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对联教程(2)| “大数据”揭示对联句脚平仄规律
在余德泉教授关于“句意”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荐对联句脚平仄安培格式的基本原则(以下简称基本原则)。下面先把这个原则罗列出来: 1.任何长联总是可以通过逐层分解,最后分解到由一个或两个小句组成的句意(三个小句以上因排比、自对而并列的例外,将在后面单独讨论)。 2.组成句意的两个小句的句脚平仄宜相反。 3.由一个独立句意或两个句意组成一个层次,在层次内,两个句意的末句句脚平仄宜相反。 4.由一个独立层次或两个层次组成一个上一级层次,在上一级层次内,两个层次的末句句脚平仄宜相反。 5.当联句有更多级的层次时,可以依此类推。 6.上联末字为仄,下联末字为平;上下联各对应句的句脚平仄相反。 按照这个原则,理论上可以为任何长联推荐句脚平仄格式。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前两句自对,关系相对紧密,为一个句意;后一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属21形,采用仄平仄格式。 湖山恋我,我恋湖山,然老夫耄矣;
科第重人,人重科第,愿吾孙勉之。 前两句虽然不是自对,但关系明显紧密,为一个句意;后一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属21形,采用仄平仄格式。
扫穴犁庭,越三万里,昔追定远,今媲章佳。 后两句自对,关系相对紧密,为一个句意;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关系较与后面的紧密,为一个句意。属22形,采用仄平平仄格式。 朝有奸党,岂能成将帅之功,若教仗钺专征,蛟虎犹非对手敌;
世无圣人,不当在弟子之列,谁信读书折节,机云曾作抗颜师。 联中没有采用自对,但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关系紧密,各自为一个句意。属22形,采用仄平平仄格式。 六经万户千门,只慎独两言,上接泗滨,下肩伊洛;
三疏九年再窜,痛引裾一决,晓行岭海,夜渡潇湘。 第一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后两句自对,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第二句也是一个句意,但与后面的关系比与前面的关系紧密,与后两句同属一个层次。属1/12形,采用平平平仄的格式。 讲艺重名山,与诸君夏屋同居,岂徒月夕风晨,煮酒湖滨开社会;
抽帆离宦海,笑太守春婆一梦,赢得棕鞋芒袜,扶筇花外听书声。 第一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后两句虽然不是自对,但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第二句也是一个句意,但与后面的关系比与前面的关系紧密,与后两句同属一个层次。属1/12形,采用平平平仄的格式。 隔岸眺仙蹤,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阑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第一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中间两句自对,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最后一句也是一个句意,但与第二句的“问”和“看”直接有关,与中间两句同属一个层次。属1/21形,采用平仄平仄的格式。 走马曾到昆仑巅,看天山南北,地界争还,畴如伟略;
结庐亦居衡岳下,数文正子孙,哲人踵起,今哭通才。 第一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中间两句虽然不是自对,但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后一句为一个句意;但中间二句与后一句的关系比与前一句的关系相对紧密,与后一句同属一个层次。属1/21形,采用平仄平仄的格式。 马上文,胯下武,枚里韩亭,彪炳经纶事业;
石边孝,海底忠,徐庐陆墓,维持名教纲常。 第四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前三句属同一层次,但前二句自对,关系更为紧密,为一个句意;第三句为一个句意。属21/1型,采用平仄平仄的格式。 西来福德,智高六帝,帝享万年年,典盛礼隆胪旧政;
北向子臣,民奉至尊,尊为众父父,天符人瑞遂初心。 中间两句关系较紧密,为一个句意;第一句为一个句意;但与中间两句的关系较最后一句与中间两句的关系相对紧密,前三句属同一层次;最后一句为一个句意。属12/1型,采用仄仄平仄的格式。
局冷棋枯,英雄安在,有客登楼闲眺,仰宗臣遗像,压当年常沐勋名。 此联没有自对,但明显前二句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后三句关系紧密,属同一层次;在后三句中,第一句又相对独立一些,为一个句意;后两句为一个句意。属2/12型,采用仄平平平仄格式。 情殷报国,臣之壮也不如人,仗药炉经卷,了却三生,更休提如花美眷;
志在养亲,富可求乎聊复尔,幸楚尾吴头,刚通一水,定能容若叶浮萍。 此联没有自对,但明显前二句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后三句关系紧密,属同一层次;在后三句中,最后一句又相对独立一些,为一个句意;三、四两句为一个句意。属2/21型,采用仄平仄平仄格式。 北起荆山,南包衡岳,中更九江合流,形胜称雄,楚尾吴头一都会;
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四裔交涉,师资不远,林前胡后两文忠。 前两句自对,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第三句为一个句意,但与前二句的关系较与后二句紧密,与前两句属同一层次;后二句自成一层,属21/2型,采用平仄平平仄型。 尽孤城四百余战,功艰李郭,力障江淮,恸当时妾醢僮烹,列帐呦呦闻鬼哭;
同毕命三十六人,祠号协忠,史称双庙,问何时须张眦裂,登堂凛凛见神威。 第一句为一个句意;第二、三句自对,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第二、三句与第一句关系较紧密,属同一层次;后二句自成一层,属12/2型,采用仄仄平平仄型。 三度入岭南,幼过始兴,晚出蓝关,此行当中岁之交,驱鳄文章犹在后;
数峰对江上,访贤令山,登同冠峡,我欲起功曹而问,叉鱼诗句殆其时。 第一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后四句为一个层次,其中二、三两句自对,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四、五两句虽然不是自对,关系也相当紧密,为一个句意;属1/22型,采用平仄平平仄格式。
这里只看一些例子: 济艰辛,尝险阻,贫家妇信难为,痛今朝镜破钗分,欲图梦影重圆,除异世再同青玉案; 习荆布,厌绮罗,半生俭应可法,奈尘海飙驰电掣,赢得褶痕如旧,到秋宵怕检缕金箱。 前三句与后三句各属一个层次;在前三句中,前两二自对,为一个句意,后一句为一个句意;在后三句中,第四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五、六句关系较紧密,为一个句意;属21/12型,采用平仄平平平仄格式。 为柳下和,不为漆园诡,为栗里醉,不为步兵狂,举世恩怨皆平,宁待盖棺论始定;
以儒林长,而以都讲终,以文苑尊,而以茂才老,从今音尘永阔,可胜开箧泪频沾。 前四句为一个层次,后二句为一个层次;在前四句中,又分为两个句意。属22/2型,采用平仄仄平平仄格式。 前身黄仲则,当世沈休文,问先生魂魄何之,空留萍水因缘,三暮三朝,狂歌海上;
大地本剧场,吾人皆傀儡,愧同辈头颅尚在,从此落花时节,一年一度,凭吊江南。 前二句为一个层次,后四句为一个层次;在后四句中,又分为第三句为一个层次和第四、五、六句为一个层次;而在四、五、六句中,第四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五、六两句为一个句意。属2//1/12型,采用仄平平平平仄格式。 逄比孤忠,岳于惨狱,昔人尚尔,于汝何尤,朝局总难言,当偕孝孺先生,奋舌问成王安在;
汉唐党祸,魏晋清流,自古维昭,而今尤烈,海疆正多事,应共子胥相国,抉目看越寇飞来。 前四句和后三句各为一个层次;在前四句中,一、二句自对,为一个句意,三、四句也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在后三句中,第五句相对独立,为一个句意,六、七两句关系紧密,为一个句意。属22/12型,采用平仄仄平平平仄格式。
此前本文一直没有讨论句脚重言联的句脚平仄安排问题。由于句脚重言联重言的二句(或更多句)通常关系紧密,总是在一个句意或层次内,因此必然要打破一个句意内两个小句句脚平仄相反,一个层次内两个句意末句句脚平仄相反的原则。根据不以律害意的原则,当由于从创作整体考虑的需要而使用句脚重言时,建议对重言部分不按基本原则安排句脚平仄,而对非重言部分及非重言部分与重言部分的末句句脚则仍推荐按基本原则安排句脚平仄。 在扣除了上联平收,句脚(含联末)同平或同仄的联后,共有含两句句脚重言的三句联36副,非重言句与重言句句脚平仄交替的有30副,占83.33%,居于显著优势地位。 在扣除了上联平收,句脚(含联末)同平或同仄的联后,共有含两句句脚重言的四句联32副,非重言句与重言句的句脚平仄安排与基本原则一致的有27副,占84.38%,居于显著优势地位。 也看一些例子: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 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第一句为一个句意,后两句为一个句意;因后两句句脚重言而句脚平仄相同,但是两个句意的末句句脚平仄仍然相反。 不福星,真福星,即此一言,可为君寿;
已五十,又五十,请至百岁,再征吾文。 这是典型的2/2型,但因前二句句脚重言,所以句脚平仄不是仄平平仄而是平平平仄。仍然保持了后一句意内两小句句脚平仄相反和两个句意末句句脚平仄相反。 念先人须善嗣先人弓裘,必教泽如清溪,吏才如霖溪,方无惭出处;
入此庙在求通此庙肸蠁,惟束顽以宗法,合敬以祭法,庶不忝烝尝。 这是1/21型,本应采用平仄平仄格式,但因二、三两句句脚重言,所以句脚平仄为平平平仄。但除重言句外,两个层次间的末句句脚平仄仍然按照前面的基本原则安排。 誓欲龙骧虎视,以扫荡中原,惊风雨,泣鬼神,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时当地裂天崩,求缵承正统,失萧曹,见伊吕,西汉功臣,东汉功臣。 这是2/22型,前两句一个句意为一个层次,后四句两个句意为一个层次。由于最后两句句脚重言,上联的句脚平仄由仄平仄平平仄变成了仄平仄平仄仄,但除重言句外,全联保持了按基本原则安排句脚平仄交替。
2.多句并列联的句脚平仄安排 在联句中,并列句大多由排比、自对构成,彼此关系紧密。当并列句在三句或三句以上时,就必然打破由两个小句组成一个句意,由两个句意组成一个层次的原则。因此对多个并列句的句脚平仄应该有与基本原则不同的安排。 当联句中的并列句为三句时,建议将其作为一个句意或层次看待,其句脚平仄安排忌三连仄或三连平,推荐采用平平仄或仄平仄(这样可以保证后两句句脚平仄交替),而其末句句脚平仄安排则服从基本原则。 看几个例子: 渊云大文,赵张为政,奋建家风,时望兼汉廷数子; 省台故事,都邑讴思,门墙述训,令名传荆国先贤。 前三句为并列句,看作一个句意;后一句为一个句意。前三句采用仄平仄格式,两个句意末句句脚平仄相反。 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神时恫于中国,翦阙我公室,倾覆我社稷,荡摇我边疆。 前一句为一个句意;后三句为并列句,看作一个句意。后三句采用平平仄格式,两个句意末句句脚平仄相反。 智不惑,仁不忧,勇不惧,推翻帝制,计出万全,如公建筑之宏,仅称卫桑梓功,犹藐乎小;
捍大患,定大策,决大疑,有数人才,又弱一个,恨我赴援太晚,既上为国家惜,复哭其私。 前五句和后三句各为一个层次,在前一层次内,三个并列句看作一个句意,第四、五句为一个句意;后一层次为12型。三个并列句采用仄平仄格式,全联采用仄平仄仄平平平仄格式,符合基本原则。 当联句中的并列句为四句时,可以按两个句意来看待。推荐采用仄平平仄格式。
也看些例子: 放开眼界,看朝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 洗净耳根,听林鸟争鸣,寺钟响答,渔歌远唱,牛笛横吹。 前一句为一个独立层次,后面的四个并列句看作由两个句意组成的一个层次。后四句的句脚平仄为仄平平仄格式,全联为仄仄平平仄格式。 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
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 前面的四个并列句看作由两个句意组成的一个层次,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的句脚平仄为仄平平仄(在上联中为平仄仄平)格式,全联为平仄仄平平仄格式。 五句以上的并列句在联中已经少见,而且一般作者为了避免单调往往在后几句的字数方面作一些变化。建议就在变化处把并列句分为两个两部分,看作两个句意来安排句脚平仄。 也看一个例子: 燹前楼阁未成灰,只剩得半折磬,一卷经,五更钟,六月凉风,三冬积雪; 雨后园林无限好,最爱是百本蕉,千条柳,万竿竹,数声啼鸟,几寸游鱼。 前一句独立为一个句意;后五句是并列句,但并列部分字数不同,前三句三言,后两句四言,构成1//3/2型。除前三句并列句的句脚平仄为平仄仄格式,不属于推荐的格式外(但句脚平仄还是有变化,不是三连仄),其他都与基本原则一致。
3.长联的句脚平仄安排 对联句的句脚平仄按照某种格式进行安排,说到底是为了使诵读能够更加抑扬顿挫。长联由于句子多,开头几句的句脚平仄显然不会对结尾几句的诵读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长联创作难度大于短联,如果在句脚平仄安排方面多一些选择,也就少一些约束的考虑,建议当联句在六句以上时,必要时不按照基本原则对全联安排句脚平仄,而只对各层次内的联句按照基本原则安排句脚平仄。
2.本文用前人联句对推荐格式作印证,只是想说明客观上有较多的前人联作的句脚平仄安排与推荐格式相吻合。但是这种吻合与有多少前人是有意识地按照这种格式进行对联创作无关。 3.在对联创作中,与立意、文采、对仗、基本格律相比,句脚平仄安排只能居于次要地位,当彼此不能兼顾时,在句脚平仄安排方面作出一定的牺牲,往往是得大于失的。 4.本文的观点肯定还不够成熟,发表出来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各种批评意见,以便通过共同探讨使之趋于成熟或者予以否定。 5.本文的构思,受到余德泉教授《对联格律•对联谱》一书中某些观点的启发,特作说明,并表示感谢。
对联中国(duiliancn)欢迎关注对联中国公众号 →欢迎加入中国楹联论坛:www.duili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