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干观影Ⅰ《海蒂》:教育与天性的永恒斗争?

干国祥 痴且狂 2021-10-10


《海蒂和爷爷》,不如原名《海蒂》。因为它并不是一部亲情片,而是一部通过八岁女孩海蒂的成长,探索教化与人性之矛盾张力的概念片。


电影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海蒂被姨妈送到阿尔卑斯山,与脾气古怪的爷爷同住,因为姨妈无力也无心再养育这个可怜的孤儿了,她们都得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海蒂的姨妈,一个从乡村艰难攀爬到城市的女人,一身城里人打扮,却掩盖不尽生活的艰辛。


当海蒂随姨妈爬山时,海蒂因为炎热,把一身笨重的城里服装脱去,只剩下轻便的内衣,敏捷地爬上山坡。剧情规定,姨妈当然是不敢也不肯脱去这一身衣服的,那是她过去努力所得的唯一见证。


海蒂的爷爷是一个古怪老头,仿佛敌视现代文明似的,一个人生活在高山上。但高山的风景确实美极了!高原植被,深蓝野花,深灰的山岩,高耸的雪峰……然后是黝黑粗苯的木屋,不规则石片的屋瓦,和山岩、枯木一样沉默的爷爷。


爷爷一心想把海蒂送给别人,甚至交给孤儿院。但仅仅三天“试着在一起”共同生活,爷爷就接纳了海蒂——因为海蒂带来了欢乐,或者,是因为海蒂在山里的生活居然也是欢乐的。


海蒂的欢乐,一半是因为爷爷和阿尔卑斯山,另一半是因为“羊将军”彼得,一个笨笨的、憨憨的牧羊男孩。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就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发生过叫故事的故事。


正当海蒂渐渐融入阿尔卑斯山,和爷爷、彼得、山下的村民、山羊们,尤其与美丽却高冷的阿尔卑斯山彼此驯养,逐渐融合时,姨妈再度回到山里,向爷爷索要海蒂。



原来,她新工作的老板有个双腿残疾的女儿,需要一个更有活力的小女孩伴读。


爷爷知道海蒂需要伙伴,需要读书,但他可能并不认为,眼前这个“女儿”的生活,就是理想生活的模样,是海蒂应该去奋斗的生活。他愤怒地拒绝了!


姨妈偷偷找到正在放羊的海蒂,告诉她是爷爷希望她离开。然后,就偷偷带着海蒂下山,马车再火车,从瑞士来到了德国工业城市法兰克福。



然后,她遇到了高冷、刻板,全力维护着贵族式尊严的女管家。和至少表面上干净、古板、机械的男仆和女仆。


以及坐在轮椅上的同龄小女孩克拉拉。


克拉拉家的生活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精致”:以城里上等人的标准,一天天复制着那种生活。


从衣着、吃饭、口音,乃至走路的方式,海蒂都需要被重重地规训。


而作为伴读者的海蒂,居然不认识词语——不甚至连一个拼音也不认识。



但克拉拉和海蒂相处的非常好,她们就像是一面神奇镜子里看到了截然相反的另一个自己。她们在一起的日子,免不了有许多故事,尤其是免不了闯祸——闯祸,不仅仅是电影需要,更是童年必需。


一个最富教学启示的故事,是海蒂学会了阅读,她完全按我这十多年来坚持推广的方式,学会了阅读!阅读不是拼音,不是识字,语文教育不能分解为拼音和字词并从这里开始!一切需要从故事开始,而故事必然是一个整体的文本,而且切中儿童的灵魂。细节嘛,不剧透了!



但是,影片中最最睿智的克拉拉的奶奶(我怀疑应该是外婆,因为依据剧情她是来临时做客的)看出了海蒂灵魂上的空虚,提醒克拉拉的父亲,不要为了克拉拉自私地留下海蒂,应该把海蒂放归山林。



在发生了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后,海蒂终于告别了愤怒不舍的克拉拉,回到了阿尔卑斯山。


而这时候,彼得和他的同龄人正在被新开辟的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所“摧残”。老师问大家的志向,所有的孩子都以父母为榜样:放羊,种田,做铁匠……海蒂的理想是“写故事”,一种乡村和城市都会觉得匪夷所思的人生。



海蒂和克拉拉保持着书信往来,海蒂快乐的高山生活,终于吸引了克拉拉。她克服重重困难,和奶奶一起来到了阿尔卑斯山。智慧的贵族奶奶把克拉拉独自一人留下来,寄养在海蒂家。


现在,是克拉拉必须学会另一种生活了——不,是暂时放下文明,原始地、本真地开始生活:脱掉沉重的礼服;不用精致的餐具,直接用碗喝羊奶、用手撕面包……


嫉妒的彼得把克拉拉的轮椅推下坡,结果不小心坠崖摔成了碎片。于是在许多必然的细节之后,克拉拉终于站了起来——如许多懂电影叙事的观众所猜测的那样。


后来呢?


后来克拉拉穿上礼服,撑起小伞,被山民抬下山,回到她的法兰克福。而海蒂,继续牧羊、读书、写故事……



你遗憾吗?为克拉拉再度回到精致如牢笼的工业城市?或者,为海蒂依然生活在贫困、贫瘠,甚至愚昧的山野?


是的,电影并不是单纯地谴责文明与教化,谴责教育对人性的压抑——我相信许多人会这样误读,因为至少导演使用的象征系统,必然导致此类误解:


壮阔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呆板毫无生机的法兰克福城;


来自山里活泼泼的海蒂,来自城里连行走也不能的克拉拉;


那只爷爷雕刻了送给海蒂的木头鹰,作为自由的象征,赤裸裸地从头到尾飞翔在电影里;


城里衣服象征着步履艰难的束缚,乡下衣服象征着尊重人性的灵活……



一切此种“城市VS山野·规训VS自由”的象征中,克拉拉的轮椅,毫无疑问是最刻意的象征——她的残疾就是丧失了母性之爱的保护,被刻板的礼仪、知识强行归化,最终丧失了自己去感觉的能力,成为生命或者存在的残疾者!而后来,她在阿尔卑斯山被迫只靠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于是反而复活了用身体去感知的能力……


一切知识,如果不是从切身感受而来,都是诅咒,都成摧残!


但是,还有彼得们!彼得们提醒我们,没有教育、教化、现代文明、贵族文化,生命就可能锁闭于狭隘,以为山沟沟就是整个世界,以为牧羊就是唯一可以梦想的幸福生活。


彼此各为远方,唯两个世界的穿越者才拥有整个世界(但姨妈为什么不是呢)。


所以我说,其实电影里有三个世界,三种人生:彼得们代表的原始世界;女管家们代表的教化世界、异化世界;海蒂和克拉拉的奶奶所代表的“原初文明世界”:自然与文明的完美融合,人性与教育的相得益彰。


不妨类比,电影里的冲突,就像被儒教礼制、三纲五常束缚的异化世界,和未被儒家文化熏陶的少数部落,以及孔子、孟轲、朱熹、王阳明等少数人所体现的“原初儒家精神”。基督教文明,也有相同的历史。


所以我说,这是一部概念片,它思考的乃是“文明及其不满”,是关于教化、教育的永恒悖论。


剧透过多了,点到为止——好在不是情节片而是概念片,透露些情节也无伤大雅。但鉴赏也得点到为止,留待你用文字来与我“争鸣”,或者,默默在电影情节里“共鸣”。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