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 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杨淑华 著)

上海语言学通讯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推荐语暨绪论选读

中国的先锋小说由于其鲜明的后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如元小说、拼贴式结构等而被一些评论者界定为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但是,它们与西方反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焦虑这个内驱力的作用下开始向几乎同时译介过来的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学习和借鉴,先锋小说就是这种主动学习和借鉴的结果。换句话说,中国先锋小说是在内驱力和外来影响力两者合力作用下的中国文学的一个创造性转变或者说一个超越中国历史条件的文化创造。因此,虽然在形式上兼具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小说的特征,但是,从本质上说,中国的先锋小说是中国社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中国作家对文学现代性诉求的产物。

对于中外文学关系,学界历来都有关注和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影响研究”作为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式,对中外文学之间基于事实联系之上的相互渗透与互动的影响史做了接近详尽和全面的研究。但是这类研究多数只是关注了影响一方和被影响一方之间事实上的联系,考证中外文学关系的渊源,轻视了对接受的研究,尤其忽略了影响过程中翻译文学的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事“影响研究”的研究者们似乎只知道外国文学的存在,却不关注翻译文学的存在,忽略了翻译文学的中介作用。这一忽略是“影响研究”的欠缺,也是译学研究的一个亟待补充的空白。因此,影响发生过程中,翻译文学的中介作用研究就被提到了重要的研究日程上。

就这一研究途径或模式而言,首先强调对接受的研究,要研究译者的阅读和译作的阅读的一般规律,研究译者和译作读者们的期待视野及其过滤作用以及发生误读的情况。

其次,就影响研究而言,以文化间性为视角的“影响研究”强调的是影响产生时影响源与接受方的相互作用,因为任何影响都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在自身语境中的重新整合和归化,“翻译作品是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的最直观的表现之一” ,也是体现文化间性效果最直观的表现之一。

鉴于上述思考,对翻译文学的文化间性以及这种文化间性在文化传播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的研究就构成了本书的初衷。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在理论上阐述并论证翻译文学的文化间性品质的形成以及这种间性品质在文化传播中的中介作用,然后通过对(后)现代派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的实证考察探讨影响与翻译文学文化间性品质之间的关系。杨淑华博士认为,抓住翻译文学的文化间性,研究(后)现代派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无疑是一个新的尝试,对翻译学科的发展将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


序一

葛校琴 教授、博导

中国先锋派作家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这个生发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流派,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创新艺术形式和风格,拓展了文学的功能和表现力他们的开拓与创新对中国文学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专门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陈晓明教授所言:“先锋派文学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并且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可以说,先锋派小说为中国未来小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中国先锋派作家的影响力早已跨越了国界,很多作家在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前都是和莫言齐名并有可能和莫言一样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家,而莫言的早期创作也具有先锋性。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杨淑华博士细读了许多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翻译小说,并在阅读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过程中发现了先锋派作家的众多作品中深受这些西方叙事影响的痕迹。杨淑华博士选择先锋派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说明她捕捉到了其中的研究价值。纵关全书也可看到,杨淑华博士对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先锋小说和先锋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都有较为深刻的领悟和准确的把握。

这批作家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通过阅读翻译文学长大的。文革时期译本有限,但改革开放后翻译浪潮带来的众多翻译文学作品带给他们丰富的营养。而如此重要的文学现象却往往被文学研究者和读者们所忽视,后现代西方翻译文学的作用及影响在文学研究中不是被一带而过就是被视而不见。杨淑华博士在本书中对翻译文学做出了明确的定位,认为翻译文学是区别于外国文学和民族文学的第三种文学,翻译文学应具有独立的地位。杨博士将翻译文学作为独立的一类文学从以往所依附的外国文学和后来又有人提出的民族文学中独立出来,我认为,杨博士的这样一种认识是对翻译学科的一种自觉,这对于推进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作为译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翻译文学如果不能独立出来作为译学研究的对象,那么我们又何必奢谈翻译学科的独立性呢?如果我们的翻译研究者对这样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认识不清,观点相左,那么翻译学科的存在遭到学者的质疑则也在所难免了。

对于翻译文学的最本质特质——文化间性特质,杨淑华博士首先从理论上展开论述。她采取接受美学的视角,从翻译的第一阶段译者对原文的阅读(视野融合、空白产生、否定之否定等)和译者的接受(意义的不确定性、汉语的异质性、翻译策略的选择等)展开论述,然后再论述翻译的第二阶段译本读者对翻译文学的接受性等,从而从理论上圆满完成了翻译的文化间性的阐述,揭示翻译的文化间性是“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互动而生成的复合间性”。实证部分的研究她首先向我们展示了先锋派小说整体上在真实性、叙事时间、叙事视角等受到的影响;接下来又专门列举马原,这位先锋派中的先锋,在他创作中受博尔赫斯的具体影响。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实证研究总体上还是谈影响较多,谈翻译的文化间性尚少。要谈翻译的文化间性,通常需要回到原著。而众多的原著,不同语言的原著,对于研究者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艰难之旅,也许过于高要求了。

序二

杨晓荣 教授、博导

这本书终于要出版了,真为作者高兴。其实也为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高兴。博士论文通过,一般都是想出版的。这篇论文当时就得到了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们的一致好评,出版更是有了个挺好的基础。但是作者并没有急于做这件事,而是把它放了几年,继续深入思考,然后再全面修改,让它更为完整通透。这个过程显然进一步提高了本书的质量。我很欣赏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这种冷处理,这是慎重,是踏实,是对思考的尊重,是对学术的负责,更是对自己学术声誉的负责。

这个选题属于文学翻译的影响研究。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翻译文化批评异军突起,其背景是国际社会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急速扩大,其成就之一是显著提高了人文学科对翻译宏观意义的认识,同时提高了文学翻译批评的理论含量。翻译界认识到,翻译文学不同于本土文学,也不同于源语文学,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它独特的本质,即间性,也就是它跨文化、跨语言、跨文本、跨文学传统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以往的研究不是没有注意到文学翻译对早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到现在这种文章和著作还很多,但多半还只是史料的发掘和跟着史料走的零散评论,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支撑。而翻译文化批评中的间性理论正是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武器。作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间性理论的解释力,辅以叙事学分析方法,将焦点从中国现代文学早期转移到当代文学,并且以当代文学中的先锋文学作品为切入口,这既是创新,也是理所当然,更是势所必然。

与业已成为经典传统研究领域的文学翻译研究有所不同,翻译文学研究仍处于开拓阶段,很多人对这个名称本身都还在适应过程中。已经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角度各异,视野不一,所以同类的研究成果仍然不多,特别是有相当理论厚度同时又对具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问题有较高解释力的博士论文更是稀少,现有的几项成果主要是史料特征明显的专著和略有一些理论分析的期刊论文,前者仍然缺乏理论深度,后者由于篇幅所限,选材又过于狭窄。与之对应的现实状况却是,莫言获得诺奖之后,国内文化界、文学界及政府相关部门都更加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关系,这不仅关乎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样也关乎中国文学本身的发展,而对于后者,国内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自然负有更为重大的责任。本书出版,除了可以为中国文学研究、翻译学研究、文学史研究和文化研究提供参考,相信还可以为文学创作实践提供一些启示,如果作家们也想开拓一点视野的话。

为此,在祝贺作者、感谢出版社的同时,也祝福中国文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