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低代码到底哪家强?
起这个标题似乎有点不太准确,因为今天文章的主要内容谈的并不是全部的低代码或者是数字孪生,而只是谈低代码的大屏可视化相关的内容。
今天之所以谈这个内容,本质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做这几款产品的横向测评,更多的还是结合最近我个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应的产品选型,背景可以做如下两点拆分:
1.低成本推动项目需求,最近有个数字孪生相关的项目要做,涉及到大屏页面的开发制作,如果是人力资源比较充足,则可以按照完整的工作流进行执行,比如“需求分析-原型制作-UI设计-页面开发-数据接入”等,但是如果在人力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就很难按照这种理想的情况进行推动,比如遇到“产品经理跑路或者UI资源排期过久”的问题,但是项目又不得不做的时候(比如现在疫情时期,能补充现金流的苍蝇腿项目也不能放过),这个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能够低成本的进行项目实施,这种低成本更多的还是考虑人力资源的节省,所以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想到目前在数字孪生领域比较火热的“数字孪生低代码”平台(之前看过一些厂家的视频直播,感觉效果还不错),是否可以通过这样“设计-美化-开发”的一体化在线平台,缩短交付的路劲,节约成本,这是一个问题,所以需要对目前的几款产品进行上手感受一下。
2.个人技能的提升需要,随着工作的需要,自己的工作重心也逐渐从一线的管理工作过度到产品相关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但是这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因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么做到极致,要么就是自废武功。
所谓“做到极致”,对于产品线的管理者层面,其实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够带领团队打胜仗,这种对于行业的经验、资源、人格魅力、管理方法都有很高的综合要求;对于专业管理者层面,就需要自己的专业技能过硬,能带领团队不断输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所谓“自废武功”,这种情况在很多公司都非常常见,就是在这个公司呆的时间最长,对公司的业务比较熟悉,同时在员工流动很大的情况下,这种“老员工”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所谓的“管理者”,这种管理者大部分的工作还是在熟悉的领域里组织一下工作,时间长了动手的冲动就少了,长此以往武功尽失,一方面无法带领团队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在专业能力也缺乏深度,如果公司持续发展,问题也不大,但是如果遇到大的调整,这一类在下一次选择上会遇到困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觉得自己也要在具体的专业技能上有所加强,这种技能不见得一定是开发,对于产品设计这项技能最近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正好也可以从基础环节磨炼一下自己“从0到1的产品构建能力”。
在功能需求上,其实也比较简单: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完成数字孪生可视化项目的“产品设计-UI美化-开发衔接”。
通常情况下,我比较习惯于使用“墨刀”这类在线原型设计工具进行原型的设计,也比较便于分享,但是这种“原型”定位的工具,大多还是面向通用设计场景,所以工具的颗粒度比较细,领域性不是很强,领域高保真的设计成本比较高,而且向下传递的时候还是需要UI美化的参与。
墨刀这类工具将自己定位为“在线一体化的设计协作平台”,从产品的布局上可以看到,他核心服务的是产品设计流程,在产品上覆盖了产品设计常用的一些梳理的工具,包括“思维导图、流程图、原型设计、设计工具”等,这个平台相对来说还比较成熟,尤其是原型绘制,设计工具也有点illustrator的味了。
但是这类专业的在线设计类平台,其实完全具备这种低代码能力延伸的基因,尤其是针对“数据分析可视化”类型相对模式比较简单的这类应用。
对于大屏数字孪生可视化的项目其核心的难点不在于技术开发,核心在于“数据汇集、数据梳理、专题化、视觉美化、交互设计”等,所以这类项目对UI工程师的依赖程度会更高一些。
所以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觉得可以尝试不依赖美工就可以实现交付呢?核心原因在于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数字孪生可视化项目主流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语言沉淀的已经比较好了,可以总结出常见的一些套路了,对于“短平快”这类的小项目,风格上完全可以采用大颗粒度的“模仿复用”,这也是这些数字孪生低代码平台的一个核心优势。
由于时间有限,同时开发的技术路线使用的是WebGL的开发技术路线,所以我本次只收集试用了这个技术路线下的三款产品:阿里云的DataV、袋鼠云的EasyV、优锘的ThingStudio。
这几款产品在市场上都经历了不少项目的打磨,所以在成熟设计资产沉淀方面相对应该比较有优势,对降低设计门槛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阿里云DataV
我体验的第一款产品是阿里的DataV,整个产品的视觉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在入口方面,DataV将“可视化设计”和“数据管理”进行分开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款产品中,只有DataV是同时提供了PC端和移动端两种环境下的设计能力,PC端的设计可以直接发布,而移动端的发布则可以通过扫码预览。
数据看板类的应用场景,一般就是“大屏+移动端”,所以在场景覆盖方面,DataV做的比较全面,但是本次项目只涉及到大屏端和PC端,不涉及移动端的看板设计。
在项目新建方面,DataV提供了两种方式,一种是空白项目,另外一种是模板创建方式,对于新手而言,通过模板创建则可以起到资源复用以及快速学习的作用。
在页面布局上,DataV将主入口分为了“图层、资产、设计区、配置区”这几个部分,图层区可以清晰看到设计区中组件的结构层次,资产区则是根据主体分类提供了很多组件模板的选择,其中也包含了Echarts,这对于开发传递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配置区则是包含“属性、数据和交互”三个方面可以针对进行全方面的配置。
针对每个组件,相应的标题处也都配备的说明文档,帮助上手,这个做的还比较贴心。
除了页面元素的设计和布局,DataV在交互设计上还提供了蓝图这种构建方法,体验下来还比较不错,可以通过流程控制进行组件逻辑关系的串联和构建,对于复杂关系的组合,蓝图这种形式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大概体验了一下,通过一个控件的加载完成事件来触发另外一个组件的隐藏,在运行后也确实正确执行了。
二、优锘ChartBuilder
优锘的产品命名体系比较丰富,刚开始还给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点击“森大屏”,出来的是ChartBuilder,注册和面板跳转的产品名又是“ThingStudio”,根据控制台的布局终于明白,ThingStudio应该是一个集成的环境,下面针对不同的场景又有相应的针对性的子产品。
在创建入口上,ChartBuilder也是提供了空白创建和模板创建两个入口,ChartBuilder比DataV有优势的是案例比较丰富,同时也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了分类,便于检索和查找,另外两家都没有做这种分类,可能是案例还不够多吧。
功能设计的布局上和DataV的很类似,但是缺少图层这个功能,用起来总有点别扭,不是很能够快速的管理设计面板上的资源,配置面板的完成度也不是很高,有的组件还出现了待开发的字样。
ChartBuilder的资源重有一个设计的比较好用的功能就是布局,可以通过组件拖拽快速的形成一个良好的布局,然后再在这个布局里面拖入组件,这些组件就可以自适应填充,这个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针对我这种希望能够降低UI设计门槛的需求,这个功能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帮你快速的做出第一步动作,但是也有个缺点就是这些布局没办法进一步的组合和细化,这些只是框架,页面的面板复杂度灵活性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能够支持布局的进一步拆分和组合,就更好用了。
另外有特色的地方就是,ChartBuilder没有蓝图的功能,但是他提供了一个代码区,应该是用来辅助编辑逻辑的,所以目前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不少的具体开发工作的,但是开发人员对于在这边开发和调试代码估计兴趣不会很大,而产品经理又不太可能编写代码,所以定位上估计这个功能应该只会是一个过度的功能,定位不太准确。
ThingStudio还有个导出的功能,但是导出后的bundle文件其实就个压缩包,里面都是放的一些压缩后的js文件,不知道具体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如果可以导出成开发级别的html工程文件,那价值还是很不错的。
另外ChartBuilder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功能就是支持PS文件的导入,这个好像是通过PS那边的一个插件导出实现的,具体没有体验,但是这个设计的逻辑有点类似“墨刀”的设计文件导出功能,对工作流的衔接帮助很大,但是对于我这种不会用PS设计的人来说,意义不是很大。
三、袋鼠云的EasyV
EasyV的成熟度相对于ChartBuilder要更好一些,功能逻辑上和DataV很像。
入口上也是两种创建方式的支持,但是列出来的稍微少一些。
功能布局上,也包括了“图层”管理功能,同时将动态组件和引用面板单独的提出来,一个可以构建多种状态,另外一个就是页面的衔接问题,现在的页面开始都是开始构建一个页面,但是在我们实际项目构建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总体的布局,比如标题、菜单、每个页面的布局等,而不是一上来就开始构建完整的页面,这三个平台在这个流程构建的顾及上其实都没有体现的很多,我觉得这也是通用的一些问题。
在每个组件属性上也有相应的帮助教程。
数据管理是集成到页面设计中,单独做成“数据容器”入口,类似阿里的DataV。
EasyV的页面设计上不仅有画布模式,还提供了一个形态上很类似阿里DataV的蓝图,但用起来却又不太一样的节点管理功能,根据功能提示,好像不太能直接进行关系的关联,这个在交互构建上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这三款产品总体的逻辑上很类似,但是在一些细节的设计方面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考量和创新,比如DataV的蓝图,ChartBuilder的布局组件以及PS导入功能等, 很难说谁强谁弱,强弱需要结合自己的具体需求来定,这也是我想表达的。
这篇文章算是个初体验吧,虽然标题是数字孪生,但是内容上对于数字孪生涉及的反而比较少,主要重点都在数字孪生配套的内容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场景构建方面应该还是由我们自己来开发和设计,不太会借助这些工具来构建,后续更深入的UI整合以及开发传递方面的体会,会随着项目的深入进一步整理上来,今天就到这里。
文章授权转载:GIS小丸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