。对于激发全社会关注城市、健康、人居,这个创意大赛达到了它原本的意义。职业组的同仁们今年特别关注的是疫情后对生活质量、社会管理以及设计怎么服务社会的深刻思考,经过深入的调研,找到社会改善的突破口,再加上创意进行设计。






褚冬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其实挺感动的,江苏在推进建筑及环境设计方面走得很领先,把专业教育推向了社会层面,推向了文化的高度。学生组有很多非常好的创意,已经非常清晰地把狭义的设计专业问题,跟全球现在共同面对的社会现象很紧密地结合起来。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看到江苏选拔出来的优秀作品,能够影响世界。





徐延峰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学生组的水平非常高,出乎我的意料,选题非常广泛,创意也非常好,在评审过程中很多淘汰很难抉择。大家把发散性的思维全部打开了,不光关注人的健康,整个社会环境的健康,还关心一些小动物的健康。通过创造健康的环境,去反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让人的行为方式也因为环境而变得更健康。




03


‖ 寄语大赛 ‖

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




王建国

评委会主席/学生组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一路走来,紫金奖的发展壮大非常不容易。今年指标上拐点性的呈现,是七年之后重新出发的一个非常好的起点,这个孩子逐渐成熟,现在已经开始独立前行了。由衷地希望,紫金奖能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一届更比一届好。





冯正功

学生组副主任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

  今年最大的感受是参赛规模越来越大,评委阵容越来越强,设计水平在提升,对社会的关注也更多。学生们虽然年轻,但他们对社会的思考、对环境的思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非常令人感动。疫情是坏事,更是好事,让我们非常认真地静下心来思考,怎样去创造未来美好的环境和更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孔宇航

学生组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学生组有很多本科生参加,大赛把理念由江苏扩充到全国范围,对高校学生也是一次机会,我挺欣慰的。赛题也挺好,促进学术界和实践建筑师,通过设计语言,去呈现对未来健康社区的思考,很不错的idea。有些学生很有创意,但是我更希望的是既有创意,基本功又好,然后表现力又强的作品。





李存东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设计为引领,更加关注生活与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联结建筑师和公众的一个非常有益的桥梁。今年的主题“健康家园”选得非常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非常契合时代发展、社会发展还有行业发展的动态。





章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大赛对于这座城市,对于这个行业,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文化事件。从新建建筑,到存量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个城市既有宏大叙事,也会落地到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大赛让更多的人关注城市空间、关注不同人群,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紫金奖逐渐地在起到这样的作用。



魏春雨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地方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能够激发学生考虑世界的深层次的问题,促进设计与社会无缝对接。设计不仅要有广度,更应有深度。国内很多竞赛,表达比较趋同,过多的拼贴和信息量的堆砌,很难评判设计者对现场的真实体验是什么。倡导少谈些风格,少谈些主义,聚焦发现的社会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次大赛以“健康家园”为主题,立足设计以人为本、呵护健康、服务生活,围绕现实空间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以打造健康宜人建筑和健康城乡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为目标,既是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也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实现有效应对的设计反思和现实响应。层出不穷的好作品也令本届赛事更具影响力与关注度。


更多精彩,更多分享,尽在决赛!



编  辑 | 廖静静

整  理 | 顾轶婷  徐奕然审  核 | 于春  叶精明图  片 | 张  伟  史蒋豪  袁和明



决赛动员会|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决赛筹备拉开帷幕

11-18


获奖名单首发 |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专业评审成功举办

10-28

赛情概要 |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健康家园

10-12

优秀作品展现场直击 | 第六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09-05



欢迎关注 点亮在看 分享此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