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荐 | 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之《归异平衡——英语世界汉学家的中国故事书写》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2年11月26日,朱振武教授“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的第一部《他山之石——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语传播》和第二部《中学西渐——汉学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语传播》隆重出版,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五十多家主流媒体做了专题报道。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朱振武教授的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高度呼应了“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国家发展战略,体现了朱振武教授立足中国视角,放眼世界的大境界、大格局和大视野。
2023年5月13日,“三部曲”的第三部《归异平衡——英语世界汉学家的中国故事书写》新书发布仪式在南昌顺利举行。诸多专家学者一起见证了《归异平衡》的新书发布,并与本书作者朱振武教授拍照合影。
本书从译者与作者对等角度,对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史传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语文学代表作的英语书写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厘清英语世界重要汉学家的翻译动机、选材标准、迻译理念、翻译策略、存在问题及副文本的贡献和导向等问题,厘清其在归化和异化间的平衡轨迹及深层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文化在域外的传播机制和不同时代域外读者的文化旨趣、文化追求和文化消费,更有效地讲述中国故事,为实现文明互鉴和世界文化多样性提供文本依据和策略启示。
新书发布
归异平衡——英语世界汉学家的中国故事书写
朱振武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开发票需知:扫码即可购买本书,如需发票,请在支付之前,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栏填写Email电子邮箱、抬头和税号。
如有多笔订单均需上述方式粘贴,谢谢合作
作者简介
朱振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教授,博(后)导,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首席专家。针对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非洲文学研究,提出了“非主流”文学理论和中国非洲文学学;针对文学的引进和走出,提出“相似性”理论和“归异平衡”理论。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3篇)《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翻译》《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和译著50多部,编著150多种;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合作)、三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首届上海市高教精品教材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30多种。近年在国内外做各种学术讲座和社会公益讲座200多场;常州大学、三峡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等兼职几十种,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等丹•布朗系列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中英文著作在国内外引起反响;文学翻译、文学教学和文学文化研究曾得到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报纸和杂志等150多家重要媒体的专题报道。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汉学家中国故事英语书写的价值取向
第一章 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英语书写
第一节 看似误译实妙译,成如容易却艰辛
——罗慕士译《三国演义》
第二节 前贤后生译三国,敢把慕士比邓罗
——罗慕士与邓罗译《三国演义》比较
第三节 欲要脱俗先入俗,化繁为简效果殊
——芮效卫译《金瓶梅》
第四节 貌离神合乃真意,移花接木非误读
——霍克斯译《红楼梦》
第五节 读者至上求真伪,源语认同看得失
——詹纳尔译《西游记》
第二章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史传文学的英语书写
第一节 译外之译求等效,误会连连看险招
——白之译《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第二节 蒲翁彼域逢良友,志异他乡遇故知
——翟里斯译《聊斋志异》
第三节 一俗一雅诠太史,两生两法释子长
——华兹生与倪豪士译《史记》比较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英语书写
第一节 灵活灵动不逾矩,注多注少有讲究
——莱尔译《<狂人日记>及其他小说》
第二节 当省则省恰到好,形先意后领风骚
——蓝诗玲译《鲁迅小说全集》
第三节 形神兼顾出上品,粗细斟酌成佳篇
——金介甫译《边城》
第四节 一临语境遵原旨,三易其稿秉初衷
——葛浩文译萧红
第五节 勇担异化传异质,避虚就实鉴伪真
——金凯筠译《倾城之恋》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英语书写
第一节 审美迁移争存异,不留斧凿力求同
——杜博妮译《棋王》
第二节 土洋结合说安忆,归异平衡话申城
——白睿文译《长恨歌》
第三节 灵活增减显意境,舍形取义造新词
——罗鹏译《受活》
第四节 动态对等翻原作,灵活变通译名称
——杜迈可译苏童
第五节 抽丝剥茧取要义,删繁就简化隔阂
——米欧敏译《解密》
第五章 中国先锋作家余华小说的英语书写
第一节 填词加句出妙境,灵活变通显译商
——安德鲁·琼斯译《许三观卖血记》
第二节 翻译美学成大任,文化担当奏和谐
——白睿文译《活着》
第三节 主体发挥显五美,平衡把握呈多维
——白亚仁译余华
第六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小说的英语书写
第一节 一词多义是境界,无中生有乃本源
——葛浩文译莫言
第二节 殊途同归遭误解,以异待劳避言筌
——葛浩文译莫言小说的标题
第三节 归异适度几人语,何曾随意增改删
——葛浩文译莫言小说本的“舛误”
第四节 一图遍览无多事,十载通观何须言
——莫言小说英译策略研究图解
第七章 中国港台地区及海外华语文学的英语书写
第一节 有福有德译鹿鼎,无拘无束迻通俗
——闵福德译《鹿鼎记》
第二节 因文制译传行健,大巧若拙化灵山
——陈顺妍译《灵山》
第三节 创作叛逆却达雅,白璧微瑕仍匠心
——韩斌译《金陵十三钗》
第四节 精化他者和自我,妙通本土与异邦
——狄星译《小姨多鹤》
余论 汉学家中国故事英语书写研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相似性:文学翻译的审美旨归
二、文化外译要建立在自信基础之上
三、本书汉学家中英文名字对照及生(卒)年表
参考文献
索引
本书参与人员
跋 “壬寅三书”叹唏嘘
“壬寅三书”叹唏嘘
说到对文学翻译的认知,麦家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自翻译学者之口 : “翻译是二度创作,是作品的再生父母,他们既可以把一部二流作品提升为一流作品,也可能把一部经典之作糟蹋掉。”
谈到其作品的译者英国汉学家米欧敏,麦家说自己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位好翻译家,“她是我后来一系列好运的开始”。对文学翻译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的两端都有正确认识的人并不算多,这也是对翻译家的最高致敬。
适值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三部曲”,即《中学西渐:汉学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语传播》《他山之石: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语传播》和《归异平衡:英语世界汉学家的中国故事书写》付梓之际,我把敬意献给在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汉学家们。
从葛浩文到葛浩文们
说到中国现代文学,我们可以用群星璀璨去形容,但一下子就能够想到的可能就是“鲁巴茅郭老曹”。
从英语世界汉学家的译介情况来看,鲁迅的影响正如上面这个并称一样,也排在最前面。但包括鲁迅在内的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最成功的翻译还是汉学家们的翻译。
首先,葛浩文作为中国文学英译的一大功臣和汉学家的杰出代表,肯定是绕不开的话题。网上盛传葛浩文随意增、改、删莫言的作品,这话是有失公允的。仔细比对葛浩文的翻译,我们就会完全改变对他的看法,会更加佩服葛浩文的翻译中对原文的精准把握和巧妙移译,佩服他的译文所取得的美学效果。
其实,不光是葛浩文,杜迈可翻译苏童,杜博妮翻译阿成,韩斌翻译严歌苓和梅丹理翻译吉狄马加等,其翻译理念及其译文所达到的阅读效果与源语文本都是非常相似的。
没错,他们的译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有个别漏译、错译或失当之处,但总体的倾向性都是好的 ,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他们翻译的动机是服务于目标语读者,是为目标语国家文学文化的繁荣做贡献的。
总体来看,汉学家的年龄都小于源语作者,成就也都低于源语作者,因此对源语普遍都不光有足够的敬重,甚至还有仰慕之情。
但他们并不是盲目地选择名气大、地位高的中国文学家,而是凭着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能力作出选择,往往都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基本上都是“增删多次,批阅十载”的,甚至倾注多年精力吃透一种文本或一位作家。这种精神和境界很令人敬佩。
他们的译介策略总体上说非常忠实原文,但因具体的文本特点和译者的个性特征有所不同,没有愚忠源语,没有死译硬译,没有过度归化或异化,因此其译本都有各自的语言性格和审美特征,在目标语中都有较好的接受度。
从对外传播到主动接受
在众多汉学家中,美国汉学家徐穆实算是个特例。他长期逗留在中国,做了很多田野调查。时间一久,他的汉译英竟然被美国同行说带有Chinglish(中国英语)的味道,以至于不得不找同行润饰一遍,以减少中式英语的程度。
这确实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文学“走出去”不能凭中国学者的一厢情愿,一定要搞“统一战线”,团结一切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目标语人群的资源,也就是汉学家们的资源。
但一定要看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文化差异巨大,思维方式迥异,意识形态不同,人生信仰有别,我们在译介时光是自说自话当然是难以被接受的。
要想让外国人也就是目标语读者认可、接受、喜欢、吸收我国的文学文化,我们就要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接受语境和阅读习惯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质性研究,以便采用相应的译介策略。而这些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学的成功英译就是鲜活的例子。
另外,翻译家们的选择并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主要是出于市场的目的,或者是出于名誉的因素,很多时候完全是出于兴趣和义务。
狄星选择了严歌苓, 白睿文选择了王安忆和叶兆言,陶建选择了王小波,米欧敏选择了麦家,这种“结对子”并非偶然,是兴趣使然,是缘分使然,也是汉学家们对传播异域优秀文学文化的满腔热爱和责任担当使然。
从伉俪情深到中外搭档
当下汉学家们的中国文学翻译越是忠实源语文本,就越是说明中国作家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当然,汉学家们的翻译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文本理解问题、文化操控问题、翻译技巧问题、个人好恶问题、审美差异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这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 启示就是,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光靠汉学家是不行的,也是远远不够的。
的确,中国文学的对外讲述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初由传教士们的讲述,到后来外交官们的讲述,到后来汉学家们的讲述,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语学者的讲述,到后来的政府组织的 “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的讲述和“中华学术外译”的讲述,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回想起来,汉学家们的讲述在目标语读者中的接受效果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夫妻档汉学家,其中国文学外译往往有着出人预料的效果。陶建和陈冬梅夫妇是如此,宇文所安和田晓菲夫妇是如此,葛浩文和林丽君夫妇是如此,罗鹏和周成荫夫妇是如此,赤松和顾莲璋夫妇、史景迁和金安平夫妇、金介甫和康楚楚夫妇、陶忘机和黄瑛姿夫妇、卜立德和孔慧怡夫妇、霍布恩和郭莹夫妇、狄星和岑启国夫妇也都是如此。当然,这些都是以目标语汉学家为主、以华人配偶(主要是妻子)为辅的译介行为。
另一类组合则是像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即以中国学者为主以外国配偶为辅,他们译介的《红楼梦》等众多作品一样取得了世界的认可,在对原文的理解和忠实上做得则更好,可惜这样的搭档太少了。沙博理和凤子夫妇则属于第三种搭档,即汉学家加入了中国籍,并娶了中国媳妇。他们的译介也受到普遍欢迎。
除了婚姻搭档,中外学者的通力配合这种跨国搭档也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的“中华学术外译”就非常成功,中外学者的完美组合使一大批优秀成果走进了外国文学文化的核心和腹地。
从“三部曲”到“三步曲”
有西学东渐,自有中学西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学文化具有多样性,才能实现真正的文明互鉴。一百多年来,中国外语学者孜孜矻矻,为文学文化的有效传播不懈努力着;几个世纪来,西方学者在中国典籍中寻寻觅觅,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寻求着平衡。
这套书撰写完毕,即将顺利出版,使我更加认识到,要向海外有效介绍中国文学,目标语国家译者非常重要,但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源语国译者,也就是我们自己的专家学者和翻译家的相关工作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但我们需要的是具有文化自觉、创作自觉和翻译自觉的专家学者和翻译家,同时,要做到与目标语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翻译家的通力合作,因为目标语水平和思维方式往往决定着译作能走多远。
文学翻译不光是翻译问题,还与国家影响力、文化认同、思维方式及认知惯性有很大的关系。认为只要把中国文化典籍和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化和文学就能“走出去”,这是不切实际的。
优秀的翻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助力,但选译对象更是中国文学要真正走出去的关键。劣材成不了精品,曲意逢迎西方人等目标语读者的作品更不是我们译介的对象。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已成为当代国际翻译界的共识,因此要在跨文化和跨语际的框架下讨论文学翻译,重视翻译的可读性、接受度、可传播性和影响性,同时一定要考虑到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等非文学因素。
还应该认识到,我们需要心怀文化自觉的作者,创作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优秀作品;我们需要秉持文化自信,以宽广的格局去尊重目标语翻译家,认可和鼓励汉学家和翻译家们的文化传播工作,让世界进一步读到中国,进而读懂中国;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他们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并在具体工作中予以回避和解决。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明互鉴和文化多样性,光凭汉学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有良好双语文学文化素养的心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学者。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文学文化精准地、相对原汁原味地“走出去”,现在正逢其时。因此,中国学者在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应该认识到,在翻译学成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翻译学科应该是以母语为基础培养进行双语乃至多语语言材料自如转换人才的学科。
因此,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是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双语教学模式,更不应该是对外国语言的顶礼膜拜、鹦鹉学舌和机械套用模式,而应该是立足中国文学文化、以我为出发点、尽量传达源语陌生化效果、拥有思辨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双语文学文化同步进行模式。
有了作者、译者和学者特别是中外学者共同持续努力,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 和“融进去”这“三步曲”的实现成为可能。
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弘扬中国文学文化,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推进文化强国的进程。
从旬月踟蹰到十载寒暑
这里最想说的话是感谢。首先是感谢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感谢山东师范大学姜智芹教授、上海大学赵彦春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胡安江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张爱平教授、三峡大学陈月红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刘金龙博士、上海师范大学袁俊卿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李俐博士,感谢他们在各方面给予我的大力支持。
还要感谢我的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在资料检索、核实、 校对等各方面做了很多辅助工作。他们的勤勉自律和关怀体贴使我得到很大欣慰。感谢学界同仁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学校和学院领导以及学科点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感谢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李国庆教授和汉学家白睿文教授在资料获取和译名斟酌等方面给 予我的多方帮助。
还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信艳女士。信艳女士兢兢业业,锱铢必较,经常是宵衣旰食,日以继夜,在这套汉学家英译研究三部曲的出版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
记得我发朋友圈时说:十年奋战三部曲,感谢亲朋相扶持。“一名之立”,尚需“旬月踟蹰”,何况对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与传播进行整体多维的全方位考察。
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研究这个课题,历经十余载,批阅无数次,耗费了多少心血,无从算起,也无法计数,但自己 日渐稀疏的头发可以见证其中的辛勤历程。是啊,这三卷书见证了这段岁月,这段岁月也见证了我的踽踽独行。
研究汉学家的中国文学传播和英译,目的当然是研究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也是为世界文学的真正形成略尽绵薄。这与我致力于非洲文学研究殊途同归。
从十几年前提出“非主流”文学概念到均衡吸纳外国文学文化精髓的说法,从文学引进的相似性理论到文学外译的归异平衡理论,再到研究非洲文学时提出的三大流散理论、非洲性理论和辗转体认说到“中国非洲文学学”的初步形成,我都是企望中国和非洲以及其他第三世界文学这些被“非主流”了的文学文化进入主流,从而为实现真正的文学多样性,为世界文学新版图的绘制和文明互鉴的真正实现,增加一丁点砝码。
这些年,写了一些书,编了很多书,翻译了不少书,但这“三部曲” 的出版,还是让我唏嘘良久。学界名流查明建先生曾赠诗曰 :
沪上有位振武君
沪上有位振武君,亦庄亦谐真性情。
能诗能文又能酒,重学重术重人文。
东西文化自家事,壬寅三书实可钦。
明建兄知我懂我,也更清楚个中艰辛。他把我的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三部曲”与冯友兰的“贞元六书”相提并论,让我十分惶恐,但我深深知道,这是他代表学界对我的深情勉励。
文学教育研究委员会会长王卓教授在“翻译中的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讨会”上致辞时曾这样评我:“中学、西学之间畅游,文学、翻译之间跨界,理论与实践结合,守正与创新辩证融合。”这些溢美之词,我实不敢当,只能说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也感谢汉英翻译家赵彦春教授说我的“学术走进了洗手间”的有趣譬喻,感谢翻译评论家韩子满教授说我“提高了国家哲社项目结项门槛”的幽默调侃,感谢致力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胡安江教授说我“精力永远那么充沛”的美好祝愿,感谢众多学界朋友对我的褒扬和呵护。
在“翻译中的中国文学”研讨会上,多位学界同仁说,这次未见振武兄作诗,岂不怪哉! 想到这里,我竟然一时来了诗感,遂口占一首,诗名曰《壬寅三书叹唏嘘》。旋即手录下来,权作酬和:
壬寅三书叹唏嘘
早岁谁知世事艰,东西纵贯气如山。
为辟邪说答司马,何曾矢志报任安。
一名荏苒伴昏晓,十载踟蹰迎暑寒。
沪上今生羁留日,旅人垂泪透重衫。
是为跋。
朱振武
壬寅年孟冬于上海心远斋
相关推荐
《他山之石》
朱振武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开发票需知:扫码即可购买本书,如需发票,请在支付之前,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栏填写Email电子邮箱、抬头和税号。如有多笔订单均需上述方式粘贴,谢谢合作
《中学西渐》
朱振武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开发票需知:扫码即可购买本书,如需发票,请在支付之前,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栏填写Email电子邮箱、抬头和税号。如有多笔订单均需上述方式粘贴,谢谢合作
编辑:时嘉慕
审核: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