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钱林:希望孩子做个幸福的普通人,也需要重视家庭教育
南方都市报“陈钱林说家教”连载第24篇
文 / 陈钱林(碧桂园实验学校校长)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写了篇《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个幸福的普通人》,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引发众多家长共鸣。我也赞同这个观点,毕竟社会精英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孩子大概率会是普通人。
但是,希望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并不是什么都顺其自然,更不是忽视家庭教育的借口。
当前有种比较流行的话:尊重孩子天性,顺其自然,只要孩子快乐就行……这些话理念没错,但很容易误导家庭教育。
首先,尊重天性不等于顺其自然。什么是天性?天性中有真善美等人性的因素,也有假恶丑等动物习性的因素。尊重天性,肯定只是尊重真善美的天性。如果对孩子的假恶丑行为也顺其自然,那就是放纵。
其次,顺其自然不等于快乐。家庭教育顺其自然的结果,很容易损害孩子的自制力,损害好习惯。缺乏自制力的人,必定惹人讨厌,哪来快乐?
第三,快乐不等于不提要求。贪吃贪玩会快乐,勤奋好学同样会快乐;普通劳动者有快乐,社会精英同样有快乐。家长应该让孩子品尝不断成长的快乐,而不应该纵容孩子野性的快乐。
连自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卢梭都说,“你想害了孩子吗,那你就什么都顺着他!”
实际上,培养孩子做个幸福的普通人,同样需要用心!
首先,幸福的普通人,应该是人格健全的人。自然人格的基础是身体健,社会人格的基础是品行美,精神人格的基础是思维智。希望孩子人格健全,就要从小关注的身体健、品行美、思维智。这三者,都需要在童年期奠实基础。任何一点出问题,都不利于健全人格。
其次,幸福的普通人,应该是自食其力的人。勤劳是美德,劳动最光荣,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推崇的价值观。有些家长怕孩子吃苦,少让孩子参与劳动,“生活上的事我们来,学习上的事你来”,这想法很不妥。让孩子参加应有的劳动,起码做些家务活,是做人的责任。长期“四肢不勤”,结果往往“五谷不分”,长大了容易好吃懒做。
第三,幸福的普通人,应该是有所追求的人。幸福是追求之过程而非追求之结果。没有追求的人,精神上很容易“长满荒草”。只有不断追求,才有可能品尝过程的幸福,才可能有精神成长。
如何更好地培养幸福的普通人?
首先,从小严格要求。教育最基本的准则是,尽可能多地尊重孩子,尽可能恰当地要求孩子。只有恰当的要求,才会有健全人格的基础,才会有良好的教养。没有严格要求的教育,很容易教出没有规则的熊孩子。从孩子养成坏习惯,等到问题严重之后再纠正,往往会木已成舟徒留遗憾。
其次,恰当定位。人尽其才,才更具幸福感。家长要多与孩子聊聊,找准孩子的兴趣点与能力长项,引领孩子规划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三,给孩子应有的磨砺。家长不能太功利,不能让孩子轻易获得“荣耀”。殊不知,孩子的性格、能力等都需要循序渐进,不劳而获的“成果”,并不是好东西。离幸福最近的路,往往不是直线距离。
第四,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幸福感与美感、道德感、理智感、成功感相关,也与孩子的需要、归因风格、追求相关。喜欢音乐、美术,那是美感给人幸福;孝顺长辈、帮助弱者,那是道德感给人幸福;取得进步、习得才艺,那是成功感给人幸福。引导孩子形成追求艺术、科学、道德、技能的持续兴趣,才可能有更多的幸福感。
第五,重在精神引领。好的家庭教育,要给孩子宽阔的心胸,要帮助孩子构建强大的精神世界。如果孩子缺乏应有的精神面貌,获再高的奖项,考上最名牌的大学,都不能算教育的成功;而如果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管学业成绩如何,不管今后从事何种职业,都更容易获得人生幸福。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2017年7月31日“教育周刊”
作者简介:
陈钱林,博实乐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首批讲座专家。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浙江省政府第八届督学,长三角第七届最具影响力校长。出版《尊重教育新理念》《新理念作文》等学校教育专著,先后在《人民教育》发表论文12篇,在其它全国级报刊发表论文50多篇,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教育部发文表彰的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儿子14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女儿16岁考上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大学毕业均获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曾在《中小学德育》期刊、《人民教育》微信号、腾讯新闻网、《南方都市报》、校长传媒、浙江新闻网等媒体开辟教育专栏,“陈钱林说家教”微信号(shuojiajiao)文章被广泛转载,专著《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风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