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晓洋│走马观花言谷城

本编委 黄梅文哲 2022-12-28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诚邀您赐稿!
        本微信公众号是在市作协指导下,由一群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主办,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公益性平台,长期面向全球征集各类文章、书画、摄影等作品,要求在腾讯微信公众平台原创首发,不限题材和体裁,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文章、配图(如有)、作者简介(可附相片)等在同一封邮件内发送。请勿一稿多投。所有投稿,视作作者独家授权本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修改、发表、出版等);如被其他媒体采用,该媒体应给作者相应稿费。编委会将视情况择优结集出书投稿后,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添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沟通。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如无特殊情况,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

【稿酬说明】本微信公众号无任何经费来源,为了鼓励作者,特制定以下规则,聊表心意。

文章发表后24小时以内:阅读数达到200,赞赏金额的7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300,赞赏金额的8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400,赞赏金额的9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500,赞赏金全额归作者所有;阅读数超过1000,视具体情况另行奖励。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联系小编,以便编委会在每月15日前发放上月稿酬,逾期一周不领取者视为主动放弃。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老家黄梅 编委会

顾问李新春

岭南十三叔  刘富春  朱文霞

主编:龙静

编辑:张功承  汤燕春  吴柳珍  景阳钢

声明:

1、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本微信公众号后台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广告为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系统自动加入,各位可随意点击。

3、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4、本微信公众号所发表的内容均来自作者投稿、读者荐稿或已公开的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走马观花言谷城

文\汪晓洋


【作者简介】

       汪晓洋,黄梅县城关镇人,公共卫生专业药品高级技师,中专学历,有小说、散文、诗歌、素描作品先后在《辽宁日报》《人民公安报》《工人日报》和《青春》文艺月刊发表;喜交友、性爽朗、爱郊游户外活动;在本县卫生系统退休。


“三线”建设,我们当时在鄂西北谷城县驻扎,住铁皮子工棚,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


施工基本上是人力,机械化几乎为零。劳动强度对于我来说比较大,但面对现实,只有咬牙坚持......          


每个月有两天休息日。                        


我是个喜欢看“新鲜”事和人的人(特别当时18岁),率性而为。记得五月一号工友放假,我一个人不声不响,独自沿着公路向谷城县城进发:看一看谷城县是个什么样子。                      

一路上,走走停听,停停走走,二十多华里路程不知不觉中午11点就到了。哟!县城还不小,人流量也挺大,比我想象的要繁华。街道也干净,应该说超过了当时的黄梅县城。从人文环境看:人们衣着简朴,语言上有点四川人和陕西人的方言感觉.....比如叫男孩称之“鬼娃子”,叫女孩则“腰妹儿”,说实在话:男人普遍穿着较土气,不及黄梅生活水平。但女孩子都穿得干净漂亮。据说当地十分注重女孩着装,穿得破旧被瞧不起。似乎有点重女“轻男”?.....嘿嘿

          

为什么叫谷城县?当地人一说:三国时关羽败走麦城,后来为尊者忌,将“麦”変“谷”,于是就成为今天的谷城县。原来这么回事,有趣!

           

如果假设有可能我扎根于、落户于谷城县城,愿不愿意?我在心里问自己。唉,哪里山上不长树,哪里湖水不养鱼?我愿意....。虽然当时年轻,但有点儿看淡人生。


后来,有老民兵告诉我:他在谷城县还真的碰到祖籍黄梅人,是民国二十八年为躲避战乱,丢下武汉生意跑到这里的(跑返),那应该是抗日战争年月......从此,就扎根下来了。他乡为客,终于再没回老家。“人很客气,但完全当地话,没有一点黄梅腔”。老民兵说。那当然,二代人嘛......


世事沧桑,人生就是变幻莫测。       


哪里能活下来,哪里就是家。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相关链接:汪晓洋│“三线”走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