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年度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新鲜出炉
2015年是我国医学科技领域大丰收的一年,N多个成果在开拓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填补相关领域空白、提高疾病临床诊治水平等方面表现很抢眼。小新君今天为大家呈现的是与卫生计生十大新闻和十大健康事件齐名的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大报哥评选的候选名单来自国内权威和有影响力的平面及电子媒体报道的医学科技新闻,经过一系列专业的筛选,最终由陈可冀、樊代明、贺福初、曹雪涛、王辰、徐建国、赫捷、胡盛寿、王拥军、刘俊义等两院院士及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从中遴选出2015年度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发给屠呦呦的贺信中称,屠教授的工作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是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评价称,这一奖项不仅在于青蒿素伟大的科学价值,还在于它更加伟大的生命价值。她提出“要学习屠呦呦先生这种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致力于科技创新、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表示,屠呦呦的成功提示传统的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如何把这些宝贝变成国际上认同的东西,就要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同时,包括美国的胆固醇计划、精准医学计划等都在发挥政府主导、科学家协同创新的作用。“我们也应该继续在重大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举国体制,提倡组织联盟的大协同科研攻关模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表示,屠呦呦获奖给中国医学界带来了重要启发,在充分调动个人创造性的前提下,要重视团队合作。如何把个人能力融入集体智慧,特别是在现在的科技体制下,大家都在鼓励个体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我国特有的体制优势,组织协同攻关,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物理系尹长城教授表示,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定律,其地位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牛顿定律。法则的主要内容是编码在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前体信使RNA,再经过剪接去除非编码信息,将编码信息连成一体成为成熟的信使RNA,进而以信使RNA为模版,将编码信息翻译成蛋白质,最终执行生物学功能。此前,对转录和翻译环节的结构解析已分别荣获两届诺贝尔化学奖。施一公的科研揭示了剪接环节的奥秘,使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全部步骤的工作机制得以明了,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其重要性不亚于此前两个环节工作机制的揭示。很多疾病是由于剪接环节出现错误,导致由DNA编码的遗传信息不能转化为成熟的信使RNA所致。这一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石,未来有望通过基因工程对由于基因变异导致的错误剪接或无法剪接进行修复,从而治疗这些基因变异导致的相关疾病。
“施一公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2015年在剪接体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取得的突破性研究进展,是本年度基因转录调控与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重大事件,令人印象深刻。”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石雨江指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生命科学发展迅速,生物体的重要活动之一——基因转录剪接的基本轮廓已经逐步阐明。然而,我们在这方面仍然缺少清晰的作用机理解析与明确的结构生物学知识支持。施一公团队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这一空白,将人类对基因转录剪接机理的认识与理解推进到全新的高度。
作为西达本胺临床试验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西达本胺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我国第一个批准上市的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也是我国第一个以罕见病种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西达本胺的上市,填补了我国组蛋白去已酰化酶抑制剂的空白,使我国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有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有效药物。
石远凯表示,西达本胺由我国的科学家团队研发,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由中国的临床试验专家和相关人员完成,全球范围内最早在中国上市,缩短了我国药物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从试验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药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上市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此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石远凯说,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4年批准了3个以PTCL为适应证的药物,但价格普遍昂贵。而西达本胺的价格仅为上述药物的1/10左右,显著减轻了我国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以说,西达本胺是我国药物研发从仿制走向原始创新和“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标志性成果。
清华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纪家葵教授指出,生命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DNA中,对于单一个体而言,所有细胞的基因组相同、具有相同的DNA,之所以能够产生体细胞、生殖细胞等200多种不同细胞,表观遗传调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并不改变细胞基因序列和功能,但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人类生殖细胞在发育早期,会进行DNA去甲基化“抹去记忆”,然后再根据生殖细胞性别差异,重新对基因进行DNA甲基化修饰,这个过程在原始生殖细胞阶段启动。
人类原始生殖细胞获取数量稀少,是过去制约人类生殖细胞表观遗传研究深入的一大瓶颈。纪家葵表示,人类原始生殖细胞需要取用人胚胎期细胞并通过特殊方式分离获得,能够获得的细胞数量很少,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而用普通实验方法了解表观遗传调控需要上万个细胞才能进行研究,细胞数量太少难以了解细胞内在性质。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突破点在于,利用分离出的少量细胞完成了深度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方式对单个细胞进行深入了解,而不再受限于细胞数量。“以前,我们只能根据哺乳动物原始生殖细胞的信息来推断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特性,这一科研成果让我们能够更直接且全面地了解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特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石雨江指出,这项研究首次绘制了人类原始生殖细胞(PGC)的DNA甲基化修饰组与基因转录组图谱,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该研究一方面证明了人与小鼠的PGC发育在基因表达变化与DNA甲基化修饰记忆去除等方面的高度保守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物种之间存在特定基因位点表达与表观遗传记忆的特异性。这些发现对于进一步探索人与小鼠之间物种差异以及开展临床分子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研究成果是发育生物学与生殖医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进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组合作,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了人类植入后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DNA甲基化动态模式,从而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完成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调控机理的系统研究。2015年6月4日,相关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赵福杰教授说,子宫移植在国内一直是个空白,在2013年以前甚至没有大型动物成功移植子宫的个案报道。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于2013年在国际上报道了中国首例山羊同种异体子宫移植,2015年11月20日又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人子宫移植手术。应该说无论是成功的动物实验还是成功的临床实践,都填补了国内空白。
赵福杰说,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然而有些女性由于胚胎期发育异常导致先天性子宫缺如。对于这些女性来说,她们所面临的将是终生丧失自我生育的机会。现有的辅助生育技术还无法帮助无子宫女性实现生育梦想,许多国家的法律又明确规定禁止代孕,因而子宫移植就成为无子宫女性实现生育梦想唯一可行的方法。而近年来免疫抑制研究的进展,又显著减少了子宫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风险,并明显扩大了临床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范围,给子宫移植技术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先天性无子宫、医源性子宫切除及子宫功能丧失的子宫性不孕女性,通过子宫移植看到了实现自我生育梦想的曙光。
赵福杰同时提到,据了解,该患者手术后已经出现月经来潮,是否能自然怀孕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怀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说,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公开的仅有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蓬(法国巴斯德所)、瑞典和南非9个国家拥有P4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新发传染病研究领域和世界发达国家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高福表示,在传染病日趋国际化的情况下,P4实验室成为防控传染病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方面,借助P4实验室,我国可更快研发应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的疫苗或药物;另一方面,生物安全已经上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因此P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立具有战略意义,同时也具有战略威慑作用。从这一角度讲,P4实验室建立的重要性不亚于“两弹一星”的工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基础医学研究投入相对多,而在高等级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也需要取得世界一流的成果,这就需要好的安全研究设施,而P4实验室的建立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典型案例。”高福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表示,在抗击埃博拉的战役中,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一科研成果也是中国医务人员在抗击埃博拉战役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之一。中国医务人员远赴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不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疾病防控工作,也完成了重要的科研工作,“我们可以干体力活,还可以动脑子”。
高福指出,2014年8月,以美国研究团队为主要作者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埃博拉病毒变异速率远远高于历史数据,接近流感病毒的变异速率。这一研究结果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人们的广泛担忧。病毒变异速率提高,意味着疫苗研发和药物研发将面临更大困难。中国科研人员凭借自己的科研发现,结束了国际上对埃博拉病毒变异速度的争议。这一研究发现为埃博拉疫情走势研判、相关疫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指出,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出生缺陷一直在我国疾病负担中占据相当大比重,给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领域的点滴技术进步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民众健康和生活水平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人类基因组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现之一,出生缺陷检测也体现出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要贡献。这一科研成果将出生缺陷干预前移到基因环节,意味着我国疾病防控迈上新台阶,是疾病控制关口前移的里程碑式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指出,目前,国内外医学发展尤为关注基因诊断,产前和出生后的基因诊断也有长足进步。重度遗传性耳聋阻断试管婴儿的诞生,是先天性疾病产前干预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也是我国医学界多学科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医学遗传学发展日渐成熟,如国家住培制度中正式设立了医学遗传专业住培专业,标志着我国医学遗传学科的正式诞生和大步前行。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中心主任奚廷斐表示,3D打印技术已经涉及医疗科技创新,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3D打印人工髋关节臼产品注册成功,为同类产品获批开辟了先河。
奚廷斐表示,当前骨肿瘤、车祸等造成的骨骼缺损、颌面损伤、颅骨修补等,都无法用一般修复产品进行治疗,而3D打印产品则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前,有些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本着紧急救护和人道主义原则,进行了3D打印技术治疗。但受制于我国缺乏医疗器械的紧急审批通道,且尚无针对3D打印产品的审评和审批标准,因此始终难以形成“量产”。
奚廷斐表示,此次3D打印人工髋关节臼获批成功,显示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前瞻性和专业性,是对3D打印产品在医学领域应用的肯定,同时也显示了对3D打印产品的重视和鼓励。
奚廷斐透露,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而在医学应用方面,“十三五”期间,在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修复替代、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等重点专项中都包括了3D打印医用产品研发的课题,这意味着未来3D打印医用产品将会有更大发展。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表示,此前关于补充叶酸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均是在国外人群中进行的。而我国居民叶酸缺乏比例高达20%~60%(美国国民仅为0.06%)。同时,叶酸水平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呈负相关,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60%~70%为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因此补充叶酸意义更大。
王拥军指出,这项研究是我国首次独立完成的最大样本量的卒中一级预防研究,使用的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因此其在我国卒中预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如此,CSPPT也是世界上首个以脑卒中作为主要终点进行的大规模叶酸一级预防循证医学研究,因此为其他低叶酸地区预防脑卒中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经济的措施。
王拥军表示,这项研究同时纳入了药物基因组研究,提出对于携带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TT 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含有叶酸的降压药疗效更好,但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叶酸剂量的观点,因此CSPPT研究也是精准医学在脑卒中一级预防领域的典型代表。“目前在临床诊疗方面,90%的指南证据来自于国外。未来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中国本土化研究走上世界舞台,发出中国的声音。”
健康报新闻频道致力于医药卫生政策、公共卫生、医疗技术、医院信息等更新和推介,核心内容就是最专业、最权威、最真实、最快捷的“新闻”。我们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