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 黎昌抱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文学自译现象研究》

不坠青云之志的→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文学自译;现象学;改写;文本间性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文学自译现象研究

长按二维码 购买本书

如需购书发票请务必自行在地址栏下方留言处备注抬头,税号和接收电子发票的个人电子邮箱



作者简介黎昌抱,教授、翻译学博士、博士生合作导师、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人,国家社科同行评议专家,全国语料库与跨文化论坛常务理事,出版专著4部、译著5部、编著15部,在《中国翻译》《外国语》《外国文学》等刊物上发表150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自译(通常指文学作品的自我翻译,亦称文学自译)研究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状态,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译还只是作为一种翻译现象在理论研究中使用(陈吉荣,2009:186)。究其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自译外部和自译内部两大方面。自译外部原因源于人们对翻译范畴以及文学翻译作品的传统认识和接受惯习。目前,人们对于文学翻译的评判通常以是否忠实于原作为标准,恪守的往往是所谓语言对等、内容准确这一金科玉律,出版的一般也都是全译本,凡是改译、编译或节译的翻译文学作品往往难以被接受或者甚至遭受指责和抛弃。究其根本,人们对翻译文学作品的接受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并已逐渐形成惯习,忠实于原作的翻译文学不仅在目标语读者接受层面不会产生障碍,更是成为文化社会对于翻译活动的一种要求(刘云虹、许钧,2014: 15)。而文学自译作品,由于译者就是原作者本人,翻译主体与创作主体重合,对原作往往享有特权,翻译时拥有较大自由度和能动性,甚至不乏改译、整体编译的倾向,这就对传统的“忠实”“对等”等翻译伦理观念产生了冲击。自译内部原因则缘起于自译本身引发的研究困难或困感。主要有三:一是很难解决自译文本的翻译属性问题或者原作与自译作的文本间性问题,我们认为“自译及其范畴问题”是自译研究的基本问题。自译文本是在译者同时兼原作者这样一个双重主体模式下生产的产品,比之他译(为行文方便,本研究姑且将“非作者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这种行为的结果”统称为“他译”)文本,由于自译者对文本拥有“特权”,并享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能动性,自译文本常常有疑似“改写”或“非译亦非作”之嫌,让人感到困惑。二是这种译者和作者双重主体自译模式往往导致译者与作者身份模糊不清。自译者既是译者又是原作者,翻译主体和创作主体合二为一,翻译过程中自译者的双重主体身份交替互动,时而融合,时而分离,表现为“亦分亦合”(张娟,2012I)。双重身份交替互动的特点,造成译者和作者双重身份界限不清,使同为作者的译者的行为更趋复杂,从而导致译者主体间性更显微妙,更难研究。三是有时很难认定文本身份,即双语文本中到底哪个是原作文本哪个是译作文本。一般而言,文学自译大多是从本土作品自我翻译成第二语言(外语)作品,即将用本族语写成的原作文本译成第二语言(外语)文本,或者是把基于本土语境创作的带有本土回忆的第二语言(外语)作品自我翻译回本族语(陈吉荣,2009:152),即把用第二语言(外语)写成的原作文本译成本族语文本。尽管如此,有时我们可能还会面对这种尴尬:双语自译家出版、发表其作品时通常并不标明哪些作品是从本族语译成第二语言(外语)的,哪些又是以第二语言(外语)为源语译回本族语的(陈义海,2013:18)。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不容易判定到底哪个是原作文本,哪个又是自译文本,会给双语文本之间的身份认定带来很大困难。这就势必会给本研究带来不便:如果想对文学自译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考察研究,就必须首先对所选的英汉双语文本身份逐一做出准确认定,并建立起自己的语料库,而要全面采集自译语料并建立这样一个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决非一蹴而就。

从学界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国外,自译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立足双语写作视角,起始于20的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内,研究视角虽然较多元,但比较零散,而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2005年以后。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目前的自译研究一般是以个案研究为主,即以作者为中心的研究和单文本自译作品为对象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往往侧重微观研究(参见第2章)。据此,本研究将基于自行研制的汉英自译平行语料库,参照类比他译,并以现象学为理论视角试图就自译研究的基本问题(即自译及其范畴问题)、自译行为的心理机制、自译过程的主体间性、自译结果的文本间性以及自译活动的标准策略等方面对文学自译现象进行尝试性探究和综观描写。

全面深入研究文学自译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通过汉英自译平行语料库,考察文学自译现象的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揭示自译行为的心理机制,审视其翻译标准和策略,不仅可以认识自译本质,提升自译研究的规范意识,还有助于检讨对他译本质及其过程的认识。其次,以自译者为参照,可以反思他译者的权限问题,不仅在理论上符合当下的翻译研究范式,拓宽译学研究视野,丰富翻译研究内涵,深化对翻译本体的认识,对他译者的翻译活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还在实践上有利于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下延伸原作生命,促进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再次,以现象学为理论视角考察文学自译,强调从“他者”角度让自译研究回归生活世界,体验对主体和客体的本质认识,可引发更多学者关注自译及自译研究,并对自译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1)定量定性和对比分析结合的方法,即通过自建的汉英自译平行语料库,就词汇特征、句法特征、章法特征、情节与叙事转换、人物名称语际转换、语言风格表现等层面的参数对自译者的个性化语料进行多维度定量定性的对比分析,并从中提取数据。(2)本质直观与描写研究,以现象学为理论视角,面对事实本身,按照其所呈现出来的方式,通过观察汉英自译平行语料库相关数据,直观对象本质,并借鉴前人成果,类比他译,对文学自译现象加以综观描写。

在研究思路和具体做法上,首先,我们采集白先勇、卞之琳、林语堂、刘诚之、聂华苓、萧乾、叶维廉、余光中、於梨华、张爱玲(按姓氏字母顺序)等英汉双语能力很强的海内外著名作家的主要自译作品语料,并自建汉英自译平行语料库。该语料库由汉自译英平行语料子库和英自译汉平行语料子库组成。对于那些难以认定身份的文本(即哪个是原作文本,哪个为自译文本),我们一般以文本出版、发表时间先后为序,即出版、发表时间在先的,视为原作文本;时间在后的,则为译作文本。其次,运用定性定量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自译语料进行透析,从中获取数据。最后,以现象学为理论视角,在全面梳理自译研究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前人对非英汉这两种语言间自译研究的成果,并参照类比他译,直观其本质,对自译行为的心理机制、自译过程的主体间性、自译结果的文本间性和自译活动的标准策略等进行描写研究。




绪论
第一章 自译研究的基本问题
1.1 自译的定义
1.2 自译的范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自译史研究
2.2 研究视角
2.2.1 国外研究视角
2.2.2 国内研究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现象学概述
3.1.1 直观——面向事情本身
3.1.2 意向性——意识总是指向某客体
3.2 阐释学概述
3.2.1 理解的历史性
3.2.2 视域融合
3.2.3 效果历史
3.3 现象学和阐释学的翻译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学自译现象:平行语料库考察
4.1 自译语料描写
4.2 词汇特征检析
4.2.1 词频分析
4.2.2 平均词长
4.2.3 词汇密度
4.2.4 人称代词
4.3 句法特征考察
4.3.1 平均句长和平均句段长
4.3.2 句子对应情况
4.3.3 结构容量
4.3.4 句法的简化与复杂化
4.4 章法特征分析
4.4.1 段落的语际对应
4.4.2 用于句段衔接的连接词
4.5 叙事与情节
4.5.1 段落首句特征分析
4.5.2 人称叙事结构转换
4.5.3 转述动词转换
4.5.4 程度副词的强化与弱化
4.6 人物名称考察
4.7 语言风格探析
4.7.1 标准类符/形符比
4.7.2 平均句长分析
4.7.3 文化特色词处理
4.7.4 语言个性化倾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学自译现象:理论认识
5.1 自译行为的心理机制:多维“自我”的心理演化
5.2 自译过程的主体间性:既融合又张扬
5.3 自译结果的文本间性:同源而不同一
5.4 自译遵循的翻译标准:以读者为依归
5.5 自译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归化为导向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汉自译英对应语料编号、著译者姓名、标题、发表年份及采集来源(共29篇/部)
附录2 英自译汉对应语料编号、著译者姓名、标题、发表年份及采集来源(共36篇/部)
附录3 CESTPC语料库汉语原作词频表(前200位)
附录4 CESTPC语料库英语自译作词频表(前200位)
附录5 CESTPC语料库英语原作词频表(前200位)
附录6 CESTPC语料库汉语自译作词频表(前200位)
附录7 CESTPC语料库汉自译英平行语料子库相关统计数据
附录8 CESTPC语料库英自译汉平行语料子库相关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赞赏我们

扩展阅读:胡开宝 等《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

长按二维码购买,如需购书发票请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和接收电子发票的个人电子邮件,谢谢合作。


王宁教授:30讲带你搞懂质性研究方法

杨雨教授:品最美古诗词

陈众议、陆建德、袁筱一等教授: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郑培凯教授:古典戏曲文学

黄朴民教授: 生活中的《孙子兵法》

李伯重教授等:看懂权游里的神反转,就能理解大国角斗背后的实质吗?

任军锋教授:如何理解政治?25部经典重识西方文明

孙周兴教授等:世界哲学与智慧

卜键教授:妙解明代世情小说《金瓶梅》

韩昇教授:《史记》并不遥远

 

语言学通讯

语言学 文学 翻译学

业务联系邮箱:dianzishu@126.com

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研修和讲座,收费项目推广需给公众号支付劳务费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