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梅戏的娘家到底在哪?

黄梅文哲 2022-12-28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诚邀您赐稿!

        本微信公众号是在市作协指导下,由一群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主办,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公益性平台,长期面向全球征集各类文章、书画、摄影等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不限题材和体裁,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文章、配图(如有)、作者简介(可附相片)等在同一封邮件内发送。请勿一稿多投。所有投稿,视作作者独家授权本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修改、发表、出版等);如被其他媒体采用,该媒体应给作者相应稿费。编委会将视情况择优结集出书投稿后,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添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沟通。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如无特殊情况,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

【稿酬说明】本微信公众号无任何经费来源,为了鼓励作者,特制定以下规则,聊表心意。

文章发表后24小时以内,读者留言2条及2条以上:阅读数达到500,赞赏金额的7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700,赞赏金额的8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900,赞赏金额的9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2000,赞赏金全额归作者所有;阅读数超过5000,视具体情况另行奖励。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联系小编,以便编委会在每月15日前发放上月稿酬,逾期一周不领取者视为主动放弃。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荐稿和爆料!

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 编委会
顾问李新春  岭南十三叔  刘富春  朱文霞  李滨
主编:龙静
编辑:张功承  汤燕春  吴柳珍  景阳钢

声明:

1、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本微信公众号后台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广告为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系统自动加入,各位可随意点击。

3、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4、本微信公众号所发表的内容均来自作者投稿、读者荐稿或已公开的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作者简介】

程立祥,男,农民诗人,笔名草原飞鹰,湖北黄冈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高级会员,认证诗人,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于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


说起黄梅戏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安徽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在严凤英、王少舫二位表演艺术家的发扬光大下更是蒸蒸日上,家喻户晓,但真正知道黄梅戏发源地在哪?众说纷论,争论不休。
不知内情的人以为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呢,那知道唱黄梅戏有些字眼,用方言来唱更能突出黄梅戏的风格,想像到黄梅戏的前辈们在黄梅戏的创作中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可想而知。
黄梅戏真正的发源地位于湖北黄梅县,壮大于安徽安庆地区,各位看官请随我慢慢道来。
打开中国版图,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大别山尾部北部有个小县城叫黄梅县。
黄梅县隶属湖北黄冈市管辖,鄂赣皖三省交界处。
谈起黄梅县也许不为人所知,但,提起“黄梅戏"人们自然而然地哼起满工对唱里面的经典词句。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剧之一。
被人们熟知的有《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这些经典之作,被搬上了银幕,享誉海内外。
天仙配中的七女,那如诉如泣的腔调,使人对七女的爱情遭遇潸然泪下;卖身的董永,那沙哑深沉独特的唱腔荡气回肠,使多少痴情人陶醉其中……
中宣部在评定“黄梅戏"的归属地中,湖北、安徽两家打起了口水官司。
安徽省说:黄梅戏出自我们安庆地区,我们有一团、二团、三团、四团,著名的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黄新德老师家喻户晓。
湖北省反唇相讥道:不错,安徽省唱得比我们好 ,但这与发源地是俩回事,中国是世界四大发明之一,老毛子和老美都比中国武器先进,难道说火药就不是中国发明的吗?
请问为什么不叫安徽戏,而叫黄梅戏?
两家据理力争,各持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据。
据史书记载,黄梅戏的前身叫黄梅采茶戏。
始于明朝后期黄梅上乡一带。
黄梅有上下乡之分,下乡小池镇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桥相望;上乡傍临大别山脉,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
每逢清明之季,紫云、多云山、垅坪山区茶场一带仙雾缭绕,大有桃源胜地之景。
黄梅在唐朝的时候就盛产茶叶,著名的绿茶品牌“谷雨尖"产自黄梅。
在采茶过程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采茶小调,人们憧憬幸福美满的生活,渴望丰收年。
那欢快洋溢、脍炙人口的采茶小调,回荡在大别山脉之间。
提起采茶戏,这里不得不提起黄梅戏的鼻祖,一代宗师邢绣娘。
邢绣娘出自寒门,自幼心灵手巧,知书达理,即会挑花又会刺绣,可谓是才貌双全,人见人爱。
在日常生活中,邢绣娘用生活中的情趣,结合采茶中的欢声笑语,把情感中的喜怒哀乐,点点滴滴改编成早期的黄梅戏。
在清朝乾隆年间,黄梅一带发水灾,艺人们逃荒到安徽安庆地区,由于黄梅戏其独特的唱腔和娓婉的韵味,深受安徽广大人民的喜爱。
尤其是黄梅戏那悲伤的腔调,深深触动每一根神经,那如诉如泣的哭调,更能勾起心灵深处的忧伤。
也许有网友会疑问,黄梅戏不是安徽安庆吗,怎么又说是湖北黄梅呢?我指的是发源地,任何一件事都有来源历史,要尊重历史。
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世界上美国和俄罗斯,生产的武器比中国先进得多,总不可能说火药不是中国发明的吧。相关链接:潘理宏│家乡的黄梅戏黄梅戏的真正发源地之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