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严凤琴 | 三见唤柳先生

本编委 黄梅文哲 2022-12-28
▲李正阳题

初见唤柳先生


辛丑年初,应黄梅文史哲主编李滨老师盛情邀请参加“黄梅文史哲”公众号2020年年会暨公众号创作基地挂牌仪式。会上有幸认识了公众号前任主编王唤柳老师,久闻先生大名,大学本科,国家级编剧,省作协会员等等的闪光金牌,终于与台上的一位年逾七旬和蔼可亲的智者对上了号。
他谦虚识礼,从黄梅文史哲公众号的创刊到办好刊的宗旨谈到学习文史,如何写好文章等等,让我茅塞顿开,佩服至极。听老师的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于是我连夜写下了《山花借得玉兰香》表达了对王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敬佩之情。

又见唤柳先生

清明节后的一天,黄梅文史哲公众号的老师们、朋友们一行来到黄梅小池镇刘畈乡采风,我有幸陪同学习;我第二次又见到王老师;采风组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对该村的村况和要解决的问题都一一汇总,已待日后解决完善。
最后大家冒雨瞻仰了著名作家、眼科专家刘任涛先生铜像。当时有感而发即兴写了一首《忆刘任涛先生》请王老师修改,老师看了后便一个字,一个词反复修正,并告诉我写律诗的要领,真可谓是细心入微,授之以渔呀!前段时间因家母病故,我好长一段时间沉浸在悲伤之中不能自拔,群里的活动很少参加,王老师知道后,多次通过电话、微信开导我,要我从悲伤中走出来,多出来散散心,多写点文章,寻找精神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念母亲》《学做鞋》《妈妈与钥匙》便是对母亲思念的写照,也是心情释放的一种形式,非常感谢王老师的帮助与鼓励。

三见唤柳先生

最近一次见到先生已是十月三十日,同黄梅文史哲公众号的老师们一起到黄梅东山小镇参加采风活动,早上八点我与朋友晓娟一起乘车抵达县城文化公园南门,王老师与朱文霞,刘光天主席,文战华乡长早早地在那等着我们。深秋的早晨,车窗外飘过一丝丝凉意,一幅幅乡村美景如画,早练的人们歌声与清脆的鸟鸣声是多么和谐,车内王老师兴致勃勃地谈着东山小镇。

车行约半小时,便到了东山小镇,我们一行顺利通过安检,进入风景区,王老师毛遂自荐地给我们当起导游。(他几天前来过。)我们漫步在山间古道上,进问梅村”看“时光印记”参观“黄梅挑花刺绣馆”过“曲径木桥”观“明境湖”真让人陶醉。
广场的戏台前唱着古香古韵的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道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入书画展厅,一股浓浓的墨香味扑鼻而来,一幅幅出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画家的佳作,让人耳目一新,王老师的“敬天爱人”让我驻目良久。
“敬天爱人”,字如其人,王老师不正是这样做的吗?整个采风活动从始至终事无巨细,他都亲历亲为,几十个人的吃饭,车接车送他都安排的仔细周到顺利。大家都称他是黄梅文史哲文学群里的带头人。
快乐的时光如梭,下午安排好大家的回程事宜后,王老师、朱总和我与晓娟一起回县城。朱总执意要送王老师回家,王老师婉言谢绝,坚持下车自己步行。他叮嘱朱总:“你一定要把她俩送到车站,她俩路远,一定要注意安全。”暖言如春风,此时车外仍是艳阳高照。
得遇良师,三生有幸。王唤柳老师不正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么!

作者简介

严凤琴,龙感湖人,网名相聚西村,文学爱好者,不求功与名,但得趣与乐。

【链接】妈妈·钥匙         念母亲

程定国 | 童年在黄梅看戏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顾问:周慧  刘光天主编:李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澜、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