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tongyipaocha Intro 每周三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包括但不限于:职场心理系列,知识管理系列、读名著品职场系列。 别BB什么快乐体育了,比赛的第一意义就是赢。 当然,我们不一定要拿金牌,我们可以自己定义“赢”的意义。 为什么孙扬拿了银牌,还取得了个人今年最好的成绩,反而失声痛哭?为什么同为世界冠军的傅圆慧拿了铜牌,还是并列的,仍然很开心? 你可以从性格的角度分析,但心理学家的看法却更有启发性。 有心理学家对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所有颁奖典礼的视频进行分析,让普通人对每位获奖选手所展现的开心度打分。结果是,银牌选手开心度得到4.8分,铜牌选手则高达7.1分。 就是说第三名通常都比第二名开心。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Matsumoto,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柔道银牌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的表情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忧伤占43%、不屑一顾占14%、面无表情占29%。 按理说,柔道比赛是淘汰赛,银牌运动员和铜牌相比,同样输一场,名次还高一点,应该感到幸运才对,但他们简直是比没拿到奖牌的人还要痛苦。 原因不难理解,银牌运动员想的不是“得了第二名”,而是“丢了金牌”;铜牌运动员想的不是“得了第三名”,而是“还好拿到了奖牌”。媒体的标题也常常用“痛失金牌”代表拿银牌,“赢得一枚奖牌”代表拿了铜牌。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他著作《心理学原理》中说:“让男人羞愧致死是因为他仅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拳击手或者划手。除一个人外他能打败世界上所有人,这一点对他来说无关紧要;他已经决定了自己就是要打败那个人;只要他没有成功,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同理,那些输了比赛还没心没肺傻乐的人不一定是领悟到“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他们同样觉得自己是“赢了”,只是对对手的理解不同而已。 天下掉下来个表情包傅圆慧,那些媒体、吃瓜群众们就纷纷表达了“体现了我们的进步”,“完美诠释快乐体育”,“说明大家越来越宽容”,“审美趋于理性和自信”等美好愿望…… 扯蛋!竞技体育的唯一意义就是赢,就算是打个麻将,你都是吃上家看下家六亲不认,你清一色自摸时的那种心跳,才叫快乐。 一位游泳运动员说,游泳比赛最可怕的是冲刺时必须憋气,那种巨大的痛苦,恨不得让自己憋死在泳池里。这一切都是为快乐吗?都是为了赢啊! 赢是竞技体育唯一的意义,幸好,我们不一定要拿金牌,我们可以自己定义“赢”的内涵。 我儿子最喜欢的明星是田亮,可他根本不知道田亮也曾拿过奥运冠军,也在退役之前经历了雅典之败,他只知道,这是一个有型有趣的大明星。 我相信宁泽涛赛后会退役,因为他再牛能牛过刘翔吗?刘翔拿了那么多冠军,取得了那么多重大突破,不就是因为输了北京的比赛才真的被骂成了翔吗?既然他在更广阔的娱乐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相信他已经重新定义了“赢”的方式。 不是说战胜所有的对手才是赢,重要的是你设定的目标,你心中的那个“对手”。只要你做到了,你就可以对自己说:“你行,你行行行!” 怎么赢,你说了算。但是,一定要找到那条可以赢的路! 普通人没有机会参加竞技体育,但生活中无处不是赛场。 在我二十年的炒股经历中,前十年,我一直亏钱。之所以还坚持炒股,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结果并没有因此改变,我还是亏钱了。 有一次,朋友介绍了一个投资界高手,那个人看着很不起眼,我没把他当个菜,只顾自己大谈经济大势,大谈技术分析,BalaBala…… 也许看多了我这种亏钱不亏理的小股民,他只问了一句话:“你现在手上的股票是赚还是套?” 我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的投资手法和很多股民一样,买了股票希望每一次都能成功,所以赚了一点就跑,亏了就放在手上,不解套不走。所以每次一波行情过去,手上全是套牢的股票。 这就叫赢了每一笔交易,却输了整个帐户。 他后面的话大意是说:如果你懂得很多投资的道理,你可以做股评写文章赚钱,如果你理解股民心态,可以做培训赚钱。但既然还在做股票,就一定要赚钱。不是说每一次股票买卖都要赚,那神仙也做不到,但总体上,你必须有一个赚钱的方法和目标。 打脸,piapiapia,还好把我打醒了:在股市上,懂再多道理没有用,学到再多知识也没有用,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 这次谈话的时间很短,却是我投资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我改变了之前的操作方法,不追求“胜率”,只追求资金的总体增幅。 具体的说,套住的股票立刻抛掉,赚钱的股票留在手上,时间一长,手上持有的都是最强势的股票。这样的操作手法,虽然胜率低(从次数上看亏多赚少),但亏的都是止损形成的小亏,而赚的都是持续上涨形成的大赚。 股市上80%的机会都是陷阱,你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仅有的20%的真正机会,把能赚的钱都赚到。这就是赢的道理。 回想以前亏钱的经历,我发现,“虽然结果不理想,但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句话只是输家为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学到东西很重要。但是,找到那个可以赢的方法,才能赢! 最后还是回到这个公众号的主题上:职业规划。 大部分人都用过360安全卫士,这个软件有着一种天生的自娱自乐精神,每天早上一开机就开始自检系统,发现一些小问题,然后提醒你更正,最后再自己评估一个分数——“你已经打败了80%的电脑”。 真是洞察人性啊,让你觉得每天都在做一些小事,一点点地不断进步。但这些软件层面的小小修正,让你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硬件系统已老旧不堪,直到有一天,电脑彻底罢工,让你本该升级电脑的钱,统统浪费在恢复硬盘资料上。 很多人每天都在职场上做着360的工作,似乎每天都在进步,幻想着某一天会发生质变。 人生的机会看似很多,但只有三次机会可以改变命运,高考已经用掉一次,第二次是在28-32岁的第一次职业倦怠期,通常会让你产生跳槽和换行业的想法。第三次是在40岁以后的职业瓶颈期或职业巅峰期,你会思考人生价值这些终极问题,会有“第二次人生”的冲动。 但是你能保证这些突然出现的机会,都在你的职业规划之中吗? 所有的比赛中,我最喜欢看举重,因为它的规则和职场很像,你有三次机会。一次比一次举得重,不代表你能赢;而两次都失败,只要最后一把超过对手,你也能赢。 平凡的人生通常是这样设计的:前两次你要了平时都能举起的重量,最后一把,你决定挑战一个你从未试过的重量。只见你先是双脚挪来挪去,总算站了一个好位置,然后信心十足地弯下腰来,双手开始在杠上抓来抓去,你在想,最后的机会,一定要选一个好位置……,duang!超时了。 恭喜你,你赢了——作为一个小品演员。 “职业规划”这玩意儿,说起来很玄乎,但实际很简单,就是设计一条职业道路,避开优势不大的领域,放弃机会不大的选择,确保99%的精力集中在规划中最好的机会上,让你的职业生涯赢面最大。 也就是说,你可以丢掉每一个可以丢掉的球,只要你预先设计好赢的方式,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把握住这个机会。 你未必会赢得漂亮,但重要的是,这样能赢。 近期热文 你那不是知识,顶多是横店的布景 老板发现“你知道的太多了”,怎么办? 把道理说清楚,别总想着输赢:川普告诉我们的政治智慧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