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有中产阶级的矫情吗?

2018-03-15 Sergiothecat 呗壳剧场



去年十一月,没抢到 NTLive 《天使在美国》在中间影院首映的票,原本也就准备周末宅在温暖的室内不出门了,但收到话剧《呼吸》的票又让我重燃热情,冒着瑟瑟寒风直奔偏僻的中间剧场去了。虽然是和更想看的剧一墙之隔,但观剧过程中心思并没有飞到隔壁去,倒是被这部小剧场给牢牢吸住了。


观剧前还是做了不少功课的,相关的介绍、宣传、报道、甚至评价都没少读,但落幕的那一刻,不禁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 倒不是因为高密度的台词,也不是因为内涵丰富的舞美,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看戏前的预判与观剧时所领会到的主题的落差着实明显


我原本以为是两位知识分子从哲学或者环保主义的角度,去对「生育」这一命题的深入探讨,或者对亲密关系破裂的剖析。


但纵观全剧,我更清晰地感受到的,是两位年轻人对身份定位的迷茫,以及对人生目的的焦虑 —— 情感危机也好、生育焦虑也好,不过是他们对自我的探索与理解,是小我与大我之间不断矛盾冲突后的平衡与包容。


■   中间剧场版《呼吸》剧照



 中产阶级的「矫情」


「如果世界上那些像你我一样有知识、有爱心、会思考的人,都选择不生育,而那些无知的、不在乎地球存亡的人却疯狂地繁衍,那这个世界岂不是越来越愚蠢而糟糕?」


当「他」说出这段台词,我不禁被这一熟悉的逻辑惹得笑出声,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并为之产生过负罪感,想必这样想过的人也绝不是少数。


「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政治不正确,并努力为自己的这种理所应当的优越感辩护,撇开自己有法西斯主义的嫌疑。但显然他真的这样想过,甚至是出于一种潜在的本能。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时刻被交替产生的优越感与负罪感缠绕。


■   中间剧场版《呼吸》剧照


贯穿始终,他们不断彼此诘问 ——「我们是好人吗?」而他们所纠结的问题,似乎总带着点小资情怀的「矫情」,或许在许多人看来不痛不痒。


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拥有一整套为人处事的准则,他们时刻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正确的意义,他们不断标榜自己并向社会传播自己的理念。


他们「会给垃圾分类,刷牙时不开着水龙头,看新闻、投票,支持小咖啡馆、坚决抵制大连锁(哪怕真的很难喝);看纪录片,读正经书,看经典文学,看原声电影;骑自行车,买公平贸易产品,做慈善(哪怕只是公益跑)……」即使是戒不掉的烟瘾,也要找各种理由来为对污染环境责任开脱。


他们「不相信好和坏,对和错,不相信邪恶,不去随便给别人定罪,尽量去感同身受,把自己放到他们的位置上考虑问题」,但又难以摈弃偏见,为自己拥有思考力与人文关怀感到骄傲。


他们的每项行为,似乎都要向外人标榜自己的某种主义,甚至似乎很多时候都是自我感动、自我安慰。


当然,这样「想太多」的活法很累,甚至连他们本身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虚伪与荒唐。


他们需要证明他们是「好人」,是因为有种负罪感(这也许是在中国语境下不太容易被理解的地方),作为中产阶级的他们似乎有某种原罪,让他们无法心安理得享受生活,总是被自私自利的小我与关怀天下的大我撕扯着,喘不过气来。


■   中间剧场版《呼吸》剧照



 缺乏安全感的焦虑 


当连珠炮般语速飞快的台词密密麻麻扑面而来时,难免感到有些气短,只得跟着台上的演员一起深呼吸几口,缓和一下杂糅的情绪。


所有的场景变化都通过台词进行过渡,零星琐碎、并不故作深刻的生活化对话倒不至于造成任何理解上的问题,但明知道是刻意夸张的神经兮兮的絮絮叨叨,其中的情感共鸣偏偏时不时让人觉得躺枪。


本剧的剧作家邓肯·麦克米伦(Duncan Macmillan)的作品大多以「焦虑」为主题,无论是《People, Places and Things》中的毒瘾,还是《Every Brilliant Thing》中的抑郁症,以及剧本改编版《1984》,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总是弥漫在他的剧本中,这部《呼吸Lungs》也不例外。


■   编剧 邓肯·麦克米伦(Duncan Macmillan)


■   电影《Every Brilliant Thing》改编自邓肯·麦克米伦(Duncan Macmillan)同名百老汇剧,叙述了一段在自杀阴影中的生活。


■   《1984》中令人窒息的演出现场


最直接表现这种焦虑的,除了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台词,便是沈力极尽简洁之美的舞美设计。在传达这种焦虑感上的重要性,舞美甚至可谓「喧宾夺主」超越台词本身了。


■   《呼吸》舞美设计 沈力


在此之前,「由 Katie Mitchell 导演的国柏林邵宾纳剧院的版本(德语名:Atmen)中,将两台静态悬空的自行车放置在舞台两头,两位演员从始至终毫无交流地蹬着各自的自行车,依靠自行车发电来控制剧场内的灯光,形式低碳的同时,气喘吁吁的表演更将这种冲突引致的焦虑外化放大。」(来自北京日报《生育所引发的社会性焦虑 》作者:陈然)


■   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版《呼吸》(德语名:Atmen)


而此次 Elias Perrig 导演、沈力设计的舞台,似乎与德国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空旷的舞台中央有着指针形状的跷跷板,男女主角坐在跷跷板指针两端,不停旋转,此消彼长。而在最后二人破镜重圆的前夕,跷跷板360°旋转,男演员不断试图翻越跷跷板,二人的影子忽大忽小,在舞台上飞转。」(来自中间剧场「对话《呼吸》舞美设计沈力 | 舞美是舞台上的另一个灵魂」)


■   中间剧场版《呼吸》演出现场


无论是静态自行车还是旋转的跷跷板,两位主人公似乎始终双脚都踩不到平底,始终在小心翼翼中寻找着平衡,传递出一种安全感的缺失所带来的恐惧与焦虑


■   中间剧场版《呼吸》演出现场


但他们恐惧焦虑的又是什么?或许是飞速流逝的时光,或许是不可预知的未来,但我觉得更多是对「自我」定位的恐慌。


他们难以接受那个不够完美的自己,那个有些虚伪、有些自私、脱离不了偏见、无法彼此坦诚的自己,那个总是活在别人批判的眼光中、找不到归属感的自己。自我厌恶带来的不安让他们寻求彼此的慰藉与包容,以平衡自身的焦虑。



 两性的不平衡感 


天花板上悬着两根长长的白炽灯管,在旋转中或平行或相交,仿佛一种亲密关系里常态的暗喻:时而相遇、时而分离。 


■   中间剧场版《呼吸》演出现场


两根她灯管一长一短,似乎分别象征着两位主人公 ——「她」是处于上方的较短的那根,「他」是处于下方的较长的那根,他们因为先天条件或者后天经历造成的差异与不平衡,似乎是难以弥补的。


■   中间剧场版《呼吸》演出现场


「她」在生活中是强势的,学识更多、总是占理的她似乎总能在争吵中占据上风,而「他」的优柔寡断于百依百顺,也心甘情愿处于关系中的弱势。但在生育问题上,「她」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生理性弱势 ——「她」注定要承受更多「他」无法理解甚至想象的生理,而「她」的人生道路也注定会被生育后代完全改变。


然而当「她」直面自己对生育的恐惧,暴露自己私密的脆弱时,「她」放下了自己的身段难得坦诚地对待「他」,或当「他」愿意主动走近「她」的世界,理解「她」的高傲背后的焦虑,他们相互平行的世界终能相交,心灵也终能相遇。


■   中间剧场版《呼吸》演出现场


饰演「她」的青年演员孔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本科班,曾就职于孟京辉戏剧工作室7年,担任主力演员,饰演「他」的李嘉龙则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跟新浪潮导演王翀合作过多次。


■   《呼吸》演员:孔雁(左)、李嘉龙(右)


大概是由于角色本身设定,孔雁的表演起初是让我有些不适的,带着些神经质的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确实容易让人厌烦,而不少琐碎的日常对话用话剧腔调呈现出来,难免有些学院味儿太重,偶尔冒出的几句脏话都显得有些跳戏,但随着人物性格慢慢舒展并缓和下来,「她」的形象也趋于自然与真实了。


■   中间剧场版《呼吸》演出现场


而李嘉龙的表演始终带着股温婉含蓄的味儿,虽说「他」这般温顺体贴的男性在现实中着实少见,但他的演绎却能让这样一个不太可能存在的人格具有说服力,「他」推动跷跷板向「她」问早安时眼里孩子气的喜悦,以及在「她」熟睡时向「她」倾述心声的谦卑与真诚,那种温润的爱意仿佛已经弥漫在空气里了。


■   中间剧场版《呼吸》剧照


人似乎总能在戏剧中看到自己,我未曾想到自己会与这样一部围绕「生育」这一对我来说陌生的主题展开的话剧,有如此强烈的共鸣感。揭开情感危机和生育焦虑的表象,对自我的重新认知才是这部戏的内核,在暴露出自己不安的根源后,能与自己和解,才是这部戏的目的吧!




话剧《呼吸 Lungs》


 上海站 

时间:2018年4月24 (二) - 26日 (四)  19:30

地点:上海大剧院 · 别克中剧场

票价:80 / 180 / 280 / 380


 广州站 

时间:2018年5月4 (五) - 5日 (六)  20:00

地点:广州  正佳演艺剧院

票价:180 / 280 / 380


 武汉站 

时间:2018年6月9 (六) - 10日 (日)  19:30

地点:武汉  中南剧场大剧场

票价:80 / 180 / 280 / 380


 《呼吸》周边 

「呼吸」主题口罩,微店及淘宝店购票页有售



淘宝购票:搜索「呗壳剧场」

微信购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你   可   能   对   以   下   内   容   感   兴   趣        |




淘宝购票:搜索「呗壳剧场」

微信购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