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幸福的人都上朋友圈?还是上朋友圈的人都变幸福了?

2016-04-12 人神共奋的李刚 人神共奋


1

一项全球范围的调查发现,“你是不是幸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遗传基因,大概占50%。也就是说,如果你缺乏幸福感,有一半的可能是天生的,这算是个坏消息。


第二是环境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子登科”——位子、房子、票子、妻子(丈夫)、儿子(女儿),大概只占10%的,就是说有钱没钱,幸福感差不多,这算是个好消息,更好的消息是——


第三个因素是你对生活的看法,你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大概占40%,是相当大的一个比例了。


之所以说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些都是可以自我调节的,我们现在有了朋友圈,还有微博、QQ,可以好好利用这些社交工具大大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上一篇人生已如此愁云惨雾,你还在我面前装逼?中我们说了,在社交网站“秀幸福(那篇文章称为装逼)”的心理动机之一是“自我形象管理”——给别人看的。


很多朋友对此提出了批评。

怪我,文章才写了上篇就发了。其实我们“秀幸福”还有另一种更重要的动机——与内在完美的自我对话,以缓解自我怀疑的焦虑。


2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期望的形象,心理学家称之为“完美自我”,如何把 “现实自我”和“他人眼中的我”提升到“完美自我”,这就是我们大部分幸福感的来源。


举个例子吧。新版《三打白骨精》在豆瓣评分不高,但至少有一句话我要给满分,观音姐姐对悟空说:“你看到的是真相,而唐三藏看到的是心相。” 悟空火眼金睛看到的是人妖殊途,而他自己就是个妖,所以他不服、他痛苦、他要大闹天宫。唐三藏人妖不分,不是他蠢,在他心中众生平等,人妖并无分别——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所以唐三藏的内心是幸福的,在这个妖魔横行的世界里,他永远用完美自我的佛眼寻找希望。唯有这样的人,才能领导大家克服西天取经路上的各种磨难。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两个人共同经历过一件事,比如一次旅行,但两人的回忆感受却大相径庭?如果有一台摄像机全程拍摄,在回放时,我们又会惊奇地发现,我们错过了那么多细节,这次旅行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美好或糟糕。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一生有90%的经历都会被我们主动“遗忘”。我们所有的感受和记忆都是我们精心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是幸福感,还是痛苦感,都不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是我们的主观选择。


我们的回忆都是一种“自我期待”;我们精心选择照片、仔细修饰文字,都在强化这种“自我期待”;我们把这些发在朋友圈里,则是希望将这种“自我期待”赋予“他人眼中的我”。



3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心理学家劳拉金(Laura A. King),曾在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实验。参与实验者被要求定期用文字描述他们的生活,第一组要写下自己现实生活中最理想的状态(不是YY,而是真正存在的),第二组要描述他们曾受到的创伤,第三组只需写出当天的计划。

连续三个月后,再测试他们的幸福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秀幸福的那一组,实际幸福程度要高于另外两组。


写心情日记是以前的做法,社交网站出现之后呢?


我找到了一份针对社交网站分享行为的心理学报告,比较了大家在facebook和现实生活中表达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偏好。

结果发现,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朋友交流时,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相差不大,但在社交网站上,分享幸福的意愿远高于表达负面情绪的意愿。


(实线是正面情绪,虚线是负面情绪)


当我们仔细修饰准备发上朋友圈的照片时,我们沉浸在一种难以名状的幸福感中,这种幸福感既来自精心选择的回忆,也来自朋友的预期反应。


我们要秀恩爱、我们上传宝贝点点滴滴的美好、我们还要用美颜功能处理自拍,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形象容易被社会公众接受,也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可以更漂亮、更幸福。



孔子朋友圈里那么多学生,他唯一赞过的,就是曾点谈人生理想的那条:“暮春时分,穿上新淘的袍子,和五六个死党去泡把澡,晚上再去K歌,不尽兴谁也不准走。”

不但给了赞,孔子还难得地加了评论:“抢老子台词。”


是吧,那么多高冷的人,那么多大道理,喜欢的也不过是人生的那么一点小乐趣。


相反,报告认为,向普遍朋友倾诉负面情绪几乎不会带来积极的影响,除非对方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否则不过是一场低效率的吐槽。

这就像是朋友圈里很多人宣泄完情绪后,又删了,以免污染了别人的情绪。


4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秀幸福”都能为我们带来幸福感?劳拉金的这个实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写下的心情必须是真正存在的美好感受,而不能是虚构的。


这个结果排除了通过成功学和心灵鸡汤获得内心幸福的可能性,心灵鸡汤的本质是一种讲故事的技巧,是一种阅读高潮,作用时间非常之短。就像俗话说的:看看感动、想想激动、没有行动。


来自他人的鸡汤既不能构建“完美自我”,也无法影响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否则,那些“网红”和营销号岂不是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所谓幸福就是在希望中带着一点眼前的苟且,又那一点小小的苟且又掩盖不了希望。


5

写到这儿,我想很多人都会不满意了,他们可能更重视表达想法而不是情绪,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会说:我不喜欢在朋友圈里碎碎念,那我是不是就无法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了?


而且,朋友圈毕竟不是私人日记,很多人还有“社交压力”:是不是太装逼了?会不会伤害到别人?会不会引起误解?会不会是自己的想法有偏见?


这些人怎么提升幸福感呢?我认为“展示完美自我”,既可能是一种正面的情绪,也可能是一段批判性的思考。这篇文章已经够长了,这个话题我们下期再聊。


近期热文

人生已如此愁云惨雾,你还在我面前装逼?

“职场负能量综合症”的三阶段,你是受害者吗?

同样是郊区买房地铁上班,为啥人家成了摄影大师而你只看了几部韩剧?


每周两篇原创事儿逼大叔风格零鸡汤的职场社交心理
请相信一个不靠脸吃饭的人是最要脸的长按二维码关注“人神共奋”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