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一周观察(14)|今宵辞旧岁,明日岁华新

新网师 2022-04-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啃读者 Author 郝晓东

今天是除夕,农历2018年的最后一天,星期一。

今天也是立春,24节气之首。“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冬天结束,万物将渐渐被唤醒,唱出又一轮四季的歌声。

空气中,弥漫着饺子馅的味道。微信中,新春的祝福已开始发酵。高速路上,一辆辆返乡的小汽车风驰电掣,后备箱子塞满了丰盛的年货。而我,已经和父母家人团聚一起,度过了清闲、幸福和平淡的日子。

记忆中有各种各样的除夕。

从小到大,在老家院子里,这一天都是母亲忙着剁饺子馅,父亲炸烧肉、丸子、豆腐,我们兄妹帮忙洒扫庭除,贴对联。记得很小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事是,父亲从县城买回一大袋瓜子,大袋里面装满十几个小袋,每小袋2毛钱。一冬天只能零星买小袋的,过年了,就能奢侈了。

九十年代初的一个春节,年前买了一个乌黑发亮的双卡录音机,我和弟弟欢喜的不得了,磁带是《红太阳》,声音调得很高,带有摇滚味道的民歌从屋内传到屋外,飘出了院墙。

有一年,舅舅在我家过年,带来了一个录像机和两盘录像带。平时模糊不清的黑白电视里清晰地播放出了港台动作片,屋子里炕上炕下挤满了村里的年轻人。两盘录像带,看了又看,百看不厌。

九十年代末,读大学期间的一个春节在北京大爷姑姑家过。姑姑带着购买衣服,第一次穿上了牛仔裤,还带上了手表。第一次吃到那么丰盛的年夜饭,但北京的年味似乎比乡村淡了些。

后来啊,成家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过年的轻松与自由逐渐让渡给下一辈了,对我而言,过年成了一场巨大疲惫的“战役”:打扫卫生,购买年货,给老丈人家送年货,返乡......

回乡过年,感觉也在逐渐变化。村里的陌生的年轻人和小孩子越来越多,一个个在房前屋后低头刷着手机。置身于熟悉的街道,生疏的人群中,我仿佛成了外乡人。同龄人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计,对彼此的生活模式非常陌生,好像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还是那样质朴、亲切,但交谈再也回不到儿时那样的同频共振中。麻将是乡村的主文化,每个场地烟雾缭绕,人声鼎沸,哗啦哗啦。我不会打麻将,自然也就成了非主流。回乡过年也就主要是和一年见不了几面的父母说说话,给爷爷奶奶上坟,走访姑姑舅舅姨姨几家亲戚,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蜗居在家看看书。

最多五六天,内心竟有了离开的渴望。

昨晚,与父亲聊起家族的人物与历史,头脑中努力勾勒这个几十户人家小村庄起起伏伏的历史脉络,努力还原着百年来这个小山坳中一言难尽的沉沦与辉煌,愚昧与文明......

没想到,家族的辉煌主要于读书有关。

家谱记载,清朝时期先辈中经科举,曾经出过一个在陕西做官的县令。民国时期,出过国立山西大学和天津民航学院的高材生,前者成为当时县域内的富豪受到朱德的表彰,后者成为抗日战争中的军官,晚年移居美国而终老。现在家族中定居在外的亲人能从这个小山村走到太原、北京、美国等地,也主要于读书有关。

对于缺乏强大社会资源的底层百姓,读书基本上是上升阶层的主要途径。新中国建立以来,我是这个小山坳中通过考学而上大学的第一人,这得益于我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特别重视教育。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无论家境如何贫寒,但培养孩子上学的信念始终未曾改变,许多天资聪慧的同龄人陆陆续续念到初中就辍学了,而我们家兄妹三人,父母一辈子咬着牙关,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全部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小山村。

今朝辞旧岁。

旧的一年容易辞去,这与努力与否无关;“旧自我”则不容易辞去,这与自己的努力有关。

辞去“旧自我”,即自我的发展,自我的成长,自我的更新。好逸恶劳、拈轻怕重且善于自我欺骗深深根治于人的本性。人到中年,没有外在处境的变化而能主动走出“舒适区”的觉醒者少之又少。生命长期停滞原地甚至退步(当然,人家未必觉得如此),是许多中年人心态消极的主要原因。

世界很残酷,世界也很仁慈。许多常人往往是陷入困境被迫“上路”,但走着走着,成为了英雄。

大闹天宫的孙行者,是压在五行山下遇到困境之后,才踏上西天取经的成佛之旅,新网师中许多教师亦如此。

为什么新网师中中年教师居多?这是有原因的。

不是任何人都能理解新网师的价值。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满怀新鲜,踌躇满志,还认识不到加入新网师的必要性;45岁以后的教师见识往往固化乃至僵化,对新网师容易有傲慢的偏见;沉浸在眼前浅薄“成功”中的教师容易“小富即安”,在未遭遇挫折和没有更高远追求之前还不屑于新网师。

参加新网师的大多数是这样的教师或校长:从教多年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认知还没有完全固化,有的度过职业浪漫期后专业发展遇到瓶颈,有的工作处境发生变化而发现原有经验失灵,有的教育教学遇到困境,有的一向自信满满但突然遭受挫折,有的长期平平淡淡但突然不愿此生如此平庸。

被迫“上路”是人的不自由;主动走出“舒适区”乃是人的尊贵与庄严。新网师的一个价值在于让个体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沉沦到觉醒,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明朝岁华新。

“明朝”因生命的拔节成长而“新”。日月更替,四季轮回,世界本无所谓昨天、今天与明天,时间是人为了理解世界而发明出来的工具。如果没有自我的生长,明天也只不过是往昔的翻版而已。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对个体也是真理。

许多问题其实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化解的。死水一潭,滋生淤泥与病菌;清泉汩汩,水质清澈而洁净。从一个国家来说,治安、就业、教育、医疗、环保等困局的解决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从个体而言,事业、工作、家庭、亲子等方面的通畅建立在生命发展的前提之下。认知不发展,很多现象就无法看透,无法看全面,无法看清晰;成就不发展,就很难消除妒忌之心;财务不发展,就容易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专业不发展,就容易夜郎自大,或者职业倦怠。

对新网师学员来说,发展意味着什么?

发展意味着生命的成长。

个体的成长总是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并相互滋养,相互影响。个体的成长离不开世界,个体的成长也彰显于世界。在新网师文化中,一个教师,没有所教学生的成长,而宣称自己成长是可笑的;一个校长,没有带领教师和学生成长,而宣称自己成长也是虚妄的。新网师倡导儒家的根本文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每一个生命应如太阳一样,照亮世界、温暖世界,与此同时,也将照亮自己,在天地间呈现出精神的最高自由。

如果你是教师,就要成为《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一样的导师,带领学生品尝学科知识的芬芳,用丰富精彩的课程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唤醒每一个生命;如果你是班主任,就要努力把自己的教室缔造为美国榜样教师雷夫的“56号教室”;如果你是校长,就要矢志不渝让自己的学校朝向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

作为一个新教育人,今天所承担的使命复杂而艰巨。

我们以中国文化为家园,体认、继承并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但又不是“读经运动”一样粗暴而荒谬,臆想身穿汉服通背四书五经就能智慧超群,领悟今天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基因;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强大的应试能力让其在白热化的升学游戏中不断通关,但又不是如某些超级中学、“应试工厂”一样把学生异化为“考试角斗场”中人格缺陷的“考试机器”;我们致力于构建课程丰富、弦歌悠扬、安宁祥和,无恐惧,无歧视的后现代学校文化,但又不是如华德福一样拒绝国家课程系统,满足并停留于学生的平和与自足。

这一切何以可能?

新网师将努力为其提供答案。

除夕,一个四季轮回的结束;即将到来的己亥猪年,一个十二生肖轮回的结束。

结束也是开始,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启。

站在岁月轮回的新起点上,眺望未知的未来,必须思考:何以应对一切皆在变化,随时都会变化的世界?

逐渐学习放弃一切执念,以绝对的信任和勇敢之行、真诚之心拥抱真实而复杂的世界。

我已整装待发,一起携手出发吧?

               (草稿于狗年除夕,成稿于猪年正月初二)





往期链接:

网师一周观察(13)|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2018年度生命叙事征文

新网师一周观察(12)|学校是道场,工作即修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重磅 |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  2019年春季招生简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