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礼貌新解》导读

钱永红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今天上海语言学通讯推送的主题为语用学,一文,一书,一刊。

欢迎关注和转发 !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交际,礼貌问题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论在哪个文化群体中,都有其规约的礼貌交际方式,从如何相互称呼,如何实施问候、请求、邀请等行为,到各个场合的服装、行为和举止,都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明确规定或者微妙的“潜规则”。 Brown(2001)甚至认为,礼貌对社会关系的建构和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际和顺利合作的前提和基础。礼貌问题如此重要,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Brown & Levinson (1978)的专著出版之后,才慢慢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正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对象。


在过去四十多年对礼貌问题的学术研究中,礼貌理论的概念、观点和研究方法经历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理论主要以Penelope Brown和Stephen C. Levinson (1987)的专著《礼貌:语言使用的普遍性》(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为代表;第二阶段的理论则以Gino Eelen(2001)的专著《礼貌理论批评》(A Critique of Politeness Theories)的出版为主要标志,也就是学界常说的礼貌研究的“话语转向”(discursive turn)。“话语转向”为礼貌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礼貌研究领域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之下,Dániel Z. Kádár 和Michael Haugh合著的《礼貌新解》(Understanding Politeness)(2013)格外值得关注。在语言礼貌研究专家Sara Mills看来,“ (该书)非常巧妙地将传统礼貌研究和近年来礼貌研究的新进展衔接起来,厘清了礼貌领域的重要概念,同时还提供了许多来自多种不同媒体的例子,并给予了一系列精彩的分析和阐释” 。交际学研究专家Robert B. Arundale评价说,“《礼貌新解》对礼貌给出了一个全新而又全面的解释,将礼貌定义为一项评价性的社会实践。该书将注定成为教授和研究这类复杂现象的标准典范”。同样是礼貌研究专家的Francesca Bargiela-Chiappini则如此评价:“他们推动了礼貌研究又一波新的浪潮……这本书拥有众多出彩之处,完全能够成为礼貌研究新的权威著作。”

鉴于上述诸位礼貌研究专家的好评,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该著作的内容及观点向国内同行加以介绍和评述,以便读者更好地把握该书的重要观点、研究特色及其在礼貌研究领域中的历史地位和意义等,捕捉礼貌研究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本书结构

《礼貌新解》共由12章组成。第1章为“内容简介”(Introduction),简要描述了该书的写作目的、写作动机、主要内容及特色。第12章为“结论”(Conclusion),简要地总结了前面章节的内容,然后讨论了对未来礼貌研究方向的看法。中间主体部分共10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 第二部分是“礼貌与时间”(Politeness and time),第三部分是“礼貌与社会空间:从心理到社会”(Politeness and social space:from mind to society)。下面我们对该书的主体部分进行逐一介绍。

要点解析

1

理论框架

第一部分 “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包含四章内容(第2章至第5章)。第2章“礼貌研究的根源”(The roots of politeness research),概述了礼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起到21世纪初“话语转向”的研究历史和相关核心概念。作者指出,礼貌研究跟历史上的其他学术领域一样,可以比喻成一棵树:早期由Brown和Levinson为代表的第一波礼貌理论标志着本领域的诞生,因此更为接近树根;而随后出现的各种礼貌理论和研究框架都或多或少受到早期理论研究模式的影响,以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方式继承了第一波礼貌研究中所提出的重要假设或基本概念,就如同这个礼貌之树上面的其他枝干。笔者认为,作者在本章中对礼貌理论研究历史的回顾与评价比较准确和客观,毕竟第一波理论为礼貌研究奠定了权威性的基础,其地位至今仍然不可动摇;后继的理论固然有重大突破,但仍应看作是基于第一波礼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

礼貌理论的最新发展

第3章“礼貌理论的最新发展”(Recent developments in politeness research)介绍了自21世纪初以来礼貌理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礼貌研究的新浪潮(第二波)一般以Eelen(2001)所出版的专著中所提出的礼貌研究“话语转向”(discursive turn)为标志;Watts(2003)和Mills(2003)也在他们的重要著作中对礼貌理论话语转向特点和趋势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和深化。礼貌研究的“话语转向”给礼貌研究领域带来了一些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研究语料越来越依赖较长片段的真实话语(如Watts 2003),以及将礼貌或不礼貌看作是互动建构的现象来研究(如Locher 2004;Haugh 2007),等等。作者认为,第二波礼貌学术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更加注重交际参与者(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对礼貌的理解和评价,并且意识到分析者对这些礼貌形象进行阐释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对第二波礼貌研究给出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公允的,突出了与第一波研究的差异。

3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第4章,“礼貌作为一种社会实践”(Politeness as social practice),主要介绍了作者提倡的“礼貌社会实践观”(politeness as social practice)。作者认为,礼貌的理解最终应该是基于处在特定社会时间和空间里的人对社会行为和意义的评价基础之上来进行的。礼貌建构了社会实践,与基于道德秩序而产生的评价密切相关:社会行为及意义通过满足这一系列隐性的社会心理期望而获得认可。因此,礼貌最终取决于处在特定社会时间和空间下的人对社会行为和意义的评价。笔者认为,尽管过去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具有影响力的礼貌概念和研究方法,但无法将礼貌的不同理解涵盖在内。相反,本书作者提出的礼貌社会实践观却可以更好地说明和阐释礼貌理解的内在多样性,这无疑是对以往礼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4

礼貌的理解

基于第4章所提出的思路,作者在第5章“礼貌的理解”(Understandings of politeness)中探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及不同语言使用者对礼貌的理解,包括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和交际参与者们的评价。作者在传统礼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可以同时纳入礼貌理解所涉及的四个关键因素的理论框架(2013:104):

1)  参与者/元参与者理解:使用者解读(participant/metaparticipant understandings:user interpretation)

2)  主位视角/客位视角理解:使用者阐释 (emic/etic understandings): user conceptualization

3)  分析者/旁观者理解):观察者解读 (analyst/lay-observer understandings:observer interpretation)

4)  理论家/外行人理解:观察者阐释 (theoretical/folk-theoretic understandings:conceptualisation)


笔者认为,作者提出的这种“四因素分析法”可以为礼貌理解提供一个比之前的“参与者/分析者”(或者说非科学/科学)的两分法理解更全面、更细致的框架,让读者能够从一个视角或多个视角来看待礼貌,并且更清楚从所选择的视角出发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得到什么研究结果,以及该视角下的研究可能存在的内在缺陷。

本书的第二部分 “礼貌与时间”(Politeness and time)共包括三章内容(第6章,第7章和第8章),主要围绕“礼貌如何与时间相关”的问题而展开。

5

互动中的礼貌

第6章“互动中的礼貌”(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提出,对礼貌或不礼貌的理解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际参与者在互动交际过程中的共同建构。互动建构意味着,除了说话人本身,其他参与者也会影响到社会行为和意义的构建;不仅如此,交际互动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礼貌评价也会影响到社会行为和意义的构建。作者指出,仅仅基于“此时此刻”(here-and-now)来理解话语互动还远远不够,同时还不可避免地要联系到“彼时彼刻”(there-and-then)的礼貌理解。

6

礼貌、规约和程式

第7章“礼貌、规约和程式”(Politeness,convention and rituality)考察了礼貌规约和礼貌程式。作者认为,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交际者必须遵循社交群体共同认可的现存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作者区分了规约礼貌和程式礼貌,指出对前者的实践要求遵循社会群体的期望,而对后者的实践则更强调实际表现。他们强调,分析规约性和程式性礼貌,必须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才能更科学、更全面地考察这些礼貌现象的内在机制。同时,理解互动交际中的礼貌,必须考虑到有些评价成分虽然是根据一些基本的道德期望而得出的,但交际者的行为和反应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循环过程(p. 137)。




7

礼貌与历史

第8章“礼貌与历史”通过考察历史情境下的互动交际,阐释了礼貌的相对性。所谓礼貌的相对性,此处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礼貌的理解也处于不断变化当中。作者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因为对礼貌的理解和实践都与历史情境相关的。鉴于礼貌与时间的关联问题,礼貌的历史情境性对研究者们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因为相关研究必然牵涉到语料的可比性、代表性、转换性、持续性等问题。作者认为,历史性与现代性不应该采用简单的两分法处理,因为任何当下的礼貌理解或实践都是可能成为一段历史;此外, 研究“真实”历史交际互动中的多模态历史表征等等现象,对现代数据的分析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8

礼貌与社会空间:从心理到社会

最后,第三部分“礼貌与社会空间:从心理到社会”(Politeness and social space:from mind to society)包括三个章节(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横跨个人领域与社会和文化,分析了礼貌与社会空间的关系。

第9章“礼貌与元语用学”(Politeness and meta-pragmatics)侧重于研究普通观察者对交际互动方式的意识程度。作者认为,只有系统地分析参与者们如何看待他们自身的行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实践中的礼貌。同时,他们指出,研究者需要关注不同形式的元语用意识,才可以克服自身理解的局限性。此外,作者还提出,应该将礼貌背后的道德秩序作为社会实践来分析,使之成为独立存在的研究对象;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新颖的看法,值得读者关注。

第10章“礼貌,认知和情感” (Politeness,cognition and emotion)回顾了礼貌认知心理状态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和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问题。作者尤其注重社会认知或心理对礼貌的概念化理解,比如态度、推断、意图,以及与第9章元语用学的关联。最后,作者提出(诚如2000年以前第一波礼貌研究所认为的那样),礼貌不仅与理性的心理状态相关,事实上还具有其内在的情感特性。

第11章“文化,身份及礼貌”(Culture,identity and politeness)从批评视角来考察文化概念。作者提出,礼貌不应被视为与特定文化一一对应的固定模式,而应视作一种动态的文化建构过程,而且它与个人对他/她自身身份的感知相关。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将礼貌与身份密切联系起来,超越了以往对于礼貌本质的认识。


反思1

《礼貌新解》一书所倡导的新观点主要包括“礼貌社会实践观”,以及在社会实践观引导下的“礼貌时间观”和“礼貌空间观”。

首先,作者认为,礼貌是一项超越于语言本身之外的社会实践,因为礼貌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形式的使用上,还经常表现为一种社会行为现象,体现在语言表征之外。如今广为接受的共识是,礼貌不再是仅仅表现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或行为,而是取决于对这些形式或行为的评价。该书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礼貌存在于对社会行为和意义的评价。笔者认为,这样的“礼貌社会实践观”可以让我们超越传统礼貌研究中过于纠缠于礼貌行为语言表征的做法,在更宏大的空间里探讨礼貌问题。




反思2

其次,作者认为,正如其他社会实践一样,礼貌也应该放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下来描述,当前正在进行的交际互动中的礼貌总是与历史交际活动密切相关的。礼貌的时间观不可忽略,因为这关系到如何对礼貌进行界定,以及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来解释当前的礼貌现象,因此对它的研究绝对不可以脱离历史语境。笔者认为,这无疑是正确的、切合实际的。话语的礼貌不能仅从当下来评价,礼貌实践具有积累性,一个看似不够礼貌的表达如果用在有一定交往历史的亲密朋友之间有时可能是非常礼貌的,这在调侃行为中屡见不鲜(Haugh 2010, 2012)。

反思3

再次,作者提出的礼貌空间概念,是以时间为参照的社会空间,指的是交际者个人与其所处的社会之间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定义,作者顺利成章地为礼貌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立足之地,即,将礼貌与认知和文化相联系起来。对礼貌的理解不应该局限于某个人或某一群人身上,而是应该理解为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自我组织、自然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而这个复杂系统又是通过当前人与人在时间与空间的因素下互动交际而形成的。笔者认为,作者在礼貌实践观和礼貌时空观的研究框架下为礼貌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可行的工作模式;通过这种工作模式,可以在不同语言和不同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和研究礼貌,而不至于陷入过于笼统的尴尬境地;而以往基于特定的行为或语言形式的礼貌观往往趋于以偏概全甚至呈现刻板化之嫌。鉴于变异语用学的研究可以拓展到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中各个层面语用意义(包括礼貌)的研究(任育新、陈新仁 2012),礼貌研究的实践观和时空观可以为变异语用学的研究提供支撑。



余论

除了上述重要观点之外,该书还有几点值得推崇。其一,作者认为礼貌研究不应局于传统语言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范围,而是必须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吸取其他领域(如语义学、语料库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及语用学、音标学及形态学、会话分析及人类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等)的观点和方法。这样的礼貌观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其二,作者主张礼貌现象的分析可以从交际参与者(相对于元参与者)和文化主位(emic)的角度(一阶礼貌),也可以从分析者的客位视角和理论的视角(二阶礼貌)来进行;而且不应该过分强调其中的任何单一视角,因为所有的视角都能够促进对礼貌更全面的理解。这样的看法克服了第二波礼貌研究过于“革命”的缺陷。其三,作者在强调礼貌理解的多角度性和礼貌研究方法的多学科性的基础上,还强调了礼貌分析的话语互动方法,因为这样可以观察到一些微妙多变而又习以为常的礼貌特征。


推荐阅读礼貌新解

著    者:[英] Dániel Kádár,[澳] Michael Haugh

I S B N:978-7-5192-0566-9

定    价:42.00元



上海语言学通讯


阅读原文链接京东购书网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