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互联网+”省赛双料金奖,这群人怎么这么优秀!
随着2020年“挑战杯”和“互联网+”省赛落下帷幕,莞工HI研学团队获得了“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和“互联网+”红旅赛道公益组金奖的优异成绩。这个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合力打造出《HI研学-青少年红色文化研学模式开发实践者》的参赛项目,致力于以东莞青少年为主要群体,为镇街社区、学校等区域设计开发红色研学教育产品。
01
发挥各自专业的特色,让项目脱颖而出
关于HI研学团队的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开展的“莞城文物径”遗产教育项目,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袁艺峰和建筑系的同学对东莞市莞城区的13.5平方公里历史街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袁艺峰教授了同学们有关建筑普查和调研的知识,并进行相关研究,为项目的后续开展奠定基础。
“相比其他研学产品设计,HI研学项目的难度也不小:从初期的地毯式调研,再到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融合,依托国际先进理念,以及产生落地的反馈和活化,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团队负责人谢晓莹说道。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研究,最终团队确定了“HI+”的调研模式,即通过建筑调研,形成以文物建筑为基础的文物径线路,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社区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国际先进课程理念,为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提供定制化研学材料。
就这样,HI研学凭借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获得了校赛的晋级名额,顺利进入到“挑战杯“和”互联网+”的省赛。
02
备赛数个月,师生全身心投入
今年5月份,学校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的重点项目团队回校备赛,这让HI研学的成员们能更早地进行磨合。团队成员有感而发:“孵化基地和学生中心两栋楼里面的备赛室总是灯火通明,不同的团队聚集在一起,为目标奋斗的过程,我们终生难忘。”
除此之外,导师的指导也不可或缺。张颖君主要负责开拓选手的思维,让学生更注重回答问题时的全面性;袁艺峰侧重项目本身和调研的细节,让成员把内容紧紧记牢;罗恒深则会对PPT的一些细节提出修改意见,锻炼同学们在表达上的能力,“一开始他们不太注重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逻辑不够缜密。这些小细节通过修改也会让整个项目更加完善。”
03
不断挑战自我,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由于同时准备两场比赛,成员们面临着压力大、任务重等问题,指导老师们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备赛过程中,指导老师会帮助缺乏自信的队员们‘稳定军心’,帮助他们走出当前的困局。当策划书或PPT完善进度慢时,他们会主动和学生谈心、拍照,甚至一起打游戏来缓解备赛的压力。如同“HI研学”的标志所展示的,闪耀的太阳当中藏着一个笑脸,保持着正能量,是他们能够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HI研学项目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保护,还对文化保育的内涵进行了挖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也受到了人民网、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HI+’模式的可复制性,使得研学项目在太原、苏州等地推广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队员介绍道。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不仅给予参赛同学学分奖励,还有项目资金的支持。这半年来,创新创业学院老师为有需要的学生团队举办了超过30场培训和模拟,还安排了五轮的老师和专家评审。校领导多次走访学生中心孵化基地,鼓励同学们不断努力。“学校为我们的备赛提供了相关场地,完善线上路演设备,让参赛队伍都顺利地完成了比赛。”团队的指导老师说道。
近几年来莞工始终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把创意想法变成现实。正是有学校与师生的共同付出,莞工才能不断在创新创业的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