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发扬运河文化 提升天津特色旅游

人民政协报 天津民盟 2022-05-12

    天津因“运河”而生,作为南运河、北运河和海河交叉口,是历史上重要的运河节点之一,有着丰富的运河河道、水工遗存、漕运遗存,还有诸如玉皇阁、天后宫、望海楼教堂、大悲院等大量运河文化遗存。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资源,有利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日前,天津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围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言资政。为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天津市政协和民盟天津市委会组织专家学者持续开展调研,广泛凝聚各界共识,为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贡献智慧力量。

    如何进一步挖掘传承大运河文化,提升天津特色旅游设计呢?民盟天津市委会文化委委员、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宝顺认为,目前,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关注点和着力点更多集中在“硬件”建设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遗迹挖掘整理、文物保护、景观园区打造等。虽然“硬件”是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础,也是文化的有形载体,但更为重要的是运河文化的“软实力”,包括观念、思想、风俗、习惯等,则更能体现文化真正的生命力和价值传承。在刘宝顺看来,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资源、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发展运河特色文化旅游,这也是实现运河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有力支撑。

    刘宝顺认为,在运河特色旅游开发中,除了展示运河的历史遗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之外,要进一步发掘、融入相关的民俗、饮食、养生、娱乐、艺术、手工艺等文化资源,这不仅是对旅游项目和内容的丰富,而且是真正使旅游活动有“灵魂”、“鲜活”起来的必要设计。从体验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者真正的需求是获得旅游活动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而这种体验和感受是旅游服务提供者预先设计的,环境设施是舞台,游客是演员,表演的内容就是文化。

    如何在旅游服务中彰显天津特色?

    刘宝顺举例说,游船是到天津旅游者必打卡之地,但游艇讲解不尽如人意,应该通过讲好运河故事,强化文化互动。从历史资料中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整理历史碎片,形成可供游客参与体验的运河文化项目活动,沿河打造传统手工和民俗文化的活态体验馆,这都是讲好运河故事,串联成品味天津运河旅游路线的方式。对于北仓廒、水次仓、北大关、海河楼、崇禧观、望海寺等已消失的运河景观,更要通过故事实现历史传承。

    刘宝顺同时提出,发展天津运河旅游要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注意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的问题。大运河文化带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组成部分既要彰显特色,又应有机衔接、相互统一。天津运河旅游布局既要体现大运河北段的特点,又要与北京、河北进行有效协调与合作,从而达到兼顾整体与局部、现在与未来、静态与动态,使运河旅游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载自《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