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钱林:阅读的价值不是学知识,而在于引领精神成长
南方都市报“陈钱林说家教”专栏 (11)
引导孩子阅读非常重要,这几乎是教育者的共识。但是许多家长认为,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事,等着语文老师布置阅读作业,这就不对了。实际上,阅读远不只为了语文学科这么简单。
阅读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触动心灵而引领精神成长。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教育的本质不是学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引领精神成长。阅读,是最贴近教育本质的教育方法。
那么,从引领精神的角度看,到底该读哪些书?
幼儿期、学龄初期,以读儿童文学类与科普类书籍为好。儿童文学,比如童话,比如儿童诗,童言童语自然贴近童心。科普类,现在书店有很多少儿科普读物,都适合阅读。儿童文学,偏重人文精神;科普书籍,偏重科学精神;而科学与人文,正是精神成长的两条腿。
小学高段、初中阶段,我特别看重国学经典与报纸阅读。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曾在我老家浙江瑞安当了十年校长,当时我们学校的国学经典做得相当出色,我孩子曾在这儿就读,受益匪浅。儿子后来到美国读数学专业的博士,还常常研读《论语别裁》、《老子他说》、《道德经》等,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碧桂园泮浦湾学校,目前已全面开设国学诵读课程,我相信会让孩子们受益。
我孩子小学高段开始,就读报纸。我家订了报纸,都放在客厅,孩子可以随便翻翻;每当孩子对我说报纸上的事时,不管说什么,我几乎都表扬。我也常问“最近报纸上有什么特别的事?”孩子就喜欢说,有时还评论一番。我感觉,读报纸不比读名著差。国学,偏向于历史;而报纸,偏向于社会;历史与社会,都是饱含人文精神的巨大宝藏。
中学阶段,是性格定型的关键期,需要读名著、名家名篇,因为名著、名篇是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厚重精神文化的载体。目前,中学生因应试教育的过重学业负担,少有时间读名著,这是当前教育最对不起孩子的地方。
如何让阅读更好地引领精神,关键在于是否有心灵触动。有两种比较好的阅读方式:
一是泛读。即广泛地阅读,如蜜蜂采蜜。许多家长千方百计弄个书目,逼着孩子一本一本地阅读,这种带有任务性的阅读,是很折磨人的,结果容易适得其反。特别是逼着读,孩子内心反感,心灵上都排斥了,何以触动心灵?
在我们家,尝试“自由阅读+对话”的方法。家里备有大量书籍,至于孩子阅读什么,完全自由选择。我有空时,问问孩子读了什么书,谈谈读书体会。不管孩子讲什么体会,基本上都得到表扬,孩子就更喜欢阅读,也更喜欢与我对话。对话,最利于心灵互动。
二是精读。发现特别有意义的书籍或者名篇,推荐给孩子精读。家长如果也有阅读习惯那是最好的,既为孩子做榜样,也有可能帮助孩子发现精品。让孩子多读励志类的书籍,比如一些名人传记,更利于触动心灵。一些名家名作,也往往很激励精神。我喜欢看些美文,不时推荐给孩子读。
我感觉,小学生以自由阅读为好,自由才会喜欢,喜欢才有成长。我曾在学校创新了“1+X”阅读方式,“1”为师生共读的书,有系统书目;“X”则为自由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既关注学习规律的“有意义”,也关注孩子内心的“有意思”,是比较好的教育经验。
中学生因为时间宝贵,以精读为好。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年龄段,是否有精品的阅读,有可能成为引领孩子人生走向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也应该多读些专业外的杂书,文理兼修,会使内心精神更加强大。
我深信,一个人阅读的广度,能影响一个人精神的厚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优秀的程度。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2017年3月6日教育周刊
作者简介:
陈钱林,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儿子14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女儿16岁考上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大学毕业均获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陈钱林说家教”微信号(shuojiajiao)文章被广泛转载,专著《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风靡全国。现任碧桂园实验学校(坐落于广东顺德碧桂园集团总部,碧桂园教育集团旗下十二年一贯制双语学校)总校长。主创“天才儿童个性化培养”项目,长期面向全国招收高智商小学生,和喜欢自学、有意愿报考少年班的中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兼职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国课程校长,主管“港澳台侨外籍生”项目(2005年以来参加全国单独联考,99.5%升入重点大学,其中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名校占比9.4%),长期面向全国招收高一至高三港澳台侨外籍生;以特色项目整合学校课程,着力于培养研究型创新拔尖人才,和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复合型精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