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戏笔记 | 中文版《我,堂吉诃德》也可以玩得很溜

2017-09-05 大大q同学 呗壳剧场

不 错 过 好 戏    不 虚 度 光 阴


今年可以说是音乐剧大年了,百老汇、托尼奖等字眼频繁闪现于剧院宣传招贴中,但最令人激动的字眼莫过于“原版”了。今年原版就有《金牌制作人》、《保镖》、《魔法坏女巫》、《西区故事》等,还有备受好评的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即将上演。当然,还有不少经典剧目的中文版演出。但即使是音乐剧爱好者,在听到“中文版”时,似乎也还是会退缩一下,内心闪现疑问,中文版还会继承原版的辉煌吗?普通观众则好像对“中文版”更加充满偏见。(必须承认,我国和外国在音乐剧起步上存在较大差距。)


其实不怪大家对“原版”执念太深,因为一部剧的制作班底、演员对剧的影响是很大的,想看演员最出色、制作最精良的那一版很正常。然而,原版可遇不可求。一方面你没有那样的时间、精力跨国看剧,另一方面,DVD又永远和现场版的观感差得太远。

但是,我必须要说,原版未必就是适应所有人的,尤其对普通观众而言。

如果你对外国文化不算热情,对原版音乐剧不了解,或者对剧中音乐并不感冒,仅凭音乐剧爱好者口中相传的好口碑走入剧场,可能会得出 “音乐剧根本不适合我”的结论。也许这部辉煌的“原版”音乐剧讲述的是几十年前的流行文化,还是外国几十年前的流行文化,放在中国现在的环境里看,你很有可能会质疑它为什么能拿奖。

那些关注人类永恒主题并将重点放在上面的音乐剧,则巧妙地避开了这一尴尬的问题,成为了制作中文版的优先选择。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外乎:爱、理想、自由咯。但即使这样说了,中文版还是有个必须要解决的障碍,那就是翻译。中文版的确会因为解决了语言障碍让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剧的本身上,然而,遇上令你跳戏的“翻译腔”时,分散的精力甚至可能比抬头看字幕还多得多。

好在我比较幸运,看的第一部中文版音乐剧规避了以上两个问题。这部音乐剧就是中文版 《我,堂吉诃德》。



此前,我只在现场看过中国的音乐剧、音乐剧场,学演的外国经典音乐剧,以及录像带里的外国原版音乐剧,可以说,这次观剧,是我离百老汇经典最近的一次了。

先来说说翻译。《我,堂吉诃德》原版叫《Man of La Mancha》,取材于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传世巨著《堂吉诃德》,又将原作中的剧情做了延伸和展开,采用“戏中戏”的形式,巧妙地将堂吉诃德传奇的冒险与塞万提斯的生平相结合,使得作家和他所创造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也就是说,在这部剧中作家塞万提斯的生命与他创作的形象堂吉诃德是以互文的形式呈现的。

《堂吉诃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中的Don在西班牙语中是“大人、先生”的意思,直译全名是“来自拉曼查的吉诃德先生”,但是,Don Quijote这个称呼并不是别人给主人公的尊称,而是这个满脑子骑士小说的老乡绅自己臆想出来的,所以书中反复出现以及主人公自己如此称呼自己都是一种文学表达手法,一种讽刺(Quijote本身也是假想名,主人公本命阿隆索)。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堂吉诃德》


所以,翻译界采取了音译的方法,保留了这个含混着揶揄与敬佩的Don。英语中,《堂吉诃德》这本书译为《Don Quixote》,法语则将本书译为《Don Quichotte》,德语则是《Don Quijote》。

音乐剧《Man of La Mancha》采取了书的后半段作为名字,大概是想将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两个形象重合起来。中文版明显Get到了这个意思并且更胜一筹,直接把书名拿过来,前面加上“我”,直截了当又不失原著翻译中的小趣味。

 


另外,《我,堂吉诃德》还是一部对话比重相当高的音乐剧,为了配合堂吉诃德假想骑士的疯言疯语,翻译并没有粗暴地采用“公爵”、“国王”、“淑女”之类的称呼,而是除了人物名字外,都做了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变更。堂吉诃德的语言变得具有中国游侠式江湖气,“时辰”、“城主”、“俗话口袋”等词语不时蹦出,歌词也做了一定程度调整。

 

(来听听译者程何怎么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322f2pka2&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但是,面对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心理,翻译的确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比如剧中桑丘有一首歌就叫《我喜欢他》,原版其实也是《I really like him》,但是中文里这样直白的表达似乎总有点别扭,好在桑丘本身就是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底层人民,他这样说也是符合人物形象的。中文歌词甚至根据这个形象做了土语化改编:喜欢改为稀罕。但这点审美心理上的冲突似乎已经不是翻译能克服的问题了。



再来说说主题。前面我说过也许辉煌的“原版”音乐剧讲述的是几十年前的流行文化,还是外国几十年前的流行文化,放在中国现在的环境里看,你很有可能会质疑它为什么能拿奖。但《我,堂吉诃德》除了服装和音乐比较西式外,探讨的主题应该是人类共通的——即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成为世界名著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大文豪和他创作的人物雕像如今一起伫立在马德里塞万提斯广场。



《堂吉诃德》的内涵早已超越了作者讽刺“骑士文学”的初衷。在走出中世纪黑暗时代时惘然兴叹不能接受现实的堂吉诃德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资产阶级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心态。而通过这一典型,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与曹雪芹面对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时创作出《红楼梦》来又有着些惊人的相似。处于快速变化时代的我们,应该也能理解这种对逝去又喜又恨的情感吧。何况走进剧院的,又有许多是那些想要“改变不容撼动的错”而承受着社会压力的理想主义青年呢?

 


《Man of La Mancha》对塞万提斯的生活和堂吉诃德的生活做了一个交织,给人一种偷窥文豪生活的八卦神秘感(其实并没有),又保留理想主义者自白的主题,可以说是很奇妙了。音乐剧讲述的是19世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仆人因为被控蔑视教会被捕,在监狱中他们受到囚犯的审问,囚犯们抢走了他们的所有财物,包括塞万提斯的手稿。为了保全手稿,他要求以表演自己的剧作来辩白,希望赢得他们的认同。

 

情节很简单,不过比较方便音乐剧多段音乐的操作。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音乐剧《我,堂吉诃德》是现场乐队演奏,而且乐队直接出现在了舞台上而不是乐池中,乐手们被关在“囚笼”里,可以说是全员投入剧情了。我在看中文版之前听过英文原版的音乐,我对西班牙风格古典音乐并没有特别感冒,但当我坐在剧场里听那剧烈的鼓点,明快的吉他和号声时,还是感到心潮澎湃了。


(中文版《不会成真的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67qfln0e&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还可以去豆瓣上听七幕人生放出来的两首主题曲《不会成真的梦》、《我,堂吉诃德》

https://site.douban.com/sevenages/


大概这就是音乐剧现场的魅力。虽然中文版《我,堂吉诃德》还有一些缺点,中间节奏缓慢的部分一度让人眼困,但在亟需向大家推介更多好的音乐剧市场中,已经是玩得很溜的中文版外国音乐剧了,值得观看。


英文原版《我,堂吉诃德》,先感受一下:


往期相关:刘阳:你热爱的值得你继续追寻

              中文版音乐剧,我们还是想看没“译制腔”的

《我,堂吉诃德》

时间:2017.09.01-10

地点:深圳保利剧院

票价:100/188/288/388/588/888/999元



淘宝购票:呗壳剧场

微信购票: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