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李嘉龙:迅速遗忘曾让我焦虑,后来也渐渐习惯了

2018-04-23 Sergiothecat 呗壳剧场



【约访小记】对李嘉龙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脾气好得不像话,简直像是直接从《呼吸》里走出来的那个温顺体贴的男主角。


此次采访约了将近一个月,因为近段时间他实在太忙了 —— 刚刚结束在北京新戏的排练与演出,紧接着去苏州演出王翀导演的《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这次回北京待不上几天,又要赶去上海和广州继续演《呼吸》。


然而就在嘉龙短暂的歇息期间,约定采访时间、地点时,他还总就我的方便,对我的提议总是答应得很爽快。


嘉龙说话时慢条斯理、语调轻柔,若不是时常带着点儿化音(他会把搭档孔雁叫成「孔雁儿」),都很难察觉他是北方人,这与身为南方人却性格如北方姑娘的孔雁衬得十分有趣。


采访期间,他坚持要请我一杯咖啡 ——「让你在这儿这么久,听我絮絮叨叨讲我自己的事儿,这是最起码的回报了。」


图片来自网络与@椎剧场



想留下,还得点理想主义



刚毕业那会儿,李嘉龙曾经给北京人艺投过简历,但因为学历不符合应聘要求而被拒了。说起这段经历,嘉龙坦荡中带点自嘲地笑起来,仿佛在讲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轶事。

 

选择学表演这条路,当初其实就是想进好大学 —— 嘉龙是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的专科,后来又去北京电影学院读了专升本。

 

相比本科就在北电读的学生,他对北电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归属感,更何况身边的同学留在演艺事业里的挺少,估摸着才五分之一左右,有人甚至回家乡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了。



「做表演已经挺难了,而且说实话,如果圈子里没有熟人就更难了。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如果家乡找得到工作,通常还是会回去。」


说到此,嘉龙又爽快地笑起来,「人家都是聪明人,只有我这种有点傻的人,才会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我想在这个世界上,理想主义者还是挺可爱。


北京人艺在嘉龙心中一直是一个挺神圣的存在,而非常幸运的是,刚进入北电,易立明老师就让他参加了第一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在首都剧场演出了《说客》《门客》《阅读〈雷雨〉》这三部作品。


最有意义的经历,自然是那部《说客》。连续上演六天,他演的是最特殊的那场「青春版」,这部戏另外几场可都是濮存昕老师、高亚麟老师来演的,他也有幸体验了一把濮存昕、蒋雯丽等的专用一号化妆间。


除了易立明老师,李嘉龙合作最多的导演,就是「新浪潮戏剧」导演王翀了。


《中央公园西路》剧照


从《中央公园西路》开启合作,后续《雷雨2.0》《地雷战2.0》《群鬼2.0》《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等嘉龙都有参演,而《一镜一生易卜生》更是让他有机会去荷兰、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巡演游历。


《一镜一生易卜生》剧照


与不同的导演合作,工作模式自然也很是不同的。嘉龙回忆到,易立明老师总会把整部戏的每个细节设计得很完备,从调度到台词到肢体表现,在进入排练场前都会替演员提前想好,作为演员他只需服从导演调剂就可以了。


王翀导演的创作方式则恰恰相反,他经常让演员们在排练场里「做实验」,先想出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局部细节都在主创共同思考尝试中逐渐定型,排练过程充分发挥演员的主观能动性,演员参与感特别强。


《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剧照


而此次《呼吸》中遇上的导演艾里亚斯·派里希(Elias Perrig),工作模式似乎是两者的结合版。


与这位瑞士导演合作,排练过程其实挺轻松愉快的。演员每天只需要工作4-5小时,一方面,演员能集中注意力并保持高效的时长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导演对每天的排练都很有计划性且非常高效,调度设计得很明白。


而角色色塑造等方面,导演又留给演员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嘉龙和孔雁可以根据对方给出的情绪与个人感觉,作出自己应有的反应;当然,导演有时也会破一下他们的表演惯性,提出不同的思路。


说起中外经典剧目,和先锋剧目的区别,嘉龙:「经典剧本能让演员汲取到很多养分,获得许多关于人性、人与人的状态、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感悟理解;而实验性强的剧目会让人开视野,让我意识到,哦~戏剧还可以这么排、这么演!」


《给我一颗西地那非》剧照



 人与人,比身份更重要 



李嘉龙在《呼吸》里扮演的角色是一个自由音乐人,但观众其实不太容易发现这一设定,因为演员们并没有去刻意强调角色的身份,「虽然他是玩摇滚的,但也没必要随时抱着电吉他,拨两下、哼几句,也不是非要花臂纹身不可。」


在嘉龙看来,《呼吸》这部戏并不是关于女博士和自由音乐人这两个身份上的冲突矛盾,而是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汇。相比人的思想状态,身份显得相对无关紧要,更不必代入平时对某些人群的刻板印象,去理解他们的讨论。


「这个戏其实我演得还挺舒服的,之前也想演这么生活化的戏,在舞台上真正松弛下来的戏,但是挺难碰到的。」


戏中的生活感,他认为源于普通人的交流时,逻辑性不一定那么清晰,会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而关系亲密的情侣之间,也会这样无话不谈,彼此打断也时常发生。


《呼吸》中情侣的亲昵


「我之前会觉得在舞台上这么松地表演,幅度会不会太小,观众会不会感觉不到我的表演?但观众的反馈证明,他们是看得懂的。《呼吸》这部戏是第一次让我觉得,如果剧本足够好,演员是完全可以松弛着演的。


说起搭档孔雁,嘉龙说他俩私下其实彼此并不太熟悉,所以孔雁在表演中所流露的任何情绪,对他来说都显得格外真实,非常容易捕捉感受到,也能更好地回应相应的反应。 


剧中孔雁的角色塑造得比较强势,若两个人都太强势,硬碰硬也不够好看。嘉龙从剧本中读出了男主角的那种温和含蓄、忍让包容、照顾另一半的感受,每每在她即将脱离现实、不食人间烟火时,把她轻轻拽回地面


剧中男主公的性格,恰好与他生活中的性格比较相似,可以较多地把自己带入进去,与女主角形成完美的互补性格。


《呼吸》中男主角的小心翼翼


相较私下太熟悉的合作伙伴,比如在《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以及其很多剧目中都有合作的女演员王小欢,因为平时几乎天天见,与她表演的体验就很不一样:


一方面,亲密熟悉感会更真实,也可以更无顾忌地在舞台上尝试一些即兴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台上看到她的某种情绪动作,总觉得对方就在「演」,有时就会一瞬间跳戏,熟悉反倒成为一种负担。


《平行宇宙爱情演绎法》中与王小欢



 不必贩卖,焦虑太普遍了 



演《呼吸》的这两年,李嘉龙的生活也与戏中的人物,保持着高度相似的步调和状态。


首轮排练时,他还没考虑过结婚,但去年他就与女友踏入了婚姻的殿堂;至于关于要不要孩子的讨论,自从他与女友确定稳定关系,就一直在考虑与纠结,现在更是如此。


其实和剧中那个自由音乐人一样,嘉龙也是体制之外的自由职业者,「其实心里特不安,挣完这部戏的钱,还不知道下一部在哪儿。我是个比较渴望稳定感安全的人,这种不安定感,也让我挺焦虑的。」


《呼吸》剧照


除了工作机会的不稳定性,自由职业者的人际社交,也不像在公司里那样,有一群稳定的同事。嘉龙身边的合作伙伴总是不断变化,演完一部戏后,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于是经常得要迅速熟悉、再迅速遗忘


「其实迅速遗忘这种事,开始我是不太能接受的 —— 和一个人两三个月合作,都混的挺熟挺开心的,今后却可能再也不见面了,这事儿想想就挺可怕的。但是现在可能也习惯了,就不会那么敏感了,但有时候想起来还是挺遗憾的。」


嘉龙坦然承认自己也不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不再见面后,很难再与人维持关系。有时候想给曾经的同事发条微信,却不知道说点什么,说什么都感觉特别刻意。「生活中这些的焦虑,其实都可以转变到戏中去。」


《呼吸》剧照


与日常生活中的共鸣之外,每此演完《呼吸》,剧中的台词也会触及到他心中一些更深层的焦虑感动


当那个他们期盼已久的孩子真正到来时,时间倏忽而过,生命节奏遽然加快,仿佛霎那间,他们已经走完了人生历程。此时,嘉龙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有时候会忘记了他们也曾经年轻过,也曾经很潮,会戴蛤蟆镜、穿喇叭裤,而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让人心酸的,是飞速流逝的时光、不可预知的未来,当然,还有注定在前头等待的死亡


最触动嘉龙的一幕,是在剧目的最后,「女主角来到已经去世的男主角坟前,再次对他絮絮诉说,告诉他自己即将搬家了,不能经常来看他了。演到这里,心里总是酸酸的。」


是啊,在死亡面前,曾经的一切焦虑与疑惑,似乎都不再需要安慰与解答了。




壹戏剧大赏最佳小剧场戏剧《呼吸》


 广州站 

时间:2018年5月4 (五) - 5日 (六)  20:00

地点:广州  正佳演艺剧院

票价:180 / 280 / 380


 武汉站 

时间:2018年6月9 (六) - 10日 (日)  19:30

地点:武汉  中南剧场大剧场

票价:80 / 180 / 280 / 380


 上海站 

时间:2018年4月24 (二) - 26日 (四)  19:30

地点:上海大剧院 · 别克中剧场

票价:80 / 180 / 280 / 380


 往期相关 

专访 | 孔雁:除了生死,其他都是闲事

看戏笔记 |《呼吸》: 你有中产阶级的矫情吗?


 剧场周边 

「呼吸」主题口罩,微店及淘宝店购票页有售


淘宝购票:搜索「呗壳剧场」

微信购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你   可   能   对   以   下   内   容   感   兴   趣        |



淘宝购票:搜索「呗壳剧场」

微信购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