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胡开宝教授团队《语料库翻译学》(新书有售)

2018-03-09 六万学者都在看→ 语言学通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语料库翻译学》

作者:胡开宝、朱一凡、李晓倩

出版时间:2018年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胡开宝,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形象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论坛理事长,全国外语学科发展合作论坛理事长,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翻 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

担任 Routledge“应用语言学研究前沿”( Frontiers in Applied Linguistic )系列丛书、Springer“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丛 书(Corpora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主编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语料库翻译学文库” 主编。2009 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14 年度获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被评为上 海市外语界十大年度人物。2015 年度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胡开宝教授长期从事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迄今为止,在 Perspectives (A&HCI期刊)、Meta (A&HCI 期刊)《外语教学与 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和《中国翻译》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及 CSSCI 期刊,以及《光 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重要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出版《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 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语料库翻译学概论》(上海市及国家重点规划 出版图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Introducing Corpus - 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Springer,2015)、《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基于语料库的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语料库翻译学 研究导引》(南京大学 2013)和《跨学科视域下的当代译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等学术著作。即将出版 Corpus - 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Palgrave Macmillan, 2017)和 A Corpus - based Study of the Chinese - English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 目前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项目编号为 08BYY006)的研究和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英汉/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央政治文献英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 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的子项目“专门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中国翻译研 究院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党政文献术语库、语料库”和上海市语委项目“公共信息多语 服务平台”等科研项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语料库翻译学的学科属性 

1.3  语料库翻译学的特征 

    1.3.1  语料库翻译学与描写性译学 

    1.3.2  语料库翻译学与语料库语言学 

    1.3.3  语料库翻译学特征 

1.4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 

1.5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意义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翻译汉语语言特征研究: 趋势与问题 

    2.2.1  引言 

    2.2.2  翻译汉语词汇特征研究 

    2.2.3  具体词类的研究 

    2.2.4  句法及结构特征研究 

    2.2.5  搭配及语义韵特征研究 

    2.2.6  结语 

2.3  “被”字句的语义趋向与语义韵——基于翻译与原创新闻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2.3.1  引言 

    2.3.2  研究背景 

    2.3.3  工作定义与研究设计 

    2.3.4  研究结果及讨论 

    2.3.5  结语 

2.4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主题词及其搭配研究 

    2.4.1  引言

    2.4.2  文献回顾 

    2.4.3  研究设计 

    2.4.4  结果与讨论 

    2.4.5  结语 

2.5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名物化应用的研究 

    2.5.1  引言 

    2.5.2  名物化相关研究 

    2.5.3  研究问题与语料 

    2.5.4  名物化的定义与分类 

    2.5.5  名物化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分布情况 

    2.5.6  名物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应用特征 

    2.5.7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名物化应用的动因 

    2.5.8  结语 

2.6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被动语态的应用研究 

    2.6.1  引言 

    2.6.2  被动语态的界定 

    2.6.3  研究设计 

    2.6.4  结果与讨论 

    2.6.5  被动语态应用的原因分析 

    2.6.6  结语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翻译规范研究

3.1  引言 

3.2  翻译规范研究: 趋势与问题 

3.3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规范研究: 路径与步骤 

3.4  基于语料库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汉译规范研究 

    3.4.1  引言 

    3.4.2  周瘦鹃翻译研究述评 

   3.4.3  理论框架、研究对象和方法 

    3.4.4  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译本翻译规范研究 

    3.4.5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译者风格研究

4.1  引言 

4.2  译者风格的界定 

4.3  译者风格的内涵与特征 

    4.3.1  译者风格与翻译文体 

    4.3.2  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

    4.3.3  译者风格与译作风格 

    4.3.4  译者风格的特征

4.4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 进展与问题 /

    4.4.1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取得的进展

    4.4.2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存在的问题

4.5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路径

    4.5.1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的主要内容

    4.5.2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的路径 

4.6  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翻译风格研究 

    4.6.1  引言

    4.6.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6.3  周瘦鹃译本语言特征

    4.6.4  周瘦鹃翻译风格成因

    4.6.5  结语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情态隐喻汉译研究

    5.2.1  引言

    5.2.2  文献回顾

    5.2.3  研究设计

    5.2.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2.5  结语 /

5.3  基于语料库的《碧奴》人物形象的再现与重构研究 

    5.3.1  引言

    5.3.2  文献综述

    5.3.3  研究设计

    5.3.4  语料分析

    5.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6  结论

5.4  政治语篇口笔译中级差资源跨语际重构——以“基本”为个案 

    5.4.1  引言

    5.4.2  研究设计

    5.4.3  “基本”在口笔译中的翻译重构分析

    5.4.4  级差资源跨语际重构的动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

6.1  引言 

6.2  研究现状

6.3  语料库翻译教学在语篇和语用层面的应用探索

    6.3.1  用语料库辅助翻译具有篇章功能的衔接词

    6.3.2  口译中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及翻译对策

6.4  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的建设 

    6.4.1  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建库目的

    6.4.2  翻译教学语料库的组成

    6.4.3  翻译教学语料库语料收录的原则 

    6.4.4  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的标注

6.5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及翻译教学平台开发

    6.6  语料库翻译教学体系的建构

    6.7  语料库翻译教学的展望与局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

7.1  引言 

7.2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

    7.2.1  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7.2.2  翻译认知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 

    7.2.3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 

7.3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相互关系

    7.3.1  语料库翻译学对于翻译认知研究的意义 

    7.3.2  翻译认知研究对于语料库翻译学的意义 

7.4  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融合: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认知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回顾与展望

8.1  引言 

8.2  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回顾

    8.2.1  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研究

    8.2.2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8.2.3  译者风格研究

    8.2.4  翻译规范研究 

    8.2.5  翻译教学研究

    8.2.6  口译研究 

8.3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回顾

    8.3.1  引言 

    8.3.2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进展

    8.3.3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问题与展望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自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ona Baker教授正式提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这一概念以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已经走过了24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目前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译学研究范式。语料库翻译学本质上是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一方面强调利用语料库技术和软件对大量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继承描写性译学的衣钵,将翻译文本语言特征的描写与翻译文本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语料库翻译学成功地将量化研究方法引入翻译学研究,并凭借大量语料的考察与数据统计这些优势,常常发现仅凭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翻译现象。


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愈来愈为国内外学界所认可,愈来愈多的学者相继开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相应地,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由语言学视角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扩大至文化视域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由产品导向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拓展至过程导向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2015年,Mona Baker教授获得英国政府的资助,利用语料库技术系统研究西方文化关键词如何通过翻译进行传播。同一年,著者开始利用语料库方法分析翻译文本语言特征背后的意识形态,努力构建语料库批评译学的理论框架。2016年,著者在《山东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较为深入地讨论了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并展望了两者融合并产生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认知研究这一全新领域的可能性。2017年,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语料库翻译学研讨会上,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探讨了如何开展语料库辅助的翻译认知研究。然而,学界对于语料库翻译学的属性和理论价值存在诸多分歧与疑虑。一些学者主张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充其量只是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的应用,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性价比并不高,而且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不理想。有鉴于此,为了廓清学界关于语料库翻译学的模糊认识,同时为了反映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著者与所指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合作,撰写了《语料库翻译学》这本学术著作。


本书共分为8章。第1章分析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学科属性、特征、研究领域和研究意义。第2章回顾了翻译汉语语言特征研究的趋势与问题,并从“被”字的搭配和语义韵角度探讨了新闻翻译汉语的语言特征,从关键词及其搭配、名物化和被动语态的应用等视角考察了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语言特征。第3章在梳理翻译规范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基础上,介绍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规范研究的路径和方法,重点分析了周瘦鹃翻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第4章阐述了译者风格的定义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周瘦鹃的多部翻译作品所呈现的周瘦鹃翻译风格及其成因。第5章以平行语料库的应用为基础,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情态隐喻的再现与重构、《碧奴》人物形象的再现与重构以及“基本”蕴含的级差资源的再现与重构。第6章探讨了语料库在译者培养中的应用,包括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和翻译教学平台的研发。第7章分析了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融合有望形成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认知研究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第8章梳理了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了语料库翻译学的未来研究课题。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享誉全球的剧作家,然而回顾其汉译历史并非一帆风顺,从最初的明显排斥到后来的逐步接受,从小说到戏剧,从文言到白话,从书面语到舞台词,从零星译介到全集出版,从传统介质的莎剧译介到数字媒体的改编推广(王心洁,王琼2006),可撰写一部丰富的接受史。影响较大的汉译本主要是朱生豪(1947)、梁实秋(1947)和方平(2000)的三个译本。2016年适逢莎翁逝世400周年,我们十分有必要对莎剧汉译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描写与阐释,此举对于译学研究和莎剧重译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适时推出了胡开宝教授最新力作《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以下称《研究》),全书共7章,329页。第一章分析了莎剧汉译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制。第三章探讨了莎剧汉译的显化、隐化、简化和规范化,首倡强化与弱化这一组新的翻译共性假设。第四章以汉语虚化动词“做”和“作”、“把”字句、“被”字句、“得”字句、“使”字句、语气词“吧”、AABB 叠词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莎剧汉译语言特征及动因。第五章考察英语情态动词can、评价性形容词good和称谓名词lord等典型词汇的汉译,重点阐述了莎剧汉译中人际意义的再现与建构。第六章分析了英语性禁忌语、宗教词汇、颜色词概念隐喻、话语标记 well 和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等英语词汇或语句结构的汉译策略和方法。第七章指出了该研究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读书小札| 语料库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评《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莎士比亚与莎士比亚戏剧

    1.2.1莎士比亚简介

    1.2.2莎剧及其版本

    1.2.3莎剧翻译概览

  1.3莎剧翻译研究: 现状与前景

    1.3.1莎剧的译介学研究

    1.3.2莎剧汉译的语言学视角研究

    1.3.3莎剧汉译的文化视角研究

    1.3.4莎剧译者研究

    1.3.5基于语料库的莎剧翻译研究

    1.3.6莎剧翻译研究的特点

    1.3.7莎剧翻译研究现存的不足及前景

  1.4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4.1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本书的研究意义

    1.4.3本书的研究方法

  1.5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2章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2.1引言

    2.2中英文语料的选择与输入

  2.3语料的预处理

  2.4语料的分词和标注

  2.5语料的平行对齐

  2.6小结

第3章莎剧汉译本中翻译共性的实证研究

  3.1引言

  3.2翻译共性的概念及分类

3.2.1显化

3.2.2简化

3.2.3规范化

3.2.4齐整化

3.2.5隐化

  3.3显化的实证研究

3.3.1显化的种类和表现形式

    3.3.2《哈姆雷特》梁译本、朱译本中概念功能信息的显化

    3.3.3《哈姆雷特》梁译本、朱译本中人际功能信息的显化

    3.3.4《哈姆雷特》梁译本和朱译本中语篇功能信息的显化

    3.3.5莎剧梁译本和朱译本中逻辑关系的显化

    3.3.6莎剧梁译本和朱译本中显化的动因

  3.4隐化的实证研究

    3.4.1引言

    3.4.2研究设计

    3.4.3结果与分析

    3.4.4莎剧汉译本中逻辑关系隐化趋势动因分析

    3.4.5小结

  3.5简化的实证研究

    3.5.1引言

    3.5.2莎剧汉译本与汉语原创戏剧的词汇特征比较

    3.5.3简化动因分析

    3.5.4小结

  3.6规范化的实证研究

    3.6.1引言

    3.6.2文献回顾

    3.6.3研究设计

    3.6.4结果与讨论

    3.6.5小结

  3.7强化与弱化的实证研究

    3.7.1引言

    3.7.2文献回顾

    3.7.3研究设计

    3.7.4莎剧中英语程度副词的汉译及莎剧汉译本中汉语程度副词的应用

    3.7.5小结

第4章莎剧汉译语言特征及其动因研究

  4.1引言

  4.2翻译语言特征的定义及其分类

  4.3莎剧汉译本中虚化动词“做”和“作”的应用及其动因研究

4.3.1引言

4.3.2虚化动词和虚化过程

    4.3.3“做”和“作”的虚化用法分类

    4.3.4莎剧汉译本中虚化动词“做(作)”的具体应用

    4.3.5莎剧汉译本中虚化动词“做(作)”应用的动因

    4.3.6小结

  4.4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本中“把”字句应用研究

    4.4.1引言

    4.4.2梁译本和朱译本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

    4.4.3梁译本和朱译本中“把”字句的分布

    4.4.4梁译本和朱译本中“把”字句的具体应用

    4.4.5梁译本和朱译本中“把”字句的应用动因

    4.4.6小结

  4.5莎剧汉译本中“被”字句应用研究

    4.5.1引言

    4.5.2梁译本、朱译本和汉语原创文本中“被”字句使用频率比较

    4.5.3汉译文本中“被”字句的具体应用

    4.5.4莎剧汉译本中“被”字句应用的动因

    4.5.5小结

  4.6莎剧汉译本中“得”字结构的应用研究

    4.6.1引言

    4.6.2“得”字结构的语法和语义概述

    4.6.3莎剧汉译本中“得”字结构的应用

    4.6.4莎剧汉译本中“得”字结构应用的动因

    4.6.5小结

  4.7莎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研究

    4.7.1引言

    4.7.2与“使”字句相关的概念

    4.7.3莎剧汉译本中“使”字句的应用

    4.7.4莎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动因分析

    4.7.5小结

  4.8莎剧汉译本中语气词“吧”的应用研究

    4.8.1引言

    4.8.2“吧”的用法及功能概述

    4.8.3朱译本和梁译本中语气词“吧”的应用

    4.8.4朱译本和梁译本中语气词“吧”应用的动因探究

    4.8.5小结

  4.9莎剧汉译本中AABB式叠词应用的研究

    4.9.1引言

    4.9.2研究语料

    4.9.3语料统计及结果

    4.9.4AABB式叠词应用动因探析

    4.9.5小结

  4.10莎剧汉译本中问号应用的研究

    4.10.1引言

    4.10.2莎剧汉译本中问号的应用

    4.10.3莎剧汉译本中问号应用的动因

  4.11结语

第5章莎剧汉译本中人际意义的再现与建构研究

  5.1引言

  5.2人际意义的定义和分类

    5.2.1人际意义的定义

    5.2.2人际意义的分类

  5.3翻译中人际意义再现与构建的方法

  5.4莎剧中情态助动词的汉译研究——以“can”为例

    5.4.1引言

    5.4.2情态系统与情态类型

    5.4.3情态的表达

    5.4.4研究设计

    5.4.5莎剧中“ can”的汉译归类

    5.4.6情态助动词“can”的汉译异同及原因分析

    5.4.7小结

  5.5莎剧中“good”的评价意义再现研究

    5.5.1引言

    5.5.2评价意义

    5.5.3梁译本与朱译本中“good”的评价意义再现

    5.5.4梁译本和朱译本中级差意义再现差异的动因

    5.5.5小结

  5.6莎剧中“lord”的人际意义再现研究

    5.6.1引言

    5.6.2称呼语的人际意义

    5.6.3研究设计

    5.6.4莎剧汉译本中“lord”人际意义的再现

    5.6.5梁译本和朱译本中“lord”人际意义再现的动因

    5.6.6小结

  5.7莎剧中“love”评价意义的再现研究

    5.7.1引言

    5.7.2“love”评价意义的再现

    5.7.3结语

   

第6章莎剧汉译策略与技巧研究

   6.1引言

   6.2莎剧中性禁忌语的汉译研究

    6.2.1性禁忌语及其汉译

    6.2.2莎剧中性禁忌语的汉译

    6.2.3莎剧中禁忌语的汉译风格差异的成因

    6.2.4小结

  6.3莎剧中宗教词汇的汉译研究

    6.3.1引言

    6.3.2宗教词汇“God”的汉译

    6.3.3宗教词汇“holy”的汉译

    6.3.4宗教词汇“devil”的汉译

    6.3.5莎剧中宗教词汇汉译风格的分析

    6.3.6小结

  6.4莎剧中颜色词概念隐喻的汉译研究

    6.4.1引言

    6.4.2莎剧中颜色词概念隐喻及其汉译

    6.4.3莎剧中颜色隐喻汉译方法应用及动因分析

    6.4.4小结

  6.5莎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汉译研究

    6.5.1引言

    6.5.2话语标记“well”的功能

    6.5.3研究步骤

    6.5.4莎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应用及其汉译

    6.5.5小结

  6.6莎剧中“which”引导定语从句的汉译研究

    6.6.1引言

    6.6.2“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及其汉译方法分类

    6.6.3莎剧汉译本中“which”引导定语从句汉译方法的比较分析

    6.6.4“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汉译方法应用的动因研究

    6.6.5小结

第7章结论

  7.1引言

  7.2本书研究的主要成果

    7.2.1莎剧汉译本所呈现的翻译共性趋势及其动因

    7.2.2莎剧汉译本的语言特征及其动因

    7.2.3莎剧人际意义的再现与重构方法

    7.2.4莎剧的汉译策略与技巧

  7.3本书研究的创新之处

  7.4本书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优惠购书

两本书定价均为 86.00 元/本。值新书首亮之际,购买者可享受优惠:80 元/本(含邮费),购买两本优惠价:150元(包邮费)。

联系人:语言学通讯 于畅

电话:17519242066

微信:17519242066

注:不开发票;只接受微信转,并请标明订购者姓名,手机号及邮寄地址等信息。 

友情赞赏

如果您认为语言学通讯对您的科研,学习,教学有所帮助,打赏我们,欢迎支持公众号的发展

¥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提示: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号内搜,可以输入关键词查询本公众号发布的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