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小札】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研究

2016-04-27 上海语言学通讯 上海语言学通讯



上海语言学通讯----读书小札

本期推荐语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如何突破Mona Baker早期确立的方法?如何从语料库提取的复现型式逐步深入发掘背后的语篇动机和修辞效果?以上问题是我们当前亟待需要突破的瓶颈。本期推荐《外语教学》2016年第1期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胡开宝、崔薇的文章。

↓↓↓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研究

研究问题

1.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与汉语原创戏剧在“使”字句的使用频率上是否存在差异? 
2. 与莎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对应的英语语句类型有哪些? 
3.译者选用"使“字句翻译相应英语语句的依据何在?

研究方法

根据小编对文章的理解,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五个步骤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

1.【建库】
作者建立了规模与译本相当的汉语原创戏剧语料库作为参照语料库,23本莎剧英语语料库,方译本语料库,梁译本语料库,朱译本语料库。


2.【初次对比】

对这些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差异显著性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要做到以下3点:(1)“使”字频数最高者是哪个译本?(2)由于译本大小不同,需要标准化后,再看每一千字的频率最高者是哪个译本?(3)卡方检验,验证“使”字句上,译本与原创戏剧汉语相比,体现了显著性偏高。(体现在表2数据)


3.【归纳】
莎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对应的英语句式有什么特征?作者归纳出6种句型。

4.【二次对比】
研究者通过卡方检验两两对比了译本。上述归纳出的6种句型在不同译本之间有何显著性差异?这些差异能否代表了译者风格?(表2)

5.【成因解释】
研究者以认知语言学为工具来对结果进行诠释。他们认为莎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原因主要包括意象图式原因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原因等。小编认为传统的语料库翻译研究在解释成因时多通过“译者声音”为手段,而这篇文章的最大创新之处便是超学科研究意识,把认知语言学与译者声音结合起来,共同进行成因的主客观多维度诠释。(详见原论文)。

研究结论

莎士比亚戏剧中存在大量蕴含动力意向图式的语句结构,如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和役格动词+宾语等结构。由于“使”字句与这些句式结构在承载的意向图式、句法特征及语义角色生命度等方面的契合,莎剧梁译本、朱译本和方译本均频繁应用“使”字句。然而,“使”字句的应用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译者的翻译目的及其翻译策略和方法运用的制约。

     上海语言学通讯特别提供了2016年《外语教学》第一期目录以飨读者。




【原文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项目编号:08BYY006)的部分研究成果【原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 胡开宝 崔薇【本文编辑】同济大学博士生王峰【注】对本文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阅读原文到知网下载或者订阅《外语教学》杂志。暑期交大也有语料库翻译研修班,感兴趣的可以参加哦!
上海语言学通讯【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由新浪微博@珞宾王 电话13917738016负责更新。主要收集发布1全国范围内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会议、研修班讯息;2上海各大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讲座;3学术期刊和学术观点推送。我们也可以协助各地外国语学院邀请专家来讲学和科研指导。欢迎大家在平台留言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历史消息”


【学者观点】华威大学Susan Bassnett教授谈翻译学博士论文写作

散文英译| 朱自清《匆匆》及五个英译本(增添葛浩文译本)

【学术会议】2016年第八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2号通知

【学者观点】大变局下的语言与翻译研究--潘文国

【讲座报道】长江学者王宁教授谈人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

【研修动态】"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研修班

【语料库翻译学研修班】2016年语料库翻译学暑期讲习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