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王铭玉教授《语言符号学》
本期上海语言学通讯主题为“符号学”,推荐一文、一书、一刊。
背景
象似性(iconicity)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它指的是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有关象似性的研究是对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任意性原则的一种反说。它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符号的本质,揭示概念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目前,象似性“不但成为语言学和认知论的中心概念,而且成为交际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中的中心概念”。(文旭,2000:71)本篇在这里主要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做一阐述性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象似性”概念;象似性的哲学基础;象似性研究历史及主要研究成果;象似性的分类及在语言中的体现;象似性及语音意义;汉语语言文化的象似性;象似性问题研究的展望。
术语的来源
“象似性”(iconicity, иконичность)这一术语的来源与被誉为“现代符号学之父”的皮尔士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皮尔士符号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两个相互交叉的“三员组合”,而其中的一个三元组合讨论的是符号的分类问题。我们知道,皮尔斯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他的三个“普遍范畴”,即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详见《语言符号学》第三章第二节),他将这三个范畴应用于符号媒介与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分析,进而得出这样三种符号的类型:象似符(icon)、 索引符(index)、 象征符(symbol)。象似符通过写实或模仿来表征其对象,它与所指对象之间联系靠的是各自性质上的某种相似性。照片、图像、雕塑、电影形象、施工草图、方程式和各种图形就是该类符号的典型例子。而索引符与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模拟的,而是与其构成因果或者时空上的连接关系。属于这类符号的有路标、箭头、指针、专有名词、指示代词等。
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皮尔士(1839-1914)
而象征符则是这样一种符号,它“通过某种法规指称其客体,这种法规通常是一般观念的联想,致使该象征被解释为指称那个客体”。(转引自丁尔苏,1994:11)它与指称对象之间的联系完全是约定俗成的:自然语言和各种标记系统基本上都是该类符号的代表。皮尔斯还将象似符按其复杂程度分成三个小类:影像(image),该符号与其对象单纯是属性上的相似,如照片;拟象(diagram),此类符号的组成部分与对象各部分之间相似,如地图;隐喻(metaphor),这类符号与对象之间存在一般的类似关系,即通过此物与彼物的平行性来反映所指物特征的符号。例如句子“这个人是一头狮子”就是一个隐喻符号。隐喻符代表着最高、最抽象的相似性。
皮尔士符号理论中符号、关系、解释之间的关系
在对象似符做出一般性界定的基础上,皮尔斯指出:“在每个语言的句法里,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沈家煊,1993: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表明,对象似符进行研究的发端归于皮尔斯是有道理的,我们也同意这种看法。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表明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三种联系方法,这种“三元符号模式”较之索绪尔的“二元符号模式”(即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关系)有着极大的伸缩性、解释性和全面性(二者的对比可参看本书第三章第二节),为我们分析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符号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手段。皮尔斯率先对非语言符号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遗憾的是在以索绪尔思想为主导的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界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语言学中的“能指与所指关系任意性”的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而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理据性”“相似性”“可论证性”则被忽略和轻视。可喜的是,最近十几年间兴起的功能主义学派带来了语言观的变化,语言不再被视为自足的纯形式系统,需要寻求在形式背后的语义和功能动因;当代语言类型学和共性研究的成果,需要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在毫无亲缘关系的众多语言里一再出现的某些相似的形式—意义匹配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而最近产生的认知语言学中的“语言结构直接映照概念结构”这个基本主张需要在语言中找到强有力的证据。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语言中的“象似性”研究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而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术语的定义
关于“象似性”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国内几位学者的观点可以给界定此概念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沈家煊先生在《句法的象似性问题》中对该术语做了如下描述:“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有据的。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概念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体现概念结构。”(沈家暄,1993:3)
严辰松教授在《语言临摹性概说》中是这样描述的:“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严辰松,1997:21)
张敏先生在《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中这样说:“语言符号及其结构和它们所代表的概念内容/外在现实及其结构之间存在的某种相似性。”在《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他又进一步做了描述:“简单地说,语言的象似性指的是感知到的现实的形式与语言成分及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换言之,它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或者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性、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张敏,1998:139)
王寅教授给“象似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可以说这个定义将“象似性”理解为不仅体现在语言单位本身(音、形),而且还表现在语言单位的相互关系(结构)中,这与海曼(Haiman)的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观点一致,但显然前者更为朴素,易懂。
以上这些学者的观点都是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理解而得出的,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象似性”概念的内涵。我们在学习理解的同时,认为尚可做以下三点补充:
(1)“象似性”是一种抽象性质,所以把它视为“现象”似有不妥,而理解为“特征”较为严密。
(2)语言的“象似性”,不仅体现在静态的语言系统的单位和关系中,而且还映现在其具体的动态(使用)过程中;
(3)与基于英美分析哲学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同,整个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认为认知具有体验性,是受身体和经验约束的,所以,在“象似性”的定义中,将它的“体验性”“感知性”加以强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来,我们也尝试性地给“象似性”下一个定义:映照在语言符号系统单位和关系之间以及语言功能过程中的、被人感知的、相应所指对象或关系的自然相似性特征。
以上文字节选自《语言符号学》(王铭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海语言学通讯
购书请点击阅读原文链接亚马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