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认知语言学的两大承诺和五大理论假设——《认知语言学导论》

世界图书出版社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编者按:本文为张辉教授、孙崇飞博士为《认知语言学导论》撰写的导读


与以往研究流派不同,认知语言学并非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而是在同一理论假设指导下的具有不同理论主张和研究方法的事业(Evans,2012: 129)。[1] 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正是认知语言学活力之所在,这使其成为当代语言学各种发展趋向的集大成者 (Geeraerts & Cuyckens,2007: 15)。

在认知语言学的阵营中,正是由于这一理论上的多样性,有些学者开始梳理认知语言学理论之间的关系。Geeraerts(2006))曾在他编辑的《认知语言学基础读本》中这样形容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就像一个群岛,散落其中的有隐喻岛、转喻岛、构式语法岛等众多岛屿,每个岛屿都有不同的美丽风景,整个群岛构成了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Evans和Green在本书中把认知语言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认知语义学,即通过语言分析发现认知规律的识解操作;二是语法的认知研究,即通过认知语义学中发现的识解操作研究语言的规律性。《认知语言学导论》一书就是以认知语言学的这种二分法展开论述的。

将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整合于一体的是其两大承诺:认知承诺和普遍性承诺 (Lakoff & Johnson,1999)。参见下面关于这两个承诺的论述。除两大承诺外,认知语言学坚持以下五大理论假设。

1.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人们运用身体五官来体验和认知世界,语言与人的具身体验过程及认知结果密不可分,应当从人的角度解释语言。

2. 百科全书式的语义学(encyclopedic semantics):词汇意义无法与所指事物的一般知识截然分开,即语言意义的表征并非仅是对语言系统意义的表征,还涉及对相关百科知识的通达,词汇形式在心智计算过程中可视为抽象符号,其功能是为激活词汇概念意义并为心智进入“开放型的知识网络”提供认知参照点(孙崇飞、钟守满,2013: 42)。

3. 意义就是概念化(meaning is conceptualization):概念化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识解在概念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概念化和识解是语言理解的“事后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过程(Evans,2012)。

4. 符号性(symbolic)假设:语法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形—义配对体(form-meaning pairing),词、词汇短语和句子形成一个由象征系统构成的词汇—语法连续统(lexicon-grammar continuum)(Langacker,2008),意义在该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不考虑语言意义的纯形式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5. “基于使用”(usage-based)假设:对情景化语言使用实例进行抽象后,所得的符号单位就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来源于使用,所以语言使用和语言知识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即语言知识就是如何使用语言。

新近,“社会转向”(Kristansen & Dirven,2008; Geeraerts et al,. 2010)的出现表明认知语言学在关注个体认知和心理的基础上已开始转向兼顾考察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而形成语言—文化—认知三位一体的语言研究模式。语言是文化历时发展的结果,即使是那些基于最基本的身体体验产生的范畴或意向图式也受到了文化的塑造和打磨,即各种文化制度和制品在语言发展和传承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认知语言学认为精神生理和物质肉体的一致性使文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具体的地理与社会环境又使文化呈现出一定的特异性(Lakoff & Kövecses, 1987; Dirven, Wolf & Polzenhagen, 2007: 1212)。

无论从其两大承诺、五大理论假设还是新近出现的“社会转向”,我们从中都不难看出认知语言学极其重视人这一认知主体在语言使用中的主导地位,强调语言是在人与客观外界 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遵循“现实—认知(社会文化)—语言”的语言观。首先,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以下三个核心属性:自然属性——符号系统、社会属性——交际工具、心理属性——思维工具(Taylor,2002)。它们共同决定了语言研究必须综合考虑语言的符号认知参照点特性、社会和文化语境特性及其认知心理过程特性。其次,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就是概念化,即某一词语的意义等于说话者或听话者大脑中被激活的概念,它依赖于心理过程的模式和内容。正如Gärdenfors(1999)所言,意义是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化,意义在人的大脑中。再次,语义范畴涉及符号、人脑和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说话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听到的(如声音符号等)或看到的(如文字、图像、肢体语言,甚至一切使得交际成功进行的非语言符号),都被人脑处理为一种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符号系统,即语言结构本质上是符号的,并使概念内容符号化(文旭,2001: 31)。这种符号系统所指代的事物或意义与外部世界并不存在客观、真值般的镜射关系,而是一种经过人脑或心智加工后具有特定实用意义(或意图)的主观映射关系。正如Albertazzi(2000)所言:意义并不与外部世界“直接相连”,在大部分情况下,意义是主观的、情景化的和动态的。



[1] 国内有些坚持“领袖论”的学者认为这是认知语言学的一大弊端——没有统一领袖。这种观点过于偏激。事物的生命力正在于其多样性。学术研究如果非要制造出个“领袖”的话,这反而是很危险的,极易产生“垄断”嫌疑,束缚跟随者的思想,进而阻碍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理论的统一或聚合是必要的,但学问上的“领袖”(尤其是具有“压倒众生”性质的领袖)是要不得的。


选自《认知语言学导论》



认知语言学导论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著    者:[英] Vyvyan Evans,Melanie Green 

导    读:张辉,孙崇飞

I S B N:978-7-5100-8761-5

定    价:99.80元


本书详尽而清晰地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各个层面,包括认知语义学、认知语法、历时与共时的方法、语言学和社会文化视角、普遍和特殊语言现象等。本书可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认知语言学概览、认知语义学、语法的认知研究。本书对于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一部详实而清晰有用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


本书作者Vyvyan Evans是英国认知语言学会的发起者和重要的组织者之一,现任职于英国班戈大学语言学和英语学院。Melanie Green博士现任职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语言学系。Evans的研究兴趣广泛,以认知语义学见长,其中涉及知识表征、词汇结构、比喻性语言和抽象思维等诸多领域。由他提出的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在国际认知语言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小编提示,认知语言学研究方向的教师和同学如果对作者感兴趣,欢迎访问Vyvyan教授的个人网站:http://www.vyvevans.net 


目录

《认知语言学导论》导读 
英文目录 
前言 
致谢 
缩略语、符号与标音 
第一部分 认知语言学事业综述 
导论 
1.怎样才算了解一门语言? 
1.1语言的功用 
1.2语言的系统性结构 
1.3语言学家应该做什么? 
1.4怎样才算了解一门语言 
1.5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2.认知语言学的本质:假设与承诺 
2.1两大承诺 
2.2具身心智 
2.3认知语义学与语法的认知研究方法 
2.4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3.语言、思维和经验中的普遍性与变异性 
3.1思维和语言中的普遍性 
3.2语义系统中的跨语言型式 
3.3语义系统中的跨语言变异 
3.4语言相对论和认知语言学 
3.5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4.使用中的语言:语言知识、语言变化与语言习得 
4.1使用中的语言 
4.2认知语法 
4.3基于使用的语言变化研究方法 
4.4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研究方法 
4.5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第二部分认知语义学 
导论 
5.什么是认知语义学? 
5.1指导原则 
5.2认知语义学探究的现象 
5.3方法论 
5.4 在语义研究层面与形式主义研究方法的一些区别 
5.5 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6.具身体验和概念结构 
6.1意象图式 
6.2概念结构 
6.3 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7.意义的百科观 
7.1词典和百科知识 
7.2框架语义学 
7.3域理论 
7.4知识表征的感知觉基础 
7.5 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8.范畴化和理想认知模型 
8.1范畴化和认知语义学 
8.2原型理论 
8.3理想认知模型理论 
8.4理想认知模型的结构 
8.5 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9.隐喻和转喻 
9.1字面和比喻性语言 
9.2何谓隐喻? 
9.3概念隐喻理论 
9.4基本隐喻理论 
9.5何谓转喻? 
9.6概念转喻 
9.7隐喻一转喻互动 
9.8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10.词义与辐射性范畴 
10.1作为概念现象的一词多义 
10.2作为辐射性范畴的词义 
10.3全面详述方法 
10.4全面详述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10.5条理化一词多义研究方法 
10.6一词多义研究中语境的重要性 
10.7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11.意义建构与心理空间 
11.1形式语义学中的句子意义 
11.2认知语义学中的意义建构 
11.3意义建构的认知研究理论 
11.4心理空问的建构体系 
11.5心理空间建构例示 
11.6意义建构的动态性 
11.7总结 
延伸阅读 
练习 
12.概念整合 
12.1整合理论的起源 
12.2概念整合理论 
…… 
第三部分 语法的认知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结语


本文来源:世界语言学公众号

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购买网址

推荐阅读:出版与发表

科研助力| 上海语言学通讯博士文库书稿征集

科研助力|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稿约

科研助力| 《外语教学》稿约

科研助力| 《语言学研究》CSSCI集刊稿约

期刊动态| 《外国语言与文化》(中、英文双刊)创刊

期刊动态|国际学术期刊East Asian Pragmatics稿约

新刊推介 | CL&WL 英文期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创刊

科研助力| 国际话语研究ESCI期刊免费下载: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科研助力|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稿约

科研助力| 《语料库语用学》Corpus Pragmatics创刊



上海语言学通讯

上海语言学通讯关注语言文学研究。主要收集发布1国内、外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会议、研修班讯息;2上海高校学术讲座;3学术期刊和学术观点推送。近期推送的特色栏目是读书小札和新书推荐,欢迎作者和出版社赠送样书。文章投稿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公众号左上角小人图标--“查看历史消息”


敬请关注

上海语言学通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