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莞工学子各显神通,“挑战”达人带你领略各路“神器”

莞工学生媒体中心 东莞理工学院 2020-02-26



3月24日,由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共同承办的东莞理工学院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松山湖校区体育馆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本次大赛以“创新点燃青春,挑战成就梦想”为主题,旨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增强我校的创新活力。期间,校党委书记成洪波,副书记吕琦元还为众多项目进行了点评与指导。


立春三月,天气微寒,也未能影响观众和参赛团队的热情。八点未到,体育馆内各参赛团队和工作人员就已到达指定地点,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为即将开展的“挑战杯”竞赛摩拳擦掌。

现场布置

据悉,本次“挑战杯”竞赛共吸引了434个团队进行申报,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校12个学院,共101个项目团队突围而出,进入校赛。此次比赛参与总人数超过1500人,在质量与数量上均实现了新的突破。


学生是“挑战杯”竞赛的主角。为了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项目,小小的摊位被布置得五花八门:灵巧的小机器人在地上游走,无人机缓慢地往空中飞去,更有人当中布置了小型水池,用于演示水面垃圾回收机器如何运转……哲学社会科学类的摊位则贴满了同学四处调查研究的照片,电脑上的PPT制作精美,随时准备展示调研成果。

如此丰富的作品,更是囊括了不同的专业:电子信息、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生物化学、能源化工、经济、社会、教育、管理。


上午10点,“挑战杯”质询评分环节正式开始,校党委书记成洪波,副书记吕琦元来到“挑战杯”校赛现场,为现场项目进行指导与评点。


成洪波书记尤其关注团队对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的思考,在“共建共治共享:农村外来务工参与社区治理——基于东莞市的实证研究”的摊位前,成洪波书记认为这一项目的框架比较大,但其内部支撑却不足,100份问卷难以支撑庞大的框架,还需要时间的打磨与精细,鼓励他们做到更高的层面。  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背景下,社区教育中城市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时间探讨——以东莞市为例”这一项目则提出要让想法落实,将项目标准化,让有限的力量发挥最大的效用。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吕琦元副书记也为“基于MicroPython的快速接入物联网硬件采集系统“、“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的环保吸声多孔陶瓷”等科技发明项目提出了很多建议与鼓励。



购物方式越来越多样,衣服款式更新越来越快,但网购回来的衣服,常常会遇到货不对板的尴尬情形。出于如此真实的遭遇与购衣体验,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杨同学与她的伙伴们萌发了想破解这一窘境的想法。


“在技术上我们尚有欠缺,更多还是从理论出发,但后期也会考虑怎么去提升技术,和伙伴们一起构思这款3D模拟技术购物服装APP要如何制作,尽量在技术上有一个突破。”闯进校赛的他们,团队成员多是大一的学生,对于在“挑战杯”这条路上的前行,他们不奢求最后能获得怎样的荣誉,更多的是享受尽力而为,享受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信息科技类展品摊位前,一台绿色而充满活力的迷你模型,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这个作品具有三个创新点,一是通信技术,照明技术和工业物联网结合,实行无人智能自动熄灭装置,将大幅度节能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二是为智慧城市提供海量,感知信息在原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非常节省资源;三是工业物联网平台可以在移动端和PC端随时随地查看数据,可以为火灾等灾情提供报警系统。

出于对技术创造的热爱以及响应国家环保节能的号召,梁同学立足于本专业,活学活用,设计制造了云路灯系统。谈到对大赛的期待,梁同学“希望自己能在比赛中走得更远,也希望在比赛中学习到更多感兴趣的东西,看到更加创新的想法,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提升一下自己。”


科学发明制作A类摊位前,两架红色翼的飞行器吸引了小编的注意。此团队的队员朱同学向小编介绍到,他们的新型飞行器与国内很多传统的飞行器不同,看似平常的飞行器采用了多旋翼与固定翼技术,“传统国内飞行器还需要滑道的辅助”,而他们的飞行器已经能够实现长距离飞行和在复杂环境下垂直升降的功能。


“我们有去研究国内外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发现我们的理念在国内还是比较超前的。”朱同学告诉小编,他们希望他们的飞行器能够实现对生产废气的检测、在特殊生产领域上起到质量检测的作用,更甚能作为军用所需。


“我对我们项目的信心还是很强的,初衷和理念都很不错,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够分享我们的一些新理念给大家,能够在国内推广这一理念,当然也希望能够在比赛中获奖。”作为一个融合了多个专业的队伍,他们希望能吸收各自的优点,推动这一发明与理念更广更深的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类摊位前,现代的VR科技展示台与上面的文物保护字眼形成强烈对比,尤其吸引眼球。小编了解到,基于最近火起的文物保护热,也是出于对建筑的热爱,莫同学与她的团队深入东莞大小镇街调查研究,共同打造一个文物保护径,立足于东莞。


团队致力于以新型方式真实可感的VR技术传播东莞地方的古建筑样貌,从而更好地使文物走进人们的生活。谈到对项目未来的展望,莫同学说道:“我和我的团队将进一步完善好项目方案,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古建筑概念推广教育于东莞各街道以及中小学,扩大受众,为自己所喜欢的事业做一份贡献。”


1500人次的问卷,大量新闻和论文资料的搜集,陈垠芸与她的伙伴们看过太多校园霸凌的事件案例。这一论文的想法源于不久前西安爆发的一起校园霸凌事件,“现在越来越多的校园霸凌产生,社会更关注如何解决校园霸凌,但很少人会关注受害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走出黑暗。”从阴影走向阳光,更像是他们团队在校园霸凌后对受伤少年的一种美好期盼。


为了能让评委和感兴趣的观众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他们的理念与观点,他们还制作了精美的传单和一份完整的论文介绍,传单的黄色暖色调更符合主题的人文性。“虽然我们还是一个比较稚嫩的团队,但也希望尽量将细节做好。”


而对于后面的比赛,陈垠芸则表示,第一次来参加“挑战杯”,还是想要学到一些东西,增加自己的阅历,能够进入到校赛其实已经很满足了,至于后面能否获奖,尽力就好。


“现在食品安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我觉得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一个发展前景。“焦哲老师对于团队学生们提出的这一想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肯定。她将手里买的水一个个地递给了团队的学生们,”我想尽力给他们一些鼓励吧。”

焦哲老师(食品新鲜度检测仪指导老师)

焦哲老师向小编详细地介绍了这一项目,“我们这款检测仪发展的方向偏向于家用和日常,它的核心其实是发光的材料,用这些材料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食品新鲜度检测仪的团队还与机械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团队进行了合作,申请了发明和外观专利。


“成本低,方便携带,可抛弃,是我们团队后期发展的方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闯入省赛、国家赛,能够拿到一个好成绩吧。”尽力而为,争取好成绩也是每一位指导老师对他们团队的期盼。


“我来这是想见识一下这场校级赛事,觉得非常有含金量也很有意思,打算为下一年自己的参赛汲取一下经验,为明年比赛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刚看完各个摊位的吴同学饶有趣味地说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自动鞋刷那个比赛项目,我觉得非常生活化以及贴近实际,因为广东这边的雨天比较多,像这种产品还是非常吸引我的,还去体验了一把,希望明年的比赛,我也能向这次的团队学到一些东西,让明年自己比赛的项目更加立足于现实,更加优秀”。


近年来,东莞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双创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新工科建设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学校打造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全链条,前后共76支创业团队进驻我校三大团队孵化平台,成功孵化26家大学生公司。近三年指导毕业生注册公司数量达55间。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赛事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98项,其中连续三届捧获“创青春“省赛优创杯”,五获“挑战杯”省赛“优秀组织奖,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典型。

图片丨黄敏莉  章羽仪  唐珊  周静雯  区梓慧

文字丨郑晏羽  陈英华

责任编辑丨蔡耀蔚


点这里的人创新能力1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