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远眺
南海观音
摩崖石刻
天湖瀑布
西樵山之美,还在其洞之幽。西樵山庞大山体之中,藏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山洞。其大者,宽阔空旷,堪比巨型影院;其长者,深邃幽然,不知所终。其深者,为晶莹剔透的岩层积水所掩盖,积水冰凉刺骨,深不可测。
石祠堂
石燕岩
石燕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开辟洞中游船服务,乘坐小船,可以深入洞中游玩。船夫兼作导游,向我们介绍洞中形态各异的石头遗存。有水底汽车,有龙床,有大萝卜,狮子,有大象,形态栩栩如生。船夫说得眉飞色舞,虽然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广府话,我们不能全部领会,但其幽默风趣,引得洞中洋溢着开怀的笑声。后来,洞游项目不知何故取消了,成为游客的一大憾事。
石燕岩
出石燕岩,行数十步,有一巨大石板兀自耸立,是为“石屏风”,据说,是当年不同采石队的分界线。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采石场之规模宏大,可谓令人叹为观止。从石屏风出发,穿过横排山路,往下走数百步,便抵达“石祠堂”。“石祠堂”入口很小,长方形的洞口,不及房门般大小。站在洞口,凉爽的冷风从洞中直冲而出,带来一片清凉世界。
石祠堂
穿行在一条窄窄的过道,道上光线幽暗,只能小心挪动脚步。岩上水滴,落到脸上,落到颈部,侵人肌肤,禁不住用手去揩拭。再转折前行数十步,里面豁然开朗,巨大的光束从洞中高高的山顶漏进来,照得洞中一片光明。洞中宽阔空旷,一侧有一浅浅的水池,承接着岩顶落下的水滴,池面不时泛起一个个涟漪。
水底世界
洞中的地面上,采石留下的各种碎片,湿漉漉的随意堆积着。再往前走,可以看见各式的山洞入口。早年这里也曾被开发成游船项目。我曾经多次陪同友人坐船游览,船在洞中穿行,洞穴时而宽阔,时而仅容小船,游人不得不伏下头去,以免碰头。据说,此处,未开发的石洞,要比石燕岩还多。最近,读过一些报道,说据专家考察,其水下采石场的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米,规模远超意大利加城的水下采石场遗址,堪称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最壮观的水下古代生产遗迹。但如此之大的采石场遗址,所采之石,运往了何处,史书并无记载,至今成谜。
石屏风
湛子洞
而官至明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被尊称为“方阁老”的方献夫,在西樵山上修建石泉书院,广播学问。对于当今的人来说,方献夫的名字早已陌生,但他所创制的“西樵大饼”却为人们熟知和喜爱。
摩崖石刻
积书岩
到了清嘉庆年间,西樵山上的书院蓬勃发展,3000多人在这里读书,构成了当时当地庞大的“教育体系”。当时以三湖书院、云溪书院和云瀛书院最为著名。目前,三湖书院依然保存完好。三湖书院也是康有为曾经读书之地。
除了因人而贵,西樵山成名,也与其自然风光清幽秀丽密不可分。风光旖旎的西樵山,景点最精致之处,当数白云洞。前国家主席董必武造访西樵,留下诗篇。开篇诗云:欲览西樵胜,先应访白云。”此白云,即为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西樵山的西北麓,它并非一个山洞,而是两山耸峙围成的狭长的山窝。这里山体陡峭,壁立千仞,其中藏着三个洞天,二十四景致。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给白云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
奎光楼
三湖书院
拾级而上,不远处,道旁有一湖泊,湖水清澈透明,水波不兴,是为鉴湖。湖畔即为三湖书院。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门匾则是后来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题署。该院人才辈出,康有为便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复行数百步,一座二进歇山顶建筑,依山而建,是为云泉仙馆。画栋雕梁,清雅别致,宛若仙宫。站在仙馆门前,前方视野开阔,两山左环右抱,正所谓“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格局,清风徐来,顿生飘飘欲仙之感。
云泉仙馆
云泉仙馆左侧,小径通往后山,路旁树林葱茏茂盛,清凉舒适。曲径通幽,穿“一线天”,过“云门”,前方忽闻瀑声如雷,只见一泉从山顶飞流直下。此为“飞流千尺”景观也。
飞流千尺
天湖
沿着登山小径,可达天湖。天湖其实是一人工水库,在古火山口湖基础上扩建而成。几千年万前火山爆发,火山口留下深坑,形成湖泊。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地方政府组织群众扩建天湖,筑坝蓄水,一时“高峡出平湖”,最深处可达二十多米,湖面面积扩大到十三万平方米。
天湖
天湖
而今,天湖成了游客泛舟待月,旅游观景的好去处。若夫天朗气清,湖水澄碧清澈,波澜不兴,湖面宛若天镜,树木山峦倒影其中,锦鳞游泳,白鹤翔集,宛若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天湖
至若皓月当空,天湖则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情侣游人往来湖畔,窃窃私语。微风掠过,送来草木缕缕清香。偶尔或有歌者,歌声划破夜空沉静,宛若天籁。此时置身天湖,如居天上仙境,又似世外桃源。天人合一,此乐何极!
天湖
天湖还有一种名为“半山扒龙船”民俗活动,也为西樵山所独有。其历史悠久,据说为明代硕儒湛若水所开创。当年,湛若水在西樵开辟书院讲学,闲暇之余,兴之所至,他组织群众在此筑堤引水,扩大湖面,特设水上金龙和龙珠石,作为镇山之珠。每当丰实之年,当地群众竞相在此举行龙舟竞赛,彩龙云集,鼓声震天,引来山上山下上万群众前来围湖观看,热闹非凡。如今,每逢端午,每逢五一、国庆黄金周,天湖照例举行“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或“半山龙舟赛”活动,变成一个欢乐的世界。
宝峰寺
宝峰寺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原址在今西樵山“宝峰胜迹”,即“四方竹”景区内。规模并不大。现今宝峰寺,是在近年才易地重建的。
四风书院旧址
至今流行着一个宝峰寺被礼部尚书霍韬强拆的故事。宝峰寺建于明永乐甲申年(1404年),成化己亥年(1479年)重修。正德八年(1513年),霍韬高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捷会元。三年后的1517年,霍韬爱妾区氏(1486-1517)去世,享年三十一岁,诰赠淑人。当年,霍韬择地葬妾。经堪舆家(风水大师)指点,宝峰寺大雄宝殿底下,是为龙穴。于是,霍韬乃授意广东藩司将该寺拆毁,强迫宝峰寺主持惠连出寺,并召来造墓人毁寺筑墓,并将寺内佛像抛入寺前的放生池内。后人称该放生池为“浸佛塘”。
另一说法,宝峰寺毁于嘉靖二年(1523),广东提学副使魏校大毁淫祠(所谓淫祠,意为滥建的祠庙),宝峰寺僧人因为奸情,被追缴度牒,宝峰寺因此被毁。
四峰书院旧址
后来乡人黄少卿承买该地。考虑到宝峰寺附近为其祖坟西庄祖墓,暮鼓晨钟,对祖坟多有骚扰,霍韬与兄弟出双倍价钱求得该地,为其爱妾筑墓,并在此建设书院,即为四峰书院。四峰书院成为了霍氏宗族培养子弟的重要场所。书院建设成效显著,霍氏子孙从此历代功名颇盛。
霍韬夫人墓
如今,霍韬爱妾区氏墓尚保存完好无损。墓地占地面积85.8平方米。为八角形宝顶灰砂墓。墓碑曾遭毁坏,裂为四块,缺失两小块,幸墓碑正中竖书阴刻的“皇帝谕葬”等碑文尚存。
霍韬夫人墓
当年被毁的宝峰寺的残垣断壁尚在。厚厚的墙壁,保留着,横亘在墓地前方,正好弥补了墓前坡地陡峭造成的“太泻”的风水缺陷。山形地势,加上前方放生池,构成开阔明堂。前方远处,还有一小小山脉横亘于前,与墓地形成照应,正所谓“前有照,后有靠,左青龙,有白虎”格局,几近完美。墓地下葬之后,曾有众多风水大师来此查勘点评,他们说,墓主的后人,“不发则是无地理,若发则无天理”。话中表达了对霍韬的不满。
如今,四峰书院遗址,残垣断壁也至今尚存。静静的诉说着500年前发生在这里故事,引人深思。
西樵山,物宝天华,吸引众多信众前来顶礼膜拜。在宝峰寺重建之前,也有一些僧人来此修行。曾结识一位僧人,从外地来此结庐修行。通过化缘,筹集资金,构建僧舍佛堂。他还收养一个孤儿,带来山上,一边教授佛法,一边训练武功。孩儿小小年纪,便是武艺高强,每日翻跟斗,沿着石阶小径到山下小学读书。长期练武,额头磨出硬角,被人视为奇事。小孩也相当聪慧,说得一口流利英语,佛山电视台为此做过专门报道,一时传为佳话。后来,小孩因车祸罹难,僧人也不知所终,令人唏嘘!
碧云瀑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西樵山,怎一个“美”字了得?!(丰胜大头)
相关链接:
西樵简村已有800年历史,出过两位进士和15位举人
西樵镇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广州城有个【旧南海县社区】
“6.29”丹灶荷村水闸决堤二十二年祭
他参加过“公车上书”,倡议修筑樵桑联围,梁知鉴——堪为三水乡贤楷模!
《岭南印记》南海古驿道(下):往昔带活一座城 如今归尘待唤醒
叠滘漂移观看最全攻略!盐步老龙出发“探亲”!南海端午活动超级多!
莲花路的“莲花圣地”,南海狮山真的有狮子?没人知的佛山民间传说,你是第一个知道的
1978年“鬼佬”Carl Mydans在南海县大沥人民公社社员家中拍摄的照片
【主人公现身】38年前“鬼佬”Carl Mydans所拍摄的南海县大沥人民公社村民回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