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 | 康永恒先生联语赏读

2016-01-01 金锐 白藏阁
康永恒网名抱犊散仙、怀清客

  与康先生相识在数年前。当时还有刘太品先生,三个人一起饮酒论联,臧否人物,不亦乐乎。那时康先生是不上网的,我便极力怂恿,居然颇有成效,如今“抱犊散仙”之大名,在网中早已如雷贯耳了。   

  网络对康先生的对联创作是否有影响或帮助?依我看是有的,而且或许还不小。康先生之前的联风,可用“朴”和“健”两个字概括,但有时难免沾染世俗之风,良莠不齐。上网之后,最高水平的作品是否超过以往,这不好说,毕竟这种作品,一半靠实力,一半靠运气,妙手偶得之,甚难复制;但平均水平应该的确是提高了的,作品也多融入了些圆润温婉的风格,百炼钢为绕指柔,那便是更高的层次了。  

 

  康先生的作品,最喜欢的是“韩信”、“弥勒”、“扁鹊”三联,这里便从这三联开始。  
韩信祠
纷纷章句论英雄,古往今来,几人到漂母心肠、萧何眼界?滚滚云涛浮象马,山奔岭走,是处有屯兵旧寨、射鹿遗泉。
  此联体格最正,上写史实,下言景物。“漂母心肠”、“萧何眼界”更是独出机杼,言前人所未道。此所谓借宾定主,对韩信不作正面描写,却选取与他息息相关的两个人物,加以延展,联意便更加开阔。下联既有大手笔的渲染,又有“屯兵旧寨”、“射鹿遗泉”的重点突出。若局限于韩信祠,未免促狭,若但写抱犊风光,未免于题不涉,此处作者不即不离、不粘不脱、有详有略、有虚有实的落笔,的确很见手段。下联起两句的动词锤炼也颇有风神。至于上联的发端,意思是很好的,但是如此单刀直入,却未免少了些韵味。
扁鹊庙
史记非谈奇述异者文,其扁鹊仓公一篇,读来颇似搜神记;医方乃救苦延生之术,若针灸汤药诸法,惠及真如起死方。
  此联初看便觉惊艳,用《史记》与《搜神记》的强烈反差,来形容扁鹊之医术,此处不作正面描写,但却胜过千言万语,扁鹊医术之神妙,自由想象。下联本是堂堂正正的手笔,作者之意,想来是以奇入,以正出,但是上联给人的冲击力实在太强,就显得下联过于平淡了。并且下联依旧在说医术,也没能拓开。我曾建议康先生从地理入手,写内丘之风土人情,或从救死扶伤入手,写扁鹊之医德,有所变化,或能托住上联,不知妥否?前数日看到清朝范琴波题和县霸王祠一联:“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上联与康先生扁鹊联用心类似,下联亦风骚可诵,可见如此用笔,也为一法。
弥勒禅殿
欲学他大肚能容,到心无挂碍时,自然如是;
应笑我尘缘未了,作梦有嗔痴想,何以释之。

  历代吟咏弥勒,不过“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纵然说理,也觉乏味。康先生此联却别有手笔,仍是从“容”和“笑”引出,之后便是借弥勒酒杯,浇自己块垒。若说上联还是老夫子形象,作高僧状,指点众生,下联则已是智者,是诗人了。“笑我”两个字颇觉可爱——请允许我用“可爱”这个词——这个“我”,也许是作者自己,也许是弥勒,又有什么关系呢?若是作者,定是洒脱淡泊,平和睿智,若是弥勒,也定非佛家的迂腐刻板,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想来便是它了,佛祖拈花时迦叶的微笑,便定如这弥勒的笑一般可爱了。于佛法言,或许大不敬,于诗人言,却是妙不可言。就此联与康先生还有过一些争论,大抵是文学与实用间的取舍。我坚持认为,此联固然不宜悬挂,但见心见性,实是不可多得的好联。  

   

  康先生自号“抱犊散仙”,因为生活、工作都在河北鹿泉抱犊寨,对这里自然感情深厚。康先生作品中多涉抱犊寨的风土人情,前述韩信祠即是一例。前些年,康先生主持举办“抱犊寨征联”,甄选了抱犊寨的五大景点南天门、鹿隐源、韩信祠、抱犊晴岚、牛郎织女家,他也每个景点都写了一副作品,各有风致,窃以为其中以韩信祠、牛郎织女家两副最佳。

韩信祠
从龙事已非,遗此崇祠,为汉山河增壮思;
射鹿人何在?询其野老,有侯名姓命奇峰。
  如果之前介绍的那副“韩信祠”作品用“饱满”来形容的话,这一副就可以用“苍健”这个词。此联用字古朴、劲健,字字有力,绝无牵强疲软之处。上联慨叹楚汉之事已烟消云散,起笔便有苍凉之感,随后便说道韩信祠,这里没有什么景色或其他的渲染,但是搭配上起句的苍凉,下一“崇”字、一“壮”字,气象全出。下联转到抱犊寨,却还不直说韩信祠,而是以“野老”、“奇峰”来烘托,韩信已经与当地的人文、风景融为一体了。此处用“野老”甚妙,既有古意,又有深韵。我曾经与康先生讨论过下联的“命”字,我认为,既然有“名姓”二字,再下一“命”字,不免有“费半字”之嫌,康先生似乎也同意。不过如何调换,终是没有想好,我建议过“主”、“掌”等字,也都不甚理想。大醇小疵,不碍其佳。此联之用字之法、炼句之法、顿挫之法,值得再三体味。
牛郎织女家
我亦痴人,长愿有如此妻,并如此景,永享天伦之乐;
斯真福地,何妨牵老牛出,伴老牛归,勤耕瑶圃之春。

  此联一片祥和安逸,没有什么文字的炫目,却给人一种最淳朴、最温馨的感觉。牛郎织女本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康先生却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到这个故事、这个景点之中,徐徐写出,打动人心。而其中“牵老牛出,伴老牛归”等语句,大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感觉,颇得古诗遗韵。   


  说完抱犊寨,再说说其他联。
天台寺
一万级崎岖,全凭脚力登来,踏破芒鞋凌绝顶;
百八峰苍翠,俱被云涛托出,耸如莲座起遥空。
  康先生的作品中,最受网中人推崇的,可能要算此联,大约是下联浪漫与恢宏并在的原因。我虽未去过九华山,但见此联,亦可想象,当真漫天花雨,妙不可言。九华山为佛教名山,上联写身体力行,修行之苦,下联有“云涛”、“莲座”诸语,应是暗合佛法之意,也可见作者用心了。北京开会时,说到网络与现实,便有“身体力行”的差别。康先生言,九华山他是亲自去过的,一万级崎岖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所以上联方如此落笔。从实践出发,固然文辞真挚,但上联未免太实,一十八字只写得登山之艰难,我却不敢苟同。所以此联虽好,却不是我最喜欢的,孰是孰非,交由读者自辨吧。
杨贵妃
想乾坤犹有坏时,妾一介红颜,何悲何喜?
论祸福原无定数,这几行青史,谁短谁长。
  乾坤亦或指江山,亦或指天地。此联以杨贵妃之口吻,代为翻案,所言颇合情理,使人怜悯。此外,似乎还有福祸难测的思想在其中。全联脉络流畅,一气呵成,很是洒脱。但如“坏”、“谁”等处的用字,略显粗率,有失雅驯。另外,“短长”或是功过之意,如此用法,也未必合适。
秦始皇
苛政又如何,苟非鞭万垒之威,安得统六合之治?
雄才宜若此,制度开千年之局,巡行服九土之滨。
  这副联是康先生参加第一届“彭玉麟奖”大赛的作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联可以算是康先生“网络对联创作”的一个里程碑。何发此言?那时康先生上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发过一些作品,大多数是自己早些年创作的,也有新创作的,不过似乎大多还是沿袭之前的风格。此联却不同,大有所谓的“网络之风”。何谓“网络之风”?这是说不清楚的,就连有几种风、是好是坏也说不清,大家只好意会了。联语替秦始皇做翻案文章,这本不稀奇,写人之联多有此种。但翻案者,经常理多意少,就难免落入为辩而辩的层次,辩的好的,巧舌如簧,自当赞其立意,辩的不好的,就既觉乏味又觉牵强了。故此联的好处,在于翻案而不硬辩,而是靠强大的思想感染力和语言冲击力来打动读者,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又大有意蕴,这也正是文字的魅力。至于秦皇之功之过,是耶非耶,反而在其次了。
复到西湖
半载我重来,依旧湖山,夕阳红浸谁家树?
三生石尚在,俱非人事,尘梦青传隐寺钟。
  题目中有一“复”字,再结合联意,可见作者对此地感情之深。情为哪般?是流连西湖美景,抑或有甚奇闻艳说?作者并未言明,联中也仅有些模模糊糊的指向,却是无从猜测了。最后七字将颜色词提前,故意颠倒语序,却使语言显得铿镪顿挫,此是炼句之法。下联收句的“青”字,看似无理,仔细体味,亦可言尘梦,亦可言钟声,用通感的手法,表达出一种模糊又有些悲伤无奈的情感,却是十分巧妙了。
黄鹤楼
胡不归兮黄鹤?今犹是者沧江。
  这是第一届“中国楹联莲华奖”十佳联作中的一副作品,言简意赅,使人回味无穷。用吴恭亨《对联话》中的说法,就是“吊古不说破,更若俯仰无端”。上联发问,下联却不作答,而以“沧江犹是”一笔概括。黄鹤楼数百年兴废,褒耶?贬耶?盛耶?衰耶?作者不加一词,却已都在胸中。我曾以胡君复之“王孙不归,芳草何曾歇;城郭犹是,白云无尽时”与康有为之“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两联来做对比,便是言其“吊古而不说破”之法。维此法不得乱用,否则大有画虎不成之虞。
历下亭
齐鲁重英豪,留此湖山,待复来好客李邕,多诗杜甫;轩亭几鼎革?聆其风雨,休误作唐朝某日,天宝四年。

  数年前,康先生与苏振学、李向隅在淄博小酌,谈诗论联,之后,三位又同题写联,可谓一桩韵事。此联正是活动中的一副作品。从齐鲁发端,将空间与时间巧妙融合在一起,湖山人物悉归笔下,读来恍如隔世,又仿佛亲至其地,邀李北海、杜少陵,并几位骚人墨客,与作者对饮轩亭,不胜风雅。全联字正腔圆、典雅温润,正是文人手笔。可惜的是,当时题目要求不得超过十八字,此联最终的版本为“齐鲁重英豪,留此湖山,待复来多诗杜甫;轩亭几鼎革?聆其风雨,休误作盛世唐朝”。说也奇怪,如此改后,立意不变,章法框架也基本不变,最后的效果比原来却差了很多,可见气脉、节奏、血肉、筋骨、格调这些虚的东西,最终还是会反应在文字上的。有时一副作品,即使多一字、少一字、易一字,效果也会天差地远——推敲之功,断不可少也。


  康先生佳作甚多,这里很难一一评赏,不过有一批对联却是不能放过的,就是前些年“巅峰对决”的作品。“巅峰对决”算起来应该是我的一个创意,当时的想法是,社会征联层出不穷,评出的作品也良莠不齐——若说的再直接一些,恐怕是不尽如人意的多些吧——所以就有了“巅峰对决”这个想法,邀请十位在全国联界既有知名度,又有实力的高手,抛开征联的那些束缚,搞一次真正的对联大赛。当然,文无第一,无论评委如何公正,评审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总是难以完全摒除,再加上题目的适应以及状态的起伏,所以我们不能说,最终的积分,就绝对反映了联手们的实力。但是在十位风格不同,水平又极高的联手共同参加的比赛中,康先生获得了最终的第一,其对联水平之高,也可见一斑了。
月峰樵径
数百年石径依然,惟世界聿新,樵歌无复振林樾;
三五步月岩即是,有烟霞不老,云影犹堪问洞仙。
  实景我没有去过,介绍也只粗粗看了一下,所以切与不切这个环节无法判断。其实也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古人云“楹联不难于切题而难于超脱”正是如此。一副联更重要的是切境而不是切题,写某地,便符合某地风景、人文的感觉,再加以铺叙、生发,也许才是好的。君不见各征联赛事中,生拉硬凑许多地名,又或者嵌名联大行其道,细读之,又有何美感?如此切题又有何意义?以上是闲话,康先生此联骈散结合,又巧用领字、虚字,虚实结合,既显厚重,又觉典雅。
水车阁
如车如轿,如阁如亭,百多年制度屡新,大转圜中窥世象;
且奏且歌,且行且乐,十八社民风犹朴,勤耕陇上养天和。
  背景资料大致了解了一下,“水车阁”是一种曲艺形式,利用如水车一般的道具进行演奏。此题可挖掘的东西不多,想写出高水平很难,康先生却迎难而上,得此佳联。前两个分句,上联描摹其形状,下联渲染其演奏,俱能形象简练。若止于此,也只算平常,之后作者却笔锋一转,更加深入,上联写其制度更新,如窥世象,下联则写民风淳朴,颐养天和,两处又并非凭空而来,与前两个分句衔接的紧密、自然。如此寄托,联语顿显厚重深远。此联句式安排上也有独到之处:四言句铿镪顿挫,似有模仿鼓点节奏之意,之后又舒缓平和,使得全联流畅自然,张弛有度。
李光地
佐明圣之君,开熙隆之世,如此股肱臣,得谥宜同魏巨鹿;
纪忠勤有史,怀清慎有民,至今畿辅地,治河犹说李安溪。
  李光地清之名臣,谥文贞。古之文臣,死后若得谥一“文”字,实是莫大之荣耀。作者正是扣住此点,写出上联,既解释了李光地谥“文贞”的原因,又交代了其人的地位,最后再拉来魏征作衬托,推到了极高之处。这时再回头看前面,“名圣”、“熙隆”、“股肱”几处,竟也似为魏征量身定做的,故此处的“拉人作衬”之法,可谓合情合理,既抬高本题,又不觉得牵强。上联总体评价,毕竟是虚语,下联则转为实,既有“忠勤”,又有“清慎”,然后落到湖头此地,单讲其治河之功,正是详略得当,布局严整。此联夹叙夹议,文辞古朴雄厚,很见功力,最后“巨鹿”与“安溪”,地名相对,也见工巧。   
  “巅峰对决”共十题,这里选三副对联略加妄议,权作此篇收结。康先生忠厚朴实,其人如此,其联亦如此。联者心也,诚不我欺。

关注白藏阁查看更多风趣干货
〇 唐朝诗人如何迎接雾霾天〇 挑战你的脑洞,英文和乱码也能写对联〇 诗词格律很简单,丢块馒头狗都会〇 诗词法庭 | 白居易真的谋杀了关盼盼吗?〇 美食+ | 湘南忆,最忆是糍粑

白藏阁
私人品味 | 独家解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baicangger
尊重知识是人类最大的美德;分享知识是人类最大的快乐。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文章,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金锐(微信号:darkts)。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公众号。

对联中国(duiliancn)
欢迎关注对联中国公众号 →欢迎加入中国楹联论坛:www.duilian.c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名家 | 王翼奇先生联语赏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