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师2018年度生命叙事 | 回望生命,逐光而行

183896杨敏 新网师 2022-03-28

【网师2018年度生命叙事】



回望生命,逐光而行

                 提交人:183896杨敏


喜欢生命叙事这个词汇,有着回望的光芒,更有着厚重的力量。让我们在出发时,也不忘停下来思考,然后,积淀,奋发,继续前行。


终有拨云见日时


2018,一个丰富而美好的年度。这一年,有幸成为了新网师的学员。尽管只有半年时间,但是,于我的触动与震撼,却是远远超过那些浑浑噩噩的时光。我已经是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了,对于教学还有着最初的热爱与信仰,但是,却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是缓慢的,曲折的。也曾买书来读,也曾用文字写下感悟,也曾聆听过专家的讲座,但是,终是感觉不得要领。幸而在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我遇到了新网师!正如一缕阳光,照亮了迷惘的我,困惑的我,沸腾的我。教我怎么不欣喜?尤其是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录取时,那份激动,无以言表!生活会渐渐冲刷尽一个人的激情,平淡了人生,也倦怠了初心。于是,我们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活着,也忘记了最初出发的缘由。新网师,就是拨开了我头顶的云雾,让我看到了灿烂的阳光。


这个学期,我选了两门课程: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与刘广文老师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尽管工作劳碌依旧,尽管读书学习时间紧张,但是我依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从两位老师的课里,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教育视野从原来的囿于一隅,转而开阔至高远的层面。


心存大爱仰止高山


能够师从李镇西老师,这样近距离地接近大师,真是莫大的幸福。一直喜欢李老师那娓娓道来的文风,那生动活泼的案例,都是我常读的教育书籍。甚至仿照李老师的信,对刚接手的孩子们一人一封,孩子们都很欢喜。李老师的很多做法都是值得我辈效仿的。


这个学期,听了李老师的课,感触很深。李老师带来的丹麦教育,真是令我感动。那样的童话国度,那样纯粹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他们的思想境界,具体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思考。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间不大的教室里,老师和同学们讲话的时候却都用麦克风。原来仅仅是为了照顾一个听力不好的孩子。什么是教育?用心尊重每一个孩子。我想起这个学期里,学校举办礼仪大赛,要求全班同学参加。可是班上有个孩子比较胖,穿不上校服裤子。不让他参加吗?那意味着放弃了他; 让他参加吗?会不会影响班级成绩?我很纠结。忽然想起了李老师说的那个故事——尊重每一个孩子!于是,我不再犹豫。最后,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获得了一等奖!比赛结束后,我很快乐。不仅仅因为优异成绩的取得,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尊重学生,这是为人师者应该做到的。


还有李老师对于作业的态度,也很让我们感动。在公交车上,机场候机,甚至走路……李老师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我们批阅作业,感佩之余,我也在思索:这样的义务,正是源于对教育的信仰,对热爱教育的人的提携与扶持。心有无疆大爱,才有了公益性质的新网师课程,才有了这样令我们仰望的精神高度。李老师如此,新网师更是这样。新网师的可贵,在于引领教育导向的坚持,在于提升教育者的努力,在于致力做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于让更多的师生享受教育的美好。在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这样纯粹为教育而付出的人,不值得我们敬仰么?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总是困于阅读教学的设计,辛苦地耕耘,收效甚微。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刘广文老师的敬业精神与才识高度,为我对阅读的认知打开了一扇窗,似乎刚刚才意识到自己的浅陋与不足,我庆幸遇到了新网师,使我从此的教育生活,有了一个崭新的起始。刘老师每一次的授课,成了我最期待的课堂。因为,我可以学到最精准的语言赏析,以及认知角度,原来可以这样去读文本,可以这样去设计课堂。


每一次的作业,我都很努力地去完成。其实,时间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如果不曾报名学习,大把的时间也就在刷微博,刷朋友圈,读鸡汤文中流逝了,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我们的甄别筛选,否则得到的知识都是零碎而残缺的,甚至只是过眼云烟,读过便消散了。而一旦开启了系统学习模式,这样的零碎时间便被压缩,代而替之的是精读与思考。只有这样的潜心学习,才能有真正的思想上的收获。虽然几千字的作业对于我来说很辛苦,但是很值得。一次思想上的跋涉,就是一次认真的出发。尽管沿途不乏荆棘,但是前路风景无限。


每一次的作业,刘老师都要求深入阅读。所以,对于书上每一章的内容,都很认真地去阅读,去思考,感觉也是收获颇丰。很多经典的课例,都让我受益匪浅。印象比较深的是《乡愁》那节课,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四个词语能否调换位置?这样的问法,看似简易,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步步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与内涵。第二个,如果把“船票”直接写成“对母亲的思念”,可以吗?这样学生又可以理解了意象的选择和诗歌语言的含蓄隽永。还有诸多名师的课例,都让我感佩不已。所谓大道至简,则如是。真正的好课,不在于课件的花哨,更不在于教师水平的发挥,而在于是不是真正的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是不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学习语文。正如刘老师所说,我们不应该教语文,应该用语文教。我们所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知识,而是应该通过语文书上的课例,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读书的方法。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潜心的学习会换得一定的回报。终于有一次,我的作业被刘老师评为了优秀作业!那一刻的心,真是如花绽放。好久都没有这样激动过了!刘老师说我的教学设计还不错。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对小说《孔乙己》的设计,通过反复斟酌,我觉得主要落点应该是对孔乙己人物的分析。于是就列举了三个问题:谈谈文中人物眼里的孔乙己; 谈谈你眼中的孔乙己; 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也许是层层深入的原因吧!非常感谢刘老师的认可,让我在阅读的路上有了前行的动力。


正所谓学以致用,于是在工作中,我开始了点点滴滴的探索。而且,课堂每每成了我最向往的地方,因为总是会有惊喜在等着我。孩子们的表现,每每总是精彩到让我感动。记得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一段,然后告诉我他们的读后感受。学生说读出了对春的盼望,我继续追问,如果去掉一个“盼望着”,有什么不同?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我让学生去读最感人的细节描写,用替换或者去掉的方式,让学生品读感悟。学生读出了母亲“挡在窗前”的体贴,读出了“侍弄的花都死了”的关爱,读出了“竟是永远的诀别”的惊心动魄的痛,读出了母亲“艰难的活着”的不易,那一句句,一字字,学生读出了爱,读出了愧,读出了怀念。还有《散步》里的景物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让学生去感知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体会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里的词汇的丰富性……尽管课堂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我已经在学习的路上前进了。虽然速度并不快,并且也有迂回曲折,可这是正确的引领,正如眼前有光,而我已在逐光而行!


2018,还有一点值得纪念的事。只因在《邯郸教育》上多发了几篇文章,便得到了主编的认可,有幸成为了一名兼职编辑,并且采访了一位旅意画家,整理成文,得到了画家与主编的高度认同。这是我写作生涯里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虽然水平有限,但我会不断努力!就在前几日,我的名师工作室举行了揭牌仪式,这对我的教学生涯来说,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新的一年,定然不负重托,奋力前行!


我深知,这只是开始。但是于我而言,对教育的认知,已经开启了崭新的一页。教育,不应该只是我们赖以谋生的职业,更应该成为我们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当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的站立,就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默默无闻却又光明磊落的情怀。这也许就是教育赋予我们的永恒的意义。我意识到教育的真正功用,那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孩子们懂得,这个世界上的智慧、美好、公正、自由、希望和爱,并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想应成为负载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也许,这就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教育使命吧!

 

如屈子所说,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岁月忽其不淹留,我愿从此开启培树人心灵的历程,尽管前路弥艰,但是有新网师的引领,一切困难都会成为通向成功之巅的垫脚石。


2019,我会追逐心中的教育理想,沐浴新网师的阳光,幸福前行!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