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手转入内业数据处理!一飞手的心路历程
2015年从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放弃考研,开始找工作。在校期间证书也是拿到手软,加上全国测绘技能大赛的冠军光环,面试的校招企业几乎全部都给我发了offer,反而这些让我犯难了(当时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了)。偶然一次校招看到武汉招聘无人机测绘的,想着武汉测绘做的不错,加上无人机这种新式的测绘手段,比起冷冰冰的水准尺和沉甸甸的全站仪感觉更加新奇,就这样一股神秘的力量,从此将我带入了航飞的道路上。
像许多刚毕业的实习生一样,急着招人肯定是有项目,刚进入公司板凳还没坐热,就直接被分配到项目上了。在国家农村土地确权的大背景下,公司在福建也开展了相应业务。那时候在福建的山沟沟里,用着瑞士的Ebee无人机,穿梭在山间小巷。摇一摇就能起飞,回来按电脑规划的路线划降,不用什么操作。虽然一个月1200的薪水刚好够吃饭的,但天天外业能够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而且想着是实习能多学一些总是好的。
15年7月份正式毕业,开始进入职场,试用期三个月2400,转正3000,不过这时候确权的事情做完了,开始在公司本部天天摸鱼,也没有人管我们。坐了一个月的板凳后,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把遥控器华科尔,我们在电脑上学习模拟飞行,练习一个月后拉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训了两周,学习了kt板飞机的组装和飞行,飞到挂树上了拿个竹竿够飞机,炸了粘一下接着操,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培训。
15年年底开始培训考AOPA的无人机合格证,练习好的美国手被培训机构改成日本手,直接上的就是油动固定翼——大白无人机,从打孔装机拧螺丝,到发动机磨合,重心调配自驾仪安装,一套全活。
考到证回来老板涨了300块钱薪资,月薪高达3300。
16年开始大白干活,主要是一些山区高海拔的正射影像,搭配尼康D800,up50自动驾驶仪采用滑跑划降,备有自动开伞应急用,油机航程还是很远的,可以飞出去三个小时,一百码的巡航速度,虽然起降位置较难找,但是放出去三四十公里范围内还是没问题的,但是一直存在系列问题,冬天进气门易结冰,夏天相机长时间过热丢片,掉下来两回后,后续逐渐没有再使用了。
16年底公司自主研发的旋翼机器开始内部使用,主要做城市三维建模,配置1.2亿像素五镜头相机,和单镜头摇摆拍摄,但局限于飞行器稳定性较差,每个项目都时时有无人机掉落事故,搞的每个出去做任务的人都头大,后逐渐淘汰。
17年小型泡沫机作业开始,从双子星、胖妞,到后来的飞龙无人机,相机也是经过各种试错后,确定正射航飞搭载索尼α7和索尼α6000,倾斜摄影搭载索尼黑卡,倾斜单相机加密井字航线,或采用双相机垂直放置加密航线。采用pix开源飞控,从飞机组装到飞控调参,到外业航拍,确定了为主要的工作方向。
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渐增多,每日疲于外业航飞,薪资一年500的加薪幅度,年底一万块的项目分红,一年下来六万左右。过年回老家跟同学聚会,看大家一个个发展的都比自己好,于是开始审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18年开始学习内业的一些产品,沉淀自身技术。从空三建模软件ContextCapture,Pix4D,M3D,PhotoScan,到模型建模和处理的dp-model,3Dmax,Geomagic(在GIS前沿学到了不少东西)。18年底彻底转入内业数据,倾斜建模、正射、三维测图...内业的工作什么都干,不会就学。工资待遇跟之前相比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不用出差天天在外面跑了。毕竟大好河山再美,也没有一家人天天在一起美啊。
19年随着无人机垂起版本的加入,使得飞行更加便捷化,遥控器干预减少,事故率明显降低,在保证电压足够的前提下召回飞机,减少意外发生。加之大疆行业级产品的问世,飞行则更加普及化,对飞手的专业要求越来越低,行业门槛也随之越来越低。飞手的出路在哪里?
从15年入坑到现在七年了,现在管理岗兼飞行岗,目前年收入在12W左右,自己对现在的整体情况还算满意。
不过,学无止境!后面还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加之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相信未来还是属于我们的!现在我在了解三维数据接入平台后的应用方向,将自己的模型成果如何展现,如何部署,相信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数据最终还是要面向用户,如何用好数据是我们即将探索的方向。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加油吧,航测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