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唯一!法社学子荣获全省特等奖!
带着自信与笃定,2020级知识产权运营与管理2班的张君瑶走上第二届广东省大学生版权知识演讲大赛的舞台,结合家乡文化、紧跟法律现实与社会热点,运用“陶瓷指纹”巧妙地引出“区块链+法律”的新模式,她以准确且有趣的言语表达了“科创赋能,引擎湾区”的愿景,获得了现场评委的好评。
- 点击观看演讲回顾 -
历时两个多月
以恒心毅力筑梦舞台
2020年,由广东省版权局主办、广东省版权保护联合会承办的第二届广东省大学生版权知识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广州举行。围绕“新时代大湾区,版权机遇与发展”的主题,参赛选手不仅需要熟悉并深入地学习和运用版权知识,紧密结合专业理论与社会热点,同时还需要在演讲表达上下功夫,通过生动的语言、经典的案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刚刚接触版权知识不到一个月的张君瑶来说,她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比赛的专业性很强,需要个人自主深入、透彻地学习版权知识。“我珍惜舞台,也珍视每一次机会。既然选择参加这个比赛,就要全力以赴。”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明确比赛主题后的张君瑶开启了她的备赛征程。
遇到较难理解的知识时,张君瑶会利用学习强国、知网等途径查询关于数字版权和版权产业的资料。但是,专业知识的嵌入难免导致稿件内容生硬难懂,如何用观众能接受的方式去清晰表达,使张君瑶困惑许久。她尝试站在受众角度,融入家乡情怀,在例子运用、词语运用、内容表达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张君瑶采取一问一答等方式,更加生动地阐述“区块链+法律”新模式,一篇4分多钟、1034字的演讲稿,她反复修改了不下10次。
既有向前的冲劲,也有足履实地的踏实。尽管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张君瑶依旧做到全力以赴。有过演讲比赛经验的她,在准备比赛过程中也会争分夺秒地加紧练习。反复梳理演讲稿的思路,是她即使赛前紧张卡壳也能临危不乱,迅速冷静的“法宝”。
细致全面指导
导师全程助力比赛
在多次的面授、讨论、修改中,与指导老师们的交流成了张君瑶提升的重要灵感来源。面对稿件案例运用和观点上的问题,学院老师杨婧让张君瑶用口语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醒仔细阅览演讲稿,检查词句是否标准。同时,杨婧还会与张君瑶讨论延伸话题,为张君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进入到决赛阶段后,每一次的演练,都离不开老师们的指导。无论是措辞还是仪态方面的问题,老师们都会细心指出,并在演练结束后和学生相互讨论示范。“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指导,让他们的演讲精益求精,获得好成绩。” 龚红兵说道。
令张君瑶印象很深刻的是,工作忙碌的老师们给予他们全程陪伴。录制视频参加省内初赛的前一天,尽管是晚上十点钟,老师们仍赶回来和同学碰头,将参赛同学的稿子仔细琢磨。决赛当晚,师生一同演练,预想各种情况,龚红兵为同学们提供各种应急方案应对,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
“有李文伟老师的台风服装指导,龚红兵老师的深夜练习,胡庆乐老师的全程陪伴,以及杨婧老师的稿件修改,还有大家的互相鼓励,我非常高兴能加入法社大家庭。” 比赛结束后,微信群的大家都依依不舍,这段共同拼搏的经历,将恒久留存在他们的记忆中。
多次调整中冲锋
以比赛良机促进人才培养
全面、及时且有效的反馈能给演讲内容注入“新的血液”,达到了更好的效果。除了微信上及时回复,三天一次的集中演练和师生面对面指导也提高了反馈与调整的效率,从而让学生在调整中不断突破。“我们的稿子,每位指导老师都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利于整体性的调整。”张君瑶说道。
相比于参加首届广东省大学生版权知识演讲大赛的前期准备,本届的比赛准备也有所调整。龚红兵介绍,“我们吸取上一届比赛的经验,在比赛准备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演讲技巧的训练。” 本届采取校内选拔的方式,利于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以赛促学。经大赛组委会评审,本届选拔的4人均入围省赛决赛。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十分重视此次比赛,无论是稿子的反馈,还是每一次集中演练,指导老师们都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给予了专业上的细致指导。学院在资金、资料、场地上也给予大力支持,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录制场地,为了在省赛中呈现更好的效果。学院还邀请了东莞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叶纯来观摩指导,从演讲技巧上给予学生精心的指导。
“此次比赛有利于以赛促学,能让同学通过比赛学习知识产权法,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谈及这次比赛,龚红兵补充道。“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开辟第二课堂,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也利于人才培养。”
这次比赛对于张君瑶来说是一次珍贵的体验,对于学院来说则是一次专业调整的反馈。未来,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将通过强化“理工科+知识产权+法律+外语”的特色发展路径,坚持法学和特定理工科专业相结合,挖掘知识产权专业深度,拓宽广度,让更多学生得到实践机会。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
责任编辑 | 蔡耀蔚 辛承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