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正视弱势群体的就业需求

2017-06-08 张成林 海南观察

在这里观察海南,与我们天涯论见!

据报道,在就业扶贫中,陵水针对自主就业困难的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开发出了耕地保护协管员、农村保洁员、治安巡查员等公益性岗位,仅去年就满足了565人的就业需求。



而在此之前,三亚为带动“4050”人员以及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就业,对企业进行奖励补贴,以提供更多公益性岗位。近来,在全省各地,公益性岗位渐趋增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当前,转移就业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一招。然而,市场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普遍的法则。青壮年劳力,由于身强力壮,且适应性强,找工作不用发愁,可占贫困人口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就犯了难,他们或者年龄大,或者文化程度低,或者有残疾,处在就业链的底端,虽然也有心有力,却外出“无路”、就业无门,被迫闲居在家,无事可做。



  弱势群体真的很弱吗?笔者以为并非如此。古人言,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虽然在某一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另一方面或许能力突出。况且,在当前人人竞相脱贫致富的大背景下,不少弱势群体也有心有愿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据笔者亲身体验,农村中弱势群体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多是哪里可寻得挣钱门路,但每当提及入职条件,却又无不唉声叹气。


  常言道,人贵有志。弱势群体并不弱,他们对就业有着强烈愿望、迫切需求,只是缺少一个平台、一个出口,我们为何不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呢?再则说,闲坐在家不干事者,久而久之往往遭人嫌,由此导致的家庭矛盾也多有发生。而一旦有了挣钱门路,弱势群体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能填补家用,对于提高家庭地位、促进家庭和谐大有裨益。



  可喜的是,市场无情人有情,陵水、三亚等地已经行动起来,因地制宜,想方设法,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各样的公益性岗位。由此可见,公益性岗位,正是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难的一大法宝。其开发设置虽然需要政府资金等支持,但就结果来看,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为弱势群体创造了增收机会,还推动了扶贫工作的进行,可谓一举多得。


  社会三百六十行分工不同,需求不同。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我们乐见各地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创设更多公益性岗位,让老者以尽余热,让弱者以尽其能,让残者以得其愿!


来源:《海南日报》

【往期精彩】

“准考证丢失”谣言不能止于辟谣

有质量的陪伴是儿童最好的礼物

堵住公共空间的“墙”就应拆掉

路边摊既要“身份证”也要“健康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饶思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