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材料科学基础(王永欣)


一、教师及课程简介

王永欣,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副院长,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工程教育认证专家,陕西省教学团队负责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类专业最主要的学科基础课。2004年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2013年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2017年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称号,2020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一流课程。课程以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为对象,从材料的电子、原子尺度入手,介绍了热力学、动力学理论及纳观、微观尺度组织、细观尺度断裂机制及宏观性能。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微观结构及缺陷,固态材料中原子的迁移,材料的变形与强韧化,凝固与相变理论等。主要目的是介绍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制备工艺及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材料研制、性能测试和材料加工奠定基础。






二、课程思政特色和主要成果

1. 课程思政特色

(1)坚持溶盐于肴、因课制宜的理念

在教学中杜绝避免嵌入割裂的思政元素、避免设置单独的思政时间、避免与课程内容无关内容,将思政教育化于无形;因课制宜,根据各章节的特点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实现入脑入心、自觉践行。

(2)正人先正己,言传身教相结合

通过课程组定期研讨、外出交流学习、参加教学会议等多种方式,加强课程组教师自我教育,提高育人意识,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实现师生同学习、共进步。

(3)深挖课程思政内涵,入脑入心自觉践行

将情怀教育、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意识、哲学思想等纳入课程思政内容,将文化元素、社会元素、哲学元素、学科元素、美学元素等全方位引入,开展多元素、多方式开展思政教育。

2. 主要成果

(1)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

(2)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3)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系统梳理了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形成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元素库,全新制作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新课件。

END


文稿 王永欣

编辑 刘   晗

审核 姚如贵 商存慧 龚思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