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网师2019年度生命叙事 | 马增信:没有方向,所有的行动都是逆风飞翔

184230马增信 新网师 2021-10-25











没有方向,所有的行动都是逆风飞翔

184230马增信

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别忘了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题记



星光:镇西茶馆,

自由灵魂的深度引领

2018年5月,我在无意中浏览李镇西老师的《镇西茶馆》时,发现了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招生的消息。新网师寻找并欢迎所有与新教育“尺码相同”的人。我们的“尺码”是: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命。它犹如一声惊雷,惊醒了迷茫中的我。从此,我梦想的天空开始变得清澈,一潭近乎死寂的心水,重新泛起希望的涟漪。

茨威格曾说过,“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我虽然没有在年富力强的年纪遇到新教育,但我依然是幸运的。我的幸运在于,在教育生涯的末期终于发现教育竟然可以如此美丽。新教育路上,我的心永远年轻。正是因为结缘新网师,启发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让我的人生轨迹,在知天命的年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想说,遇到新教育,什么时间都不算晚。新教育,前半程我们无缘相聚,后半生,我们将不离不弃。

201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和手术,曾让我感受到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惊恐,也让我对生命有了一次刻骨铭心的顿悟。冯友兰在论佛教的顿悟时曾说:“按照佛教的看法,人的修行,无论多久,就其性质说,都只是心灵的准备。要想成佛,必须顿悟,这是一个类似跳过悬崖的内心经验。禅师们用一个比喻说,‘如桶底子脱’,当桶底忽然脱落时,桶里的东西,在刹那间都掉了出去。人在参禅的过程当中,到一个时候,心里的种种负担会像忽然没有了,各种问题都自行解决了。”我想,新教育对我人生的顿悟,也大抵如此吧。

从198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算起来已经有35年了。回想这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自己一直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三十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甚至曾无数次天真地设想,退休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后来,当我读到《岁月凶猛》一书时,冯仑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离金钱越近,那么财富离他就越远。其实工作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单纯为了得到什么而去努力,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在50多岁的年纪,还要加入新网师学习,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在新网师学习中,寻找到教育的真谛,完成后半生的人生规划,让生命在夕阳中发出微弱的光,为自己并不完美的教育生涯,画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2018年5月,我组织学校老师成立了“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小组”,一起学习《给教师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社区——“心流”俱乐部,定期开展读书活动。我还积极参加县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录制,参加德州市阅读训练营,为全民阅读推广做自己的微薄努力。

有人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总要有一样在路上。我有一颗不老的心,我愿,永远在追求新知的路上行走。每天读书或在电脑前编辑稿件,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光。可以说,这半年是我教育生涯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

2019年1月,我加入了童喜喜说写团队,获取了“说写点评师”的资格,我现在正在童喜喜说写团队担任义工导师。我为种子班写了一首班歌:我是一颗神奇的种子/不要看我小/我的梦想大/沐浴在生活说写的阳光下/你说快快发芽/我说快快长大/长出最绿的叶/ 开出最美的花。每天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鼓励下开始爱上说写,爱上写作,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2019年9月,我担任学校“红烛读写社”和“新父母读书会”两个读书会的主讲人,同时组建了“绿光芒读书会”,带领一群爱读书的孩子一起阅读《苏菲的世界》。我还在新网师中组建了“追随杜威”共读部落,共读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作品。读书让我重新体味人生的幸福,而新教育让我重新找到久违的教育幸福,让我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心流:认识自卑,完成认知赶超

平平淡淡中,终于完成了第一学期《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学习。没有期待中的优秀。2019年上半年,我选修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和郝晓东老师的《教育学经典解读》两门课。整个学习过程,李老师的《教育写作》比较顺利,最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郝老师的《教育学经典解读》却让我吃尽了苦头,堪称魔鬼式学习。

2019年3月3日,一个上午的专心致志,终于完成了预习作业的思考,打了草稿。下午,又用了两个小时完成思维导图。这个过程有一点吃力,但也很有趣。严师出高徒,期待自己的进步。3月7日,在忐忑不安中,鼓足勇气提交了作业。

3月11日,我终于看到自己的预习作业成绩,竟然只有50分。我的心一下子就冰到了极点。这是个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成绩,这意味着,我的第一次作业是不及格的。我问自己,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完成这门功课的学习任务,我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选择。

下午,意外收到翟小洁组长的信息,我的作业成绩有误,系统正在改正中。虽然没有最终结论,估计应该不会太理想了。第一次,我感觉到自己的自卑。真实的结果就是这个样子,自己和优秀学员的差距太大了。我开始正视学习上的短板,同时暗下决心,既然自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选择了新网师,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决不言弃。今后唯有加强学习,多读多领悟,才能迎难而上,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好成绩。借在潍坊看孙子的机会,我和同为教师的儿子学习了思维导图知识,争取下次作业中思维导图做的尽量规范些。当然,弄好思维导图的前提还是要多读书,读懂读透,精准把握知识脉络才是王道。

3月13日,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可谓是双喜临门。

“2018生命叙事十佳评选”的最终结果,自己居然名列其中。这是我加入新网师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过去的2018有过努力,也有过挣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一天,隔着屏幕收听了郝晓东老师第一次授课,感悟很深。实事求是讲,怀特海的书非常难懂,即使在懵懂中交上作业,但自己始终没有真正领悟一二。翟组长详细讲了预习作业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解读作业正确的方法。郝老师对教育的目的的解读通俗易懂,让我们对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智慧、知识观、课程观有了全新的理解。郝老师提醒我们,生命叙事不仅仅是对过去岁月的解读,更要带有批判的思想,反思已经走过的人生,不断修正前行的路。

3月20日,计划中的作业仍未完成。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心里总犯嘀咕,信心也有些不足。和当初报名学习郝老师课的热情相比,感觉自己在自信心上受到了一点小小的挫折。这几天,白天硬着头皮整理思维导图和作业。晚上,则静心的啃读郝老师的每篇文章。尤其是《何以成为“我们”》以及郝老师推荐的《巴菲特花了很多时间来阅读和思考》两篇文章。郝老师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新网师的核心思想。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把新网师筑造为全体成员的精神家园才是深层目的。我劝告自己,再咬牙坚持一下,困难总会克服的。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希望新网师这个大家庭里,既收获知识,也能收获到快乐。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

当天晚上,我在打卡日记中写道:终于学会了用电脑做简单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跟儿子学的,电话里反复讨教,有时跟年轻教师学习,特别是跟儿子学习交流,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两个作业初稿也初步完成了。最后两天再打磨下,争取在赴日照学习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月22日,我终于下决心提交了第二次作业。因为周五全天学校的事情比较多,工作日程也安排的满满的;周六一早还要赴日照学习。所以,提前交作业可以防止拖延,还可以防止漏交作业。

这一天,窗外阳光普照,格外温暖。我的心情也出奇的好。在当天的打卡日记中,我记录了最近一段时间学习的收获。第一,通过思维导图的练习,啃读经典的效果初步显现。现在我真正终于明白,郝晓东老师为什么每次布置作业都要求学员费尽心思画思维导图。练习画图的过程,就是学习、消化、巩固、综合新知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思维导图这种全新的读书方式,知识的脉络和线索越来越清晰。第二,通过分析自身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反思课堂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教师生涯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回望已经走过的人生路,感慨多多。三十多年迷茫中,我荒废了太多的宝贵时光。感谢新网师为我的人生纠偏,要让我有机会在知天命的年龄,校正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品尝到生命拔节的快乐。第三,树立了专业成长的目标。反思近来学习,还是缺乏郝老师要求的深度学习的决心。自己在大多数时间,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动机大多还处于为了作业而作业。如果自己的学习能更主动些,如果能够沉浸其中的话,学习的效果和收获一定会更多。这也是我跟随郝晓东老师学习《教育学经典解读》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进步,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认知上的进一步提升。

但好事多磨。27日上午,在日照会场,我突然看到作业“退回重做”的消息。截止时间虽推迟到12点31分。但等我赶回宾馆才发现,U盘上根本没有备份作业。这一次作业内文编辑严格按要求,但文件命名这个细节还是疏忽了!于是,赶紧找人打开自己办公室(幸亏留了钥匙),把作业传过来,用手提电脑(思考再三,还是决心带着电脑来开会,谢天谢地谢自己)编好,重新上交。下午,会议休息期间,又习惯看了下手机。天,成绩居然出来了。虽然成绩仍不太理想,但努力过后的收获还是让我有了些许的安慰。感谢郝老师和翟组长的严格要求,感谢郝老师和翟组长的高效工作。

我开始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我在想,不能为打卡而打卡,为学习而学习,要让打卡的内容更加有深度,就像郝晓东老师说的,寻找到锲入灵魂的契机,完成思想的升华,最终成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新网师的学习,就是不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3月27日,听了郝老师的第二堂课。尽管授课形式发生了改变,但郝老师的每一堂课的内容讲解都是那么通俗易懂。原本难以捉摸的枯燥理论知识,通过郝老师讲解竟然变得如此简单。不得不佩服郝老师讲课的魔力。回想这些年,自己读的书并不少,但浅阅读的成分还是比较大,真正入心入脑的并不多。这也是自己读书进步缓慢的最主要原因。

郝老师的《把学习作为手段还是目的》,对部分教师的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反思自己的学习,内源动力不足始终是制约学习效果的主因。从学习态度的畏难情绪,到学习环节的各种疏漏,再到作业要求的不严格,这些情况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王阳明曾说过:若识得常人心如明镜,修行自然不觉困难。一个时常被世俗困扰的心灵,很难达到如明镜般平静的心态,修行自然苦不堪言。而一个内源动力不足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取得理想成绩的。

郝晓东老师的公众号,我每次都力争第一时间学习。网师的公众号,我也始终坚持每期都认真翻阅学习。之所以这样做,是时时提醒自己,在名师的教导和榜样教师的引领下,更好的完成新网师学习任务。尽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开学后,两次作业成绩都不算理想。主要原因可能就是郝老师说的“文本的透彻解读”不足,这既是个方法问题,恐怕也是个学习态度问题。翻阅瞿小洁、方娇艳、周娟老师的优秀作业,无一不是认真钻研文本的结果。这是我和优秀最大的差距,也是我努力追赶的目标。

要想真正成为自己,一是要真正沉下心来读书,蜻蜓点水的浅阅读只能收获表面肤浅的认识,永远无法达到卓越的顶峰。二是要认真啃读,钻研文本。要想真正获取真知,必须下实功夫。没有不厌其烦的啃读,没有透彻心扉的思考,就很难有真正的自省,也永远成不了真正的自己。

以后的学习,我感觉自己的学习逐渐走上正轨,我也一次次在自卑中完成对自我的一次次超越。4月3日晚上,我有幸参加翟小洁组长组织作业交流活动,第一次通过网络,和许多未曾谋面的学友们交流,特别是和优秀学友方娇艳、周娟、吴钊等老师有了深入的交流,让我们从理论啃读的同时,又加深了对作业的理解和交流。这种交流与碰撞,不仅仅只限于知识层面,还有对人生遭遇这个命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次交流的另一个收获是第一次被称为“高人”,这也算是人生的另一种超越吧。让每一天的忙碌都有意义,每一刻能清晰地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感谢新教育,感谢新网师,感谢全国各地同一尺码的朋友的真诚。岁月会见证我们的成长。

这之后,我每次都认真的预习并完成作业,同时,也尝试在《知网》下载学习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作业也连续得到90+的好成绩。

最让我难忘的是5月7日,自己的作业不仅被评为优秀,张海英组长还热情邀请我做作业分享。回顾这次作业完成情况,构思时间较充分,但由于自己审题不是太细,只重视了时间管理的心得,直到交作业时,才发现还要详细写“时间管理”的不足和改进措施。我在4月30日放假前完成初稿,利用5月1日晚上时间调整了几个小标题,并把作业的语句和逻辑做了梳理,丰富了“高峰体验”部分内容。2日晚最终定稿,起初感觉结尾部分不理想,这次重新修订了结尾部分。作业定稿时,已经是晚上22时45分,提交时才发现审题环节出了点问题。因为5月3日,一家人要回老家,而儿子和同学聚会已大醉,无法开车。第二天,只好由我担任司机。已经没有时间再修订了,只好先交作业,这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这一次作业,我根据自己的时间管理心得,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再次认真阅读《心流》第三章节《心流的构成要素》作为本次作业的重点辅导内容。与此同时,在这次作业完成过程中,尝试在《知网》上下载了部分参考文献,其中包括:《时间都去哪儿了——不足两成中国内地受访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管理财富》《学会时间管理 让班级工作更从容》《论海德格尔的时间观》《教师网络研修碎片化学习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 忙而不乱》《时间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时间管理的哲学》等等几篇文章。

结合自己并不成功的时间管理心得,拟了以下三点进行写作:一是合理利用“第克泰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重要的时间,完成重要的工作。二是用好“闲暇时间”,提高时间管理的效率。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会沉浸。三是重视“高峰体验”,提高人生效率。寻找心流体验,沉浸在工作的快乐中,感受时间感的变异。

因为有了充分的阅读,加上近段时间,对啃读越来越有了一些感觉,所以,这次作业完成的还算顺利。95的高分,我自己认为有些偏高。可能是郝老师的抬爱吧。

时间是衡量一个人生命跨度的重要指标,时间管理是提高人生品质的重要一环。在有限的时间纬度内,尽量充分利用好自己所能拥有和支配的时间,克服拖延和犹豫不决,努力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今天和明天。



成长:面对遭遇,完成人生蜕变

2018年遭遇新网师,是我人生最大的成长。这种成长,打破了原来固有的惰性,重新开始认识自己,加速了自我成长。这是新教育带给我人生大彻大悟的警醒。而2019年4月,主动卷入新网师附属学校项目,则是我新教育人生又一次大胆尝试。附属学校项目的开展,为我成长开拓了另一个空间。

4月1日,时光在读书中静静的流淌。15时03分,“优秀生命叙事群”郝晓东老师发来信息:新网师招募附属学校项目负责人。我心一动,当即表态:我可以。随后手机端传来郝老师熟悉的声音,这声音只有听郝老师讲课时才能享受到。熟悉的声音,今天听起来格外的激动、亲切。郝老师详细讲述了新网师附属学校项目建立的初衷和想法。这之后的几天,新网师重磅推出《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招募附属学校的公告》《新网师专家库征集优秀学员的公告》。引起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新教育教师的关注。能亲身参与新教育,并为新教育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累点忙点,心里总是甜甜的。

2019年,也是我勇敢迈出讲座第一步的一年。作为一名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除了年轻时参加过几次演讲外,真正登台的机会还真的不算多。2019年3月,我接受学校教研室冯蕾主任的邀请加入学校“博雅讲师团”, 成为讲师团一员。对于我来说,一是难得的学习锤炼机会,二是可以借此机会推广一下自己掌握的新教育理念。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我开始积极准备,5月23日,我终于战胜自我,走上学校博雅讲堂,向全校教师介绍了我自己新网师学习的经历和写作体会。这是我2016年经历人生第一次大手术后第一次长时间讲话,我坚持站着完成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虽然有些紧张甚至忙乱,讲座完成时,双脚已不听使唤,但我坚持努力慢慢地走下讲台,向鼓掌的老师们致以谢意。

5月31日,人生第一次踏上太原的土地。用“晋善晋美”已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六个小时长途跋涉的疲惫,从下车进入行知宏中学校报到的一瞬间,烟消云散了。6月1日,在山西太原新网师首届高研班上,我进行了15分钟的闪电演讲。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却是人生最难忘的十五分钟。给自己定下的“争取让人生最珍贵的15分钟分分精彩,不负众望”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6月28日,在济南匆匆做完了身体复查后,应太阳城中学执行校长陈海祥邀请,第一次以“专家”的身份,为太阳城中学教师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讲座,为新网师造势。两天的身体复查,时间紧,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的长椅上等待检查。为了渡过漫长的等待时间,我第一次尝试用看书消磨时间。去德州演讲的稿子也是利用检查中碎片化时间熟悉完善的。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校门,为新教育布道。虽然,连续两天的复查,身体有些疲惫,但有新网师使命的召唤,任务完成的还算顺利。

其实,自从2016年腰部手术后,每年复查都是安排在暑假进行,一是我和儿子都不用请假,二是时间相对宽松。今年的复查时间的提前,源自一场“意外的惊吓”。

生命中总有一些意外的遭遇,让你猝不提防。命运弄人,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年轻的时候,一次次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却始终读不出其中的深意。6月19日晚到20日中午,惊魂的13小时,让我对海伦的遭遇有了真正的理解,对人生又有了新的顿悟。

19日晚7:00,一个平常的日子,早早吃完饭,打开手机学习通APP,先顺利的签到,然后再静静的等待这个学期李镇西老师的最后一次授课。虽然这次听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但最大的意外却出自我自己。9:30左右,正当我认真收听讲座时,意外却发生了,我忽然听不到手机里李镇西老师的声音了!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我的双耳居然失聪了。

对于双耳失聪,2016年那场刻骨铭心的手术后,曾经发生过一次。那一次耳朵虽然没有完全失聪,但也持续了一个多月。还好,发生在养病期间,天天有人伺候,耳朵失聪,并没有太影响我的生活。这一次,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了。况且,爱人、孩子都不在身边。我活动一下四肢,感觉没问题,然后,试试慢慢走路,依然没有任何问题。我很快放弃了马上到医院急诊的念头。转而想,既然耳朵无法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了,那么干脆就写篇文章吧,于是,我在特别寂静的环境中,写了关于附属学校工作的第一次观察与思考《行动是感动最好的诠释》。这恐怕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写作经历了。期间,我居然还就教育年会的问题和郭良锁老师进行了微信交流。不知道,手机那边的郭老师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事情。利用难得的“清静时光”,我很快在电脑上完成了文稿的写作。因为,在潍坊返程的路上,早已把文章的写作提纲记录在手机上,甚至连最终的题目也是在车上拟定好的,没有任何的改动,所以,这次写作非常顺利,不知道,这是不是郝老师说的金字塔原理。仔细校对完稿件之后,我便宽慰自己休息,准备第二天到县医院,去做一次认真的检查。

第二天的检查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县医院耳鼻喉科居然关闭了。后辗转到中医院,又碰上医生没有上班。在苦苦等待了近三个多小时以后,检查的结果也让我大吃一惊。从第一天夜里9:30到第二天的中午,将近13个小时,让我一直惊恐万分的大病,竟然是耳朵堵了。耳朵的污物很快被医生清理干净,我也终于恢复了听力。命运在危急时刻,再一次给了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好在,悲剧终究没有上演,现在看来,倒越来越像是一场喜剧。我在想,耳朵里的污秽,日积月累居然能够造成双耳的失聪这样非常严重的后果,而我们的心灵,是不是也应该时常清扫一下呢。

8月27日,在济南遥墙机场,我登上赴哈尔滨的飞机。此行的目的地是黑龙江省尚志市希望小学。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作为新网师附属学校项目组专家外出讲学。

尚志之行,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讲学。对这次培训的讲稿、课件多次打磨。特别是对课件的准备可谓历经艰辛。最后,还是在儿子的帮助指导下才最终完成PPT的制作。特别庆幸的是,正因为有了“逼自己一把”的磨砺,PPT的制作居然有了一些进步。

27日下午到达尚志,晚上,我和同行的顾舟群老师在校长于红澎的陪同下,首先和尚志的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8月28日,讲座正式开始,虽然,学校的礼堂还没有装修完毕,但老师们早早来到学校,整理会场。在尚志的一天讲座,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培训现场。一是人数全,几乎是座无虚席,二是每个人都在认真听,认真记,认真的思考。这从下午的现场交流中,老师们踊跃地提出问题,热烈地讨论中就可以看出来。我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述新教育,言说我自己的教育故事,我努力的想把所有能量都释放出来,这样才能不负期望。

终于,轮到重量级专家亮相了。顾舟群这位新教育的资深专家,把自己的晨诵、读书绘说,整本书阅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每一个话题都是那么的精彩,每一个话题都深深触动老师们求知若渴的心灵。巧合的是,顾老师开始演讲的时候,窗外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不期而至的热烈的欢迎,是对顾老师最好的褒奖。我静静地坐在台下,享受着一位普通学员,一个普通学生的求知的幸福。

10月25日,在潜山牌楼中学,我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第二次讲座的任务。潜山之行,有几个意想不到:一是作为唯一没有新网师学员的附属学校,牌楼中学虽然只有30多名老师,但新网师学员的人数已有3人,而且是郝永红校长亲自带头参加。这个比例在全国并不多见。二是学校的“红烛”读写社全部由党员教师组成,参加共读人数达到10人之多。一个单位党员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并全部参与读写社活动,这个比例恐怕在全国也不多见。第三个意想不到是“红烛”这个名称恰好与我自己的学校读写社名称是一样的。另外,侯丽江校长所在云南腾冲一小虽不是附属学校,但也成立了读写社,名称竟然也是红烛!伴随着侯校长所在学校也已申请加入新网师附属校,在新网师,将会出现三个“红烛”读写社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场景。第四个想到不到是这次讲座居然吸引了潜山市教育局、黄铺镇文化站的领导、黄铺中心学校及牌楼辅导小学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老师的参与。这让我多少有一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更让我惊喜的是,10月31日,我居然接到“中原名师工作室”弯丽君老师的邀请,让我为工作室的老师们进行网上直播讲座。11月8日晚7时,在弯老师、赵霜老师及胡新颖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第一次通过cctalk上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网络直播,当日收听量竟然超过了1000人。11月26日晚,在胡新颖老师的邀请下,我又一次在cctalk上,为项城课题组的老师进行了直播。相比于第一次的紧张和不知所措,这一次直播从容了许多。在一次次“逼自己一把”的经历中,我再一次感受到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如果说,5月30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太原高研班的讲台,完成了我人生最有意义的15分钟演讲,那么,12月7日,当我第一次以主持人的登上武城高研班讲台的时候,一个全新的,充满自信的我出现了。

12月7日至8日,为期两天的武城高研班完满落幕。9日晚,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从8月确定“新网师教师阅读与写作暨‘读写社’高研班”在武城县实验中学召开。紧张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11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婉言谢绝了附属学校邀请我外出讲学的请求,全身心的投入会务准备中。从会议的筹备细节、会务报名、住宿安排等等,我感觉自己像换了一个人,从未有过的忙碌,从未有过的紧张,当然也有些许从未有过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是新网师一年多的学习经历带给我的。会议的完美落幕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2019年新网师的经历,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成长。由最初的信心满满地选课,到几次作业受挫;由最初的自卑,对自我的不信任,到最终经过努力,一次次地完成自我超越;从应召担任新网师附属学校项目负责人,到附属学校工作慢慢走上正轨;从久未登台,到勇敢走出校门宣讲新教育;从一次突发的失聪,到以一个强大的内心(孙影老师评)冷静对待,我在一次次自卑中,奋起超越,在一次次遭遇中,完成人生的蜕变。



清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10月3号是我坚持每日学习清单的一个月的日子。有感于《每日学习清单》的坚持,我写了《来一场学习清单的革命》。文章写完以后,照例贴在打卡群,并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没想到这篇不起眼的小文章,第一时间得到了诸多学友的关注和转发。更让我感动的是郝院长也在第一时间转发了,孙影教授还留言“日拱一卒,是最好的学习”。其实,设计《每日学习清单》的初衷,仅仅是为了督促自己的学习。一年多新网师学习,我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自己的懒散和随意。好多时候,还是控制不了自己。虽然表面上是在学习,但心猿意马,想着电视,挂着刷新闻。对于自己的不能坚持,让他人监督根本不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管理自己。我想,对于一个成人,自我管理还是应该能够做到的。所以,我就想依靠《学习清单》,把自己一天的学习规范一下。在学习清单中,涵盖了一天的四个阶段: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其实,时间段没有必要那么严格的划分和执行。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我们只能抓住最容易支配时间进行读书学习。

根据黄金三小时法则,用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段去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金三小时的具体时段可以因人而异,但并不影响作用的发挥。我认为,最宝贵的时间应该是早晨。其次是晚上。早晨5——8点是人一天中效率最高的三个小时。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最可贵的是早晨心情最愉悦。很少有人,早晨起来就抱怨、生气。在这一时段,学习的效率应该是最高的。可以起到以一当三甚至以一当十的效果。而晚上是写作的黄金期,一方面是汇集一天的思考、反思,另一方面时间可长可短,有很长的可选择性,伸缩性。而上午和下午还是以工作为主。周末的时间段,虽然空闲时间多,但执行的难度往往更大。这可能是最考验我们坚持和定力的时刻。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仅仅靠圈圈画画或者零星的批注,很多知识学习还是不系统,有些东西过后就忘记了。这可能与我的记忆力有关。于是,我又尝试设计了《阅读记录本》。记录本以A4纸为主设计,反正面都可利用。阅读记录本以天为单位,这里面能够详细记录读书的时间,读书的篇目,书的作者,甚至可以标注读书的起止页码,阅读时长。最重要的还是摘录笔记。通过手写的笔记,对阅读的思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这种记录方便以后查阅。虽然不能完全做到每天做笔记,但几天的尝试下来,我觉得,学习的效果增强了许多。算是一个加强版的学习清单。

22日这一天,恰逢我“清单学习”使用的第111天。对于一个新生儿,我们习惯以百天做纪念,而对于我的“清单学习”,我选择了第111天。一是因为“清单学习”的百天恰好赶上新网师的高研班,前前后后一直忙于会务,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细想。二是111天,这三个1连在一起,我特别喜欢,算是“一以贯之”。

我的人生旅途已经走过了近20000天,这111天,只能占这生命当中的0.5%。但是,这111天对于我的人生而言,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111天,我真正养成了学习的习惯,找到了读书的乐趣;这111天里,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体味到了成长的感觉;这111天,虽然没有得到任何奖赏,但我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和方向。盘点过去的111天,我一共读了《杜威画传》《伟大的思想家--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约翰·杜威》《偷师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幸福的方法》《儿童的人格教育》《杜威在华讲演》《杜威传》《读懂一本书》共11本书,目前正在读的是《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等书。这111天,我主持了五次“追随杜威的脚步”共读部落的分享活动。



2019年,又有几位熟悉的朋友和亲人遗憾的和这个世界告别,这是我永远难以接受的告别。这一时刻,我感觉生命的翅膀薄如蝉翼,经不起命运之神的每一次轻轻触碰。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是的,2020年已经来了,我知道,余生已经没有多少光阴可以供自己虚度和挥霍。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激情、执着、果敢为自己的生命历程留下痕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20年,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在等着我。我只想把这份快乐的心态保持下去,在人生的晚年,让自己依然可以保持年轻人的欢快、开放、朝气和愉悦。不管命运能给我留下多少思考的时间,我也要努力争取让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出生命原来的样子。

许多年前,曾经看过一本《智慧的锦囊》。其中书中的一句话仍然记忆犹新:“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如今静心品味,别有一番滋味。树的方向,由风决定,而人生的方向,则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在于他选择走哪条路,更重要的是他朝哪个方向走。

2020,新网师是我唯一的方向。















作者简介

马增信,男,1965年出生,山东省武城县人。高级教师,曾获德州市优秀教师、武城县优秀教师、武城县文化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喜欢读书,也写过一些零碎的文字,有个人诗集《诗路花雨》出版。成立教师读书会“心流俱乐部”,倡导师生共读,自我成长。座右铭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点评

王辉霞


心有所属,行有所向

马增信老师,是新网师附属学校负责人,是新网师专家库成员,更是每个新网师学员争向学习的榜样。尤其是他的“每日学习清单”,引领、鼓舞了许多人。马增信老师“日拱一卒,勤奋进取”的执行力和学习力,也让他有了今日不凡的成就和收获。读马老师的年度叙事,收获的不仅是对生命的感动,还有对“人生何为,何为人生”的深刻思考。

单看马老师的文章题目,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没有方向,所有的行动都是逆风飞翔》,是的,倘若走路不看路,心无目标,行无方向,人生何去何从,便没了意义。马老师在文中说“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别忘了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马老师带着这样的执念,开启了一段属于他自己的“英雄旅程”。

一、星光:受召唤而开启冒险之旅

因李镇西老师的《镇西茶馆》,2018年,50岁的马增信老师结识了新网师,遇见了和他一样爱学习、爱教育、爱生命的“尺码相同”的人,开启了灵魂深度之旅。马老师说“新教育,前半程我们无缘相聚,后半生,我们将不离不弃。”谁能想到,这是他2016年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遇见“星光”时的大彻大悟。自加入新网师之后,马老师找到前行的方向,每一步行走,都为生命添上了丰盈的翅膀。

因为有一颗年轻的心,马老师开始了一项项常人无法理解的工作:组织学校老师成立“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小组”,一起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成立教师专业发展社区——心流俱乐部,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给参加县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录制;参加德州市阅读训练营,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承担家校共建、文学社复刊工作、学习编辑公众号;加入童喜喜“说写点评师”;做班主任志愿者;承担读书社……也许有人说,马老师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抵得上他一辈子做的事情,的确如此,让别人觉得,哪一项工作都很辛苦,可在马老师心里,这是他教育生涯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

二、心流:遭遇考验、伙伴和敌人

马老师在新网师的学习,并不是一路鲜花。《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平平淡淡,没有获得期待的优秀成绩。尤其是选修郝老师的《教育学经典解读》,一波三折,让马老师经历了一段“认识自卑,完全认知赶超”时光之旅。第一次作业50分,尽管后来得知系统问题导致成绩有误,但还是让马老师心情冰到极点,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只因此事,马老师正视自己短板,明确与优秀学员的差距,开始暗自用力,搜知网,求助力——向儿子学习思维导图,规范作业,阅读升级,勇猛精进。

无论道路有多么艰难,认定了方向,就会咬牙坚持。马老师在坚持中,开始啃读郝晓东老师公众号上的每篇文章,马老师说“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在英雄之旅,有高人引领,也有“敌人”拦道。马老师的第二次预习作业,被判为“退回重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身在他处,诸多不便,马老师仍然解决重重困难,还是按作业编辑要求,重新提交。也许就是在这样重重困难突围战中,英雄慢慢炼成——从不及格,到最后的优秀作业分享。

三、成长:高人相助而克服困难

2019年,是马增信老师成长蜕变的一年,在郝晓东老师的引领下,马老师自告奋勇,成为新网师附属学校项目负责人。作为负责人,马老师要协调附属学校的一切事宜,还要为附属学校与新网师专家牵线搭桥,促进新网师专家进校园活动。

此外,马老师自己还行走四方,传经送宝,完成一次又一次超乎个人以往经验的挑战,完美自我超越。其中,一次突发的失聪,让马老师强大到坦然淡然,在书写中完成又一次人生蜕变。

四、清单:遇见自我

马老师说,“啃读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从坚持每日学习清单开始,马老师开启了一场学习清单的革命——啃读历程。

有了学习清单,有了行为规范,能借用黄金时间完成高效率的工作,尽管执行难度大,但是依靠着坚持和定力,马老师再次改革——设计《阅读记录本》,跟随“杜威”,走过一部又一部经典。

任何英雄,都是平常人坚持做着平常的事情,做出不平常的成绩。马增信老师是教育界的“英雄”,他有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抱负,他有着我们敬佩的年轻心境,他有着核聚变的坚持力,每天阅读、阅读每天,快乐前行,无问西东。


网师2019年度叙事征文展播 | 方娇艳:做一颗时间的种子

编辑:杨茜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