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测一测你的「反惯性」有多强

Lachel L先生说 2019-05-10


是 2018 年第 38 篇原创文章

本文共有:4582 字


L先生说:

这不是一个严谨的测试

只是个人一时兴起

也没有什么科学性

照例,前面有很长的分析

请先读完再做测试喔



你也许是第一次看到「反惯性」这个说法。


这很正常 —— 因为这个词是我提出的,名字部分借鉴了「反脆弱性」。


那么,究竟什么是「反惯性」呢?



之所以聊这个,是因为最近的一件事:微信改版。


有些朋友可能已经知道:3天前,微信搞了一个大动作,把原本按照订阅号分类的公众号内容,改成了类似朋友圈的卡片式信息流。如下图:



(这是改版后的样子,需要升级微信最新版)


关于新版的分析,已经有铺天盖地的文章,就不多说了。


我只想聊聊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很多人表示:这个改版提高了阅读效率,方便了读者。毕竟,以前需要三步才能进入一篇文章,现在只需要两步。从这一点讲,效率的确更高了。


但令我感到警惕的是:微信把新的订阅号,改成了「类信息流」。


众所周知,对于任何类信息流产品,我一向是持反对态度的。


为什么呢?因为类信息流产品,都有两个原罪:第一,是沉浸;第二,是被动。


沉浸无需赘言。每一次划动都能带来新鲜内容 —— 这种即时的正反馈,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大脑,让大脑沉浸在「新信息」的幻觉里。


这正是使类信息流成为「时间黑洞」的原因,也正是各大产商争先恐后入场类信息流的动力。


但另一点可能更隐蔽,同时影响也更为深远。


那就是:类信息流实际上,剥夺了读者的自主选择权,让读者从主动筛选信息,变成了被动接收信息。


具体来说:在改版前,打开订阅号,我能看到我所有关注的公众号,想看什么内容,再主动点进去;但改版后不行了。


所有的信息被打散、杂糅到一起,按时间(后面可能还会加入算法)排列,我只能一条条往下拉。


这种模式,在阅读资讯、同质化内容时,影响不大 —— 因为看一条资讯只需几秒钟,甚至读读标题和摘要即可。但当阅读大篇幅的内容时,就很麻烦:

我没法迅速定位到我感兴趣的内容。


举个例子:

整段时间时,我可能想看看论文、科研,最新研究成果;

碎片时间时,我可能会看看财经、互联网资讯;

休闲时,我可能会看看工具分享,文艺杂志;

甚至,构思文章时,我可能会看看营销号、鸡汤号,又有那些负面例子可以写到文章里……


这些精细的需求,是没法用关注和时间线,简单粗暴地解决的。


更重要的是,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会潜移默化地弱化你的自主选择性。你会开始习惯这种「被喂到嘴边」的模式,觉得这样也未尝不可。


你会慢慢把「看订阅号」变成「刷订阅号」,从主动学习和获取信息,变成一种不过脑子的消遣 —— 因为不再需要大脑参与加工了。


这就是工具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


幸好,微信还保留了旧版入口。点击右上角的菜单按钮,就能切换到旧版。


不知道这个入口能保留多久,也不知道后续会有什么改进,但我希望,微信能拿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这里,「类信息流」的模式 —— 无需思考和干预,完全按照信息(或对象)所呈现的模式,来理解、接收和认知,就是一种「惯性」。


而什么是「反惯性」?就是在惯性的基础上,加入了主动性,自主地去重新框定(Reframing)和组织(Refactoring)信息。


用公式描述就是:反惯性指数 = 主动性 / ( 主动性 + 被动性 )


这个指数的值在 0 - 1 之间。越靠近 0 ,表示你越依赖于惯性;越靠近 1,表示你的主动性越强。


简单举几个实例。


比如知乎。一般人刷知乎,做法是:刷新,一条条动态刷过去,看到感兴趣的回答就点进去,读完,下一个回答,或者退出来继续刷。


刷着刷着,不知不觉就过了半小时、一小时。而你究竟看了些什么呢?基本记不住。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


我的做法是这样:


1)隔一段时间刷一遍首页,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热门的问题,有的话,保存起来;

2)进入保存的问题,看看不同角度的回答,搜寻感兴趣的资料和想法;

3)定位到重点关注的答主,看他们的动态和最新的作品。


也就是说,我是把知乎用来「搜寻」信息,获取当前的热门议题。真要阅读内容的话,一定会带着目标和问题去读,而不会漫无目的地闲逛。


这就是「以我为主」,用自己的框架去代替知乎给你呈现的框架 —— 这当然麻烦很多,但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再举个例子。90年以后出生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RSS,但在我们那个时代(大概十来年前),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资讯阅读模式。


什么是RSS呢?简单来说,它就是用一个平台,把你平时经常阅读的站点「聚合」到一起,实现在一个平台上浏览多源头的内容。


类似下图,这是我现在用的RSS软件,叫做 Inoreader。



你会看到,左边是我聚合起来的内容源,右边是时间线排列的列表信息。想看什么消息,点击左边的栏目,再一眼扫过右边的标题,就能非常高效地进行定位。


更好玩的是,由于每个人关注的内容源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做出来的RSS列表都会不同。所以,共享RSS列表,也是RSS时代一个很流行的活动。


当然,现在我用得已经很少了。RSS模式基本式微,如今的内容源更封闭,大家都想把流量圈定到自己的盘子里。


毕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抢占了注意力,就抢占了一切。



讲了这么多,是不是「反惯性」越高,就一定越好呢?也不是。


非常简单:「反惯性」是需要我们主动干预的,会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很麻烦,费时费力。


所以,寻求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就至关重要。


但现实中,许多人都比较缺乏这个意识 —— 这也跟我们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关。


我们习惯了,在一个给定的环境里成长,按照指定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得出别人想要的结果。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失去自主性,不敢越雷池一步。


参加过训练营的同学会知道:我留作业时,会把题目写得非常简单,往往就是一句话,让你分析和作答。乍一看很难入手,因为条件和目的都不明确,导致经常有人问「题目是不是不完整?」


但其实,这正是考查点。


现实世界并不像应试教育一样,有给定的条件、情景和方法,也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你只需要去把它找出来 ——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往往更混沌、模糊、没有指引。


很多东西不是靠外界给你的,而是需要你自己定义和澄清的。


所以,如果你觉得题目不完整,要做的是自行把它补全。


这就是一种「惯性」和「反惯性」的博弈。


同样,经常有同学问我:如何用我教的方法,去阅读和学习「一本书」?


但其实我在 「我一年读500本书,你呢?」 中讲过:这种思路就是有问题的。一本书里面呈现的,不过是作者的思路、信息和框架,为什么要用它来束缚住自己的思维呢?读书压根就不应该以「一本书」为单位。


就像我分享过的《海洋与文明》。这本书洋洋洒洒,信息量非常大,应该如何去阅读它?不是强行去记忆,把它「读薄」,而应该把它「读厚」。


你完全可以把它跟《全球通史》《枪炮、病菌与钢铁》等历史书一起读,把书里的内容拆开、打散,再重新组合起来。这才是你自己的知识框架。


简单来说,对于读书,不应该是被动去接收作者传递给你的内容,以及呈现内容的模式,而应该把书看作资源,主动去构建、搜寻和组织信息,这样才有意义。


就像我说过的:许多书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查的。


这也是一种「惯性」和「反惯性」的博弈。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在于:我们自己放弃了思考的权利,将它拱手让给了「惯性」。


这就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但如今这个社会,一个趋势是:大家越来越喜欢「惯性」和「被动」,越来越强调「套路」「玩法」「模式」。


我接触过一些课程,基本的做法大同小异:给你一堆公式,告诉你如何应用、在什么情境下应用,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直接套公式,搞定。


新媒体写作,有各种各样的「招式」;

课程设计,有各种各样的「模块」;

个人品牌打造,有一整套的「路径」;

朋友圈刷屏,有非常完整的「打法」;

甚至起个标题、写一句文案,都有别人总结好的「6大技法、4个tips」,帮助你减轻思考的压力。


你只需要按照他们讲的,直接复制粘贴就行了。


这种模式好不好呢?


我并不反对标准化、模块化 —— 我自己就一直在强调「要总结方法论」。但是,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标准化、模块化、方法论,应该是自内而外的,经过你的思考、实践进而归纳出来的,而非直接把外在的东西拿过来用。


用图来表示就是:


这才是真正的「思考」,用思维去指导实践、提升自我的过程。


我强调过一个观点:人不要追求「舒服」。当你觉得很舒服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你是不是正在停下脚步,不断地重复熟悉的东西,乃至于毫无进展?


很简单:进步永远是「不太舒服」的 —— 它需要一点点冒险,需要高强度的思考,需要反复斟酌、构思、规划,需要承担失败和错误的风险。


但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对思维的不断锻炼和强化。


如同健身的本质就是让心肺功能和肌肉「超负荷」运作,借此来强化它们,大脑也是一样的。不存在不动脑子、按照「惯性」行动,就能获得提升的好事。


所以,我一直说:好的工具是什么呢?是帮助你更正确、更高效地思考,而不是减少思考。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所有行动分成思考和执行,那么,好的工具,应该是帮你拓展思考的边界,延长思维的「触手」,同时压缩执行步骤、时间,让你可以更专注于思考。而不是越俎代庖,让你不用想,不用动,完全由它来帮你解决一切问题。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情况。它意味着,你的主体性被你自己交了出去。


你会发现,很多经典的工具,比如 OminiFocus、印象笔记、滴答清单,它们看起来很简单,但又有巨大的潜力 —— 经过一些方法论的调校、优化,你能够用它们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但这些方法论能否照搬过来?不行。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和情况都不同。你只能去理解它们,然后按照自己的情况不断调整,最终总结出你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这就是一个内化和迁移的过程。


不仅仅是工具,生活中,工作,产出,概莫能外。


所以,我常常有一种紧迫感,经常反问自己:


  • 我是否在不断重复自己熟悉的产品?

  • 我是否在沿袭着习惯性的路径前行?

  • 我是否在按照固有的模式看待问题?


如果答案都是「是」,那就意味着,我所做的事情是价值很低的,因为它不能产生任何新的东西 —— 我只是在自我重复。



最后,如果你想测测自己的「反惯性」,可以做一下这个测试。


再强调一次:这个测试没有任何科学性,仅供娱乐,不要当真喔。


下面这8道题,每一道都是5分,请按程度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会」,3表示各占一半,5代表「总是这样」。


1)看到一条令你意外的消息时,你会下意识去搜索相关信息,而非把它当做谈资。


2)对你所信任的人告诉你的消息(包括朋友、大V、关注的信息源)保持怀疑,不会立刻相信。


3)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动手搜索,而不是问别人。


4)老板给了你一项任务,你第一时间考虑的是「为什么」,而非「怎么做」。


5)拿到一个新项目,你会更关注到它跟旧项目的「不同」,而非「相似」。


6)工作需要调到一个陌生的岗位,你第一直觉是「这是一种挑战」,而非排斥和拒绝。


7)熟悉的方法行不通了,你会感到兴奋,因为可以试验新的思路。


8)你几乎不说「好麻烦」「算了吧」「我不懂」之类的话。


把8道题的得分相加,看看总和是多少?


最低8分,最高40分,分数越高,你的「反惯性」也就越高。及格标准是28分。


你的得分是多少?在评论区留言吧。: )


这个测试没有什么信度和效度,权当对自己的一个审视。如果你想提高「反惯性」,不妨先从这几点入手,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维,把「麻烦」变成一种乐趣。


你会发现,生活丰富和充实了许多。



这些文章也不错:

关于熬夜和早起,也许你一直都错了

这套法则,治好你的信息焦虑

如何独立思考?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THE END

-  晚  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