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寒假通知,每个莞工师生员工都要知道!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奥密克戎新变异株进一步增加了疫情的不确定性;国内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小范围疫情呈现传播链条多、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性特征并存的情况。
2022年寒假期间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一、寒假及返校时间
(一)学生按照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的要求,由党委学研工部及各二级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错峰离校。2 月 26、27 日(星期六、日)分期分批返校报到,2 月 28 日(星期一)正式上课。届时根据属地疫情防控实际要求,制定分期分批返校方案,以学校通知为准。
(二)教职工放假时间为 1 月 15 日(星期六),行政教辅人员 2 月 25 日(星期五)返校报到,专任教师 2 月 26 日(星期六)返校报到。届时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学生返校实际需要,由各二级组织机构安排提前返校人员。
(三)如因属地疫情防控需要调整返校安排的,以学校最新通知为准。
二、寒假期间校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要求
(一)管好人员流动。
1. 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莞、不出省,确需离莞、出省的,需所在二级组织机构审批同意,落实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
2. 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报告本土病例的县(市、区、旗),尽量避免前往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3. 建立“三本台账”。假期期间,各二级组织机构要建立家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和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师生台账,建立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和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游探亲师生台账,及时加强警示提醒和健康管理。建立14天内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报告本土病例地市、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返校的师生台账。根据地区风险等级变化和人员流动动态更新,落实分类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
4. 做好留校师生管理服务。妥善安排好假期留校师生员工(包括外籍、港澳台籍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尽力满足师生员工住宿、就餐、洗浴、运动健身、热水供应、快递收发等生活需求,提供暖心服务和贴心关怀。
5. 做好返校前师生员工健康管理。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推迟返校,待所在地区风险降低至低风险后方可返校。开学时师生员工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
(二)管好校门。进入校园人员逢进必查,师生员工落实查验莞工码、粤康码和测温;校外人员进校按规定严格审批,首次申请进校须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落实佩戴口罩、测温、查验两码,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入校人员若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按应急流程处置。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加强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快件预防性消毒。加强出入校园的人车随身、随车携带物品检查,严防管制刀具或其他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对违规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的,学校立即报警处理。
(三)管好场所。重点加强课室、饭堂、礼堂、实验场所、体育馆、图书馆等重点场所管理,落实通风消毒制度。利用假期,对洗手设施设备配置、健康观察区等设备和场室进行检查、修葺和完善。食堂厨房使用的刀具须指定专人管理,采取上链、上锁等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严防丢失、被盗、被抢。
(四)管好聚集性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和参加聚集性活动人流量。校园内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能线上办的活动不线下办,能室外办的活动不室内办。除班级教学活动外,跨班开展的室内聚集性活动落实戴口罩、隔位坐的制度。非必要不举办50人以上、有校外人员参加的活动,如必要举办,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提前报学校防控办,由学校防控办上报属地园区、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办批准后方可举办。活动期间落实“体温必测、行程必查、口罩必戴、场所必消、突发必处”等要求。
(五)管好应急处置。要健全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完善三个方案(学校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大规模核酸检测方案、校园封闭式管控方案),做好应急物资和器材储备。寒假放假前和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前,要开展疫情处置演练,及时查补短板漏洞,着力解决防控措施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寒假期间(除周末外)学校执行 24 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各二级组织机构参照学校总值班要求安排假期值班;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保持24 小时应急值守,出现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响应、科学有序应对。
(六)管好宣传教育。各二级组织机构要加强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安全出游知识宣传,引导师生员工加强自我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养成公筷制、分餐制等良好生活习惯,食物煮熟煮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常通风,少聚集、不聚餐,减少外出,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场所,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积极宣传引导未接种加强针的师生员工,在寒假期间就近就便完成接种。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
文字来源 | 防控办
图片来源 | 新闻中心
图文编辑 | 万础瑶
一审 | 辛承祚 二审 | 蔡耀蔚 终审 | 叶妙娴