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bxss.me
3
search
4
李思坤
5
胡长白
6
@梦幻模拟战资料库
7
朱胄
8
search/.
9
1'"
10
继续者张付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bxss.me
3
search
4
李思坤
5
胡长白
6
@梦幻模拟战资料库
7
朱胄
8
search/.
9
1'"
10
继续者张付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震撼!上海开放Google、Meta等国际平台,中国数字化迈出历史性一步!
战争烈度再升级,特朗普加征10%对华关税
特朗普称计划对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外交部回应
二姐李思林早知道李玟有轻生的念头,居然没一点防备措施!
61岁上海大爷相亲:年轻貌美,婚后AA,不能吃太多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3年3月18日
2023年4月13日
查看原文
其他
去行动,不要迟疑
Original
李睿秋Lachel
L先生说
2023-03-18
图片来源:AI绘画
本文编号是 0424
全文共有 42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在今天文章的开头,我想分享一个经历。
大家知道,出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我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读英语文献和资料,已经成了一个习惯。前段时间趁着过年,我做了这么一个实验:让自己断开一切英语阅读,只看中文内容,持续一周。
一周后,我再重新开始阅读英文。结果怎么样呢?读起来的速度慢了非常多,许多地方都需要在脑海中想一下,甚至需要把一个段落反复读几遍才能明白什么意思。速度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不到。
随后,我再按之前的节奏重新读起英语。大概过了三四天,速度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准。
这虽然只是个很简单的小实验,但背后的机制却很有意思。我自认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也不算太差,但只是几天不去使用,它立刻就退化到非常初级的水准;反之,一旦高强度地使用起来,它又立刻回到了我正常的水准。
难怪古人有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道理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涉及我在《打开心智》中提到的大脑机制:预测。
人脑由860亿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平均跟上千个神经元相连接,构成一个包含数百万亿个连接的庞大网络,也就是我们的神经网络。
这个神经网络,每分每秒都在飞速变化,不断通过外界接收的信息,调整内部神经元连接的权重和优先级,改变这个神经网络的功能。这个过程,就叫做「微调」。
微调的方向是什么呢?一个最核心的原则是:节能。一旦大脑发现你暂时不需要用到某个功能,它就会降低这项功能的权重;反之,一旦大脑认为你需要完成某项任务,它就会将资源集中到这项任务相关的能力上面。
简而言之,它每时每刻考虑的都是一件事: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压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这种压榨到了什么程度呢?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研究,可以跟大家分享: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个原因你可能从未想过:
我们之所以会做梦,可能是由于大脑需要保持视觉皮层的活跃,避免它被其他功能(比如听觉、触觉等)所侵占。
是的,神经科学家 David Eagleman 认为:哪怕只是几个小时的睡眠,也可能导致我们的视觉皮层被其他功能所接管。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大脑需要让我们在睡眠中时不时地「看见」一些东西,以此维持视觉皮层的活跃。
这也是为什么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极其敏锐的原因:因为他们大脑中负责视觉的皮层,已经完全被其他感官所接管,因此也就必然比普通人更灵敏、更高效。
一言以蔽之:对大脑来说,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是你当下切实在做的事情。
大脑会自动将其他暂时用不到的资源节省下来,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面,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支撑。
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去行动。
无论你学到什么知识点,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对某个领域或话题产生兴趣,或者想提升某方面的技能……你准备得再久,放在那里不动,它永远都不是你的;只有让自己行动起来,你才能真正把它内化。
大脑就像一台完美适配的机甲,你动起来,它就会自动调整到最好的姿态,尽一切能力辅助你。
无需担心会面临什么困难,或者「还没准备好」 —— 先让自己动起来。只要你动起来,大脑就会自己调整到最适合的状态。
生活中,无论是学习什么内容,磨炼什么技能,
「立刻行动,拼命去用」
,永远是最有效的。
拿我自己举例:我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呢?我压根不去纠结词汇量和语法,也不看什么教材,而是
「拼命去用」
,从使用之中去提高英语能力。先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能大致看懂的内容,然后用大量的输入「灌」进去,把自己「淹没」在英语阅读中,不断逼迫自己去思考和吸收。通过这种方式,让大脑适配这种情境,培养起对英语的语感和直觉。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词典,遇到看不明白的句子就翻译一下,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那些反反复复出现的生词和表达方式,自然也就变得熟悉了。无需刻意去记、去背,每一次你看到它们,就是一次复习和强化的过程。
你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费力、很辛苦,但慢慢地,你就会习惯这种节奏,逐渐会觉得读起来非常自然,一点也不费力 —— 这时,就可以考虑提高一点难度了。像这样,逐步提升,不断强化,一点点把本来很费力的事情,变得毫不费力。
当然,由于我对阅读的需求比较大,所以这里讲的是针对阅读而言 —— 但听、说和写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想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那最有效的做法同样是
「拼命去用」
。我的经验是:去混一些英语论坛,强迫自己去跟外国人交流,绞尽脑汁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逼迫大脑开足马力去理解对方的回应,看到有趣、常用的表达方式就立刻拿起来模仿 —— 你甚至可以为了模仿某些句子和表达方式去刻意写些东西,重要的是去写,去练,去交流。
就这样,用高强度的练习,让大脑始终处于「动力全开」的状态里面,这比任何方法都有效。
这个过程中,你唯一需要克服的障碍是什么呢?只有自己的害羞。不用担心别人会嘲笑你。换位思考想一想:假如一位外国友人很努力地学中文,尽管他的中文很差,你会嘲笑他吗?不会的。努力学习,拼命行动,不管在哪里都绝不是一件坏事。
同样,我是如何学习编程的?做法还是一样的,
从「拼命去用」里面去学
。先了解大致的写法和规范,然后找到一个需求,给自己设定一个小项目 —— 可能只是自动化处理数据,或者完成某些步骤。然后,再基于这个项目去找资料、学习,努力把它写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用到的语法、函数和库,就相当于演练了一遍。你会大致知道,某种类型的问题大概可以如何解决,某种效果可以用什么模式写出来,诸如此类。
这个项目本身写得好不好并不重要,甚至能否把它写出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演练的过程,让大脑「动力全开」,去提升自己的手感。
再举一个例子。
如果我对一个话题感兴趣,我不会被动等着接收信息,而是会主动去做一个「课题研究」。
怎么做呢?我会首先把它安排到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的空闲时间中,将其他事务和计划延后,腾出时间给它。
然后,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和空闲时间去搜集资料,把各种各样的数据、观点、研究、案例等放到一起,进行加工:观点相同的材料整合到一起,用金字塔结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小的论证;观点相悖的材料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彼此间矛盾的点,寻求从更高的角度去把它们统一起来,纳入一个更大的框架里。
最后,加工完毕了,我再用一整条逻辑线捋下来,写成一篇高度凝练的总结。这篇总结,就是我对这个话题来龙去脉的理解和分析。
在我的知识库里面,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一篇篇类似的总结,也就是INKP里面的主题K —— 我的许多文章,就是从这些不同的总结中提炼、梳理、展开而成的。
这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等着信息去投喂自己是低效的,
你一定要「拼命去用」,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资源去争取它、追寻它,甚至「抢夺它」。
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学会一样东西。
这种「拼命去用」的思维方式,我把它叫做
「像溺水者渴求空气一样去行动」。
这个说法看上去有点可怕,但确实如此:你必须有足够的紧迫感,把行动牢牢放在第一位,发自内心地产生去行动的渴望,你才能真正把这件事情办成。
试想:
当你接触一样东西时,你对它的兴趣和印象是最深刻的。随着时间推移,每一秒,每一分,你对它的熟悉程度都在悄无声息地降低,你的技能熟练度在减弱,你在逐步变得对它「生疏」,慢慢把它忘掉,乃至于好像从来没有见过它、从来没有接触过它。
这种弱化是缓慢但无可抵挡的,
它就像从你身体里面一点一滴被抽离出来,流走。
许多人觉察不到这一点,当觉察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分毫不剩了。
如何抗衡这种弱化的力量?唯一的做法,就是赶紧行动起来,用行动去对冲弱化。你的行动越及时、越全力以赴,这种弱化的趋势就更容易被扼制,乃至被扭转。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是学习任何东西,还是想达成自己的目标,唯有始终抱着这样的心态,才会更容易成功。
在每一期课程中,我都会告诫学员:你听课了,做笔记了,做作业了,有用,但是远远不够,这些东西依然不是你的。只有当你去实践了,切实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试着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并且产生了反馈和感受,它才会被你所内化,成为你真正的武器。
即使你去实践的部分只有5%,那也比完全不去实践、只是反复复习要好。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95%可能都会消散,淡忘,但那5%,才是能够牢牢掌握在你手中的资产。
同样:
你突然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子,那么不要迟疑,尽快安排时间动手试一试,哪怕只是找找感受和反馈也好。
你对某些习惯不满意,那么不要犹豫,就从今天开始,着手用一个新的习惯去替代旧的习惯。
你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想动手学习,那么不要准备,就从现在开始,从做中学习,在做中完善。
……
阻碍许多人去行动的原因,往往是一个借口「我需要更多准备」。但事实上,当我们没有行动的时候,再多的准备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往往是基于我们的想象,而非实际会遇到的问题。在自己的想象上耗费再多的时间,也不过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更何况,你「准备」得越久,你的兴趣就越会被稀释,动力越容易消散,激情和好奇心也会衰减,慢慢变得懈怠、泄气,最终无疾而终,再转向下一个目标。继而,继续重复上面的循环。
—— 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就白白被我们所放弃?
反过来,第一时间去行动和试错,哪怕失败了,或者犯错了,你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你「微调」了大脑的模式,让大脑把「行动」设置成默认模式。那么下一次,再遇到感兴趣的目标,你就更容易拥有充盈的激情,更加容易去行动……
把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需要的,也不过就是你去迈出这第一步而已。
鉴于市面上很流行「某某型人格」的标签,我们不妨把这种思维模式,叫做
「行动型人格」。
一个典型的「行动型人格」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先考察它的反面。
当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心路历程:
1)烦恼: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好好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来打破我的生活状态?
2)恐惧: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棘手,它会不会很难办?会不会占用我很多时间精力?如果我处理不好,是不是会很麻烦?
3)回避:我能不能先做点别的,先拖着它?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再去面对。也许拖着拖着,它就不见了呢。
这就是大脑追求稳定的需求在作祟。在这种需求的主宰下,即使我们一时间「头脑一热」,这种热情也很容易消散;而一旦我们遇到问题,这种需求就会严重拖累我们的脚步,让我们不断拖延、逃避。久而久之,问题越来越严重,积重难返。
反过来,一个「行动型人格」,则可能是这样的:
1)兴趣:有新的东西出现了,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我可以观察一下,它有哪些点比较吸引我?
2)试探:它看起来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先采取什么简单的行动来尝试一下,增进对它的了解?
3)改变:看来这个方向似乎不太行,那么我能不能改变一下,换一种思路和做法来试试?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追求稳定和回避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事情顺利时,你会体验到平静;而当事情不顺利时,你会体验到高强度的紧张。总的来说,你的「快乐曲线」是平缓的,但存在着跌入波谷的可能性。
反过来,追求行动和探索的结果如何呢?当事情不顺利时,你同样会体验到挫败的痛苦;但当事情顺利时,你会体验到高强度的兴奋和快乐。
换言之,你这时的快乐曲线,虽然同样会有波谷,但波峰的上限,会远远高于前者。
既然坏的结果一样坏,而好的结果后者更优,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后者呢?
让自己「拼命去用」,像溺水者挣扎一样去行动,慢慢向「行动型人格」转变……
也许,你的生命体验,会从此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
把一件事情做好,或许需要很复杂的办法,需要各种权衡、思考,需要一套套严谨的方法论……
但「去做一件事情」则很简单。它完全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方法,需要的只是你的一转念 —— 从「它好像很有意思,我下次看看」转变成:
「它好像很有意思,让我从现在开始吧!」
就可以了。
这或许是最简单的路径,但可能也是最有效的路径。
与各位共勉。
————
我为《打开心智》做了一个答疑通道,点击图片即可进入:
也可以从:公众号 菜单栏 - 书的答疑 进入。
里面有3个内容:
提问通道:
阅读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里面提问,我每天都会回答问题。
更新通道:
关于书的更新、补充和修正,我会集中汇总到里面,可以时不时进去看一下。
书评通道:
汇总读者分享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谢谢大家的支持!
轻点上面按钮关注
每周四晚原创更新
与你一起深度思考
共同探索智识之美
THE END
- 晚 安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