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刊《半月谈》为中医正名:大疫功臣中医药!
新闻来源:半月谈丨投稿/荐稿/合作微信:aicaojilu
5月7日,有中华第一刊之称的《半月谈》刊登题为《大疫功臣中医药》长文,为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决定性作用点赞,同时呼吁——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当医学界面对重大疫情时,人们最关心的是有没有特效药。似乎这是制定应对方案的唯一标准。就像这一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那怎么办?可以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从'有没有特效药'转变为'有没有特效的治疗思路',比如,中医通过调节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使之能够应对病毒,从而获得疗效”。
文章一开篇,即以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毅的话作为编者按,高调给中医药效果定位!
老药新用,“三药三方”临床显疗效
中医药学是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体医学,历史源远流长,家喻户晓,遇到重大疫病事件,都会从中寻找解决办法。
中医和西医虽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对健康、疾病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但都会基于临床疗效这一事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认为。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说,中医药体现中国智慧。在没有特效西药的时候,中医药治疗用的是传统智慧中的“围魏救赵”,通过中药调整,改变病毒生存的人体环境,从适宜转为不适宜,病毒待不住,自己就走了。
中医药是多靶点的治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西药多数为化学药物,往往针对某一个靶点进行治疗,而中医药是多靶点的治疗。中医药更多像团队作战、多点干预。针对中医药的疗效问题,现在越来越多地在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进行评价,越来越多的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正在使用国际上公认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疗效评估。
中医药过后就“功成身退”,没有引发社会足够的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范恒表示:这次疫情对中医药现代化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机遇。中医受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2003年“非典”期间,中医药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过后就“功成身退”,没有引发社会足够的关注。这次疫情之后,应该重新思考如何更加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如何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提高疗效才是硬道理。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非常独特的,跟现代医学有很大区别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认为: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疫病流行初步统计有300多次,很多中医药典籍,包括《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都是大疫之后形成的,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抗击疫病的经验。从这里面进行深度挖掘,在当下和未来有很多重要的价值,这一点不能丢弃掉。
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网络上关于中医药的争议却热度不减。受极端观点的影响,有些人对中医药的误解越来越深,甚至出现了“黑化”中医药的现象。
如何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依然任重道远。
对中医的误解何其多!
有一种偏见认为,中医药疗效慢。
“中医注重预防,但不是事后诸葛亮、马后炮。中医也不是慢郎中,比如针灸,一针下去,效果也特别快。”
——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健康中心副主任 刘洋
还有观点称,中医不科学。
该观点的偏颇之处在于:其一,没有考虑到医学尤其中医,并非纯自然科学;其二,还原科学并不是自然科学的全部,以还原科学准则代替所有科学的准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罔顾还原论思维的局限,以之作为判定中医是否科学的唯一依据,实难说不违科学客观、公正的基本态度。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毅
中医药如何去泛化、去神秘化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对此,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山西省永和县中医院原院长王学诗说,中医首先要自信、自强、自重。只有医疗队伍学中医、懂中医、爱中医,才能带动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同、接受,才能健全中国特色医疗体系,屹立于世界医学前列。
推动中医药进中小学课堂
王学诗认为:要“普及中医药文化精华,要推动进中小学课堂。”使孩子从小就受到熏陶,热爱民族文化,崇尚中医药知识,有利于树立对民族文化、中医药文化的自信意识。教程重点是中医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贡献、古代医学名家的仁心仁术。
要警惕中医药庸俗化、神秘化倾向
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健康中心副主任刘洋表示:要警惕在中医药传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泛化、庸俗化、神秘化倾向。对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要加以梳理、区分、扬弃,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中医药界共同努力。
疑难病症都留给中医了
现在的中医比张仲景、李时珍的时代难多了,那时是“一家买卖,垄断经济”,现在是“两家买卖,市场经济”。现代病人往往是先找西医看病,治不了再找中医,这就把疑难病症留给中医,这些都是当前中医所面临的难题。
谈到当前中医学所面临的环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肾病学家、中医肾病学奠基人张大宁谈到。
当下的中医学,应当借势发力,有更多贡献
在治疗疾病上的贡献,张大宁认为:
认为中医治疗在所有疾病的治疗中都起着“辅助作用”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如对于肾病,尤其是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医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码是“半壁河山”。其他如心脑血管疾病中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慢性消化道疾病治疗,以及一些中医认为是“虚证”“郁证”等的病症,中医都是大有作为的。那种认为中医学只是一门“治未病”医学的观点显然是不准确的,中医学是已病、未病都能治的完整医学,只有了解已病,才能谈治未病。
在防病养生康复上的贡献,张大宁认为:
防病、养生、康复等是中医学的强项。不仅是“防治疾病的发生和保健身体”,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质量,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中药方面的贡献,张大宁认为:
中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本草纲目》《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都堪称中药学的瑰宝。
至于内容更广阔的“方剂组方”研究,更是中医学的另一大宝库。据不完全统计,仅古籍记载的方剂就有数万余种,如果在这个领域能取得重大成果,将会给世界医药学带来崭新的进步。
质疑中医药疗效的原因
面对中医药的疗效,依然有人在质疑!对此,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吴克峰认为,这和对中医药生存的文化背景、哲学背景的认识密切相关。
1、生存环境变迁。
中医药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药的存在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与哲学背景作为支撑,当今中医药生存的文化环境与古代已大为不同。
2、思维方式更迭。
中医存废之争的关键,是在哲学理论上出了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出了问题,就是西方重分析、重实证的思维方式被看作是唯一科学的思维方式。
3、中西之争看本质。
中西医之争的本质是中西哲学之争、中西文化之争,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问题。所以,提供中医药赖以生长发育的文化背景环境,摆脱中医药知识破碎、孤军奋战的囧境,形成文化环境的合力,是十分重要的。
创建集科学文化于一体的新时代中医药解释体系
近百年来,中医药一直处于存与废的论争中,中医药长期处于被动应战的位置。中医药的多样性和有效性除了受到西方科学理念的质疑外,也不为国人所看重。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超中认为:
1、在没有成熟的科学理论给出合理解释之前,或者中医药理论的自我解释被接受之前,疗效才是硬道理。
2、“简、便、验、廉”简单而高效的特性,超出了现代科学与文明的解释范畴,通过此次中医药防控疫情,有利于促进对中华文明的新认知。
3、深刻把握中医药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入研究疗效背后的科学与文明体系,创建集科学、文化于一体的新时代中医药解释体系,是我国学术理论综合创新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4、中医药一直是中华文明宝库的一部分,对中医药明辨笃行,理当成为一种新风。
本文内容选自半月谈公众号,全文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YJIT4IeEmj7uGYzggIKfvg
公益活动 振兴中医 免费参会 诚邀支持
凤凰TCM传媒 入群请加微信:aicaojilu
↙ 阅读原文 了解我们丨关注可留言,喜欢请点亮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