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网师2018年度十佳生命叙事(四) | 我选择了那条路,无问西东

184264 方娇艳 新网师 2021-10-26

【网师2018年度生命叙事】


我选择了那条路,无问西东

——我的2018年度生命叙事


提交人:184264 方娇艳


许多年以后: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

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明天便是腊月二十七,一向繁华喧嚣的上海,此时已经伴着年的轻声临近而变得既热闹而又寥落——热闹的是人们终于结束了一年的劳碌,翘首以盼着张灯结彩、阖家团圆的新年,寥落的是在沪奔波一年的异乡大军们,渐渐涌出了这座永动的不夜城,街市便显得人烟稀疏了。


而我,也即将踏上返乡之路。


当我回顾2018年时,我发现我的心灵也始终在路上。这条路,始终与选择交织着,既有道途且长的困苦不安,也有充满未知挑战的兴奋激越,而当我凝神细顾,我终于发现我选择了那条路——选择挑战和锻造的路,并无问西东,只顾风雨兼程。


01

一、选择新网师——挑战之路

   

结识新网师,缘于2017年阅读的偶遇。一次机缘巧合,读到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那是在去往老家的客车上,长途8小时,全然浸淫在一种对教育本质鞭辟入里而又知行合一、勇猛精进的教育新蓝图中。当时给我最大的震撼和慰藉是,我从思索教育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有这样一群卓越的教育家、能人志士和教育同仁,也认为花时间去思考教育的真正价值、意义和未来的走向,与人的发展、塑造有着何等重大而隐密的关系,去谈论它们,并且通过扎根课程、教室、学校、区域,而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所有这些是重要而有意义的!这种释然,就像电影《无问西东》中的教授吴岭澜在听到泰戈尔演讲时,终于从思考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解脱一般。


这使我重新获得了对自己的真实——一种基于教育职业意义感的思考而希冀做出改变探索的真实。

  

从此以后,我一口气搜读了新网师的系列书目,深入了解课程,虽然还未加入,但我渴望去阅读这些新教育人所关注、所思考、所行动的。魏智渊教师的《教师阅读地图》,鞭挞了浅阅读的危害,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性的、松散的阅读习惯和误区,并指导我开始知性阅读的新路径;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为我展现了作为教育者的他们,是如何深入了解儿童的志向、意愿、行为、潜力乃至人格尊严与诉求,并由此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将学习真正纳入到儿童成长序列中不可或缺的版图……我为这些教育智者和先哲的高见真知而击节称赞,也更强化了想要寻求目前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瓶颈的突破的决心。

  

为了真正走入这个新的学习共同体,酝酿数月之后,我终于在2018年7月提交了入学申请——一份近三十年生命历程的阅读史。


当我看到录取名单上出现我的名字时,我的心沸腾了!这不同于获奖荣誉,但却关乎着我的教育生命和灵魂价值创造的新机遇!

  

而开始新网师的学习,我竟也幸运地遇见“重要他人”——郝晓东老师和《儿童的人格教育》课程的学习共同体。

  

作为教师,是最不能离开阅读的群体之一。在近三十年的生命历程中,正是书,滋养了我的生命,而当我沉醉自满于此时,郝老师在他冷静而殷切的每周观察《重新理解阅读》中的话语,却给了我不啻于当头棒喝:“有的老师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书,但解决不了教室里的问题。原因是什么?知行分离。有的老师没有把书籍上的知识在教室里‘活’出来,老师的专业阅读,根本在于升级认知,解决问题,脱离实际一味高蹈地谈阅读,也容易带来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进而迷失在文字的光芒中,让自己变得虚弱。

 

“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不正是我从阅读中所自得的吗?而为什么我并不能切实地解决发生在教室里的问题——学生的纪律、学习动机、师生冲突等等?这时我才开始审视自己的浅层阅读、知行分离的阅读对我的认知带来的危害,而决定开始潜心深研《儿童的人格教育》课程。


01

阅读经典,挑战深度学习


起初选择《儿童的人格教育》,私心在于了解并解决自己4岁的女儿和学生的管教问题——教师的直觉告诉我,如果不能了解儿童的人格本源,管教终究会归于失败。但真正的课程学习,着实引发了一次次阵痛。课程要求,每次授课前要自主预习,做批注,绘导图,并完成预习作业。起初我还是沿袭以前感性阅读的方式,在阅读过程中,一面“忍受”文字寡淡、文风干涩的理论,一面在空白处写上几处只言片语,不痛不痒的批注,导图更是粗糙简陋,预习作业也仿佛是口头回答的漫不经心。没有啃读的咀嚼,更没有深入浅出,联系实践的整体行文意识严重缺乏。第一次预习作业,70分。


随着课程深入,郝老师在课程中对阿德勒的理论进行了抽丝剥茧,并且适宜地走进了教育教学的现场情境中,我才逐渐深入地把握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这一根本书籍的精要——隐藏在儿童不同行为背后的是人格与环境的冲突,是自卑与超越的矛盾。原先那一种只取表面文字,习惯文字愉悦感的阅读不适合经典书籍,而只有啃读方是改造知识结构的开始。


郝老师在《信息泛滥时代的深度学习》中谈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真正的学习是个体在突破舒适区、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我们把这种有难度的学习称之为深度学习。”而在新网师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对一个概念、理论的掌握要经历一个‘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螺旋循环上升的过程。浪漫阶段,初次接触,充满兴奋与好奇,引发思考。精确阶段,深入思考,领会内涵;综合阶段,概念或理论已经完全纳入到自我认知结构中,成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本能。”而这样的过程,注定超越一般的快餐阅读和浅学习,甚至会制造成一种繁复、艰难、痛苦的局面。但这又正是深度学习必经的,正是它的难,体现出了新网师有别于其它教师培训的可贵价值——它激励人勇猛精进,并磨砺学习者的韧劲和品格。

 

这篇文章几乎颠覆了我对阅读的认识,我遂开始改变自己的阅读方式:初读时,力在读懂,以更加精当的批注来将理论纳入到我的理解阈中;再读时,力在读通,用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完备的思维导图(期间我也在阅读并学习如何绘制导图)来厘清章节的理论图式和整书框架,达到“一览众山小”;又读时,力在读透,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体验、感悟相交融,在预习作业的过程中,完成一次有意义的串连,有联系的互动,在我之所在的思考和检验中用文字书写——通过书写自己成长史和以前的教育案例,我从中找到儿童人格的“成长密码”。这样的过程,不仅是向着郝老师所提的深度学习的“金字塔”而行,更是着力于改变自己,获得与文本、与自己对话的能力,打开打通、升级、改造知识结构的大门。于是,从第3次开始的作业,连续4次90分,并作为优秀作业被分享。我受到了极大的认可和鼓励。


02

融入共同体,挑战坚持


加入新网师之前,我以往的阅读,是一种独处和偏好,但总流于零散和间断,不成体系,加入网师后,阅读变得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方向性,并有了学习共同体的加持。新网师对于我而言,最能激发我的力量的,不仅来自于优秀导师的引领,也在于勇猛精进的学习共同体的感染和激励。在课程之外,郝老师要求我们在微信小打卡圈里,分享感受,这并不是硬性作业,但我们的共同体里却不断涌现出身体力行者和榜样:每日坚持深入研读和原创分享的乡村同仁程景轩老师、教研员之身仍谦逊求知的穆勒滚老师、把啃读视为科研般而严谨待之的园长周娟老师、在读——思——行中观照学生、课堂与自我的翟小洁老师等等……我看到了他们作为教育者的严谨认真,也看到了学员、啃读者的细致坚持。在他们的感染下,我一天不落地完成了至今156天的打卡分享,围绕着课程,开展主题化、超链接式的阅读:从阅读《自卑与超越》、《儿童的人格教育》、《正面管教》、《孩子:挑战》、《爱的艺术》到《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从零散破碎的“意识流”、碎碎念式文字,到有核心、有主题的篇章;从躲在屏幕后歆羡他们的文字风采,到自己尝试,大胆创写,投稿登载在《新周报》和公众号;从默默无闻、渺入烟海,到31次精华置顶……我从这一次次的微写作、主题化写思、一次次评论碰撞中不仅深化了对书籍理论的理解,将理论投照并运用于我的教育天地中,也在不间断的学习、分享中汲取他人的力量,增强了我对学习、对教育、对自我力量的掌控感。


共同体打卡写作的辐射作用一发不可收拾。除此之外,我还在自己的教学日记中不断地跟踪监控自己的教学现场:教学语言是否冗余?教学时间安排是否浪费?个别化学习指导是否跟进?……并在监控过程中不断修正教学优化的细节;我还在假期研读经典,并做长篇的读书笔记,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班主任的工作艺术》等等,与此同时,我也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投稿《班主任之友》,并在2018年付梓两篇拙作……


新网师的深度阅读让我的心灵得以开始远行,而写作则是最好的思维体操。


新网师的这一条挑战之路,让我走出舒适、习惯的阅读方式,敢于推翻以前的旧习,以迎接不断升级的困难,无论是书籍的艰涩、知行之艰,或是坚持之难,主动迎接挑战,是我所选择的,也正是新网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潜力,品尝到了挑战带来的突破和硕果。


这种挑战没有痛苦吗?恰恰相反,在这一百三十多天中,有无数次因为各种原因而近乎要中断和放弃:孩子的陪伴索取、学校的加班、家人的不解、出门在外的不便 ,或者屡次阅读却没有头绪,或者根本未及要义……但是如果一路走来,皆是通途顺境,又何来挑战可言?如果皆是我所熟知而非他山之石,又怎谈得上启迪心智?经历一次次“阵痛”之后,我如攀登高山,才有“一览众山小”的激奋呀!


02

二、选择“间隔年”——锻造之路


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

——康德

 

2018年,我做出了另一个重要的抉择——从自己所在的著名民办学校“跳槽”到一所生源、校风俱衰的公办学校。


这在他人看来,纯粹是自讨苦吃。然而对于我却意义非凡。

 

2018年上半年,是我职业发展的一个难关,原因是刚来这所民办一年的我,所秉持的观念与学校狠抓成绩、以近乎卑下的姿态应对家长的作风相左。我在承当实验班教学时,虽然花费大量的心力,挖空心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做出了成绩,却不意遭到了一名单亲母亲的投诉——她写信投诉对我课堂的不满,给学校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虽然事后调查表明,她所投诉的实际是欲加之罪,但我表现出的强硬不足,令校方不解。鉴于事件的发展,尤其是对该班成绩的重视,学校决定由我让位,并“可能”将我调到其他年级。

 

在教学主任告诉我这个“可能性”时,一向秉持完美主义的我近乎认定,我是一个失去学校信任的失败者了。我痛哭一场,并陷入长达一周的黑暗中。


但失败和挫折可能会威吓我,却无法轻易击垮我。高考失利的我,不是依然咬牙坚持四年,取得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第一的反转吗?


痛定思痛,我和师傅、组长详细地回顾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后的表现,发现自己的确有不适应和不成熟之处。既有一些学校应试、机械化作风的要求冲突,一些对个人方式的粗暴干涉的矛盾(譬如不管效果如何,作业必须如此布置等等),也有一些教学上的稚嫩和有待完善之处。怎么办?


做一个抱怨者,去批判、愤懑,或者委曲求全?做一个幻灭者,去收起所有的棱角和个性而被动融入?或者做一个主动出击者?

 

正当我犹豫时,一个机会摆在我的面前——作为交换教师,去另一所公办学校锻炼。


这是由我校牵头的教师流动项目,为期一年,目标是让两校优质教师资源进行交流,提升教育联盟集团的影响力。正常情况下,无人愿意前往,尤其是当回来的教师描述情况的恶劣和无望。当即将返回的来我校交流的老师得知我的处境时,便半玩笑地提议,也可考虑申请流动,虽然生源不好,至少可以减轻工作压力。

 

忽然,我想起大学时读到在西方国家的毕业生和年轻人中盛行的“间隔年”。这是一种类似成长仪式的时间安排,在毕业即将工作或者开启新的人生阶段前,迷茫踌躇的年轻人花一年时间,去其他地区、国家深度体验不同的习俗、工作、生活,经历这种“生活在别处”,会让人们发现自己适合什么,看清自己需要什么,也更明晰自己未来的方向。


对于当时的我,不正处于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和不安迷茫中吗?我叩问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怎样的教师?你的价值是什么?又能为学生带来什么?你与学校及至整个大环境处在怎样的生态中?最重要的是,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这的确是我面临变动时最深处的愤怒,然而当我沉静下来时,我明白,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走出迷雾。我不是手段,而是意义。

 

我主动提出了申请,并顺利加入了项目,哪怕流言蜚语已经在嘲笑我的“自我流放”。

 

然而,就像充满幻想的游客抵达彼岸才发现廖无风景、一片残败般的失望,到了S中,我才发现教育维艰。不仅学生成绩差、对学习几乎毫无热情,家长对教养更是充耳不闻,连办公室也充斥着松懈、抱怨和应付,大家似乎习惯了学生理所应当的差,也“看开了”教育的局面,于是有人嗑瓜子,有人刷游戏,有人咒骂孩子,有人体罚学生……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落差和无助。


如果之前的调动是危机,而眼前,几乎可算是毁灭。

   

学校安排我承担一个提高班,一个差班的教学,学校为了出成绩,人为拣选优质生源成立庞大的三个提高班,而“割剩的韭菜”则编成了三个差班,对前三个班提成绩,后三个班保稳定。尤其困难的是,差班的家长、孩子从愤怒、抱怨变得自暴自弃,我的教学更难推进。


同行的两位教师也是如此。一名即将退休,习惯用抱怨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另一位教师也禁不住日日教学的困难而唉声叹气。


世间的人和事,或在不断自我完善与立足当下的行动中走向强大,或在消极的自我沉沦与等待观望中走向死亡,关键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职业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去面对人性的弱点,去面对你所不满意的对象,去改变你力所能及范围内的现象、现实与现状。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找方法。


我选择行动。


01

我选择站在孩子这一边


为什么这些孩子早早放弃自己?在我看来,关键有三:学校分班和管理的强烈负面暗示;家长长期的忽视管教和放弃;孩子缺乏引导,丧失学习动机和兴趣,并且有畏难情绪……作为教师,我也许无法改变大环境,但却可以尝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由于我童年时也经历过后进生的痛苦,因此我对这些孩子格外的感同身受,我理解他们的处境并有强烈的愿望去帮助他们。学习网师《儿童的人格教育》的经历,让我接触到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人格理论,以及《正面管教》的理念工具,它们给我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当我明白,任何儿童都渴望克服自卑,超越自己,渴望归属感和价值感时,我便将班级同学分组——优能组、潜力组、发展组——用PK与合作结合的方式,鼓励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孩子(VIP们)勇于发言,追随师傅、并融入学习小组;当我了解到,每个不当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因为错误补偿、错误目的而受伤的心灵时,我尝试去观察、判断、引导而不急于管理;当我明白教育和管教不是赢了而是赢得孩子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课堂规则、奖惩机制,让每个人为自己的小组、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同时享受自己的劳动和团队协作的甜蜜成果。那一枚枚点赞印章、皇冠胸针、颁奖合影,向别人宣告着孩子们大写的存在和价值。


半个学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英语课,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没有戒尺而有包容,没有辱骂而有尊重,没有不可救药的笨蛋而有争先给自己下期末挑战书的小小英雄。在孩子作业不合格时,我耐心地问他们,有没有重来的勇气?在孩子说出久久思考后的正确答案时,我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我们和排行前一位的班级,从最初的平均分差6分之巨缩小到2分,而优能组的孩子,也已经在挑战提高班的学习要求!


02

我才是手握方向盘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反复强调,没有抽象的学生。面前的孩子不仅带着他们的家庭教育、智力背景、更带着他们的惶恐、愤怒、梦想和希望而来。他们不是平均分下被抽象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有尊严、自由诉求的人。如若作为教师的我,无法认识和尊重他们的真实,那么教育和引导将不会发生,更妄论成就、价值和实现。


经历一个学期,我们在彼此双向的互动、共进中得到了自我实现,没有比这更成功、更幸福的事了!


此前对于毁灭的恐惧依旧萦绕,但它已经逐渐变成了充分调动我的教学智慧、检验教育观的试金石。正如郝老师在一次授课中所说的,重庆万州公交坠车案中,真正掌握方向盘的是司机,而在教室里,我才是掌握方向盘的人。偏见、责难、怨恨、自暴自弃可以轻易地使这辆“公交”上的孩子们和我坠入深渊,而作为教师的我,才是那个承担驾驭并有望突出重围的人。因为我始终相信,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付出就有收获,有坚持必有奇迹,因此,我所要做的,是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一切。


大自然若是没有冲撞锻造,也决没有壮美的山川湖海。当我回看这半年的锻造之路,我庆幸当时的抉择,它不仅让我认清了自己,也使我锻造成一个深入表里,而敏于思考的人,一个止于抱怨,而敢于行动的人,一个直面困难,而勇于突破的人。


03

三、结语


博尔诺夫认为,遭遇和危机不是可以躲避的偶然事件,而是根植于人的命运中。回望2018,和人生以往的年份一样,充满了各种遭遇和危机,但新网师的挑战和“间隔年”工作流动的锻造,却是我这一年中最重大的遭遇,并注定与其它年岁截然不同。它们让我被遮蔽的生命从昏睡中惊醒,并使我“最终独自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真面目”,并且,“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这一种生命的去蔽、显现之后的明亮,是我最珍贵的成长。


让我以电影《无问西东》中张果果的一番话来结束我的叙事吧: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2019.1.31




【作者简介】



方娇艳,北师大研究生,初中英语教师,就职于上海民办文绮中学。从教四年,指导学生获得上海市、全国级英语赛事等第奖,所撰写的论文、课题曾多次获取上海闵行区一、二等奖,教育案例也曾发表于《班主任之友》、《现代教学》等期刊杂志上。入职至今,经历迷茫探索适应和自我超越,热爱儿童,坚守教师初心,相信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行动,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幸福指数。希冀在新网师的新平台上,继续从心出发。

  


【点评】


聆听内心的召唤

——评方娇艳2018年度生命叙事
                          

苗亚静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方娇艳老师的2018年度生命叙事中,我看到了一个敏于思考、敢于选择,勇于突破的“知行合一”的“真人”。
  

“生命叙事并不是一篇文章,而是这篇文章背后的岁月,在岁月中生命的挣扎与突击。”从方老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字里,我感受到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深思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追求。
         

1


  郝晓东老师在《改变教育的12个关键词》中这样谈到“遭遇和危机”:“人在顺境时往往会忘记自我,犹如在昏睡中,而当遭遇挫折、身处困境或者转换环境时,人会猛然惊醒,最终独自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实内心世界的真面目,才有可能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方老师在2018年也经历了困惑和危机,面对家长的误会,校方的不解,新环境的不适,她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聆听了内心的召唤,选择了一条挑战和锻造的路,一条自己真正想走的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会面临种种危机。但是,这种磨难事后回顾起来,并不只是负面的,很多情况下,它也提供了翻耕心田,发现某种新事物的契机。”人生在世,各有不易。当遭遇和危机不可避免的来到我们身旁的时候 ,我们要勇于面对困境,修炼一颗澄澈明亮的内心,因为任何情况下拯救你的人,只能是自己。

2


因为选择新网师,她开启了深度学习模式:在郝老师《儿童的人格教育》课程的引领下,她慢慢突破舒适区,逐渐改变着自己的阅读方式。半年啃读10余本专业书籍,156天的打卡分享,31次精华置顶。她跟踪监控自己的教学现场,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两篇佳作被《班主任之友》刊登。她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阅读思考转化为了行动,在教室里深耕细作,开出了一朵朵娇艳芬芳的花。
   

方老师的成长得益于新教育专业成长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正是在网师这个专业共同体中,方老师提升了阅读和写作的深度与高度,突破了自己,实现了成长。正如方老师所言:“新网师能激励人勇猛精进,磨砺品格。”面对挑战,方老师勇敢应对,不惧风雨,遭遇美好,并最终成为了美好。这一切,离不开郝老师的专业引领,离不开同伴的感染激励,更离不开自己的研读反思。在经历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的攀升后,方老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阅读。对照自己,2018年我也读了一些书,但真正的教育经典著作却不多,深度阅读更是少之又少。我知道“一个最勤奋的读者毕其一生所能读完的书也不会超过2000本。”以后,深度阅读应当成为我阅读生命的常态,努力突破阅读舒适区、实现知行合一,不仅让阅读滋养生命,更应该把书籍上的知识"转化为教育土地上的成就”。

3


因为选择站在孩子这一边,她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尊重生命,呵护心灵。孩子们在她的眼里不是平均分下被抽象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有尊严、自由诉求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方老师争取了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让孩子们爱上了英语课。“站在教室讲台前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于是,她成了教室里掌握方向盘的人,不仅掌控了自己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更决定着她将把孩子们带往明亮那方。


阅读让方老师找到了生命的方向,阅读更应该成为孩子们飞翔的翅膀。而丰富、卓越的课程也会带来生命的丰盈。未来,相信方老师和孩子们一定会在新教育的天空下体味生命更加浓郁的芬芳。          
 

此刻,和风拂面,温暖如初。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风车在春风里奔跑。我想起了《人鸦》,瑞夏德顺着嘴巴的方向坚定飞行,终于回归自我。新教育就是引领我们成长的方向标,我们的追随一定不是跟风,那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往期精彩

新网师2018年度十佳生命叙事 | 选择幸福的方向

新网师2018年度十佳生命叙事(二) | 与你同行,从火山到雪山

新网师2018年度十佳生命叙事(三) | 带着海图出发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