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网的科普视频,原来就是出自这门宝藏课程?!
5月5日,官微推出了题为《大桥被风晃动?马宏伟校长为你科普卡门涡街!》的文章,受到师生群体、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截至5月7日中午12点,本条推文的阅读量高达25万+,同个视频在其他平台收获近45万的播放量。
学习强国、人民网公开课、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东莞日报、i东莞等各大平台也采纳引用了马宏伟校长对卡门涡街理论的科普内容。
不少同学在看完马校长的科普视频后都留言,认为视频中马校长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知识点简明易懂,纷纷表示很想旁听这门《工程力学》。莞小工又怎么能让大家失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门宝藏课程的“奥秘”吧。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工程力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工程力学》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线上复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班授课中完成基础知识的获取、在小班讨论中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在线上复习中温故知新,加深理解。
《工程力学》教学团队与同学合影
小班讨论是将大班授课的学生分为4个小班级,由王康、邓世春、彭云、武静4位青年教师分别组织每个小班进行研讨。组织研讨时,学生由“观众”变成“主演”,教师由“主演”变成“导演”。青年老师通过与学生进行概念探讨、学生上台讲解、习题讨论等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观点和疑问、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
图 四位青年教师小班授课
▲学生纸桥模型设计
马校长还经常通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小道具让学生们学习力学知识,如利用吹风机和小纸条解释卡门涡街理论;通过一个梨就让学生明白了内力的分析方法——截面法;通过一根简单的绳子就让学生们了解到弯矩图的简便画法。
▲卡门涡街小实验
▲以“梨”讲内力
▲弯矩图的简便画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金属材料工程2班的陈同学对《工程力学》这门课至今还记忆犹新。“虽然已经快过去两年,但我还深刻记得马校长提到的许多知识点。” 不是枯燥地讲公式讲定理,而是结合很多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在课堂上进行很多小实验来引导同学,这样的教授方式让陈同学对这门课产生了深入学习的兴趣。
对陈同学来说,难忘的不只是课内的互动,还有课后的交流。作为课程的教师,马校长也会为学生指导作业,在《工程力学》一课中有一个考核内容是纸桥试验,需要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凭借胶水和A4纸制作纸桥。在遇到问题时,陈同学会主动向马校长请教纸桥折断的原因,那段经历让她觉得与校长的距离原来没有那么遥远。“马校长从纸桥的受力情况入手,又结合实际,很耐心很专业地为我们答疑解惑。”
通过一个梨子、几根绳子就能解释生活中的常见力学原理,这对于机械工程学院17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何同学是没有想到过。“每一次马校长通过实验来解释的现象,都教会我该如何观察生活。这样的引导能让我更好地思考如何发现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去寻求答案。”
当看到虎门大桥异动的新闻时,何同学第一时间就想到马校长曾经讲过的卡门涡街理论。“在那节课上马校长为我们详细解释了卡门涡街现象出现的原因,还用风筒和纸条模拟了卡门涡街的产生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何同学把知识点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也为她日后其他的课程学习与实验操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作为《工程力学》教学团队的成员之一,机械工程学院的武静老师加入《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后,得到了更多观摩学习和接受指导的机会,帮助她在教学能力上快速提高。“马校长提出的对知识点三段式讲解的讲授方法以及以增强学生力学思维和力学建模能力为重点的新理念,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马校长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中,在讲课过程中会穿插一些中国古代力学故事、工程伦理与哲学思维等素材,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润物无声的教育,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对我们青年教师也是一种启迪。”
这么优秀的课程,大家还不赶紧来pick一下?
资料来源丨力学趣话 课研工坊
图片来源丨《工程力学》教学团队
文字来源丨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