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孙银霜:做好“一厘米”的领域 需要一千米的深度
自动化学院——孙银霜
本周人物
七月
刊
2022-07-30
近日,自动化学院纪志坚教授指导的系统科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孙银霜,在相关领域顶级期刊《Automatica》上发表长篇代表性成果“论群体智能系统的可镇定性(On stabilizability of multi-agent systems)”。
这是自动化学院学生首次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该期刊发表成果,并且还是长篇代表性成果。该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群体智能系统可镇定实现的图理论方法,揭示了群体智能系统复杂性的一个关键特征,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020级博士研究生孙银霜为论文第一作者,纪志坚教授为通讯和第二作者,青岛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文章已在线发表。(点击本推文最后“阅读原文”即可在线阅读)
《Automatica》是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主办的系统和控制领域的两大国际顶级期刊之一,主要发表系统控制理论、设计和应用方面的高质量论文,对文章的前沿性、原创性、数学功底要求极其严苛,该期刊每期论文绝大多数是短文,只有少数论文才得以长文(Regular paper)发表。
孙银霜硕士和博士均就读于青岛大学。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随着阅读文献数量的增加,她愈发感到原有的知识储备满足不了自身对知识的需求。遂与导师交流沟通,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半年,决定留校继续攻读系统科学博士学位。
谈及即将在自动化领域度过第九个年头,孙银霜这样说道,“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方面都做到精通。想在自己熟悉的‘一厘米’领域内做到尽可能的完美,需要付出千倍、甚至万倍努力,这样才能在某一维度上达到一定程度的专业。当然这个过程是很难的,我也一直在往这个目标努力!”
在纪志坚教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有关多智能体系统可镇定性的文献,孙银霜发掘到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深化的内容。2021年3月,孙银霜着手撰写近日发表的论文,初稿于同年7月写成,8月底向《Automatica》投稿,论文于2022年5月底被同意接收。
从文章撰写到同意接收,中间经历了多轮修改,纪志坚教授每一次都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建议,从语言表达,到各部分内容的组织、陈述,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纪志坚教授的点滴汗水。其中一次修改还跨越了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纪志坚教授则在假期抽出个人时间,对孙银霜的论文进行分析,提出修改意见,梳理如何回复审稿意见的思路,推敲怎样回答才能得到审稿人的认可等细节……经过反复修剪和调整,《Automatica》最终同意接收该论文 “论群体智能系统的可镇定性 (On stabilizability of multi-agent systems)”,并于本月(7月)中旬发表。
谈及纪志坚教授,她说:“很荣幸能够作为纪老师万千学生中的一员,与纪老师相处的四年时光,被纪老师身上折射出的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深深影响着。纪老师不仅在科研上指引我探索未知,而且身体力行地教会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纪志坚教授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坚持主持每周一次的研究生讨论会,给学生答疑解惑。每一次的讨论会都让孙银霜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开拓思路、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纪志坚教授不仅关心学生学习,还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疫情期间,孙银霜由于遇到挫折而心情低落时,纪志坚教授总会第一时间发微信、打电话关怀,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她回忆,“别想太多,学着心情放松一下,有张有驰,自己掌握好节奏,学着调整,人生本来就是辛苦”又或者“有什么困难及时告诉我”,这些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她跳出当时的困境,缓解心理压力,慢慢调整好心态回到原本的轨迹。
在身边老师和同学的开导下,孙银霜慢慢静下心来。她坦言,青岛大学是高考填报志愿时的目标院校,很幸运考研来到青大,来到青岛这座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在海边走走停停,感到很治愈。
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生活也是单调的,每天三点一线,孙银霜在自己的小工位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日子。
“一厘米宽,一千米深。”她笑称:“幻想自己能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超人。”从本科到博士,孙银霜在自动化专业扎进系统科学学科,潜心耕耘。她不断试错,初心在怀,她把握当下,无畏将来。
自动化学院源于1979年设置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院拥有“自动化”、“机器人工程”2个本科专业。拥有“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由张嗣瀛院士创建,2000年和2003年分获系统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2012年获批系统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批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学科依托的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排名第2位;学科已培养中宣部“最美支边人物”、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企业家等一大批人才。
△青大2022官方新生群来袭,@2022的小萌青们,快来加入你们的大家庭!
△这篇推送的图,是从青大人的朋友圈拿的!
△征集令 | 就现在!用你的创意点亮公益
—QU_1909—
资料来源 / 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公众号
图片 / 受访者本人提供
采访&文字 / 邓君琳
封面 / 伊秀红
编辑 / 武桐萱
审校 / 赵心书 王晶 郑雨欣 仲翔宇
责编 / 魏喆吉 尹晓嵋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