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提高思维能力,洞悉事物本质?(二)

Lachel L先生说 2019-05-10


本文共有 4329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分享了几个简单、有效的思维模型。


这一篇,会继续探讨这个话题,向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思维模型。


今天的主题是「找本质」。


大多数问题,当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时候,许多人常犯的错误,其实是没找准「本质」。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你可能钻研了半天,花费了大量力气,到头来,却发现所纠结的东西,都是边边角角,对结果和整个系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这种情况,通常就是没找准本质,而把精力放在了周边。


那么,究竟什么是本质?


答案也非常简单:本质,就是一个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或者穷尽各种可能性的前提下,所维持不变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它「之所以」是它的原因。


如果用系统思维来解释,本质,就是系统所要「转换」的那个东西,也是系统所能够存在的理由。


举个例子:公司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整合资源。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只要资源存在错配和空缺,公司就得以存在;而一旦资源能高效运作、对接起来,公司就没必要存在。


同样,汽车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出行。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便捷、安全、高效,才是汽车最核心的存在理由。其他一切,都只是建筑在这个本质上面的浅层需求罢了。


抓住本质,是讨论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真正得以理解一个问题、一个事物的前提。


那么,有哪些简单的思维模型,可以帮我们理清事物的本质呢?



1. 输入 - 输出模型(IO模型)


这个模型其实在系统思维时已经点过,今天会更深入来讲解。


这是「找本质」非常好用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去思考:

一个行为、过程和系统,它的初始形态是什么?它的最终形态又是什么?


结合这两点,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个「转换」的过程 —— 而这往往就是问题的本质。


《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提到过一个案例:


一家餐厅想提高奶昔的销量,于是,他们聘请了营销顾问来帮忙。顾问们做了焦点小组和访谈,认为奶昔的高热量可能会造成影响,于是据此改进了产品,推出了多种健康套餐。但是,销量仍旧不见起色。


他们决定换种方式。顾问们统计了奶昔的销售,惊讶地发现,超过40%的奶昔是在早晨卖出的。这些顾客没有买任何别的东西,只买了一杯奶昔。而这跟他们的分析背道而驰。


于是,他们采访了那些早晨来购买奶昔的顾客,并问他们:你们购买奶昔是为了什么?如果这里刚好没有奶昔了,为了达成同样的结果,你可能回去买些什么?


结果他们发现,这些顾客购买奶昔根本不是为了充饥,而是出于这么一个场景:他们开车上班,需要度过一段乏味的时光,能打发一点空闲、又能避免在10-11点时饿肚子最好。


于是,奶昔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只用一只手,不会影响开车;用吸管吸,需要20-30分钟;又能适当提供饱腹感,避免饥饿。


至于奶昔是否健康、高热量,口味如何,并不在顾客考虑的范围内。


所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把吸管做得更细,在奶昔里加入一点果干,会是更有效的做法。


所以,克里斯坦森说:不要去关注产品,而是要去关注:消费者想通过这个产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状态?这就是创新的要义。


这其实就是一个应用IO模型的案例 —— 购买奶昔是一个「输入」,打发时光、顺便填饱肚子,是一个「输出」。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输出,我们就可以知道:真正能对这个系统造成影响的做法是什么,而不是盲目尝试。


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再举一个例子:书店。


你会去书店买书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我们早已习惯了从京东、亚马逊买书,方便又便宜。那么,去书店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果你开了一家书店,要如何存活下来?


很简单可以想到:消费者选择去书店,要么是想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书,要么是想拥有一个休息、放松、安静的空间 —— 他一定是想带着闲适、愉悦的心情离开的。


所以,你可以做的是:在店里设立阅读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茶饮,让读者能舒服地、免费地看书。


乍一看,这会大大减少营收 —— 都能免费读书了,谁还买?但实际上,这既然满足读者「了解一本书」的需求,又能提高读者对这家店的粘性和喜爱。而一旦喜爱了,他喝点东西、吃点下午茶,或是拉朋友过来小聚、叙话 —— 这些才是收入的来源。


这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书店是一种文化和休憩空间,而不是卖书的渠道。


星巴克其实也是同样的思路:大街上有那么多的咖啡馆,咖啡做得好的比比皆是,为什么我要进星巴克?因为我知道:无论哪家星巴克,它的环境、空间都是统一的,很舒适。我可以在里面坐一坐,上上网,办点公事,顺带喝点咖啡,哪怕并不好喝。


它卖的是场所,是整体的体验感,而非饮品。


在生活中,也不妨做做这样的练习:忽略那些纷纭复杂的过程,去关注:一样事物,它变化之前是什么,变化之后又是什么?


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2. 供给 - 需求模型(SD模型)


供给(Supply)和需求(Demand),可以说是商业社会运行的基础,也是一切商业链条能够承接起来的核心。


时时刻刻练习用SD模型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商业嗅觉和思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朋友问我:我也想做自由职业,可以做点什么呢?如何才能靠自由职业活下来呢?


我的回答通常都是,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1)我有什么?

2)谁需要这些东西?

3)我如何能把已有的东西,转变为别人需要的东西?


想明白了,基本上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哪怕解决不了,你也有了思考的方向。


像我一开始做公众号,在摸索方向的时候,就找到一个点:

我懂职场,懂思维,也懂心理学,为什么不做一个用科学的方式来解读思维、学习、职场成长的产品呢?


大家肯定是需要思维提升和职场成长的,但现有的号,要么从个人经验出发,要么过于假大空,大家其实是需要这么一些「靠谱」的内容的。


这就是一个切入点。


再比如:做训练营,其实是一个非常吃力且辛苦的事情,很多人都劝我直接卖课就好,但我一直没这样做,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卖课,满足的只是知识的需求。但做训练营、做社群,至少可以满足三种需求:


1)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有一个锻炼的机会;

2)用高强度的训练,培养起自己学习、思考的习惯;

3)找到一个有相同爱好和志趣的圈子。


我觉得,这几点,比起单纯灌输知识,重要得多。


像结营之后,有不少同学都会告诉我:

「结营后没有听课和作业了,感觉很不习惯」

「这是我所有群里面最高知的群」

「听完课,做完作业,再对比精选,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很肤浅」

……


这样立体的需求满足下来,整体的效果,会比单独讲授课程好上10倍。这才是真正全方位的提升。


(不算打广告吧,短期内不计划继续开了,要全力开发新课程)


同样,在生活中,有许多场景,都可以问自己:

它们为什么可以连接起来?彼此的供给和需求是什么?


这可以不断提高你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动力 - 阻力模型(PO模型)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讲过: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动力和阻力的博弈。


动力超过阻力,改变就会发生,行为就会成立,反之,就会停滞 ——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像我强调过很多次的:我们都在说「自律」「意志力」「自控力」,但实际上,它们真的有用吗?意义不大。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某个习惯,总是难以坚持下去,或者不知不觉就放下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习惯只是来自于外部,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从而缺乏最根本的「动力」。


所以,我的主张非常简单:不要去强迫自己坚持某个习惯,而是要去发现:

  • 我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

  • 我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好处?

  • 我可以采取什么简单的步骤,一步步逼近目标?


让自己的大脑接受这个理由,慢慢的,一步步的,向设定的目标靠拢。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克服「晚睡」。如果你每天都睡不够,又没办法早睡,老是不想上床,不妨可以这样思考:

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结束这一天?让自己可以安心休息。

能不能给明天安排一点小惊喜、小挑战?让自己有兴趣迎接新的一天。


前者,比如写日志,记录待办事项,清空大脑,采取一些仪式性的行为;后者,比如给自己设置一些小任务,一些新奇的尝试,一些能调动兴趣的行为,比如「明天起床之后,我要……」


很简单的方法,但往往能奏效。


读书也一样。要想坚持读书,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输出。


只有从输出中感觉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它们才会反过来成为你去坚持读书的动力。而不是靠「读书有用」「读书是好的」这些别人所灌输的理念,去强迫自己每天读1小时、2小时。


不仅仅是个人习惯,很多更宏观的问题,其实本质上都是动力-阻力的博弈。


比如,为什么很多好的政策,总是很难得到实施?原因很简单。好的政策往往意味着改变,而改变会影响到现有的既得利益者,但未来的受益者又尚未得益,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前者的阻力往往比后者的动力更高。这就导致了政策施行困难。


为什么很多施政者,上台后都会向「中间」靠拢?也很简单。施政者想获得连任,对基本盘来说「不犯错」就好,而需要竭力争取的是摇摆不定的那部分人,这才是他的动力。因此,他往往会表现得更温和、更包容些。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但再复杂的现实,无非就是多添加了几个变量,本质都是一样的。


推动一件事情的动力是什么?如果它发生了,阻力又是什么?


不妨试着用PO模型,试着思考一下各种行为、政策和规范。你会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症结和根源。



4. 改变 - 不变模型(CS模型)


最后,简单聊聊「改变 - 不变」模型。


这个模型也很简单。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经历了这些复杂的过程,它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这些不变的东西,很可能就是它所赖以持存、构成其本质的部分。


这其实也是学习一个新事物很好的方法。


举个例子:当你接触到一个陌生领域时,如何快速了解它呢?


你不妨多搜集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去观察:在这些材料里面,有没有哪几个关键词、哪几个概念,是一直都存在,没有改变过的?


如果有,它们往往就是这个领域的关键节点。试着去把它们「连接」起来。


这种思维比起前三种,会更基础一些 —— 前三种模型其实也可以看作CS的变种,它们的本质,都是从纷纭复杂的现象里面,找到稳定的、不变的结果,需求和动力。


希望这些思维模型,能够帮助你,更加抽丝剥茧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如果你有关于生活、学习、思维的困惑

点击阅读原文,都可以找到答案


或者读读这些文章:

如何提高思维能力,洞悉事物本质?(一)

我们正活在一个「高度设计」的世界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THE END

-  晚  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