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丨收到教育部致谢信的温仁百教授,是怎样润物无声的?

宣传部·新闻中心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05-25


日前,教育部教材局致信我校温仁百教授,对温仁百教授在高中课程修订工作中做出的积极贡献和对国家课程教材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2014年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经过260余位专家四年的努力,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和标准已于2017年底印发。课程修订组中德语学科专家教授不过寥寥几人,其中就有温仁百老师。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却是一名“半路出家”的德语人。


温老师在西外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温老师最初就读于我校外文图书资料专业,后来从事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七年有余。工作期间决定自学考取德语语言学研究生,后被北外录取。之后温老师又在德国留学5年,先后就读于柏林洪堡、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他在获得学位后,因为思念家人,婉拒导师留在德国继续深造的建议回国。2000年当他在北外获得博士学位,已是不惑之年。


刚刚参加工作的温老师 (左一)


在许多人看来,温老师的人生如同逆袭一般。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以“难”著称的德语而且是非常深奥的语言学时,温老师回忆起了自己毕业后在德语资料室工作的那几年。能够与书为伴,对于热爱读书的他来说如鱼得水。他将资料室中上千本书一一翻阅,却在语言学那里碰了壁,看不懂。于是怀着一颗好奇心,温老师决定放弃现有的工作,攻读语言学。好奇心变为热爱,就这样,转眼半生已过,他已经与语言学分不开了。

 

温老师说:“尽管我入门晚,但是却因为工作的原因阅读了许多德语著作,图书馆德语藏书背后的借书卡几乎都有我的名字。”诚然,这样的阅读量是很多人都难以企及的,这个无意之举也为日后的学术研究种下了惊喜的种子。


教学管理  并驾齐驱


在温老师的办公桌上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本《卡尔比勒语言哲学文集》,是他在不久前才出版的一本翻译著作。温老师很兴奋地聊起了这本书,“它完成了一个学者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的心愿。我已经买了50本送给朋友了,但是还不够,我还要再买!”



《卡尔·比勒语言哲学文集》 温仁百 译


然而这份荣耀的背后,是温老师一边忙于高中课程标准制定,每个月北京西安两地跑,一边打理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繁忙之余抽出翻译的时间,再加上三审三校,历时两年这本书才终于面世。

 

温老师的履历中最令人惊叹的,也许就是那一长串的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了。温老师不仅是德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我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三五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及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审核)专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课表研制专家组成员、《德语人文研究》编委,以及德国图宾根大学和德国费希塔大学博士生导师。出版(发表)专著、译著、论文30多部(篇)。


省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检查


温老师挤时间的能力让人自叹弗如,在教学、管理和科研三者之间游刃有余。他说:“虽然回校之后不久就担任了德语系的主任,后来又是院长(时任),但是真正的立身之本还是要靠个人的学问,这也是咱们德语学院的一张名片。”在担任院长期间,他每周还要给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代课,一周常常有十余节课。

 

“我喜欢给学生上课,而且要管理好学院,就要跟学生多接触,不上课,只听别人讲,是没办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尽管温老师的语言学课有些晦涩,但选修这门课的人数居高不下。“即使到了学期末的时候,学生们也能认真的听我讲课,从他们眼神中透露出来的用心,让我很受鼓舞。”温老师努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解理论知识。


教育就要“润物无声”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温老师说,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目标也是直指核心素养。国家和社会都希望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

 

同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谈到这次课程改革,温老师认为主要目的在于对青少年进行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不再“唯分数论”,拒绝高分低能的学生。最近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和工商总局四部联合将开张专项治理行动,治理校外培训班,也是改革的一个信号。


教育部给温老师的感谢信


参与这次高中德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温老师表示与有荣焉。课程标准的修订将高中德语学习的目标着眼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教育是什么?学生通过一门课程除了获得知识,还能得到什么?是所有参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老师思考的关键。

 

“知识不是力量,知识的运用才是。”温老师说道,希望学生能在不同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掌握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教育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结果。


“中德学院”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作为在教育战线兢兢业业几十年的工作者,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计划提出来不久,温老师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未来高中会出现大量的德语人才需求,德语学院的研究生就开设了相应的德语教学法专业。


采访了温老师的学生,他们说:“这学期选修了温老师的语言学课,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语言学,温老师用形象幽默的方式想让大家尽量理解艰涩的概念,时不时还会在跟我们开玩笑。虽然真的很难理解,但是还是想继续学下去。” “一直以为温老师是一个严肃,不苟一笑的学者。但是上了几节课之后,发现是个非常和蔼的人,笑起来特别的温暖。”


温老师参加2017年毕业典礼


在和温老师共事多年的老师眼中, 温老师一路走来历尽艰辛,能够达到今天的成就,让人非常敬佩。感触最深的是,当初他在管理行政方面工作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学者的初心,从事学术研究,并且学风严谨端正。“我跟温老师前后差不多来到学校工作,知道他之前自学考研的事情之后,感慨于他的毅力和魄力。他是能够沉下心来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的人。后来经过工作上十几年的相处,温老师在学术上具有敏锐的眼光以及担当,高瞻远瞩。”




温老师对西外学子的期盼



希望学生们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最好能把应该做的事变成喜欢做的事。

 

学习不是功利的事,

希望学生们都能一点一滴将眼前的事情做好,

成功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结果。


往期精彩回顾:

近期讲座速递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对青年说

给你满分,让你骄傲!

全媒体!多机位!无死角回放!快来pick你最钟意的方阵!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微宣工作室


采写:朱华

资料搜集:宋婷

编辑:陈扉语

校对:耿禄

责编:郭扬

审核:郭斐



觉得不错,点个赞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