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以自我成长引领学生成长
孙振,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010—2014年本科就读于青岛大学经济学院,2014—2017年研究生就读于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后于北京科技大学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曾担任第一届青岛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学生)、青岛大学学生会主席、青岛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八期成员。曾获得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青岛大学优秀党员、青岛大学十佳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在青岛大学求学的七年,孙振把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一种财富,“在这里的每一次经历都塑造了我的现在”。其中也蕴含着她事业的种子,不经意间所经历的事情化作理想的种子,在心中暗自生长。在校园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让孙振与青岛大学形成了一种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铸就了孙振的成长。
2013年,孙振成功竞选青岛大学第一届学生团委副书记,成为青岛大学学生会主席。这段学生工作的经历让孙振体会到了奉献的意义,“我们在服务他人的时候也在成就自己,在修养自己的同时也在奉献社会。”在做学生工作时,她要比普通学生承担更多的任务,比如会接触到更多的活动,甚至是很多行政、办公工作。这对于当时的孙振而言是繁忙的,但现在回想起来,它又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积累,她坦言:“我现在的能力和认知都是基于那个时候的每一个经历。”
2014年,本科就读于经济学院的孙振进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经历让孙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产生了兴趣,于是孙振决定在报考研究生时变换专业。刚考上研究生的孙振并没有设想自己以后还会读博,经过深入学习过后,临近毕业,孙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恐慌,“在当时的条件下,让我毕业出来就成为引领别人成长的老师,我觉得我的能力还达不到,我觉得自己还需要继续成长一点,然后我就去读了博士。”
孙振与青岛大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青大给予的归属感时常感召着她。明明是放假出游,第三天她却已经待不住,回到了青大校园。当时孙振还不解自己的这种心理,但随后一次校友返校日,她陪同校友们一起在校园参观,习惯了平日“两点一线”的生活,突然关注起身边的环境,她却发现自己对它们感觉非常熟悉,仿佛有一种与青大的缘分已经深深烙在她的心里。在青大的经历,这里的人事物,已经让孙振对它们产生了生命一体感。这种情感一直在孙振的心里,直到本科毕业在青大读研、直到再次回到青大任教,她走在校园、走在城市,感觉自己就归属于这里。
“去年秋季学期的时候,也是我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在学校对面租的房子,最一开始的时候是步行上下班,就是穿过我们学校,从宁夏路那个门出去,然后走在我回家的路上,我又有那种感觉,就是你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也属于你。”这种归属感是孙振选择回青大任教的原因之一。教书育人是孙振从小就憧憬喜爱的一件事,她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一个人生理想。自然而然,回有归属感的母校任教,是孙振的心之所向,“去年开学典礼上,我站在体育馆的主席台上作为教师代表讲话,感受到的师生共体的感觉,让我认定,选择回来是正确的。”
孙振一开始就设想自己需要经历一个师生身份转变的适应期,但后来真正踏上讲台,她发现预想的困难并没有出现。“去年9月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那种感觉很亲切、很熟悉。虽然是老师,但是我的上课方式就是跟同学们交流,跟之前跟师弟师妹交流,跟朋友交流的感觉并无二致。”然而紧接着孙振遇到了一个新困难,作为老师,她需要学得更多更深,才能教好学生。正如《礼记·学记》里的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教学的过程中,孙振对自己的知识储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意识到如果自己对一些知识还有所欠缺,自然会影响教学。自己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在她看来,这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教学相长”。
作为老师,孙振也用自己的经验回应着同学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成长。“如何平衡工作和学业?”“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是人们常常对她发出的疑问,孙振却觉得这些事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在她看来,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一个绝对完美的平衡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某一天就说我今天没有做好工作和学习的平衡,我觉得这个不是衡量标准,要把时间轴拉长,然后用一种动态平衡的心态去看它的话,最后就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耽误。”
要达成这种平衡重点在于两个关键点:一是抓住主要矛盾。在一段时间中,如果工作任务比较繁多且棘手,那就在这段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工作上。二是提高效率。在既定的时间高效地完成任务,就能将富余的时间再度投入到另一个任务之中。要是能将二者结合,达到这种动态平衡也就不困难了,“当然,具体的方法大家各有不同,相同的是要有这种在动态中找平衡的心态。”
提及未来的规划,孙振认为作为青年教师的自己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她要站稳每一次讲台,讲好每一次课,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
孙振创立“思政随思录”不是偶然。早在读博时期,孙振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发现把传统经典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用现代化的方式转化,会很好地服务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她坚持把每天的自我反思记录下来,希望与大家“相观而善”。入职那天,她在朋友圈分享了第一篇文章,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反馈。根据他们的建议,也为了更好地传播,“思政随思录”公众号在今年春分那天上线,以“格物致知笃行之”为理念。在历事练心中,与大家相观而善,共同“反求诸己”,引导学生在返回生活中去体悟和践行。
在思政大课堂刚成立的时候,孙振就了解过,把思政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人的反省和觉察是一方面,落实到行动又是另一方面。孙振说:“就像思政随思录的口号‘格物致知笃行之’一样,格物致知是我们对内在的一种认识,是我们内在的一种觉醒,但是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中,把它变成一个跟我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孙振也尝试带着学生去做实践作业,去拍微电影或者做采访,让学生不断把脑海中的知识化为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他们需要进行自我反思,需要进行团队合作,需要与人交往,所以在进行成果展示的时候他们会有很大的收获和成就感。
“思政随思录”是孙振对自身教学的一种探索。她认为人性本源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有一些感触是有一定共性的,通过思政随思录把自己的思考、感触展现出来,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思和觉察,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漫长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中,孙振认识到人除了需要跟外界环境建立联系,跟周围人事有连接,还需要建立起跟自我内心的连接。人能够独立地站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把握自己的生活,这种本领就来源于反思和自我觉察。
与“思政随思录”相辅相成的是“原本教学讲习室”,它以回归教育教学原点为定位。孙振说:“学习最本质、最原始的含义,不仅是知识学习,知识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学习,它就带着自我反省、自我成长的这层含义。所以原本教学讲习室,就是原原本本地教学和学生原原本本地学习。”在原本教学讲习室中,孙振采用讲习和与学生对话分享的方式,没有PPT,每人只有一张写着课程主题、内容和框架的纸。孙振根据每节课的主题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者案例,然后与大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就像孔子和苏格拉底那个时代的对话式教学。这种新奇又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受益良多。
孙振觉得原本教学讲习室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分享能力。“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感觉就像是盲人摸象,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只有大家把自己的看法都表达出来,才能看到一个近似完整的大象。原本教学讲习室就是把大家带到一个情境中,让他们思考、表达,进而更完整全面地认识世界和自己。在课堂中学生不仅只是学习知识,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为了把思政随思录发扬光大,孙振说:“我要过好每天的生活,保持自我觉察和反思,促进自我成长,用自我成长引领学生成长,这就是思政随思录的源泉。”要做好一个个人品牌还需要其他的东西,比如如何运营公众号、如何形成个人特色等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如今思政随思录创立刚刚满月,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看,万山红遍!
△美墨芳华 |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2023届毕业优秀作品展
△今天吃什么?
青岛大学
—QU_1909—
封面 / 刘倩竹
图文来源 / 青大思政大课堂
编辑 / 王俊力
审校 / 赵心书 王晶 仲翔宇 郑雨欣
责编 / 魏喆吉 王沛然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