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科教名匠 | 李铎:膳食脂类关乎人类健康
5月6日,全球最大出版社Elsevier正式出版了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首席教授李铎主编的《膳食脂类与人类健康进展》Advances in Dietary Lipids and Human Health一书。接着有全球十几家出版社陆续在线发布了本书出版信息。
《膳食脂类与人类健康进展》著作封面
Advances in Dietary Lipids and Human Health《膳食脂类与人类健康进展》一书是李铎应Elsevier出版社邀请主编,历时两年半完成。本书共有22章390页,内容涵盖总脂质、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其他不常见脂肪酸等之间的关系及机理,系统总结了膳食脂类与人类健康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通过合理使用膳食脂肪来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和管理人群与个体健康的策略。本书是营养研究人员和其他专注于医学、食品科学学生等相关学术界人士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它提供的信息将帮助读者通过管理饮食中的脂质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代谢紊乱、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和癌症等。
“前几天,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很及时的补充,我很高兴很欣慰。中共中央、国务院前几年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本书也算是我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的一份力量吧。”
5月13日下午,医学部A座305室,李铎将自己所研究的膳食脂类与人类健康、学校营养学学科团队建设等娓娓道来。
李铎是澳大利亚RMIT大学营养学博士,世界知名的营养学专家,多年前就有多个“首次报道”:在动物脂肪组织发现了花生四烯酸,推翻了20碳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脂肪组织中不存在和脂肪酸在动物脂肪组织中代谢的理论;发现了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吃荤者,维生素B12低于吃荤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调节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中相关酶的基因表达而调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发现了亚麻酸和亚油酸具有相似的降血液胆固醇的作用,素食主义者组织细胞膜磷脂中欧米伽-3脂肪酸的水平可通过改变食用油来提高等等。
近年来,他把学术研究的重点投放在脂质和脂肪酸营养学上,研究内容包括通过营养流行病学、人体临床试验、体外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脂质和脂肪酸的功能(抗炎、抗糖尿病、抗高血压、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以及安全评价;研究脂质和脂肪酸与非传染性流行病相关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功能性提取、分离、鉴定及快速检测技术,以及结构脂质和脂肪酸的开发等,取得了诸多成果。比如最先报道了欧米伽3对于糖尿病患者在西方高加索白人和中国人身上不同的应答,欧米伽3脂肪酸对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保护作用;与西方膳食模式相比,健康中国人群在维持健康体重和预防心脏代谢疾病风险方面更适宜传统中国膳食常量营养素组成的低脂肪、相对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截至目前,李铎在同行评议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55篇 (SCI收录文章302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SCI文章240余篇)、著作17部/章,授权发明专利22项。
卓越的学术成就让李铎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营养专家组专家、WHO营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营养专家指导顾问组专家,以及亚太营养遗传学与营养基因组学学会现任主席、亚太临床营养学会前任主席、亚太素食联盟前任主席,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基础营养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同时他是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等9份国际学术期刊和《中国糖尿病杂志》《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等5份国内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2015—2021连续七年入选为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2020年全球顶尖2%科学家(Stanford University)、2021年全球顶尖科学家(Elsevier)。
李铎是2016年10月从浙江大学来到我校工作的,目前是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在过去的五六年时间里,李铎马不停蹄、孜孜不倦。
他高度重视平台建设,促成中国高校首个脂肪酸研究机构———青岛大学展望脂肪酸与健康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并担任中心主任;促成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膳食营养健康分会在我校成立并设秘书处、任会长;促成中国营养学会食物与烹饪营养分会在我校成立并设秘书处、任主任委员。他积极推动学术交流,第四届欧米伽3与人类健康国际学术论坛上,他作为大会执行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与世界顶级专家同台展示了欧米伽3脂肪酸在婴幼儿发育、慢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他主持第二届WHO营养指导专家咨询政策行动小组会议和WHO第十三届营养指导专家咨询饮食与健康小组会议,WHO营养政策和科学咨询项目协调员Chizuru Nishida博士、西太平洋技术主管Juliawati Untoro博士、WHO办事处代表和来自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18个国家的60多名国际知名营养学专家参加会议。他作为亚太临床营养学会主席,主持了2017年11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办的第十届亚太临床营养学大会,我国有144位营养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他作为学会主席与亚太营养遗传学与营养基因组学学会创始人Michael Fenech教授一起主持了2020年12月在线举办的第三届亚太营养遗传学和营养基因组学会议,来自印度尼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或地区的12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
他为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劳心劳力,2019年,先后柔性引进了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国家勋章获得者 Mark L Wahlqvist教授和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Christopher Gregory Proud院士作为我校荣誉教授;北京大学长江青年学者黄涛博士和西湖大学营养学首席郑钜圣博士为兼职教授;国际脂肪酸和脂类研究学会主席、PLEFA杂志主编、加 拿 大 多 伦 多 大 学 Richard Paul Bazinet副教授,奥地利Vienna大学、国际营养科学联盟前主席 Ibrahim Elmadfa教授等四位FAO/WHO专家,共8人作为我校客座教授。近五年来,他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引进了11名博士,并且帮助每个人确定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他希望5年、10年之内每个年轻人都能成为自己研究方向的专家,而不只是一名教授。他把自己的团队建设描绘成一幅画:每个人都在画面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和形象,或者是一片幽深的湖水,或者是一株粗壮的大树,或者一支盛开的花朵,又或者是日月星辰,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美丽。
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共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市级和横向项目等14项。共发表SCI文章102篇,影响因子大于5共76篇 (其中大于10的12篇)、JCR二区以上86篇、青大第一通讯单位JCR一区40篇,总影响因子大于591.114,总引用超过1114次(JCR)。多篇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例如:British Medical Journal、Gut、Gut Microbes、BMC Medicine、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Clinical Nutrition等。
当被问及研究进展时,李铎教授自信地说:“目前,我国营养学科研究发展很快,国内有多个团队做的很好,我们在国际上该项研究领域也拥有一席之地,我们的研究是与世界营养学研究同步并进的。”
作为中国科协基础营养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铎还不遗余力地做着科普工作。从澳大利亚回国的十几年中,为杂志和报纸撰稿,到电视台录节目,他为百姓的饮食健康忙碌着:红酒中白藜芦醇作用有多大?紫薯真的抗癌吗?……这些都是他为央视做的专题,在镜头下做实验,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采访最后,记者请李铎对青年学者提点希望,他略加思索,十分诚恳地说,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年教师应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坚持不断学习、大胆假设、积极创新。希望各位年轻教师能够在自己所特长的学术点上纵向深入地探索,尽量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什么都做,但什么都不精不深;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学术标签,使自己在某个学术点成为真正的专家。
△“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骛”——青岛大学工业设计系2022届毕业设计展
△学霸宿舍上岸记 | 不负时光,共向理想
△端午限定!快来领取青大人专属五彩绳~
—QU_1909—
封面 / 夏逢源
文字来源 / 青岛大学报
文字采访 / 戴雪峰
编辑 / 仲翔宇
审校 / 温馨 李琪 肖馨远
责编 / 魏喆吉 魏小平 庞在辛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