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特色风情古街巷远近驰名,你想去吗?
本组照片拍摄于广东佛山市祖庙东华里的岭南天地。这里富有岭南特色的风情古街巷远近驰名。傍晚走在这条古街上,道路两旁的店已经亮起了灯光,行人三三两两走在街上,漫步在这古色古香的小街上,享受着慢节奏的生活。
这是米拍摄影师@阳光灿烂拍摄的一组纪实作品。
岭南天地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建筑群“修旧如旧”,完美演绎了中国四大古镇的原始风貌,再现了清末民初岭南达官显贵中西合壁的房屋建筑风格。
岭南天地绿树掩映,独具匠心的设计,处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使古街巷充满了新的活力。
毎当闲暇时间,佛山人喜欢和家人到岭南天地逛街购物,享受美食,欣赏音乐,心情甚是放松、惬意。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小白楼,是岭南天地128栋历史古建之一,幸福的情侣相偎在骑楼下,极为浪漫、温馨。
岭南天地临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街巷的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业都极为发达,是佛山旅游观光的胜地。
当你陶醉于古建群,徒步在布满绿植的街巷,行走于水磨青砖锅尔屋、骑楼、石板路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米拍摄影)
内街巷提升如何做好“佛山前传”更新?
高标准改造的岭南天地成为了佛山的著名景点。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人居环境整治和内街巷提升,就要用笨功夫一块一块砖来铺、一米一米管网去做,坚决杜绝形式主义。”4月3日上午,禅城区举行2019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暨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带队,组织一镇三街“一把手”和分管相关工作的副书记、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等100多位禅城干部,前往南庄镇南庄村、张槎海口村和石湾社头坊三个点,实地进行走访调研。
眼下,禅城区将推进乡村振兴与城市管理相结合,着重于以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切入点,突出乡村振兴和城市管理中的生态环境优先。禅城区正在全力推进内街巷提升工程之时,刘东豪在现场却表达了他的担忧:“内街巷提升一定要慢工出细活,这关乎中心城区的功能与品质。”
在禅城区诸多的内街巷中,蕴藏着一部生动的“佛山前传”。在“佛山前传”的这个“时空容器”内做好内街巷的提升工程,提升到尊重原有建筑环境生态、对本土文化的再次阐述的高度上来,禅城或可探索城市中心区内街巷提升过程中相关方面的制度标准。
●南方日报记者 阎锋
在城市街巷里做“绣花功夫”
在第三个参观点石湾公仔街,此前商家占道经营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石湾镇街道不仅专门成立了一支执法队驻点,还聘请第三方组建“公仔街秩序维护队”,在公仔街两头设岗管制车辆限时出入,实施人车分流,街道秩序明显好转。
在石湾公仔街高庙路一侧,社头坊、三友岗、镇岗片区的改造展示栏前,刘东豪对社头坊的改造前后对比图片进行了分析。他表示,这条内街巷在施工前,有着红色砖墙与麻石路的斑驳感,最好的办法是“修旧如旧”,目前的改造方案应该向祖庙东华里学习。“衣服旧的,洗干净就好。用水泥墙覆盖红砖墙,这个做法速度最快,但是内街巷的提升一定要慢工出细活,这关乎中心城区的功能与品质,如果简单一盖了之,那正是我担心的。”刘东豪说。
墙体更新了,空间更开阔了,路面更平整了,但没了旧的红砖墙,没了麻石路面,缺了原来的味道,刘东豪对样板工程提出了不同看法。事实上,刘东豪的担忧,正是佛山内街巷提升中的共性课题。
禅城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暨城市管理工作会议通报称,当地对症下药,从主干道到内街小巷,把城市治理不断向纵深推进,解决群众生活“最后一公里”问题。禅城内街小巷整治提升首批开展8个片区和3条内街小巷项目,总投资达5662万元,各项目已按序施工。
实施内街巷“微改造”的系统工程,要慢工细活,要修旧如旧,要做“绣花功夫”,这些原则众所周知。但在技术操作层面,哪些是旧街巷提升中不能触碰的底线,旧街区更新改造的边界在哪里,这些亟需系统梳理、进而建章立制。
在高楼大厦、玻璃幕墙越来越多的城市里,这些隐身于内街巷的“时空容器”,浓缩和沉淀下的才是一部“佛山前传”的生动历史故事,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特色与底蕴所在。这样的一部“佛山前传”,指向的正是一座城市的未来。
提到让区委书记担忧的社头坊的名字,其实很难准确地在地图上找到它的具体位置。因为它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内街小巷。百余米长的巷子两侧是两层小楼,居住着四五户人家,而且居住的往往都是老人家,整体街区风格朴素淡雅。
即便走进这样的小巷子,它能够留给人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只能是色彩与空间感。那斑驳的红砖墙、凸凹不平的麻石路面,3米宽的悠长的巷子,给人的空间感却并不逼仄。相反,总是让人感受到一种灵魂深处的宁静。麻石路面的墙角边,有倔强长出的大片绿色植物,提醒着你时间其实并没有静止,相反一直在更新。
如果再细心一点,不经意间抬头,会发现岭南建筑上的前人们一些可爱的“小心思”,低头间又会看到脚下的麻石路面上的字迹。时间往前推很多年,生活在这里的前人们修筑地面时,可能用去了一块碑文。历史的痕迹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脚下延续。对于这种时空的感知,其实触发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与人文的感知。
老街区的环境意象是一种在场感很强的感受,这样的街区其实是城市现代化进程当中相对独立的存在,这样的空间当然不只是在沙塘坊、社头坊、教善坊等佛山的老城区,石湾街道、南庄镇也隐藏着这部生动的“佛山前传”——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性建筑,佛山还散落着大量有保存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但并没有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没有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从这个角度来说,佛山是一座内街巷建筑生态和时空意象非常敏感的城市。
率先探索内街巷提升制度标准
禅城区城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内街巷的改造提升,首要的就是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改造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如道路、排水、供水、供电、通信线路等,让老百姓住得更舒适一点。
内街巷提升工程同时还会提升部分绿化,拓展公共活动空间,结合文化打造细节。南庄镇是结合岭南元素花窗和建陶文化,石湾镇街道则结合周边自然景观资源与人居文化,张槎街道以现代风格打造独特的街区景观,祖庙街道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历史烙迹与景观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目前,第二批7个项目也正在规划设计中,预计总投资超过1.2亿元,今年内将全部动工。
其背后,一方面,佛山市的“三旧”改造改出了多个全国之最,尤其是在旧城更新上,改出了一个在城市中心城区高标准高人气的岭南历史文化街区,“把文化的挽歌变成了壮歌”;另一方面,禅城区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的城市内街巷改造提升,成为城市品质升级的另一个重头工作。这些内街巷的改造提升,其实呼唤的是一种微规划、微更新和微循环的系统课题,这种更新应该是尊重建筑生态底色基础上的岭南现代新风格的再造,更应该提升到对本土文化的再次阐述的高度上来。
在实践中,佛山可以率先探索出一套有规可循的岭南内街巷提升的微改造标准来。对于项目实施者来说,内街巷提升就不只是“绣花功夫”做到位的问题,如何在对街面进行提升设计中,与城市保持一致的空间形态、风格特色和建筑造型,如何维持街区色彩的统一性,最大限度保持街区最初的环境意象,如何在更新提升的形与魂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如何在新建内街巷街头小花园的敞开空间中,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积极进行能量的交流的那个平衡点,考验着的就不仅仅是城市设计者的情怀与长远的眼光,还应当收获和沉淀更多城市微改造更新的制度标准。
谈及城市管理和内街巷提升,刘东豪多次强调,“我们要拉长时间看问题。”在更长时间的维度中,更精准地定位这一代人的使命与价值,并且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事实上,今人对于传统岭南建筑和岭南街区的理解和认知,对于传统街区活化提升的制度化标准,都将成为这座城市漫漫历史长河的一部分。
“人居环境整治和内街巷提升,就要用笨功夫一块一块砖来铺、一米一米管网去做,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刘东豪表示。可以想见,维护好这样一部“佛山前传”,呈现一个有味道、有故事的“佛山前传”,内街巷微改造可以担起立足过去、面向未来的价值使命,而这样一部生动的“佛山前传”,对于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发展民宿,抑或是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与品质,都将带来诸多想象空间。
■记者手记
“城市底色”可否先行建章立制?
夕阳的余晖下,祖庙博物馆的红墙、绿色琉璃瓦与朱红木结构的剪影,庄严而神圣,这样的镜头往往是市民和游客们争相用镜头记录下这个佛山最有标志性的城市剪影。作为佛山岭南文化地标的核心片区,祖庙博物馆的红墙,成为这一带最显眼的城市建筑色彩。
如果说一直以来“红墙坐镇”,是祖庙片区最独特的城市底色,值得注意的是,新建筑岭南站nova楼顶上的红色,则与祖庙的红墙形成了很好的呼应。从这样的细节来看,也就容易理解,岭南天地的成功,重在运用现代手法“修旧如旧”的用心设计。
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王海娜曾发表文章,对祖庙建筑色彩有过一番解读,中国古代建筑的颜色一定要符合封建礼制,汉代“阴阳五行”认为,“五行”各有其代表的颜色,金为白、木为青、水为黑、火为红、土为黄,在建筑构件上,黄色、绿色、蓝色、黑色、紫色、白色瓦各有专用。
祖庙红墙之上的琉璃瓦主色调则是绿色。作为一座承载着区域文化的历史建筑,红墙绿瓦无声地表达着岭南人文化心理中的接纳与包容。祖庙整体的色彩体系,辉煌夺目、庄严肃穆,既能够表达出此地是岭南文化发源地,又诉说着这里有御赐灵应牌坊的荣光与辉煌。在城市不断“长高”、周边区域建筑的急剧变化中,祖庙以其独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和色彩体系,一直都是佛山城市的独特文化标识。
“祖庙片区是保留佛山文化和佛山城市特色最关键的一个区域。”色彩专家、齐月色彩学院院长张艳认为,红墙绿瓦的祖庙印记已经在佛山人心中扎根,而周边不断“长高”、更新的建筑,能否在色彩秩序上与之形成呼应?“尤其是周边玻璃墙幕的城市综合体不断崛起,如何通过这种呼应,从整体上更加激发和凝聚祖庙作为文化地标的独特标识,是需要佛山持续思考的问题。”
著名建筑师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色彩已然成为城市气质和人文历史的重要代表。巴黎优雅的米色调、罗马庄严的红褐色、希腊小镇飘逸空灵的白色调,这些城市色彩带给人们的,是独具魅力的城市印象,它会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骄傲与自豪,让外来者念念不忘。
事实上,不只是巴黎、罗马这些异域风情的城市,国内的徽州、苏州、杭州等城市,同样会让人被城市色彩的秩序与线条所打动。这些城市色彩的背后,杭州、盘锦、温州、南京、武汉、哈尔滨、大同、广州、天津等城市,已经开始了城市色彩规划的实践。
在业界看来,在佛山城市人居品质提升步入纵深之际,把脉“佛山脸色”或者说“城市底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进一步激活城市的色彩,则关乎城市精神的觉醒,关乎佛山要亮出什么样的城市特质、延续何种社会认同和价值归属。
“城市色彩并不讲究完全的统一,但作为祖庙文化核心片区、火车站城市窗口片区以及现代商业街区,对这些片区目前的色彩应用进行整体分析,从中抽取和提炼城市区域的色彩区间,势在必行。这些色彩既能够代表佛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又不失时尚与现代感,并且为接下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创造性改造的空间。”张艳表示:“未来,城市更新只能在既定的色彩区间挑选和应用色彩,整个城市才更有秩序感、接纳感,也才会通过城市更新,更加凝聚和凸显佛山的城市特色与特质。(南方日报 2019-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