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 | 低成本高票房电影制作之道!
好莱坞大片可以说是电影市场当之无愧的主角,其制作精良、众星云集、宣传攻势铺天盖地,几乎已经成为每一部即将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的标配,然而在这种“大制作”的背后,却是成本的逐年攀升。
据电影研究学者Stephen Fellows对成本超1亿美元的好莱坞大作的数据分析显示,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间,成本超过1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共60部。而2005年到2015年的11年间,其数量激增至197部。其中,在Stephen Fellows特别分析的29部成本超过1亿美元的大片中,其平均总成本达到了4.17亿美元,而平均制作成本则1.5亿美元左右,占据总成本的35%之多,可见制作成本在好莱坞电影中占据了极为重要地位。
不仅好莱坞如此,近年来,国产电影烧钱进行“大制作”趋势也是愈演愈烈,《长城》制作成本约8亿元,《狼图腾》7亿元,《金陵十三钗》、《赤壁》约6亿元,《功夫之王》约5亿元,《美人鱼》3亿元……这些电影的制作成本一路飙升,有些甚至已接近好莱坞水平。但是,烧那么多钱制作的电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其电影质量到底如何呢?
一般来说,影视剧的成本主要集中在演员、导演、道具、后期制作、宣发等几个方面。
首先,就演员来说,主演的片酬是电影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高得离谱,动辄上千万,天价片酬也是由此而来,而配角、群演虽然片酬没有那么夸张,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其次,导演,作为整部剧的核心和灵魂,导演的费用支出成为仅次于主演的存在;而在大IP盛行的今天,影视剧IP的购买也是需要计算在内的;影视剧的场景道具、服装饰品、摄影器材等也相对耗资不少,尤其是场景道具的搭建,如耗资3.3亿的《幻城》,其服装、化妆、道具、特效就占到了60%;特效、剪辑、配音等后期制作也是影视剧制作成本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电影特效制作是后期制作当中最重要也是最烧钱的一环,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高产大片,高品质的特效对电影的效果至关重要。宣发环节,一切附着流量的载体,电影宣传都不会错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各类平台、落地活动等,无疑花费巨大。
然而,一部成本1亿的电影需要3亿票房才能回本。在动辄就要上亿投资的今天,超高成本的电影票房回报比不一定高,有些电影花钱做了大制作,却质量令人堪忧,血本无归者比比皆是。2016年有10多部成本超过2亿元的国产电影上映,其中由郭富城、巩俐等主演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成本甚至高达4.5亿,成为年度“最贵”电影,影片也有着12亿的票房表现。然而,按照1亿成本3亿票房的比例来算,《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无疑还有着1.5亿的缺口。此外,在这十部成本超两亿的国产电影中,仅有《美人鱼》和《澳门风云3》有赚,其他均赔(也可能在其他渠道收回成本)。
在成本控制中,除了对片酬、发行成本进行控制之外,有时占据影片成本三分之一之多的后期特效制作的成本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本就属于烧钱的后期特效,如何才能有效做到成本控制呢?毕竟画面炫、好看、效果震撼等能够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的特效也是吸引观众的亮点之一,总不能为了控制成本,把高端大气的特效制作再降为五毛特效吧?首先,专业的制片管理团队,将后期工作统筹做到最大化,有效降低制片成本。其次,整合最优质的特效团队,低成本高质量共同完成后期特效。
什么类型的低成本电影最赚钱?
为了发现低成本爆发大势电影的共性,我们对来自The Numbers金融数据库的一份超过3000部电影的片单来调查全部的财务细节,包括北美(即国内)和国际票房,视频销售和租赁,电视和辅助收入。我们重点研究于2000到2015年间发行的,成本在50万美元到3百万美元间,制片方获得了至少一千万美元净利润的电影,用发行方收取30%费用的标准发行模式计算。得出了一份总共63部电影的列表:在过去的15年大约每年4部电影。几乎所有的这些电影对于独立电影的追随者应该都很熟悉,从入围奥斯卡的电影像《南国野兽》 和《冬天的骨头》到像《潜伏》和《人类清除计划》这样的被主要工作室打造成票房黑马的恐怖电影。有了这份清单在手上,我们寻找共同的主题(一小部分除外)发现轰动一时的爆款被顺理成章地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种:极端,概念清晰的片
特色突出的恐怖片在低成本爆发成功中榜上有名,对大多数制片方来说不足为奇。
·最获利的电影:《潜伏》,《怪兽》,《心中的恶魔》,《灵动:鬼影实录2》,《死亡之雪》
·美国电影协会分级:82%为R级,12%PG-13级,6%未定级。
·时长:相对较短,平均94分钟,没有电影时长超过两小时。
·影评人评价:普遍差。这个分类里评分最高的《活埋》Metascore都只有65分(满分100分)。整个数据集在Metascore平均分仅有49(满分100分)。
·观众评价:比专业影评人的评价要乐观,但仍然没超过大多数电影,IMDb上评分为6.2(满分10分)。
·发行模式:两种非常不同的发行模式,一半在不到100个影院上映,然而另一半在超过1500个影院上映。
·收入来源:30%来自影院,64%来自家庭视频,还有6%来自电视和其他辅助收入。
·收入地区:收入的46%来自美国和加拿大,还有54%来自国际。
第二种:内置观众和/或者有强大故事的纪录片
第二阵营脱颖而出的便是纪录片。
·最获利的电影:《画廊外的天赋》,《难以忽视的真相》,《马利》,《泰森》,《科伦拜恩的保龄》
·美国电影协会分级: 在各个评级中都有分布,最常见的是PG-13级
·时长:平均时长102,从80分钟到144分钟的一个很宽的范围
·影评人评价:非常高,Metascore评分平均达到79(满分100分)。
·观众评价:非常高,IMDb上的评分为7.8(满分10分)。
·发行模式:少量的影院,大多数影片上映不超过250个影院,发行范围最广的《难以忽视的真相》在587个影院上映。
·收入来源:75%的收入来源于家庭视频,18%来自影院还有7%通过其他渠道。
·收入地区:58%来自国际,42%来自于国内。
专业影评人的评论对这类电影的爆发似乎很重要,有意思地注意到专业评分最低的纪录片(《九月刊》69分,《宗教的荒谬》56分)每个都有强大的内置观众(‘Vogue/时尚’和‘Bill Maher/宗教的怀疑’)。
实际上,名单上只有极少数的纪录片没有明显的观众:《怒火救援》,《金属精神》,《寻找小糖人》是仅有的几部需要人群的。其他作品要么就是某人已经非常有名(马利,泰森,塞纳,艾米...注意名字为片名!)或者直接面向可接受的观众(《监守自盗》《黑鲸》《难以忽视的真相》等等)。
第三种:确证的,感觉良好的宗教电影
说到可接受的观众,第三组是以信仰为基础的电影。
·最获利的电影:《消防员》,《上帝未死》,《拯救生命》,《战略室》,《勇气》
·美国电影协会分级: 三分之二都是PG级,剩下的三分之一是PG-13级
·时长:相当长,全都超过110分钟,平均时长两小时
·影评人评价:低得难以置信,Metascore评分只有26分(满分100分)
·观众评价:与恐怖片类似,IMDb上评分6.3(满分10分)
·发行模式:平均在1273个影院发行,范围最广的是《战略室》在1945个影院上映。
·收入来源:60%来自家庭视频,31%来自影院还有9%来自电视和其他辅助来源。
·收入地区:90%的收入来自北美,只有10%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地方。
这些电影凸显了两件事。首先,它们赚的钱差不多全来自美国。其次,它们从主流影评人那得到糟糕的评论。这些电影的力量不见得是质量,而是因为有传达给观众对他们想说的有兴趣的信息。
第四种,高质量剧情片
另一种情况,至少在专业电影影评人的眼中,就是高质量的剧情片。几乎半数的这些电影都是美国生产,剩余的来自其他各国包括德国、阿根廷、墨西哥、英国、法国和波兰。
·最获利的美国剧情片:《半个尼尔森》,《女招待》,《蓝色情人节》,《弗鲁特韦尔车站》
·最获利的国外剧情片:《窃听风暴》,《摩托日记》,《爱情是狗娘》,《无名》
·美国电影协会评级:绝大多数都是R级,只有三分之一是PG-13级
·时长:从81分钟到154分钟不等的宽范围
·影评人评价:极其高,Metascore上评分81(满分100分)
·观众评价:同样高,IMDb上评分7.5(满分10分)
·发行模式:小范围发行,除了四部外其余全部少于300个影院上映
·收入来源:67%来源于家庭视频,27%来源于院线,6%来源于其它渠道。
·收入地区:美国剧情片的收入66%来自美国和加拿大,而反过来也是对的,非美国剧情片收入的64%来自于国际资源。
这个分类的最低分电影在Metascore上收到的评分是68(满分100分),高于恐怖片爆款系列里全部电影的评分。
在这些电影中有一个常见的趋势是获得奖项的关注。尽管它们还不足以赢得很多奥斯卡的主要类别奖,但这些电影已经拿到了一堆独立精神奖项,最佳外语片学院奖,还得到一些奥斯卡的编剧或演员提名。
电影的质量一定要好吗?
这项研究的一个有趣发现是电影的质量只与特定类型的影片有关。
·宗教电影从影评人那获得了非常低的评分但是从观众那有高低不一的评分。
·恐怖片展示了一个幅度:一些被观众和影评人都不喜欢(比如《心中的恶魔》),然而有的电影有来自双方阵营的中等支持(比如《怪兽》),还有观众喜欢然而影评人冷淡对待的电影(比如《死人的鞋子》)。
·纪录片和剧情片在观众人群中有高人气,绝大部分影片也从影评人那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如果把这些情况在图上绘制出来,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系列是多么不同。
缺失了什么?
很多电影出现在这个列表里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有趣的是这个列表遗漏了什么,我们发现...
·几乎没有喜剧片(《等待》是列表里唯一彻底的喜剧片,它是在DVD销售热潮的高峰期出现的)
·没有动作片
·没有惊悚片
·没有音乐片
·几乎没有定位给孩子的片子——《杜利特尔博士3》是出现在我们名单上的唯一的家庭电影。尽管我们相信一些动画系列,比如芭比娃娃和小叮当非常有利可图,但是它们的预算并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除了缺少的类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线明星参演。当然,主要是预算的原因,就像很难让汤姆克鲁斯去拍一部3百万美元的电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影制作时也并没有吸引任何二线明星。
给制作人和出品人的经验
因此我们觉得有一些可以给想要制造爆款的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建议:
1,一些“缺口”群众基础很雄厚,如果你能触碰到他们将是非常有利可图的市场。以信仰为基础的电影观众显而易见,但是仍然有对特定类型纪录片接受度广的观众。对你的受众很了解是创造一部财务成功电影的第一步。
2,如果你的目标是更为广泛的群众,电影质量非常重要。磨练你的剧本直到你认为完美,接着研讨会抽丝剥茧可能会很痛苦,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需由剧本引导的电影最终对观众产生影响,并收回投资。
3,寻求好的演员,而不是大明星,同理主创人员也一样。有趣的事实:Affonso Goncalves,编辑过《南国野兽》的列表成员,也编辑过《冬天的骨头》和2016奥斯卡入围影片《卡罗尔》。找到一个好编辑,摄影师,美工设计师和其他重要的工作人员,对一个低成本电影来说,比把预算的一大块花在知名(或者只是有可能预计会出名的)演员上更重要。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关于开拍学院
开拍网(www.kaipai.com)旗下
助力青年影人成长的学习型社群
官方网站:www.kai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