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艺术导论(孙小迪)

一、教师简介

孙小迪 ,艺术教育中心讲师。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方向,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等,一直致力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全校通识通修课程《大学美育》、艺术限定性选修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等。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主编大学生素质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艺术欣赏》,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数十篇,被评为西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获得2020西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三等奖等。





二、课程简介

《艺术导论》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也是教育部规定的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唯一一门运用艺术元理论进行各艺术门类鉴赏的课程。课程内容探讨艺术的本质、起源、特征、发展以及在文化系统中的位置,梳理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艺术接受与批评在内的整个艺术系统,具体包括实用、造型、表情、综合、语言艺术在内的各艺术门类特征,是深入各门艺术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课程采取理论修养与鉴赏能力双重并进的教学思路,以艺术审美活动的感性特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艺术理论修养,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和深化艺术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塑造其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念,从而达到在艺术的熏陶中滋养心智和完善人格。

三、课程特色及主要成果

(一)课程思政特色

1. 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理念

课程采取理论修养与鉴赏能力双重并进的教学思路,更加强调和凸显育人的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以“艺术作品”进行示范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华美育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充分挖掘各门类艺术、各历史时期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主要在课程建设上加强顶层设计,探索“艺术+”课程思政创新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及案例建设,形成艺术素养类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挖掘课程内容中“以美储善”的经典案例,发挥美育辅助德育的教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发挥艺术教育感性育人、以情感人的浸润优势

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以艺术审美活动的感性特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艺术理论修养,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和深化艺术思想观念,在课程内容建设中,以形象感人的案例为切入点,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创设与作品相适应的人文情景,以提问、游戏、表演等形式将学生带入相应的艺术氛围当中,加深艺术作品的人文感染力,让学生在艺术欣赏中涵养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追求艺术的最高价值——真、善、美。引导学生在艺术原理和技法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思考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创作者对于人性有着怎样的追问,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着怎样的价值,让学生在思考中将艺术欣赏体会转化为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认同。

3. 深挖文艺思政精神内涵,促进文化艺术交流互鉴

文艺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充分利用陕西地域优势,挖掘延安鲁艺时期文艺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整合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教学资源,结合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文明互鉴,教导学生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主要成果

1. 挖掘艺术领域中艺术作品、艺术家自身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建构与社会热点问题及人类自身福祉的内在联系,引发学生思考、养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评论问题的能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将课程打造成学生喜爱、热爱,并能够终身受益的艺术人文课堂。

2. 充分发挥美育的感性育人特征,将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相融合。结合艺文讲堂、艺术沙龙及艺术展演等活动,带领学生结合艺术原理观看交响乐排练与演出、参观书画创作笔会、书画展,体验话剧排练、观看演出,观看大型合唱排练或演出等,营造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

3. 更新课程教学模式和增加过程性评价和考核机制。通过沉浸式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机能,营造艺术人文校园氛围,通过设计此环节,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养成良好的审美体验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实现美育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文稿 | 孙小迪编辑 | 刘晗 牛军涛

审核 | 姚如贵 商存慧 龚思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