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留学之路是否走到尽头?
Schenley Park
作者:静心
距离儿子社区一公里远的Schenley Park是一处城市公园,居家令解除后,儿子开始隔三差五去那跑步。他说,以前那里是老人们度过慵懒下午的地方,现在公园里已经很少见到老人,不过长椅上依然散发着悠哉悠哉的气息。在洒满阳光的林荫路上跑步,似乎可以让你暂时忘掉身边的麻烦事,迎面而来晨跑的的当地人老远就开始拉开距离,相互避让,提醒在异国他乡的自己,依然身在疫情之中。
2020年大概是留学生最悲催的一年。疫情以来、中美冲突、种族歧视、专业受限、OPT延迟、工签收紧……西方阵营对中国的敌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
01
驱逐留学生,对华人的偏见不断升级
《纽约时报》5月28日报道,美国拟取消数千名某一类中国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在美国的签证。因为这些学生具有中国军方学校背景,如果政策实施,将有至少3000学生受影响。
这一消息给在美留学的36万中国留学生造成极大恐慌。暗示从事科学工作的留学生可能面临的国家安全威胁,甚嚣尘上的取消留学生学习STEM专业的国会议员建议,加上几起间谍和技术偷窃案件,更让留学生们感觉到危机来临。美国政府越来越多的审查和新的官方签证限制将对他们造成偏见,这一针对特定国家学生的行为可能助长反亚洲种族主义。
贸易战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全方位行动,出台种种措施:OPT授权延迟、H-1B工作签证改革日收紧、进一步限制中国留学生学习各种敏感专业、前期回国的持有F1学生签证和有效I-20的留学生,在面授课恢复前,不允许入境、在出入境管理中严查中国公民、逮捕在美华人专家学者…….
这些措施将大大限制中国企业、机构、公民赴美,也将极大打击中国商界、学界、乃至于公民对美国的信任,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政府及其政客操弄疫情议题,也拔高了美国公民对中国的不满、不信任或负面看法,这也会影响中美两国间交往。
5月14日,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完成的美国人对中国看法民调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达新高,超过三分之二美国人反感中国,而且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威胁。受访的美国成年人中,对中国的反感度飙涨,且呈现年龄、学历、收入、党派倾向等不同的群体,对中国的负面看法一致上升:66%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这是前所未有的,反应了美中关系急剧恶化的程度,也成为美国官方切断跟中国的关系的民意基础。
02
无法呼吸,留学家庭不能回避的种族歧视
5月25日,非裔乔治·弗洛伊德在被调查期间,警察用膝盖抵住脖子,虽然他一次次乞求“我无法呼吸”。但警察不予理会,最终窒息而死。
非裔从来就是弱势群体,历史上承受的凌辱之残忍让人难以直面。华裔在美国也是弱势群体,因为新冠疫情,身处风口浪尖华裔再次成为部分人明显的歧视、攻击对象。面对非裔再次面临不公,很多华裔在思考:我们该怎么办?
这次美国非裔窒息死亡事件,真实原因有待于将来披露。但警察压着弗洛伊德的视频片段被大面积流传,被压着求饶的声音严重刺激了挤压已久的非裔群体的神经,尤其是那些夹缝中生存的难民,加上CNN等媒体的炒作以及民主党左派人员的煽动,发生骚乱在所难免。回顾91年的洛杉矶骚乱,电视媒体掐头去尾的播放酗酒者金被暴揍50多棍的片段,强烈的触动了非裔脆弱的神经,很多人借此打砸抢,联邦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来平息。最后全程视频的公布,才让大家真正明白的事件起因真相,轻判的警察也被人理解,获得赔偿的金继续酗酒、吸毒和犯罪,47岁时死于酗酒和毒品。在种族主义危机深重的美国,真相已没有什么意义。骚乱后果是美国也来越重视政治正确性,任何媒体和政府都不敢随意涉足雷区。非裔群体的利益保障似乎有了很大改观,但白人对非裔的防范更加强烈。
任何一个族裔素质都参差不齐,少数族裔中个别人的劣迹往往会被贴上种族标签,影响了整个群体形象,非裔、拉丁裔、华裔都存在这种现象。当本族裔个体受到伤害时,忍让和沉默会引发更多的侵害,同族群体能够一起站出来联合进行抵抗,才是防范种族被欺凌的必要手段,也会让政府和媒体处理少数族裔利益事件时投鼠忌器。这一点,非裔做到了。如果此事发生在华裔身上,应该怎么做?
对于弗洛伊德死亡后的非裔游行抗议,儿子的观点让我们感到意外。他说,美国的少数族裔如果想获得生存空间,必须联合起来争取集体利益,如果游行发生在他们城市,他会站在支持非裔利益一边。参与打砸抢的人群中有不少难民和最底层非裔,他们本来就是社会治安案件的制造者,这样恶劣行为被整个社会不齿,本土出生的非裔相比来说是不错的,这次还出现了不少本地非裔一起保护政府和警察局不被骚乱者冲击的案例,在骚乱后自发清扫现场的人群中也不乏非裔身影。儿子说,如果发生华裔被欺凌的事件,他会毫不犹豫走出去参加抗议者行列,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重视,才能被尊重。
曾经特朗普抛出“CN病毒”一说后,在美国的华人群体受到遭遇歧视和敌视后,犹太人社区民众就站到了华人身后表示支持,曾有几十个犹太人团体组织联名发表公开信声援华人社区,少数族裔联合起来才是争取利益的最佳途径。
儿子很看不惯国内媒体幸灾乐祸的报道,任何骚乱都是民众的苦难,不能把对政客的愤怒转嫁到对社会和民众身上,爱心、同情、包容的心态才是一个大国风范。作为华人群体,只有用开放、阳光、自信、负责的姿态,才能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形象。
03
留学时代是否走向终结
美国的限制政策不断升级。回看国内,6月份的托福、雅思等各种语言考试已经全部取消,5个1政策让航空运力只保留了2%,这让留学生回国难于上青天。网络舆论现在对留学生越来越不友好,已经快发展到留学生是原罪的感觉。改变不仅让学生们猝不及防,而且似乎预示着通向世界的大门正在关闭,留学时代要终结了吗。
留学,因为需要跨国流动,又涉及国际关系,更是受到疫情的明显冲击。疫情给全球带来的混乱完全打乱了大家的节奏,让人无所适从。眼前,疫情给当季在读、即将入读、即将申请、留学毕业的学生带来很大的麻烦,今年毕业留学生面临房租到期、医保到期、签证到期、天价机票和空前苛刻的边境政策。
这次疫情对于留学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大家对出国之路的选择会更加审慎,一定会有部分家庭推迟甚至放弃了留学计划。已经留学并滞留海外的大学生面临去留的选择;在外留学已经回国的大学生面临是否回去继续学业;已经出国的小留学生今后是否准备继续考美本;在国内读国际学校小学、初中、高中的中国籍学生是否继续他们的学习规划。
大家真实的看到了留学之路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去美国留学包括留在美国的华人遇到的挑战会越来越大。中国家庭以后选择留学会更加谨慎。对留学地的选择也会更加慎重。因此,今后小留学生会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更多的人会选择在研究生阶段才出国留学。突如其来的变化将冲击整个出国产业链和英语培训产业链,留学人群的减少,针对留学的国际学校、留学中介生意也会受损,国内高校竞争会更加激烈。比如原来很多顶尖的学生直接目标藤校的现在被迫重新规划。因此会有大量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将重归中国高考。
04
极端设想下,留学生的大逆转
面对日益升级的中西冲突,以及昨天特朗普突然宣布的几项制裁方案,不免让人产生极端假设。假定世界各国之间,国门突然严丝合缝地全线关闭;或者其它国家之间并非如此,只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门突然封闭,一条缝隙都不留,孤悬于海外的留学生会怎样。留学生必须要做出选择,留在门外还是回到国内。继续学业,处境艰险,要面对孤独,日益升级的种族歧视、专业限制、移民政策,宁可头破血流也选择留下,是不想放弃完成学业的梦想,是因为留学家长内心的教育情怀,也许有一天因为外汇限制和汇率,父母支持他们的学业变得异常艰难,他们也可能再也无法和家人团聚。肄业回国,且不说当前回国的艰难,回国要被迫中断学业,大逆转之下,这些在国家教育系统之外的留学生,可能不得不强行并轨。为此,已经有人提出建议,让中途肄业的留学生回国后进入高职继续学习,这消息一度让留学生和家长价值感受伤不已。
时代的小转弯,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或许过于悲观,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处在几十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我们宁可相信,这种假设没有发生的可能,但假设、思考,是为了更清醒地认识当下的现实处境,从而更积极、更主动、更清醒的做出理性选择。
2020年,一场新冠加速了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动荡和重建过程。原本这个过程是可以拖延个两三年的,然而蔓延而来的新冠病毒,击溃了全球经济。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留学生要对由此而来的和舆论环境、种族歧视有所准备。并思考:时逢乱世,是否还要继续做出国留学的“逆行者”,从当下到未来留学的意义何在。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留学产业高歌猛进,今天人们对留学变得慎重是对国际政治环境和学生健康风险的担心,而不是对留学价值的不认可。今后的留学生对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变得极为重要。不仅要选择国家,还要了解当地经济、文化、民俗。在民粹的沙漠中,中国留学生要有意识地选择绿洲——在包容和开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无论怎样,留学生将继续在动荡中寻找自我的声音,不断摸索与世界的关系,面向未来,权衡利弊,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相关阅读:
作者:静心。在留学妈妈俱乐部,书写一下儿子的成长过程,记录下孩童时的童言童语,追忆一下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既可无聊时打发时光慰籍对儿子的思念,也对家庭教育进行反思和分享。儿子自小淘气叛逆、特立独行,成长过程即便不算跌宕起伏,也是磕磕绊绊,荆棘丛生,这段记录权且就叫“熊孩子成长记”吧。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和本号联合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